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屑之教
【原文】
孺悲①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②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间之。
【注释】
①孺悲:鲁国人。②将命者:传命的人。
【译文】
孺悲想拜见孔子,孔子以生病为由加以推辞。传命的人冈灿房门,孔子便取下瑟来一边弹一边唱,故意让孺悲听到。
【读解】
据《札记,杂记》记载,鲁哀公曾经派孺悲去孔子那儿学关子士的丧礼。这里的一段大概是孺悲初次去拜见孔子时的情景吧。
孔子为什么不愿意见孺悲呢?既然不愿意见叉为什么要让他听到自己弹瑟唱歌,使他知道自己不是生病而是故意不愿意见他呢?这些似乎都是一个谜,使人难以理解。
朱嘉认为,总是孺悲在什么地方得罪了孔子,所以孔子才装病不愿意见他,同时又故意让他知道自己不是生病,而是不愿意见他。
这样的看法,不是把圣人的心胸看得太狭窄了吗?
倒是程颐的看法比较独到,认为孔子的做法正是孟子所谓“不屑之教诲,所以深教之也。”(见朱嘉《论语集注》卷丸)
原来,在《盂子·告子下》里,盂子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意思是说:教育也有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我不屑于教诲他,本身就是对他的教诲。
那么,孔子之所以不见孺悲而叉故意让他知道自己不愿意见他,是不是正好采用的这种“不屑之教”呢?
“不屑之教”也是不言之教。看来,圣人真要不讲话,也不必改开什么聋哑学校了罢。
猜你喜欢 第二十二卦 贲 山火贲 艮上离下·佚名 □□第五十一(阙)·墨子 谁能升堂入室?·孔子 不要盲从上级·孔子 皇言定声録卷六·毛奇龄 原序·赵汸 正世第四十七·管仲 外篇·天地第十二·庄子 三正考改时改月图·吴鼐 卷十三·乾隆 卷八·乾隆 中印文化需要交流·太虚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二·佚名 注大乘入楞伽经 第六卷·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十·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