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执政者要以身作则

【原文】

季康子①问:“使民敬、忠以②劝③,如之何?”子曰:“临①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注释】

①季康子:鲁国大夫,鲁哀公时的正卿,鲁国当时最有政治势力的人。②以:这里作连词用,同“和”。③劝:勤勉。④临:莅临。

【译文】

季康子问道:“要使老百姓恭敬、忠诚和勤勉,应该怎样做呢?”孔子说:“执政者在老百姓面前庄重,老百姓就会恭敬;执政者孝顺父母,慈爱幼小,老百姓就会忠诚;执政者提拔好人,教育能力弱的人,老百姓就会勤勉。”

【读解】

一言以蔽之,执政者以身作则,老百姓才会按执政者的意思办事。

所以,古往今来的执政者总是很注意树立自身的形象,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爱民如子的人,一个慈祥而孝敬父母的人,一个勤政而廉洁的人。

说起来,作为一个公众形象,这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圣人不是早就说过了吗?只有这样的形象,才能使老百姓恭敬、忠诚而勤勉。

猜你喜欢
  卷十一 泰誓上第一·孔颖达
  叔向问处乱世其行正曲晏子对以民为本第二十一·晏婴
  序·李世民
  存心类·史洁珵
  春秋大全卷二十九·胡广
  原序·陈则通
  卷二十四·黄伦
  第二十章 因果·佚名
  卷十七·李钟伦
  卷五·王植
  卷七·乾隆
  大事兴品第五十一·佚名
  佛说碱水喻经·佚名
  生活与生死·太虚
  父子合集经卷第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第二·黄彻

      老杜《赠韦左丞》有“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至为残杯冷炙之语。及姜少府为清觞异味,即云:“新欢便饱姜侯德”;王倚为沽酒割鲜,即云“古人情义晚谁似”。岂附炎老饕如是哉?盖托文字戏谑

  • 第二十出 借兵·李渔

    〖一江风〗(小生巾服,带丑,挑行李上)忆鸳盟,好事虽然定,两下仍孤另。他那里迹如萍,甚日重来,我和他濯影湖波,共入西施镜?送别林天素,回到佘山,不觉已经数月。想他这个时候,一定来在途间了,故此束装而来,先到湖边等候。此番不须另觅居

  • 具茨集钞·吴之振

    晁冲之古乐府大星何历历,小星烂如石。掖垣崔嵬横紫微,十二羽林森北极。今夕何夕月欲没,虎抱空关龙厌直。峥嵘北斗著地垂,手去瓠瓜不盈尺。严陵醉卧光武傍,浮楂正值天孙织。王良挟策飞上天,傅说空骑箕尾立。君不见,茂陵弃子欲

  • 列传三·薛居正

    景延广,字航川,陕州人也。父建,累赠太尉。延广少习射,以挽强见称。梁开平中,邵王硃友诲节制于陕,召置麾下,友诲坐谋乱,延广窜而获免。后事华州连帅尹皓,皓引荐列校,隶于汴军,从王彦章拒庄宗于河上。及中都之败,彦章见擒,而延广被数

  • 第二回 丧二祖誓师复仇 合九部因骄致败·蔡东藩

      却说布库里雍顺所建的鄂多哩城,在今辽宁省勒福善河西岸,去宁古塔西南三百多里,此地背山面水,形势颇佳,究竟是小小部落,无甚威名。当时明朝统一中原,定都燕京,只在山海关附近设防,塞外荒地,视同化外;就是比鄂多哩城,阔大几倍,

  • 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十七)·陈寅恪

    茲复有一事可以注意者,即顾公夑消夏闲记选存“拙政园”条(参嘉庆一统志柒捌苏州府贰津梁门“临顿桥”条及吴诗集览柒上“咏拙政园山茶花”并引。又阮葵生茶余客话捌“拙政园”

  • 卷之四百十四·佚名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春正月。乙酉朔。上诣奉先殿堂子行礼。  ○遣官祭太庙后殿。  ○率王以下诣文武大臣诣慈宁门庆贺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礼成。御乾清宫受朝贺。  ○诣大高殿拈香。寿

  • 首卷二 德宗实录凡例·佚名

    修纂凡例一、登极典礼、书。一、恭上加上帝后尊谥、书。册宝文全录。一、祀天、地、太庙、山陵、 日、月、社稷、太庙奉先殿升祔配享、祭堂子、年神、月神、列祖诞辰、忌辰拈香、书。诣奉先殿、寿皇殿、雍和宫、行

  • 刘勉之传·脱脱

    刘勉之字致中,建州崇安人。自幼努力学习,一天背诵几千句。过了二十岁,因乡举进入太学。当时蔡京专权,禁止不得挟带元..书籍,从此伊、洛之学不能传布。刘勉之求得伊、洛之书,每到深夜,同宿舍的学生都睡了,就偷偷抄写而默默背诵

  • 卷六·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六圣德【二  敬德三】皇上以夀登八旬中祀亲祭一周乾隆五十四年躬诣先农坛行礼御制耕耤日恭祭先农坛礼成述事【己酉】廿七承明祀【五十四年之间已亲祀廿七次】八旬近次年及兹能执礼於是尽

  • 卷三百五·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五明 杨士奇等 撰灾祥宋徽宗宣和元年起居郎李纲论水灾状曰臣伏覩陛下以积水暴集渰浸民居廹近都城累降御笔分遣官吏固护堤防拯济漂溺仰见陛

  • 卷五十五·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五十五宋 赵汝愚 编百官门台谏上哲宗乞寛王觌之罪   范纯仁臣昨与吕公着等并今日与文彦博等两次帘前奏陈乞寛王觌之罪盖欲假借台谏使人敢言其间虽有不当亦须稍垂寛宥以彰朝廷容谏之美况

  • 元年·佚名

    (癸亥)元年大明天啓三年三月3月13日○癸卯,十三日癸卯,上擧義兵,奉王大妃復位,以大妃命,卽位于慶運宮,廢光海君,放于江華,誅李爾瞻等,大赦國中。上宣祖大王之孫,元宗大王〈定遠君諱琈,追尊爲元宗。〉之長子也。母仁獻王后具氏,〈連

  • 三十六年·佚名

    (庚辰)三十六年清乾隆二十五年春正月1月1日○朔丁未,客星見於星宿度內軒轅第十星上。○上詣太廟,行展謁禮,仍詣毓祥宮行禮,回鑾時,歷臨校洞主第。桂洞主第,儒臣駕前請對,上,幷命遞差,因承旨洪麟漢陳奏,還寢。○王世子攝行徽寧殿朔

  • 卷十九·陈启源

    <经部,诗类,毛诗稽古编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稽古编卷十九吴江陈启源撰坐民之什上【正大雅】生民姜嫄为帝喾元妃见家语世本大戴礼史记诸书宜为可信然揆之事理实有难通诚如张融所駮矣【説载孔疏】且非直此也姜嫄是帝喾元妃

  • 五家正宗赞卷第三·绍昙

    曹洞宗洞山悟本禅师师讳良价。嗣云岩。越州诸暨人。姓俞氏。初谒忠国师。问无情说法。不契。后到沩山。山问。闻阇梨曾问国师无情说法。是否。师云。是。沩云。试举看。师举了。沩云。我者里也有些子。只是罕遇其人。

  • 东坡易传·苏轼

    易学著作。又名《毗陵易传》。宋苏轼撰。全书共九卷。苏籀《栾城遗言》载:苏洵晚年作《易传》未成而卒,命二子述其志,轼书先成,辙乃送所解于轼。由此可知苏轼这本书包含了其父苏洵和其弟苏辙的《易》解成果。苏籀《栾

  • 郑氏史料续辑·佚名

    本书(一○册一、二七二面七六三、二○○字)分十卷,系据「明清史料」甲编、丁编、戊编及己编将清顺治年间应付郑成功之一切官方档案辑录编次而成。就其内容言,有三分之二属于军事措施,三分之一属于招抚、禁止下海与查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