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季氏第十六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禅解】

老吏断狱,曲盲分明。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禅解】

卓吾云:明诛臣子,隐责君父。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禅解】

“益者”、“损者”,都就求益招损的自身上说。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禅解】

有戒,则能御血气;无戒,则被血气使。一部《易经》,三戒收尽。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禅解】

天命之性,真妄难分,所以要畏。大人修道复性,是我明师良友,所以要畏。圣言指示修道复性之要,所以要畏。“畏天命”是归依一体、三宝,“畏大人”是归依住持、佛宝、僧宝,“畏圣人之言”是归依住持、法宝也。

不知“天命”,亦不知“大人”,亦不知“圣人之言”,小人既皆不知而不畏,则君子皆知,故皆畏耳。不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不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不能戒慎恐惧,是不畏天命。妄以理佛拟究竟佛,是“狎大人”。妄谓《经》、《论》是止啼法,不知慧命所寄,是“侮圣人之言”。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禅解】

只是肯学,便非下民。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禅解】

字字箴铭。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君子思不出其位,与此参看。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禅解】

未得谓得,枉了一个空欢喜,可笑可笑。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猜你喜欢
  景公以晏子衣食弊薄使田无宇致封邑晏子辞第十九·晏婴
  洪范明义卷首·黄道周
  经说卷五·熊朋来
  卷二十四·李光坡
  卷十五·康熙
  卷二百二·秦蕙田
  讲瑞篇第五十·王充
  外篇·秋水第十七·庄子
  提要·吕祖谦
  卷二十九·盛世佐
  卷四·乾隆
  卷之二十九·邵经邦
  卷五百一十二·佚名
  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七·佚名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著不坏假名论卷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白石道人传·姜夔

    严杰白石道人小传同治湖州府志寓贤姜夔传○严杰白石道人小传姜夔字尧章系出九真唐谏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公辅之裔八世祖泮任饶州教授即家于鄱阳父噩绍兴庚午擢进士第以新喻丞知汉阳县夔从父宦游流落古沔恬澹寡欲不

  • 卷九十三·吴之振

    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九十三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义丰集钞王阮字南卿豫之九江人朱子讲学白鹿洞阮从之游庆元初孽臣窃柄附者如市阮未尝一蹑其门晩守临川陛辞奏事柄臣密客诱致之迄弗往见奉祠而归其诗得之张紫薇安国故不

  • 第九章 概论四 明清·吴梅

    明词芜陋,清词则中兴时也。流派繁杂,疏论如左。第一 明人词略论词至明代,可谓中衰之期。探其根源,有数端焉。开国作家,沿伯生、仲举之旧,犹能不乖风雅。永乐以后,两宋诸名家词,皆不显于世,惟《花间》、《草堂》诸集,独盛一时。

  • 卷一·王铚

    钦定四库全书雪溪集卷一       宋 王銍 撰乐府  古诗巫山高十二危峯隐寒雾旁连三巴下三楚断崖青黄耸天壁秀色苍茫接天路鼔瑟玉京嬉帝傍下镇九渊称帝女冥心可见类相求梦里襄王契神遇锵然玉佩似可期倏尔霓旌

  • 卷一百六十·列传第四十八·张廷玉

        王彰 魏源 金濂 石璞 罗通 罗绮 张瑄 张鹏李裕   王彰,字文昭,郑人。洪武二十年举于乡,补国子生。使山东平籴,以廉干称,擢吏科源士。逾年,革源士,改给事中,累迁山西左参政。   永乐五年召为礼部侍郎。父丧

  • 國朝獻徵錄卷之十六·焦竑

      內閣五   ◆內閣五   張文忠公孚敬傳(王世貞)   少保兼太子太傅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桂公蕚傳   特進光祿大夫上柱國少保兼太子太傅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致仕贈太傅謚文襄桂公蕚墓表(胡松)   光祿大夫柱國

  • ●卷四·陈康祺

    ◎南陈北李余姚布衣陈梓古铭,雍正间举孝廉方正,辞不就。私淑桐乡张杨园氏。于其乡先辈阳明之学,击极严,撰《四书质疑》以教学者。书体古别,与北地チ青山人李隐君锴齐名,称南陈北李。◎南陈北崔陈洪绶,号老莲,诸暨人,前明崇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四·佚名

     万历十三年八月己亥朔营 寿宫于大峪山命大学士申时行往是日太仆寺少卿李植光禄寺少卿江东之尚宝司少卿羊可立<婠勶-釒>言大峪山非吉壤时行与故尚书徐学谟昵故赞其成憾尚书陈经邦异议故致其去以倾阁臣时行<婠勶-釒>辩

  • 卷九·宇文懋昭

    <史部,别史类,钦定重订大金国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九 纪年 熙宗孝成皇帝一 宗孝成皇帝小名和里玛後改名亶武元皇帝嫡长孙也幼而聪达贯通经业喜文辞威仪早有大成之量太宗深所爱重所与游处尽皆文墨之

  • 一二三六 兵部尚书彭元瑞奏请回避彭元珫阅看列衔之书折·佚名

    一二三六 兵部尚书彭元瑞奏请回避彭元珫阅看列衔之书折乾隆五十二年七月二十七日臣彭元瑞跪奏:臣奉派详校文渊阁全书,总核签档,谨竭愚办理,将次告竣以后,接办三分书。查三分书,前经奏明交翰林吴裕德、彭元珫专看提要,计三分

  • 列传卷第二 高丽史八十九·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后妃二。○忠烈王齐国大长公主名忽都鲁揭里迷失元世祖皇帝之女母曰阿速眞可敦元宗十五年忠烈以世子在元尙公主。 元宗薨王嗣位东还遣枢密院

  • 卷五·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五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 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秦本纪第五 【索隐秦虽嬴政之祖本西戎附庸之君岂以诸侯之邦而与

  • 总论·蒋廷黻

    中华民族到了十九世纪就到了一个特殊时期。在此以前,华族虽已与外族久已有了关系,但是那些外族都是文化较低的民族。纵使他们入主中原,他们不过利用华族一时的内乱而把政权暂时夺过去。到了十九世纪,这个局势就大不同了,因

  • 四书经疑贯通卷二·王充耘

    元 王充耘 撰论语首章言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末言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首末之言果亦相贯通欤且夫子既曰不愠不知为君子而中庸则曰遯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何欤徳成于己而人知之命也其不知之亦命也人不知而不愠是

  • 卷十七·严粲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缉卷十七 宋 严粲 撰 鹿鸣之什    小雅 【谱曰小雅大雅者周室居西都丰镐之时诗也○程子曰自鹿鸣以下二十二篇各赋其事而用之其周公之爲乎与二南同也○陈氏曰周家之治至於文武其礼文浸以烦缛故

  • 入密严微妙身生品之馀·佚名

    尔时大会中。有普贤众色大威德菩萨摩诃萨。与其同类持世菩萨摩诃萨。持进菩萨摩诃萨。曼殊室利菩萨摩诃萨。神通王菩萨摩诃萨。得大势菩萨摩诃萨。解脱月菩萨摩诃萨。金刚脐菩萨摩诃萨。大树紧那罗王菩萨摩诃萨。虚空

  • 无所有菩萨经卷第四·佚名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  尔时王舍城中。频婆娑罗王。而有一女欲出游时。频婆娑罗王。敕诸侍女其数一千。汝等已为我女眷属。共相围绕于彼之处。王所饮食汝等常食。汝等常饮。彼王舍城。多有妇女其数一千。闻此语已

  • 东田遗稿·张羽(东田)

    明代诗文别集。张羽(字凤举)著。为张羽季子张桢所编,门人储洵序之,凡2卷,诗、文各1卷。其集选家未有及之者,传本甚稀。四库馆开,两江总督录进,得以著录传世。《四库全书总目》曾评其名说:“案明初张羽,为吴中四杰之一,相距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