首页 / 正文

卷六

●钦定四库全书

此山诗集卷六

(元)周权 撰

○五言律诗

溪邨即事

寒翠飞崖壁尘嚻此地分鹤行松径雨僧倚石阑云竹色溪隂见梅香岸曲闻山翁邀客饮闲话总成文

曙岩上人

岩扉人不到竹色满僧阑林雨添经润牕云入砚寒夜龛猫占卧晨鉢鹤分餐客至无余事敲氷煮月团

答张渭滨

与子三年别相思日几回携琴松下石沽酒陇头梅驿远诗难寄山深雁不来渭滨千亩竹瞻溯重徘徊

过上居

数里榕隂合迢迢过客稀溪烟桑子熟山雨药苗肥牕冷云侵坐琴清月在扉怡然无俗事我已早忘机

赠别

之子梁园彦才华迥不羣书灯双鬓雪野饭一犁云久病怜为客多愁忍送君锺山吾旧隐不用勒移文

访张山民

又携诗卷出几度不逢君枯沼肥添雨寒松暖借云山牕多树色石径老苔纹後夜梅应发清樽拟共分

次韵古琴上人

曳杖云中寺岚生古殿隂泉氷冬涧涩山雨夜钟沈酒熟邨家近梅开野岸深松风千古意留客听清琴

野趣

地偏居自稳石路接平田云合茅檐树雨添花涧泉空山晴滴翠远水緑生烟唤酒青林渡斜阳系客船

赠别

南鴈归应尽携书始问程别离情易恶贫贱意难明树色春城暗钟声晓寺清孤灯山驿酒後夜共谁倾

晓望

极目秋无际寥寥倦客心幽琴苍树合野棹緑荷深宿露涵清曙残云破远隂新凉无限兴携杖向东林

僧舍逢故人

空寂禅栖地跫然偶盍簪关河千里道风雨十年心归鹤投松暝流萤度竹深絶怜清夜兴话旧不成吟

倦游

万事双蓬鬓江山赋倦游断猿明月曙踈雨碧梧秋道路中年感琵琶後夜愁客怀无处写离思满沧洲

野寺

■〈舟羲〉棹投兰若逢僧话白头百年王谢燕万里海翁鸥流水山门古闲云野殿秋夜深钟磬絶鹤唳楚山幽

宵征

野路无邮传迢迢第几程天河山外落江月水中行客久衣偏冷车单马易惊前津分曙色依约有农耕

次韵江德华

酷为吟成癖怜君带眼寛亲闱方念远客路早知寒疎树蝉声杂长空鴈影单悠悠江汉濶樽酒写情欢

郭外

郭外人家少渔邨扬酒旗江云低压树沙竹细穿篱地暖梅花早天寒潮信迟夕阳烟景外倚杖立移时

意行

约畧三家市溪回野路分轻暾曦竹露宿雨落松云山寺依岩见邨舂隔坞闻欣欣农事集聊得狎鸥羣

社日

端居忘节序物化静中观远岫春云淡深村社雨寒溪花红映屋阶树緑平阑喧醉田间叟鸡豚日暮欢

山庄夜宿

岸帻闲舒啸襟怀爽似秋荷深香细细云澹意悠悠流水空山静残蝉緑树稠偶来成独宿凉月夜当楼

卜隐次韵

养钝习成癖居贫道己闻蒲团延客话芋火就僧分林润夜疑雨牕寒曙拂云藂藂墙下菊书暇亦锄耘

来云僧舍

联云开佛屋接竹引岩泉路滑迷霜叶钟寒湿曙烟有为皆是幻无想总成禅梦觉僧檐雨重来又十年

次韵钱济川

蹔■〈舟羲〉东风棹相逢汉水滨一尊东岘酒万里北归人柳拂官桥晓花明驿路春明朝又山岳怅别漫劳神

次韵江德华

寂寞山阳市相欢把酒巵江湖千里客风月一囊诗渡晚归人少沙寒落鴈迟明朝淮水隔何处寄相思

沈云趣

逃名萧散客结屋跨云根风月供千首乾坤寄一樽孤钟临水寺长笛落梅村读易筠窻下超然隔世喧

嵇子安迁居

半世湘东客欣然遂卜居澹烟沙外径明月竹边庐潦缩寒溪净秋高老树疎别来无便雁为况近何如

汪良甫夜饮

潇洒一杯酒临风写素琴潮生春浦暗月落夜城沉拂曙星河淡含烟草树深长歌休语别华髪欲盈簪

次韵王可道

楚楚山隂彦长游楚水滨尺书新寄鴈十载几怀人客梦芦花雨诗情柳絮春何时归话旧沽酒荐吴蓴

再次邵本初韵钓台

羊裘人已远犹说汉江山不为三公贵轻抛半日闲遗台苍树杪清濑白云湾千载惟鸥鸟相看不厚顔

和同舟叶宰韵

邂逅南归客扁舟共问津一尊风月兴万里水云深京洛红尘旧功名白髪新新看吾道泰梅报一枝春

客中送张归云

相逢俱是客对酒感流年落日沙头鴈清风树杪蝉山钟隔林寺江火趂潮船何日茅檐下清灯话霅川

此山诗集卷六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七十九·彭定求
  卷一百三十·彭定求
  卷一·杨慎
  卷六·陈廷敬
  第十出 离愁·李渔
  ◆一愚禅师子贤(一愚集)·顾嗣立
  ◆陈□□阳复·顾嗣立
  ●卷四·冒广生
  五集卷七十八·乾隆
  卷三十九·王奕清
  卷240 ·佚名
  御定千叟宴诗巻三·康熙
  卷四百八十四·曹学佺
  卷十六·佚名
  卷六十二·徐倬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十章 汾阳报恩·屠隆

    〔外扮山神上〕金书开玉册。帝命守庐山。瀑布香炉好。羣仙日往还。小圣乃庐山山神是也。九江大盗闻李太白家眷住此山中。其妻许氏。女容秀丽。又道是相国孙女。盛有赀装。聚三百人以今夜登山。来行劫掠。

  • 第三十九场·田汉

    [金将与阮春花及渔民会阵,小开打。

  • 杂传第三十五·欧阳修

    ○华温琪华温琪,字德润,宋州下邑人也。世本农家。温琪身长七尺。少从黄巢为盗,巢陷长安,以温琪为供奉官都知。巢败,温琪走滑州,顾其状貌魁伟,惧不自容,乃投白马河,流数十里,不死,河上人援而出之。又自经于桑林,桑辄枝折。乃之胙县

  • 卷十八·李心传

     兵马戎器舟车  三衙废复国朝旧制殿前侍%马步三衙禁旅合十余万人宣和闲仅存三万而已京城之破多死于敌建炎元年秋骑帅郭仲荀自东京部禁旅至南京已而还为副留守三年秋仲荀以虏逼京城粮储告竭遂率余兵赴行在其冬上将

  • 卷之二百九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总统府闹鬼·李定夷

    总统府自由东厂胡同迁至南海后,常发现守卫兵士无故昏仆于地之情事。日前忽闻府中传说,某夜某处灯火辉煌,照耀俨如白昼。及遣人往视,则一无所有。于是府中人相传闹鬼,推测此鬼,非袁世凯厉气未散,有意作祟,即阳夏死义诸将士,在天

  • ●卷一内篇·何孟春

    元世祖起自朔漠,以有天下。悉以胡俗变易中国之制,士庶咸辫发推髻,深礻詹胡帽,衣服则为礻夸褶窄袖,及辫线腰褶。妇女衣窄袖短衣,下服裙裳,无复中国衣冠之旧。甚者易其姓氏,为胡语。俗化既久,恬不知怪。我太祖心久厌之。洪武启元

  • 卷四十八 陈涉世家第十八·司马迁

    【索隐】:按:胜立数月而死,无後,亦称“系家”者,以其所遣王侯将相竟灭秦,以其首事也。陈胜者,阳城人也,【索隐】:韦昭云属颍川,地理志云属汝南。不同者,按郡县之名随代分割。盖阳城旧属汝南,今为汝阴,後又分隶颍川,韦昭据以为说,故

  • 卷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七官制五吏部六吏锦衣卫令史       典吏承发千户所百户所司吏镇抚司司吏       典吏仓攅典鞍辔火药局司吏草场柴场所司吏王府仪卫司司吏金吾前卫令史       典吏卫镇抚司

  • 三年·佚名

    (丁未)三年清雍正五年春正月1月1日○朔戊子,上御仁政殿,受朝賀。敎曰:國依於民,民依於國,而其本則農也。近年以來,連歲大侵,加以隣族之侵,白骨之布,吁嗟!生靈將何以支保乎?三陽回泰,萬物皆樂,豈惟我東生靈,獨無其樂乎?噫!諸道方伯,欽予至

  • 夫乐者乐也(1)·戴圣

    ——中正和谐是乐的准则【原文】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乐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2),人之道也(3)。声音动静,性术之变(4),尽于此类。故人不耐无乐(5),乐不耐无形,形而不为道,不耐无乱。先王耻其乱,故制“

  • 晋献公之丧(1)·戴圣

    ——非礼不听是君子【原文】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2)。且曰:“寡人闻之(3):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4),丧亦不可久也(5),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6)!”以告舅犯(7)。舅犯曰

  • 卷十四·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解义卷十四闵公【公名啓方庄公之子史记云名开諡法在国逢难曰闵】周【恵王十六年】郑【文公十二年】齐【桓公二十五年○管仲爲政】宋【桓公二十一年】晋【献公十六年是年晋作三军】卫【懿公八年鲁

  • 第一义法胜经·佚名

      元魏 瞿昙般若流支译  第一义法胜经翻译之记  夫爱法者必深善根。涅槃经云。供佛二恒。魏尚书令仪同高公。重法心成。生上财想。博采梵文。广崇翻译。且第一义法胜经者。诸法门中。此其髓也。公意殷诚。感之

  • 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 第二卷·佚名

    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 第二卷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画像仪轨品第三尔时释迦牟尼佛。以佛眼观一切众生界。告金刚手秘密主言。秘密

  • 冰鉴·曾国藩

    《冰鉴》一部纵横中外的人才学教科书,一部关于识人、相人的经典文献,是曾国藩总结自身识人、用人心得而成的一部传世奇书,是曾国藩体察入微、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诀,它因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启迪性和借鉴性而受到各界人士的重

  • 十五贯·还珠楼主

    作家李红(还珠楼主)在写作小说“杜甫”同时,将秋天所写的“十五贯”整理完毕。李红的“十五贯”是一部长达十五、六万字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小说着重描写了“况钟”“过于执”“娄阿鼠”这三个典型形象。李红曾长期寄居江

  • 金光明经玄义·智顗

    二卷。隋代智顗口述,门人灌顶笔录。略称金光明玄义、光明玄义、光明玄。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九册。为天台五小部之一。就昙无谶所译之金光明经叙说其玄义,共立释名、出体、明宗、论用、教相等五重。释名分教义释、观行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