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自序

慈湖诗传自序

孔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羣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於鸟兽草木之名又曰兴於诗立於礼成於乐又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又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又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逹使於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易诗书礼乐春秋其文则六其道则一故曰吾道一以贯之又曰志之所至诗亦至焉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乐之所至乐亦至焉乐之所至哀亦至焉呜呼至哉至道在心奚必远求人心自善自正自无邪自广大自神明自无所不通孔子曰心之精神是谓圣孟子曰仁人心也变化云为兴观羣怨孰非是心孰非是正人心本正起而为意而後昬不起不昬直而逹之则关雎求淑女以事君子本心也鹊巢昬礼天地之大义本心也柏舟忧郁而不失其本心也鄘柏舟之矢死靡它本心也由是心而品节焉礼也其和乐乐也得失吉凶易也是非春秋也逹之於政事书也迨夫动乎意而昬昬而困困而学学者取三百篇中之诗而歌之咏之其本有之善心亦未始不兴起也善心虽兴而不自知不自信者多矣舍平常而求深远舍我所自有而求诸彼学者苟自信其本有而学礼焉则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皆我所自有而不可乱也是谓立至於缉熙纯一粹然和乐不勉而中无为而成虽学有三者之序而心无三者之异知吾心所自有之六经则无所不一无所不通有所感兴而曲折万变可也有所观於万物不可胜穷之形色可也相与羣居相亲相爱相临相治可也为哀为乐为喜为怒为怨可也迩事父可也远事君可也授之以政可也使於四方可也无所不通无所不一是谓不面墙有所不通有所不一则阻则隔道无二道正无二正独曰周南召南者自其首篇言之亦其不杂者毛公之学自谓本诸子夏而孔子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盖谓子夏又曾子数子夏曰吾与女事夫子於洙泗之间退而老於西河之上使西河之人疑女於夫子尔罪一也丧尔亲使民未有闻焉尔罪二也丧尔子丧尔明尔罪三也夫子夏之胸中若是其学可以弗问而知而况於子夏初未尝有章句徒传其说转而至於毛乎齐鲁诗今亡韩有其说韩与毛亦有善者今问取焉总论

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此无邪之心人皆有之而不自知起不知其所自用不知其所以终不知其所归此思与天地同变化此思与日月同运行故孔子曰夫孝天之经地之义又曰礼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隂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又曰哀乐相生正明目而视之不可得而见也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一旨也今所谓毛诗序者是奚知此旨求诸诗而无说故委曲迁就意度穿凿殊可叹笑孔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此言关雎之音也非言关雎之诗也为序者不得其说而谓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今取关雎之诗读之殊无哀窈窕无伤善之心之意樛木之逮下意指君子而序言后妃桃夭言昬姻之正序者必推本诸后妃之不妒忌鹊巢之诗初无国君积行累功之意而序言国君积行累功甚者至於何彼襛矣之诗初无车服不系其夫下王后一等犹执妇道以成肃雝之德之情而序推而详言之盖为序者不知孔子所删之旨亡矣毛氏之学自言子夏所传而史氏亦言卫宏作序自子夏不得其门而入而况毛苌卫宏之徒欤诗之有序如日月之有云如监之有尘学者愈面墙矣观诗者既释训诂即咏歌之自足以兴起良心虽不省其何世何人所作而已剖破正面之墙矣

文王陟降在帝左右只是天人一理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仪刑文王天即文王也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文王即天也其进退升降之间一而已矣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文王不大声以色故曰穆穆缉者缉理於思为细微之间熙有理顺之义进德之实非思也非为也惟可以言敬敬非思为也惟可以言止止非思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而不属於思为所谓不识不知者此也安汝止者此也文王之所谓缉熙者缉熙此也惟不动乎意不属乎思为故声音不大形色亦不大而见为穆穆也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学者往往疑三百篇当有深义圣人所谓无邪者必非常情所谓无邪是不然圣言坦夷无劳穿凿无邪者无邪而已矣正而已矣无越乎常情所云也但未明乎本心者不知此不信此知此信此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而生生则恶可已恶可已则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正而无邪有善而无恶有诚慤而无诈伪有纯而无杂有一而无二三复周南召南必不面墙以兴以观以羣以怨无非正用不劳勉强不假操持油然自知所至皆妙人知徐行後长之心即尧舜之心则知之矣知乍见孺子将入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即仁者之心则知之矣此心人所自有故三百篇或出於贱夫妇人所为圣人取焉取其良心之所发也至於千百载之下取而诵之犹足以兴起也故曰兴於诗【按序文一篇总论三篇俱从慈湖遗书补録】

附録楼钥荅杨简论诗解书

蒙示教诗解近始读竟荷开发鄙陋至多感叹击服之余恨未得一遂请益於门下若夫发明无邪之思一贯之旨天人同心大道至平古说难尽信虽载之左传者亦不可据尔雅亦多误大学所引亦有牵合诗序多失经意释文多好异音诗人讽咏或有过於事实制度名数不尽合於礼典先王皆在商世难拘以周礼文王以服事殷不应作礼乐如此类未易概举皆前辈之所未发者尤用服膺然惟尊意每不自以为足而欲人之言某亦不能自己欲効所见试陈其甚明者正欲反覆辨论以归至当非恃相与之厚非爱此书之深不及此也【按此书从楼钥攻媿集采録】

猜你喜欢
  卷十二 告子章句下·孟子
  卷十四(僖十五年,尽二十一年)·孔颖达
  管子补注卷十五·刘绩
  孟子纂笺卷五·詹道传
  平书卷八文艺篇下·王源
  卷十八·胡广
  读诗略记卷一·朱朝瑛
  第十七章 21·辜鸿铭
  第八章 1·辜鸿铭
  卷十三·姚际恒
  卷三·张廷玉
  提要·佚名
   序·田骈
  佛说帝释所问经·佚名
  世界佛教联合会开会讲词·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孙氏蕙兰(绿窗遗稿)·顾嗣立

    蕙兰,名淑,新喻傅若金汝砺之妻也,其先汴人。年二十三,归汝砺于湘中,五月而卒,汝砺序其遗稿曰:故妻孙氏蕙兰,早失母,父周卿先生以《孝经》、《女诫》教之,诗固未之学也。因其弟受唐诗家法,取而读之,得其音格,辄能为近体五七言,语皆闲

  • 第十出至第二十出·施惠

    第十一出士女随迁 【缑山月】(生上)守正处寒炉,勤苦诵诗书。盼春闱身进践荣途。奈双亲服制,前程未遂,敢仰天呼。(小旦上)乐道安贫巨儒,嗟怨是何如?但孜孜有志效鸿鹄,似藏珍韫匮,韬光隐讳,待价沽诸。哥哥万福。(生)妹子到来,妹

  • 包待制智赚灰阑记·臧懋循

    包待制智赚灰阑记杂剧(元)李行道撰●包待制智赚灰阑记杂剧目录楔子 〔音释〕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张海棠屈下开封府 正名 包待制智勘灰阑记楔子〔老旦卜儿上云〕

  • 卷486 ·佚名

    张道洽 梅花七律 皎然玉色耿无邻,回首千花总后尘。 数要罗浮山下月,一枝大庾岭头春。 与时无竞抱幽质,於我有情真故人。 众志独清天不管,自临野水照精神。 张道洽 梅花七律 冰氏根苗出涸阴,一

  • 卷十·佚名

    <集部,总集类,古今禅藻集钦定四库全书古今禅藻集卷十明释正勉释性同辑宋【五言律诗】晚次江陵          简长【二首】楚路接江陵倦行愁问程异乡无旧识多难足离情落日悬秋树寒芜上废城前山不可望断续暮猨

  • 卷二十三·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十三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元献诗藁宋庠字公序安陆人举进士开封试礼部皆第一歴官左正言郭皇后废庠与御史伏阁争论坐罚金久之知制诰累迁翰林学士帝遇庠厚且大用矣庠初名郊李淑恐其

  • 卷十四 晋语八·左丘明

    1平公六年,箕遗及黄渊、嘉父作乱,不克而死。公遂逐群贼,谓阳毕曰:“自穆侯以至于今,乱兵不辍,民志不厌,祸败无已。离民且速寇,恐及吾身,若之何?”阳毕对曰:“本根犹树,枝叶益长,本根益茂,是以难已也。今若大其柯,去其枝叶,绝其本根,可

  • 五七○ 江西巡抚郝硕奏缴续获应毁书籍并开单呈览折·佚名

    五七○ 江西巡抚郝硕奏缴续获应毁书籍并开单呈览折乾隆四十三年十二月初一日江西巡抚臣郝硕谨奏,为恭进续获应毁各书,仰祈睿鉴事。窃照江省今岁购获应选应毁各书,前已经臣恭折奏缴在案。兹据各属续获应毁书籍呈缴前来。

  • 戴案纪略卷中·吴德功

    秋七月,候补通判张世英进军翁仔社,义首罗冠英、廖细元应之。罗冠英,东势角人,与翁仔社廖细元、廖廷凤结为刎颈交。当戴逆倡乱之后,即结连翁仔社等庄及林传生等,同谋拒贼。七月,张世英进军翁仔社,以为竹堑、大甲声援,并图恢复彰

  • 第一章 绪论·梁启超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举天下人而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虽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论非常人,乌见其可?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 白居易传·刘昫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北齐五兵尚书白建的远代孙。建子白士通,为我朝利州都督。士通子白志喜,官任御前尚衣。志喜子白温,任检校都官郎中。温子白..,做过酸枣、巩二县令。..子白季庚,建中初年任彭城县令。这时李正己占据河南

  • 夏原吉传·张廷玉

    夏原吉,字维吉吉,祖先是德兴人。父亲夏时敏,任湘阴县教谕官,遂在那里成家定居。原吉早年丧父,他致力于学问,以赡养母亲。获乡荐进入太学,被选入宫中书写制诰。有时太学生们大声喧笑,原吉却端坐不动。太祖看见后觉得他很不平凡

  • 卷二百二十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五经籍考【十五】子【臣】等谨按诸子之名昉於七略至荀朂以兵书术数方技并入乙部而其类愈繁马端临通考依仿前志自儒家至杂艺术分二十有二门顾

  • 商书·盘庚下·佚名

    盘庚既迁,奠厥攸居,乃正厥位,绥爰有众。曰:「无戏怠,懋建大命!今予其敷心腹肾肠,历告尔百姓于朕志。罔罪尔众,尔无共怒,协比谗言予一人。古我先王将多于前功,适于山。用降我凶,德嘉绩于朕邦。今我民用荡析离居,罔有定极,尔谓朕曷震

  • 晏子使鲁有事已仲尼以为知礼第二十一·晏婴

    晏子使鲁,仲尼命门弟子往观,子贡反,报曰:“孰谓晏子习于礼乎?夫《礼》曰:‘登阶不历,堂上不趋,授玉不跪。’今晏子皆反此,孰谓晏子习于礼者?”晏子既已有事于鲁君,退见仲尼,仲尼曰:“夫礼,登阶不历,堂上不趋,授玉不跪。夫子反此乎?”晏

  • 卷首·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左氏传?卷首看左氏规模看左传须看一代之所以升降一国之所以盛衰一君之所以治乱一人之所以变迁能如此看则所谓先立乎其大者然後看一书之所以得失试以隐公六七年间考之事事皆备所谓一代之所以升降者春秋之

  • 庐山莲宗宝鉴念佛正论卷第十(二十五章)·优昙普度

    念佛正论说夫奉教念佛之士。叨法正之遗荫。作如来之所使必以摧邪显正。激浊扬清为后学蓍龟。作生灵耳目为己任也。苟弗能而默默自守。则尸禄备员于佛门矣。虽讲授亦奚以为。岂不闻因筌然后得鱼。体教然后修行。名教未

  • 衍极·郑杓

    五卷。书学论著。元郑杓撰,刘有定注。卷各一篇,凡五篇,俱取篇首二字为篇名,一为《至朴篇》,略述书学原始及古来能书人名;二为《书要篇》,述各种书体及辩碑帖真伪;推本六书,崇尚篆隶;三为《造书篇》,论书法之邪正,兼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