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三十

四夷舞【周禮韎師下士二人舞者十有六人旄人下士四人舞者無數鄭氏曰韎讀如韎韐

之韎旄舞者所持以指揮】

周禮韎師掌教韎樂祭祀則帥其屬而舞之【舞之以東夷之舞】大饗亦如之旄人掌教舞散樂舞夷樂【散樂野人為樂之善者若今黄門倡矣自有舞夷之樂亦皆有聲歌及舞】凡四方之以舞仕者屬焉凡祭祀賓客舞其燕樂鞮鞻氏掌四夷之樂與其聲歌【四夷之樂東方曰韎南方曰任西方曰株離北方曰禁詩云以雅以南是也王者必作四夷之樂一天下也言與其聲歌則云樂者主於舞也】祭祀則龡而歌之燕亦如之【吹之以管籥為之聲】正義曰四夷樂名出於孝經緯鉤命決故彼云東夷之樂曰韎持矛助時生南夷之樂曰任持弓助時養西夷之樂曰株離持鉞助時殺北夷之樂曰禁持楯助時藏皆於四門之外右辟是也按明堂位亦有東夷之樂曰韎南夷之樂曰任又按虞傳云陽伯之樂舞株離則東夷之樂亦名株離者東夷樂有二名亦名株離鄭注云株離舞曲名言象萬物生株離若詩云彼黍離離是物生亦曰離云王者必作四夷之樂一天下者也按白虎通曰王者制夷狄樂不制夷狄禮禮者所以均中國不制禮恐夷人不能隨中國禮也禮記曰昧東夷之樂也任南蠻之樂也納夷蠻之樂於太廟言廣魯於天下也【周禮韎師掌教韎樂詩曰以雅以南以籥不僭廣大也】詩曰以雅以南以籥不僭【為雅為南也舞四夷之樂大德廣所及也東夷之樂曰昧南夷之樂曰南西夷之樂曰株離北夷之樂曰禁以為籥舞若是為和而不僭矣】孔穎達詩正義云然則言昧者物生根也南者物懷任也秋物成而離其根株冬物藏而禁閉於下故以為名焉言南而得總四夷者以周之德先致南方故秋官立象胥之職以通譯四夷是言南可以兼四夷也然則舞不立南師而立昧師者以象胥曲以示法昧四夷之始故從其常而先立之也史記魯定公會齊景公於夾谷孔子攝相事齊有司趨進曰請奏四夷樂於是旌旄羽仗矛戟劍撥鼓譟而至孔子趨進歷階而登舉袂大言曰吾兩君為好會夷狄之樂何為請有司却之齊侯乃麾而去晉樂志後漢天子受朝賀舍利從西來戲於殿前擊水化成魚漱水作霧又化成龍出水遊戲以兩大繩兩頭相去數丈兩倡女對行於繩上也王者舞先王之樂明有法也舞當代之樂明有制也舞四夷之樂明有懷也周禮韎師掌教韎樂祭祀則帥其屬而舞之大饗亦如之旄人掌教舞夷樂凡祭祀賓客掌其燕樂鞮鞻氏掌四夷之樂與其聲歌祭祀則吹而歌之燕亦如之蓋四夷之樂東曰韎南曰任西曰侏離北曰禁或以其服色名之或以其聲音名之服色則韎是也聲音則侏離是也【漢書曰語言侏離】其他不可以考鞮鞻氏掌四夷之樂旄人掌教四夷之樂韎師則掌教東夷之樂而已然韎師之樂施於祭祀大饗而旄人鞮鞻之樂施於祭祀與燕者蓋東於四夷為長饗於燕為重觀韎師曰師旄人鞮鞻曰人與氏師序於前而人與氏序於後則夷樂之别可知矣然詩曰以雅以南記曰胥鼓南而掌四夷者亦以象胥名官則周人於南夷之樂又其所樂者也先儒推四時之理以釋四樂之名以韎為晦昧任為懷任侏離為離根禁為禁閉且曰韎樂持矛助時生任樂持弓助時養侏離持鉞助時殺禁樂持盾助時藏白虎通又以侏離為東樂昧為南樂南樂持羽西樂持戟班固又以侏為兜以禁為伶以韎為侏【賦曰伶侏兜離】蓋各述其所傳者然也然周禮掌教夷樂者皆以所服所執所履名之鄭氏亦以韎為韎韐之韎則韎為服色明矣學者可以捨經而任傳乎先王之於夷樂雖或用之然夷不可以亂華哇不可以雜雅蓋亦後之而弗先外之而弗内也觀夾谷之會侏儒之樂奏於前而孔子誅之東漢元日撣【徒丹】國之樂作於庭而陳禪非之則魯納夷蠻之樂於太廟蓋陳之於門而已唐之時皆奏於四門之外豈古之遺制歟

舞衣

書曰胤之舞衣孔安國曰胤國所為舞者之衣皆中法然古者舞大夏則皮弁素幘舞大武則冕服其他無所經見特漢舞者之衣法五方色謂之五行之舞蓋亦古之遺制【魏景初以來祭天地宗廟武舞執干戚著平冕黑介幘黝衣裳白領袖中衣絳合幅袴袾黑韋鞮文舞執羽籥冠委貌服同上其奏於朝廷武舞武弁赤介幘生絳袍單衣練領袖巾衣虎文畫合幅袴白衣袾黑韋鞮文舞著進賢冠黑介幘生黄袍單衣白合幅袴服同上晉因魏舊不改其制唐則不然趙慎言曰今祭器茵褥總隨五方五神衣服獨乖其色舞者常持卓飾工人皆服絳衣臣愚竊不便之其舞人工人衣服請依方色宗廟黄色仍各以其所主褾袖】

朱干

周禮司兵掌五兵五盾以待軍事禮記曰朱干設錫詩曰龍盾之合又曰蒙伐有苑春秋傳曰狄虒彌建大車之輪以為櫓國語曰官師奉文犀之渠以為盾先儒以櫓為大盾以伐為中干則盾見於經傳者曰櫓曰干曰伐曰渠而已其他不可考也【今曰旁牌】盾之為物以革為之其背曰瓦【左傳曰中其楯瓦】其瓦設錫【白金】朱質而繪以龍龍之外又繪以雜羽【蒙雜羽也】其繫之也以繡韋其屬繡韋也以紛書曰敿乃干則敿者繫以紛也國語曰輕罪贖以鞼盾則鞼者繡韋也【鞼丘位反】古之舞者或以干配戚禮言朱干玉戚舞大武是也或以干配戈司戈盾祭祀授舞者兵文王世子春夏學干戈是也漢迎秋樂亦用之隋初武舞三十二人執戈三十二人執戚皆配以盾而半執龍盾半執龜盾盾蓋惑於鄭氏錫傳其背如龜之說然也是不知所謂如龜者其背耳非其飾也

玉戚

詩曰取彼斧斨又曰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又曰干戈戚揚書曰左杖黄鉞又曰一人執劉廣雅曰鉞戚斧也六韜曰大柯斧重八斤一名天鉞毛氏謂斧隋銎斨方銎戚斧也揚钺也孔安國謂劉斧屬孔穎達曰劉鑱斧也蓋鉞也揚也戚也斨也劉也皆斧也斧莫重於鉞而揚戚戕劉皆其次者也書言黄鉞以金飾其柄也禮言玉戚以玉飾其柄也楚工尹曰先王命剥圭以為戚柲則黄與玉為柄之飾可知也考工記車人柯長三尺博三寸厚一寸有半五分其長以其一為之首則六寸矣蓋斧之為物黑所以體道白所以象義而有剛斷之材焉故軍禮與其葬皆用之觀先王繡於冕服之裳中衣之領畫於所負之扆所履之席所幂之巾則君之所以剛斷者未嘗或忽也司兵祭祀授舞者兵鄭氏曰授以朱干玉戚之屬

詩曰左手執籥右手秉翟周官舞師教羽舞帥而舞四方之祭祀【鄭氏曰羽析白羽為之形如帗也】樂師教國子小舞有羽舞春秋書考仲子之宫初獻六羽【何休曰鴻羽也】詩曰無冬無夏值其鷺羽蓋古之羽舞以翟或鷺何休以為鴻羽不可考也南齊鄭義秦更以翟為笛說曰笛籥皆應用竹笛飾以旄籥飾以羽梁武帝曰翟者五雉之一耳寧謂羌笛耶遂改其制

禮書卷一百三十

猜你喜欢
  卷十一 牧誓第四·孔颖达
  非攻下第十九·墨子
  迩言后序·刘炎
  春秋正旨·高拱
  卷十六·陆九渊
  不要卖弄小聪明·孔子
  提要·程川
  卷十八·黄伦
  谢短篇第三六·王充
  卷之二十四·邵经邦
  第十九品 法界通分分·佚名
  卷九·佚名
  佛说恒水经·佚名
  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四·佚名
   第八十二則 智法答非所問·胡兰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一十九·彭定求

        卷819_1 【兵后馀不亭重送卢孟明游江西】皎然   携手曾此分,怳如隔胡越。伦侯古封邑,荣盛风雨歇。   饥鼯号空亭,野草生故辙。如何此路岐,更作千年别。   冯轼望远道,春山无断绝。朝行入郢树,夜泊依楚月。

  • 苏仲及·唐圭璋

      念奴娇   问梅何事,对岩东微笑,暗中轻馥。韵绝姿高直下视,红紫端如童仆。绕树千回,临风三嗅,待与论心曲。何人还解,为伊特地青目。   潇洒些个精神,谁怜孤瘦,正无语幽独。不许春知应自负,一生风月心足。傲雪难陪,欺霜无

  • 卷之三百三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五十四·佚名

    光绪十四年。戊子。夏四月。壬午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内记  ○诣储秀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庚寅皆如之。内记  ○上以常雩祀天于圜丘。自是日始、斋戒三日。  ○癸未。谕内阁、阎敬铭奏、

  • 通鉴纪事本末卷九上·袁枢

    宋 袁枢 撰曹操篡汉汉灵帝中平元年曹操父嵩为中常侍曹腾养子不能审其生出本末或云夏侯氏子也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世人未之竒也惟太尉桥及南阳何颙异焉谓操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

  • 卷十八·吕中

    钦定四库全书宋大事记讲义卷十八宋 吕中 撰哲宗皇帝元佑 九年绍圣 五年元符 三年即帝位太皇太后同听政元丰八年三月上即位太皇太后同听政上甫十岁临朝庄严。废罢新法等事皆从中出元丰八年三月罢京逻卒罢开河役夫罢造

  • 宪宗本纪·张廷玉

    宪宗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叫朱见深,英宗长子。母贵妃周氏。宪宗最初名叫朱见..。英宗被扣留于瓦剌,皇太后令立他为皇太子。景泰三年(1452),废为沂王。天顺元年(1457),复立为皇太子,改名朱见深。天顺八年

  • 卷十七·徐一夔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十七 嘉礼一 朝会 总叙 周天子之朝有四一曰外朝以听讼二曰中朝以见羣臣三曰内朝以听政四曰询事之朝国有大事致万民而询之於是後世有常朝与大朝会之礼焉汉高祖用

  • 三年·佚名

    (庚午)三年大明隆慶四年春正月1月1日○朔己巳,吏曹判書朴淳辭疾免,以李鐸爲吏曹判書。鐸雅望,雖不及淳,而愛士好賢,有局量。及居銓部,務張公道,政事比淳爲優。二月2月1日○朔己亥,以全羅監司柳希春爲大司憲。○大司成奇大升,解職

  • 卷七 士相见礼第三·郑玄

    [疏]《士相见礼》第三。○郑《目录》云:“士以职位相亲,始承挚相见礼。《杂记》会葬礼曰:相见也,反哭而退,朋友虞?而退。士相见于五礼属宾礼。大、小戴及《别录》皆第三。”○释曰:郑云“士以职位相亲,始承挚相见”者,释经亦

  •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第八·周祖谟

    虎,陈魏宋楚之间或谓之李父,江淮南楚之间谓之李耳;(虎食物值耳即止,以触其讳故。)或谓之于□。(于音乌,今江南山夷呼虎为□,音狗窦。)自关东西或谓之伯都。(俗曰伯都事抑虎说。)貔,(狸别名也。音毗。)陈楚江淮之间谓之□,(音来。)北燕朝

  • 卷十五·朱鹤龄

    <经部,书类,尚书埤传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埤卷十五吴江朱鹤龄撰毕命金履祥曰分正之命惓惓于生厚之迁保厘之册汲汲于余风之殄迹商民之所为自秦汉言之坑戮诛夷而已而乃待之如此此所以为周家之忠厚也前儒谓东迁之后卫之俗

  • 昭公·昭公九年·左丘明

    【经】九年春,叔弓会楚子于陈。许迁于夷。夏四月,陈灾。秋,仲孙玃如齐。冬,筑郎囿。【传】九年春,叔弓、宋华亥、郑游吉、卫赵□会楚子于陈。二月庚申,楚公子弃疾迁许于夷,实城父,取州来淮北之田以益之。伍举授许男田。然丹迁

  • 卷五十五·佚名

    △优波离因缘品下汝等比丘。若有心疑。彼时童子剃发师者,莫作异想。即优波离比丘是也。然优波离。昔於尊者辟支佛边。剃须发已,乞如是愿。愿我生生世世之中。若得人身。恒常生在剃发师家。复於彼时。更乞愿言:愿我莫生恶

  • 金华黄先生文集·黄溍

    诗文别集。元黄溍著。四十三卷。其中初稿三卷,续稿四十卷。据卷前贡师泰序,可知初稿三卷为黄溍登科前所作,由危素编次;续稿四十卷,为登科后所作,由门人王袆、宋濂编次。初稿卷一、卷二为诗,卷三为文;续稿前三卷为诗,

  • 文章缘起·任昉

    文体论。旧题南朝梁任昉作。又名《文章始》。一卷。原书已佚。今传本疑即《新唐书·艺文志》所载张绩补作之书。论述诗文骚赋各体起源,共八十五题,颇通博。惟辞甚简略,时有疏误。有明陈懋仁注本,清方熊补注本。《四库

  • 白雨斋词话·陈廷焯

    词话著作,清陈廷焯撰。陈廷焯(1853~1892),字亦峰,江苏丹徒人,光绪十四年(1888)举人。作者论词大旨,宗常州词派张惠言。常州词派的词学观点为反对浙派尖新小巧、轻佻浮滑而无所寄托的词风,主张“温柔敦厚”。陈氏论词的主要精

  • 病榻遗言·高拱

    明代文言轶事小说集。明高拱撰。 《钦定续通考》、 《四库全书》著录为二卷,焦竑《国史经籍志》著录为一卷。现存《高文襄公集》本四卷, 记录汇编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皆为一卷。此书分三篇,题为《顾命记事》、 《矛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