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言折狱的是与非
【原文】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①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②
【注释】
①片言折狱:片言,片面之辞,也叫“单辞”,即打官司时原告与被告两方面中的一面之辞。折狱,断案,片言折狱即只凭一面之辞断案。②宿诺,名远未实现的诺言。
【译文】
孔子说:“凭一面之辞就可以断案的人,大概就只有仲由吧?”子路没有拖延未实现的诺言。
【读解】
今天我们的法官要是有谁片言折狱,那不被人们打出法庭才怪,最起码也要被“人大”免职罢官了。
那么,孔子对子路的片言折狱到底是赞赏还是批评呢?
我们知道,在孔子的学生中,子路是以性情急躁和轻率著称的。所以,孔子在这里说子路凭一面之辞断案,实际上是批评子路,同样,孔子对“片言折狱”本身更是持否定态度的。
所以,我们切不可以认为子路真有什么超过后世包青天的断案本领,只凭一面之辞就可以准确而公平地断案。真是有哪位具有特异功能的法官能这样,那律师们不都要失业了吗?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所以,片言折狱的是与非是很明显的。
至于说到“子路无宿诺”的问题,一方面是对子路侠义精神的赞扬,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子路的急性特征。
正是在“急性”这一点上,《论语》的编辑者才把“片言折狱”与“子路无宿诺”两段放在一起,以突出子路的性格特征,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当然,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我们今天的时代,像子路这样“无宿诺”的人真是太少了,而说话不算数的人却是太多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倒是真该多提倡一点“急性”的子路精神:重然诺,守信用。
猜你喜欢 淮南鸿烈解叙·高诱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吕柟 周公用人的经验谈·孔子 卷十七·程端学 卷十二·张自超 卷四·范处义 艺增篇第二七·王充 卷十二·敖继公 卷二十一·王与之 卷十一·王植 二柄·韩非 (二)·梁漱溟 卷四·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八十九·澄观 大方广佛华严经愿行观门骨目上·湛然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