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

人之行已在夫妇上不能尽道.他无足观矣.诗三百篇可以厚人伦.美教化.等而上之.又能动天地.感鬼神.推其原亦不过始于夫妇

世有言西方凈土者.先生曰东方南方北方无凈土邪

夫子言非礼勿视.非礼勿聴.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又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勿也.毋也.皆禁止之辞.未造乎时中之妙也.时中之妙.圣人罕言.小人窃此则为无忌惮矣

仁者.觉也.声色之来.我能觉则不为声色所移.货利之来.我能觉则不为货利所溺.若能随念而觉.随事而觉.去圣人不逺矣.论语云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此之谓也

讼六五曰讼元吉.六五得位.居尊.人岂得而讼之.故诸儒皆以为聴讼之主.聴讼者臣下之职.非人君所当知也.孔子曰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得位居尊.有过而能自讼.斯无愧于为君之道.禹汤罪已正合此义

蒙初六曰发蒙.利用刑人.用脱桎梏.以往吝.童蒙之时.知识未明.欲发其覆.当如用刑而加之桎梏.俾不得放逸可也.若脱之以往则吝戾.象曰以正法也.正法者.严以正其师法云耳

欲知天心.但看人心.如何记得.唐时一嵗.会稽大旱.迁市不雨.祈山川庶神又不雨.觞土龙舞巫觋愈益不雨.或言有能捕退龙而譟之者.召之至.尽其术而旱复如故.太守怒将擒治之.术人遁去.得其遗箧.大书一纸曰人旱.此语亦自有理

治天下国家与一郡一邑.不必屑屑求人之小过.但择其罪之尤者.治一二辈足矣.舜典言四罪而天下咸服.所罪者止四人.而天下之人莫不尽服.罚当其罪.则惩一可以劝百矣.何必多杀

前辈自警之际止是思量做人.邵康节尝言学为人之仁.学为人之事.吕舜从训其子弟曰吾从贤士大夫游.毎毎过相推重.吾自省纔免禽兽之行而巳.未能便合人之理也.此语后生当先学做人.却学做文章

但患我不知人.不患人不知我.四凶不知舜.舜知四凶.少正夘不知孔子.孔子知少正夘

艺祖一日居殿中.有小黄门涂糊其壁.即欲斩之.且曰此天之物也.汝焉得损之.正合舜禹有天下而不与之意.又尝露坐.或谏以星月在上.帝曰尔以为蔀屋之下.星月所不及耶.正合不欺闇室之意

韩退之作方桥诗.其言虽若鄙近.考其意则大不凡.曰非阁复非船.盖以此自命.曰可居兼可过.喻其道之可以安天下而济斯民也.终言君欲问方桥.方桥如此作.则又断然以有为自任.此一篇诗意.人多不察.退之规模如此.惜乎其不大用.若杜子美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顔.此志亦甚广.但不合露筋骨

或问如何斯可以安心.曰乐则安.若早夜戚戚然.以得失荣辱为虑.虽一日亦不能安矣.古人穷亦乐.通亦乐.未有其心不乐而能安之者也

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君者小君之君.娣者其媵妾也.尝见前辈治家之法.所谓主母者.往往以淡薄自居.而姬侍皆靓妆丽服.亦有合易之遗意

孔子见南子.诺阳货.从佛肸之招.赴公山之召.所谓入鸟不乱行.入兽不乱羣也

孟子曰天下之言性者.则故而已矣.故者.以言一性之真我之所固有.非外加一物也.言性而止于此.则几于无所事事.天理之妙.何自而发之于用.故又曰故者以利为本

孟子曰圣人之于天道.何谓天道.如天命有徳.五服五彰.天讨有罪.五刑五用之类是也.尧舜禹汤文武.达而在上.故能行天道.孔孟穷而在下.终不以命之不偶而废天道.是以作春秋以明一王之法.着七篇以明仁义之道.故曰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所谓仁之于父子.义之于君臣.礼之于賔主.智之于贤者.亦是此意

孟子言舜为法于天下.而不数尧禹及汤文者.盖以舜当人伦之变.而能每事尽道也.以父子则有瞽瞍.以兄弟则有象.起于侧陋而一旦立尧之朝.则君臣之间为甚难.以匹夫而妻帝之二女.则夫妇之间为甚难.与四凶之徒羣居而杂处.则所谓朋友者亦不可以一朝居也.惟舜皆能处之以道.故于人伦上了无一毫之累.此其所以能为法于天下

禅者论一百二十种心.人只有一心.自其能宰制万物则谓之心君.能经纬万方则谓之心神.其本则一而巳.易曰一致而百虑.所谓一致者心之常.而百虑者皆其变也

理致于极处直是说不得.此夫子所以黙而识之曰予欲无言

一念不动处.虽鬼神亦窥伺不得.而况于人乎.故曰圣人藏于天

先生曰向闻竹西王居正刚中论思无邪.其说甚妙.且如桑中.墻有茨.东门之枌之类.皆具道闺房淫乱之事.圣人乃不以为非者.以其一念自正也.故存其辞以劝戒后世.后人谓圣人不能删之.乃留此以乱人之聴.其说大谬.道本无邪正.自正人视之.天下万物未始不皆正.自邪人视之.天下万物未始不皆邪.昔有学道者.久而未得.一日闻市倡歌悲怨之辞.因跃然大悟.观人之言系乎心术之邪正如此.夫子言之非特明作诗者之思虑不及于邪.亦欲使读诗者.其心术不可不出于正也

扬子言泰和在唐虞成周.桀纣幽厉之时非无泰和.但不在耳

前辈谓共君一夜话.胜读十年书.若果然于语下解得何翅读十年书

文章如美妇人.可以倾人之城.可以倾人之国.然要紧在行事处.文章诚不足道.周勃霍光难字亦未必识.而功盖天下人.须是莫被文章使了

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未到圣人地位则不可.盖形者.耳目口鼻也.彼欲如此而我从之.是之谓践.如不反其言而谓之践言.不反其行而谓之践行也.目欲视.吾不遏其视.耳欲聴.吾不遏其聴.口欲味.吾不遏其味.鼻欲臭.吾不遏其臭.吾虽从是耳目口鼻之欲.不随声色臭味而去.此夫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也.若顔子则非礼勿视聴言动.勿者.禁戒之辞.此所以未达一间也 

猜你喜欢
  对作篇第八十四·王充
  存心类·史洁珵
  经济文衡续集卷七·佚名
  卷三十九·李明复
  卷二十一·顾栋高
  卷十一·梁益
  卷四十四·朱熹
  第38章 三年问·戴圣
  阿閦佛国经弟子学成品第三·佚名
  卷五百三十四·佚名
  十住毗婆沙論卷第七·欧阳竟无
  续高僧传卷第第二十二·道宣
  书 魂 游 记·太虚
  悬 论·太虚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四十六·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楚辞辩证下·朱熹

    天问隅隈之数,注引淮南子言「天有九野,九千九百九十九隅」,此其无稽亦甚矣哉!论衡云:「日昼行千里,夜行千里。」如此,则天地之间狭亦甚矣。此王充之陋也。「顾菟在腹」,此言兔在月中,则顾菟伹为兔之名号耳。而上官桀曰:「逐麋之

  • 05、择偶·蒲松龄

    丑扮媒婆上云全凭口舌作本,不用买卖耕耘;舌上打下谷豆,牙中长出金银;一家衣服穿戴,只消两片薄唇。他心若爱富贵,就夸骡马成群;他心若图俊俏,就画个活现的美人;就是嫦娥不嫁,也说的他爱落凡尘。东家找我配对,西家找我求婚。女儿纵

  • 卷之七百二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原序·佚名

    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亡以纵其淫哉?何明自中叶以后,生民之悴憔如此,其无极也。主昏于上,政出凶阉,民穷于下,翦为流寇。鄙夫蠹国竭民,清流矜高炫异,无非启宗社之殷忧,酿黎元之奇祸焉耳。怀宗鉴前事之失,力翦元凶,痛惩夙谬

  • 卷五十三·朱轼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五十三大学士朱轼撰循吏传五北朝魏韩麒麟韩麒麟昌黎棘城人好学美姿容善骑射参征南慕容白曜军事进攻升城师人多伤及城溃白曜将坑之麒麟谏曰今方进趣宜示寛厚勍敌在前而便坑其衆恐三齐未易图也白

  • 列传卷第二十九 高丽史一百十六·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沈德符。○沈德符字得之宁海府靑*凫县人。 父龙吏曹正郞。 德符忠肃末荫补司 直长同正。 恭愍朝累迁判卫尉寺事。 辛禑初除右常侍升礼仪判

  • 陆俟传·魏收

    陆俟,代郡人,曾祖父陆干,祖父陆引,两代人都是部落首领。他的父亲陆突,太祖在位时率领部族之人随从皇帝东征西讨,屡建战功,被任命为厉威将军、离石镇将。天兴年间,陆突任上党太守,赐爵为关内侯。陆俟年少时即非常聪慧,颇有谋略。

  • 薛聪传·李延寿

    薛聪,字延智。为人端方正直,处世明于事理,颇有见识。善于保持自己美好的品格,不随便与人交游相处。虽然独处一室,也终日严肃庄重,看见他的人无不肃然起敬。薛聪博览群书,精力旺盛,超过常人。至于对古人过去的言行事迹,大多进行

  • 职官五一·徐松

    国信使【宋会要】太祖开宝八年十一月,命秘书省校书郎、直史馆宋准假朝请大夫、少府监,为契丹国信使;殿直邢文度假右卫率府率副之。 真宗二年,诏先充北朝国信使者,每有北朝人到阙,并依所借官位服色班坐宴。 天禧二年十二月二

  • 死伪篇第六十三·王充

    传曰:“周宣王杀其臣杜伯而不辜,宣王将田于囿,杜伯起于道左,执彤弓而射宣王,宣王伏而死。赵简公杀其臣庄子义而不辜,简公将入于桓门,庄子义起于道左,执彤杖而捶之,毙于车下。”二者,死人为鬼之验;鬼之有知,能害人之效也。无之,奈何

  • 卷一·刘逢禄

    张三世例第一隐元年,注:所传闻之世,外小恶不书。书者,来接内也。传: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注:所见者,谓昭、定、哀,己与父时事也。所闻者,谓文、宣、成、襄,王父时事也。所传闻者,谓隐、桓、庄、闵、僖,高祖曾祖时事也。异

  • 通告全国佛教徒加强组织以抗战·太虚

    敬启者:倭寇侵凌,国民沦陷,并传闻利用崇儒信佛名义,组东亚佛教会,致沪、杭、京、平之佛教会理监事间有被迫参预者。而名义上代表全国佛教徒之“中国佛教会”,近亦陷于嫌疑之地──见新闻报有中国佛教会在沪恢复办公消息──

  • 佛说作佛形像经·佚名

    阙译人名出后汉录  佛至拘盐惟国。有诸树园主名拘翼。时国王名优填年十四。闻佛当来。王即敕傍臣左右皆悉严驾王即行迎佛。遥见佛心中踊跃欢喜。王即下车步。罢傍臣左右持盖者。王趋迎佛前以头面著佛足绕佛三匝。长

  •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二·智顗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二上四正论今意为二。先略用彼名显于妙义。因具三义者。一法界具九法界名体广。九法界即佛法界名位高。十法界即空即假即中名用长。即一而论三即三而论一。非各异亦非横亦非一。故称妙也。果体具三

  • 疯癫老人日记·谷崎润一郎

    《疯癫老人日记》是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的晚年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疯癫老人日记》描写一个老人既已性无能,又深藏着生命的原始渴求和力量。这本书贯穿谷崎“重口味”的一贯特色。美在谷崎笔下就是强势的美,是恶之美,让

  • 沫沫集·沈从文

    文学评论集。沈从文著。上海大东书局1934年出版。该书收入的文章有:《论冯文炳》、《论朱湘的诗》、《论落花生》、《论焦菊隐的〈夜哭〉》、《论施蛰存与罗黑芷》、《郁达夫张资平及其影响》、《论闻一多的〈死水〉

  • 论语通释·焦循

    一卷,清焦循著。本书将《论语》的内容择出十五个专题,每题一篇进行通释。十五篇为:释一贯忠恕、释异端、释仁、释圣、释大、释学、释多、释知、释能、释权、释义、释礼、释据、释君子小人。该书认为,历代儒生释《论语

  • 菩萨修行经·佚名

    一卷,西晋白法祖译。又名威施长者问观身行经。大宝积经第二十八勤授长者会之异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