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二十九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

欽定四庫全書

禮書卷一百二十九

宋 陳祥道 撰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二十九>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二十九>

文舞武舞之位

舞之始也?於所樂之極其用也常在諸樂之後是以周官樂師樂成告備然後詔來瞽皋舞春秋之時季札歷觀樂歌然後及於象武韶夏之舞在詩序則舞蹈後於嗟歎永歌在樂記則動容後於志詠聲在孟子則舞蹈後於樂之實以舞者所樂之極故也夫舞有文有武有大有小司樂以樂舞教國子舞雲門大卷大咸大?大夏大濩大武皆舞之大者也樂師教國子小舞有帗舞羽舞皇舞旄舞【旄舞氂牛尾也傳曰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而歌八闕其流風與】干舞人舞此舞之小者也大舞有其章而無其儀小舞有其儀而無其章大夏而上文舞也其執以羽大濩而下武舞也其執以干則大舞必用小舞之儀小舞不用大舞之章也大胥以六樂之會正舞位小胥巡舞列蓋位者鄼也正之所以辨其序列者佾也巡之所以肅其慢春秋之時鄭伯享王徧及六舞王子頹享五大夫樂及徧舞則合舞之禮東西蓋有辨先後蓋有序矣考之於經舞干羽于兩階則文舞于東階武舞于西階武舞常在先文舞常在後何則書言舞干羽則先干而後羽樂記言及干戚羽旄謂之樂則先干戚而後羽旄郊特牲明堂位祭統皆言朱干玉戚冕而舞大武皮弁素積裼而舞大夏則先大武而後大夏詩簡兮言碩人俣俣公庭萬舞乃言左手執籥右手秉翟則先萬舞而後籥翟漢之樂亦先武德之舞而後文始之舞唐之樂亦先七德之舞而後九功之舞然則古人之舞皆先武後文蓋曰武以威衆而平難文以附衆而守成平難常在先守成常在後唐太宗謂封德彞曰朕雖以武功興終以文德綏海内謂文容不如蹈厲斯過矣觀此則古人舞序先後之意可見矣何休釋公羊萬舞之說以為象武王以萬人伐紂孔安國釋書以舞干羽為文舞失之矣商頌曰萬舞有奕則萬舞豈始武王哉【公羊曰萬舞干舞也楚令尹子元振萬文夫人曰先君以是舞也習戎備則萬為武舞可知矣然非始于武王】賈公彦曰武舞有四表大濩而上應亦四表於理或然春秋傳曰舞師題以旌夏蓋若今太樂以纛與旌引二舞者歟

文舞武舞之飾

禮曰朱干玉戚冕而舞大武皮弁素積裼而舞大夏蓋周之興也功莫大於武功樂莫重於武舞故舞大武以祭服之冕舞大夏則朝服之皮弁而已干所以自蔽戚所以待敵朱干白金以飾其背記曰朱干設錫是也玉戚剥玉以飾其柄楚工尹路曰剥圭以為鏚柲是也舞武而執干戚則舞夏執籥翟矣舞夏而裼則武舞襲蓋朱所以象事玉所以象德武以自蔽者為主而待敵者非德也故其宣布著見以為事者欲自蔽而已至於持以待敵者温純之德爾此武舞之道也籥所以為聲翟所以為文聲由陽來故執籥於左文由隂作故秉翟於右此文舞之道也天子之樂如此而魯有之康周公故也世衰禮廢魯不特用於周公之廟而羣廟亦用焉故子家駒譏之【昭公謂子家駒曰吾何僭哉】不特用於魯之羣廟而諸侯之廟亦用焉故郊特牲譏之【郊特牲曰朱干設錫而舞大武諸侯之僭禮也】以至八佾作於季氏之庭萬舞振於文夫人之側則先王之樂掃地可知矣祭統曰朱干玉戚以舞大武八佾以舞大夏公羊曰朱干玉戚以舞大夏八佾以舞大武蓋公羊所傳者誤也然朱干玉戚之舞國君躬與焉祭統曰君執干戚就舞位冕而總干率其羣臣以樂皇尸帗舞

羽舞

皇舞

旄舞

鼓人曰凡祭祀百物之神鼓兵舞帗舞者舞師掌教兵舞帥而舞山川之祭祀教帗舞帥而舞社稷之祭祀教羽舞帥而舞四方之祭祀教皇舞帥而舞旱暵之祭祀樂師教小舞又有旄舞人舞蓋帗舞裂五采繒為之【先儒曰析五采繒如漢靈星舞子所持者也】羽舞析衆羽為之皇舞以皇羽為之旄舞以氂牛尾為之采繒之飾盛於衆羽衆羽之飾盛於皇羽皇羽盛於旄干則執之而無飾人則手舞之而無執樂師先之以帗舞羽舞次之以皇舞旄舞而後之以干舞人舞以飾之隆殺為序故也人君有山川為之阻固然後可以保社稷保社稷然後可以有事於四方有事於四方然後可以待變事舞師先干舞以祀山川帗舞以祀社稷羽舞以祀四方皇舞以舞旱暵之事以事之先後為序故也鄭司農曰社稷以帗宗廟以羽四方以皇辟廱以旄兵事以干星辰以人舞鄭康成曰四方以羽宗廟以人山川以干旱暵以皇然古者之於大祭祀有備樂必有備舞春秋書有事于大廟萬入去籥則宗廟用干與羽矣若夫散而用之則有所不備故山川以干社稷以帗四方以羽旱暵以皇然則司農康成之論不知何據然也旄人掌教夷樂凡祭祀賓客舞其燕樂明堂位以禘禮祀周公而納夷蠻之樂于太廟則宗廟亦以旄也然司兵祭祀授舞者兵司戈盾祭祀授旅賁殳故士戈盾授舞者兵亦如之大司樂大射詔諸侯以弓矢舞樂師帥射夫以弓矢舞則兵舞不特以干而已然則鄉大夫鄉射之禮五物詢衆庶而終之以興舞蓋以弓矢舞歟然舞者所樂之極而樂之盛者也以其為樂之極故樂成而後詔舞以其為樂之盛故小祭祀不與焉舞師凡小祭祀不興舞文王世子曰既釁器用幣然後釋菜不舞

禮書卷一百二十九

猜你喜欢
  成公(元年~十八年)·左丘明
  第二十四章·王夫之
  君子易事而难悦·孔子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子
  颜习斋先生年谱序·颜元
  士翼卷一·崔铣
  卷一·程公说
  卷一百六·卫湜
  卷三十·黄伦
  卷一百十一·秦蕙田
  卷一百·秦蕙田
  卷上·佚名
  光赞经卷第二·佚名
  佛说慢法经·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九卷·宝亮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万俟咏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万俟咏字雅言,号大梁词隐。徽宗时曾任大晟府制撰。绍兴五年(1135)补下州文学。事迹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王灼《碧鸡漫志》。有《大声集》五卷,不传。赵万里辑得二十九首。黄昇则称其词“发妙音于律吕之中,

  • 卷一百二十六 志一百一·赵尔巽

      ◎河渠一   △黄河   中国河患,历代详矣。有清首重治河,探河源以穷水患。圣祖初,命侍卫拉锡往穷河源,至鄂敦塔拉,即星宿海。高宗复遣侍卫阿弥达往,西逾星宿更三百里,乃得之阿勒坦噶达苏老山。自古穷河源,无如是之详且

  • 卷二百一·毕沅

      ◎元纪十九 ∷起重光作噩正月,尽昭阳大渊献十二月,凡三年。   ○英宗睿圣文孝皇帝   讳硕迪巴拉,仁宗嫡子也,母庄懿慈圣皇后鸿吉哩氏,以大德七年二月甲子生。延祐三年十二月丁亥,立为皇太子;六年十月戊午,命参决庶务

  • 卷十·佚名

      武纪解第六十八   币帛之间,有巧言令色,事不成。车甲之间,有巧言令色,事不捷。克□事而有武色,必失其德。临权而疑,必离其灾。□□不捷,智不可□,□于不足,并于不几,则始而施,几而弗免,无功。   国有三守,卑辞重币以服之,弱

  • ●郭青螺先生崇论卷之八·李衷纯

    获麟卜祷管子五人久娠一君二谥优孟扁鹊虢太子仓公韩非司马相如秦始皇汉惠帝汉文帝任敖田禄伯桓将军人豕人猫清吏汉唐二宣严光李泌樊晔冯异汉书会稡韩王晏寇牛喘牛弱世相莾昭三国孔明关侯取蜀华歆荀陈王谢懿说房杜子孙

  • 第二一八札光绪五年四月三十日一一五○四—一·佚名

    台北知府陈,层奉总督何批,札知新竹县:遇有火器杀人犯逃匿洋行、洋船,应照会领事交出札新竹县(注)赏戴花翎、署理台北府正堂、卓异候升陈为行知事。本年四月十三日,奉福建通商总局司道宪札开:「准皋司衙门

  • 五三二 寄谕署两江总督萨载等殷宝山情罪重大着卽严行解京审讯·佚名

    五三二 寄谕署两江总督萨载等殷宝山情罪重大着卽严行解京审讯乾隆四十三年八月二十八日大学士于<敏中>字寄署两江总督萨<载>、江苏巡抚杨<魁>,乾隆四十三年八月二十八日奉上谕:昨据刘墉奏,于殷宝山家内搜出诗文二本,内有

  • 卷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太常续考卷四长陵等陵事宜十二陵俱在昌平州天寿山【山初名黄土山永乐年改为今名】成祖文皇帝陵曰长陵仁孝文皇后合葬仁宗昭皇帝陵曰献陵【在长陵西】诚孝昭皇后合葬宣宗章皇帝陵曰景陵【在长陵东】孝恭章

  • 孟荀言性争点·李宗吾

    孟子之性*善说,荀子之性*恶说,是我国学术史上,未曾解除之悬案,两说对峙了二千多年,抗不相下。孟子说:人性*皆善,主张仁义化民;宋儒承袭其说,开出理学一派,创出不少迂廖的议论。荀子生在孟子之后,反对其说,谓人之性*恶,主张以礼

  • 凡例·秦蕙田

    凡例一五礼之名肇自虞书五礼之目着于周官大宗伯曰吉凶军宾嘉小宗伯掌五礼之禁令与其用等孔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従周所以经纬天地宰制万物大矣至矣自古礼散轶汉儒掇拾于煨烬之余其传于今者惟仪礼十七篇周官五篇

  • 法上品第八十九·佚名

    於是法上菩萨摩诃萨。报萨陀波伦菩萨言:善男子,诸如来常不动遥亦不去亦不来。如来者如如无所起灭。不起者亦不来亦不去。不生者是如来。善男子真际者,亦不知来时亦不知去时。真际者则如来。虚空者亦无来亦无去。空者则如

  •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第十一·欧阳竟无

      尊者勝友造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制譯   非時食學處第三十七   爾時薄伽梵在室羅筏城給孤獨園.時十七衆苾芻遇緣斷食便詣俗舍而行乞食.   旣得食已非時而噉.[一]事惱同前制斯學處。   若復苾芻非時食者.

  • 一切经音义卷第三十二·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药师如来本愿经一卷 无  药师琉璃功德经一卷 慧琳  药师七佛经二卷 慧琳  阿阇世王经二卷 玄应  普超三昧经三卷 玄应  放钵经一卷 玄应  月灯三昧经十一卷 玄应  大

  •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释卷中·佚名

        无著菩萨造颂 世亲菩萨释    三藏法师义净奉 诏译  何谓能立因相。  两成尊重故  由等流殊胜  烦恼因性故  由劣亦胜故  言两成尊重者。由所托处成制底塔故。谓是说法之地。其所依身成如大

  • 卷第五十六·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五十六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一行纳息第二之一有九结。谓爱结乃至悭结。若于此事有爱结系亦有恚结系耶。如是等章及解章义。既领会已。次应广释。此中事者。事有五种

  • 东田遗稿·张羽(东田)

    明代诗文别集。张羽(字凤举)著。为张羽季子张桢所编,门人储洵序之,凡2卷,诗、文各1卷。其集选家未有及之者,传本甚稀。四库馆开,两江总督录进,得以著录传世。《四库全书总目》曾评其名说:“案明初张羽,为吴中四杰之一,相距不过

  • 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佚名

    七卷,宋法贤译。大乐金刚为金刚萨埵之异名。有二十五品。说仪轨及实理。大三昧金刚真实理仪轨分第一,毗卢遮那佛在他化自在天宫,说吽字心明。及敕金刚手说曼拿罗法。一切如来真实理金刚三昧仪轨分第二,说阿字心明,及说曼拿

  • 抚州曹山本寂禅师语录·佚名

    亦称《元证大师语录》。禅宗语录。明末郭凝之编集。二卷。本寂(840—901),唐代禅宗僧人,曹洞宗的创始人之一。本书是其语录及其他著述的汇编。上卷为语录;下卷除语录外,还包括《解释洞山五位显诀》、《注释洞山五位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