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孝经述注原序

钦惟圣明天子应天啓运肇造区防薄海内外靡不臣顺首建宗庙报本追逺盖将以孝治天下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呜呼盛哉于是内设台宪以振风纪外置察司以纠奸慝法至宻矣江西为大藩府物盛人众狱讼繁滋彰善瘅恶树之风声非学有经术亷慎明察者不足以与兹选已酉冬乃命安君智来为宪副项君霦郭君永锡共佥宪事受命陛辞玉音恳恻其所付任不亦重乎安君旧歴显仕有学有猷郭君由神童擢科第累任繁剧项君家世业儒隐居十有余载克承父志著书立言其经济之资盖可想见矣余以盲病告老寓洪三君之来也廼不鄙而枉顾焉耳其言挹其气雍容端重意蔼如也他日宪从事刘君鼎承宪副之意而致辞曰项君之述作固多难以悉举今姑取其集书内孝经注一编将广其传盖乐其有关于治道也敢祈一言以冠之余不得辞乃为之言曰孝百行之原行仁之本也徳修于身教成家国而化行乎天下此自然之理也故夫子称舜为大孝而武王周公为天下之达孝然则帝王之治孰有加于孝乎汉文置孝经博士几致刑措唐太宗以孝弟设科而死囚归狱气象虽殊理一而已后世教化不明彛伦攸斁民之犯法也非出于不知则出于不幸不揣其本一切以法绳之刑政日紊民乃不堪是以治日常少而乱日常多也近草庐吴公以孝经分经传正讹阙为是书之防粲然明白今项君又为之注正与吴公互相发明其亦可谓勤己君以观风行部所以发其所用之学迨将信而有征安君又将锓梓以播之使江西之民家有是书人有是徳悖慢之俗除礼乐之习兴所谓振风纪者将于是乎在由是推之天下四海人人有士君子之行则尧舜三代之治必将权舆于此其于圣天子孝治天下之心顾不韪欤昭既慕项君学术之正复嘉宪副公与人为善之美于是乎书前提刑按察使副使临川黄昭序

猜你喜欢
  辨祟篇第七十二·王充
  卷九十一·陈祥道
  表记集传卷一·黄道周
  卷五·毛奇龄
  卷十二·吴澄
  附授长儿仪礼跋·李光坡
  第9章 公冶长篇第五(2)·孔子
  原道下·章太炎
  地广第十六·桓宽
  贤护分见佛品第三·佚名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二十一·佚名
  大乘与人间两般文化·太虚
  明报应论译文·慧远
  大云经祈雨坛法·佚名
  法华文句记卷第八·湛然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自序·梁章钜

    楹联之兴,肇于五代之桃符。孟蜀“余庆”“长春”十字,其最古也。至推而用之楹柱,盖自宋人始,而见于载籍者寥寥。然如苏文忠、真文忠及朱文公撰语,尚有存者,则大贤无不措意于此矣。元明以后,作者渐夥,而传

  • 月夜听琴·徐志摩

    是谁家的歌声,和悲缓的琴音,星茫下,松影间,有我独步静听。音波,颤震的音波,穿破昏夜的凄清,幽冥,草尖的鲜露,动荡了我的灵府。我听,我听,我听出了琴情,歌者的深心,枝头的宿鸟休惊,我们已心心相印。休道她的芳心忍,她为你也曾吞声,休道

  • 卷473 ·佚名

    袁燮 桂花上侯使君 秋雨洗残暑,秋空渺寥廓。 秋清入花骨,风致殊洒落。 何人剪瑠璃,被以宝璎络。 英英妙点缀,细细疑纷错。 谁知一粟中,十里香喷礴。 自便金气爽,不赴东皇约。 黄裳得中正,无

  • 严维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严维字正文,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至德进士。授诸暨尉。官至秘书省校书郎。与刘长卿友善。《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酬刘员外见寄 严维 苏耽佐郡时, 近出白云司。 药补清羸疾, 窗吟绝妙词。 柳塘春水漫, 花坞夕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十一·佚名

    万历二十年八月戊子朔升四川副使叶云礽为山东右参政工部郎中吴鸿洙为浙江右参议原任南京湖广道御史陈杨善复补南京江西道○日讲官礼部左侍郎韩世能乞假迁葬并请三品满考荫叙诏予假驰驿回籍给路费二十两纻丝二表里考满

  • 卷之九百四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二十七·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二十七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二十四 魏 曹叡【明帝】 曹芳【齐王】 谨案曹叡曹芳传文全阙止存议赞 议曰曹丕一时伪定享国日浅而叡承之叨据中夏汉人来讨吴兵亟至

  • 燕北录·王易

    宋 王易清宁四年戊戌岁十月二十三日,戎主一行起离靴甸,往西北约二百七十余里,地名永兴甸,行柴册之礼。于十一月一日先到小禁围内宿泊二日。先于契丹官内拣选九人,与戎主身材一般大小者,各赐戎主所着衣服一套,令结束九人假作

  • 卷五十二·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五十二雍正五年正月上谕二十四道初二日谕理藩院蒙古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念皇考六十余年宠锡优待养育之大德深恩凡事诚心为我皇考宣力报効及朕即位以来衆蒙古等仍如我皇考之时一心诚敬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四十四·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四 洪武十五年夏四月庚辰朔,享太庙。 辛巳,廉州府巡检王德亨上言:“家本阶州,界于西戎,有水银坑冶及青绿紫泥,愿得兵取其地,以归于朝。”上谓户部臣曰:“尽力求利,商贾之所为;开边启衅,帝王之深戒

  • 大宋平蛮碑·余靖

    朝散大夫给事中知桂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充广南西路都钤辖兼经略(下缺),广南西路诸州水陆计度转运使兼本路劝农使朝奉郎尚书司判员外郎(下缺)给事郎守太常(下缺)州兼管勾斩抚事(下缺)圣宋体天法道,钦文聪武。圣神孝德皇帝在位之

  • 景公梦五丈夫称无辜晏子知其冤第三·晏婴

    景公畋于梧丘,夜犹早,公姑坐睡,而梦有五丈夫北面韦庐,称无罪焉。公觉,召晏子而告其所梦。公曰:“我其尝杀不辜,诛无罪耶?”晏子对曰:“昔者先君灵公畋,五丈夫罟而骇兽,故杀之,断其头而葬之。命曰:‘五丈夫之丘’,此其地耶?”公令人掘

  • 经礼补逸卷五·汪克宽

    元 汪克寛 撰凶礼大丧礼周礼大宰大丧赞赠玉含玉典瑞大丧共饭玉含玉赠玉小宰以法掌朝觐防同宾客之戒具丧荒亦如之令百官府共其财用丧荒受其含禭币玉之事宰夫大丧小丧掌小官之戒命帅执事而治之膳夫大丧则不举宫正大丧

  • 卷九·朱申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句解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句解卷九宋 朱申 撰秋官司冦第五【象秋所立之官也秋隂气肃杀之时故立司冦掌刑禁之官以应天道焉】秋官司冦上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见天官冢

  • 涅槃玄义发源机要卷第四·智圆

    宋钱塘沙门释智圆述如日下日喻法界体。照喻法界法。高山喻菩萨。如聋下喻小机。在华严座不得大益。聋故不能闻大。哑故不能说大。隐其下初约隐身。次约隐法。初文者。神德舍那身丈六释迦像。覆如下明隐法。如来藏者圆

  • 卷第十六·佚名

    镡津文集卷第十六 藤州镡津东山沙门契嵩撰 非韩下 第十四 韩子为赠绛州刺史马汇之行状曰。司徒公之薨也。刺臂血书佛经千余言。期以报德。又曰。其居丧有过人行。又曰。愈既世通家详闻其世系事业。从少府请。掇其大

  • 南岳小录·李冲昭

    唐道士李冲昭撰。一卷。书成于天复二年(902)。分三十五目。系据实地访求所得资料,参考《衡山图经》、《湘中记》等书,引及古佚山志文献编成。首叙衡山总况,次依目记载山中五峰三涧、各种建筑和道教活动传闻。收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