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授长儿仪礼跋

附授长儿仪礼跋

仪礼十有七篇依古经录出其断节分注则本之信斋杨先生夫其辨寝庙之四方位名吉凶之尊卑节级拜兴之繁省体名肉物之贵贱馔设之隂阳呜呼小子来前若是其杂也抑小而非大也而深察之非节欲强力者不足以终其事非心存无放者不足以纪其数非忠厚惨怛者不足以致其情大道依之以为实体精爽防之以为守气何以识其必然如今礼简矣尔心或不存力或不足即容且失庄立且失位拜兴且忘其数况多文缛节如斯礼乎岂特如是即试读斯经尔口诵之心思之则经曲章句锱铢可竭不然则虽尽篇底卷终置书而茫然以此而推之读斯书也履斯礼也必一息无间者乃能之必一念无荒者乃能之无间无荒乃仁义不去诸心者能之是杂也小也正圣人所谓卑也礼愈卑则业愈广尔其学之习之玩之复之昌黎韩公有云子诵其文则思其义习其仪则行其道则将谓子君子也小子勉之

猜你喜欢
  桓公·孔子
  对魏王第十三·孔鲋
  卷十三·程川
  卷二十七·沈廷芳
  卷十五·范处义
  卷九十八·秦蕙田
  杂篇·列御寇第三十二·庄子
  宥坐第二十八·荀况
  卷一·郑伯谦
  卷六十六·朱熹
  卷十六·姜炳璋
  外储说右下·韩非
  卷上·佚名
  宗镜录卷第八十三·延寿
  大吉义神咒经卷第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四十九·彭定求

        卷349_1 【东风二章】欧阳詹   东风叶时,匪沃匪飘。莫雪凝川,莫阴沍郊。   朝不徯夕乃销,东风之行地上兮。上德临慝,匪戮匪枭。   莫暴在野,莫丑在阶。以踣以歼,夕不徯朝。   陇西公来浚都兮。   东风叶

  • 第二折·关汉卿

    (老夫人上,云)昨日选定今日是吉日良辰。梅香,门首觑者,则怕学士来时,报我知道。(梅香云)理会的。(正末上,云)姑娘选定今日好日辰,不曾衙门里去。肯分的姑娘又来请;便不来请,我也索去。可早来到门首。梅香,报复去,道温峤来了也。(梅香

  • 卷482 ·佚名

    曾几 风月堂二首 青罗熨镜正揩磨,上有虚堂发兴多。 大热端能排酷吏,广寒只合在嫦娥。 又成画舫珠帘去,可奈红妆翠盖何。 纵使曲肱无别梦,一尊风月弄婆娑。 曾几 冯县丞墨花 君持松煤与研滴,惨

  • 列传第四 齐炀 王宪·令狐德棻

    齐炀王宪字毗贺突,太祖第五子也。性通敏,有度量,虽在童龀,而神彩嶷然。初封涪城县公。少与高祖俱受诗、传,咸综机要,得其指归。太祖尝赐诸子良马,惟其所择。宪独取驳马。太祖问之,对曰 :“此马色类既殊,或多骏逸。若从军征伐,牧

  • 卷第四十·徐鼒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列传第三十三孙嘉绩(补) 熊汝霖(俞元良、陈希文、陈希友)钱肃乐(弟肃范、肃遴、肃典、肃绣、从弟光绣)沈宸荃 张肯堂(苏兆人、汝应元)孙嘉绩(补)熊汝霖(俞元良、陈希文

  • 卷十·沈德符

      ○词林【翰林权重】内阁辅臣,俱系职词林,至今上任视事仍在翰苑,凡文移俱以翰林院印行之。人谓词臣偏重为非是,未知太祖时故事也。洪武十四年十月,命法司论囚拟律奏闻,从翰林春坊会拟平允,然后覆奏论决,是生杀大事,主于词臣

  • 卷之二百四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户部·佚名

    经手银由某人手中经过开销之银也本色银色乃米之成色也漕米有应征实米者有应按成色折价征收者此项折价之本色银折色银应征之实米不足则亦按色折银纳之改折银从折色定价之中从新改价或加或减谓之改折籽粒银民间开垦新地

  • 卷67·陈邦瞻

    ○金人立刘豫高宗建炎二年春正月,以刘豫知济南府。豫,景州人,为河北提刑。金人南侵,豫弃官奔真州,张悫荐之,起知济南。时盗起山东,豫不愿行,请易东南一郡,执政不许,豫忿而去。十二月庚申,金人陷东平府,又攻济南府。刘豫遣子麟出战

  • 卷二十五·郑玄

    占梦掌其岁时,观天地之会,辨阴阳之气,(其岁时,今岁四时也。天地之会,建厌所处之日辰。阴阳之气,休王前后。○梦,本又作?梦,音同。厌,于琰反。王,于况反。)[疏]注“其岁”至“前后”○释曰:郑云“其岁时,今岁四时也”者,但天地之会,阴

  • 卷首·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要义卷首宋 魏了翁 撰序【一】汉儒杂取公谷以释左氏惟杜氏专门前汉传左氏者有张苍贾谊尹咸刘歆後汉有郑衆贾逵服?许惠卿之等各为诂训然杂取公羊谷梁以释左氏此乃以冠苴屦将丝综麻方凿圆枘其可

  • 第十章身心之间的关系(上)·梁漱溟

    身心之间的关系如何?此在人类而外其他生物以至动物似都不成问题的。盖从广义以言心,心与生命同义,有身即有心(回看第四章),身心殆无可分也。然如生物进化史之所昭示,动物以其好动乃若有心可见,尤其是脊椎动物进至于高等动

  • 述佛品法句经第二十二(二十有一章)·佚名

    述佛品者道佛神德无不利度明为世则。己胜不受恶,一切胜世间。叡智廓无彊,开蒙令入道。决网无罣碍,爱尽无所积。佛意深无极,未践迹令践。勇健立一心,出家日夜灭。根断无欲意,学正念清明。见谛净无秽,已度五道渊。佛出照世间,为

  • 神僧传卷第六·朱棣

    法顺释法顺。姓杜氏。雍州万年县人。禀性柔和。年十八弃俗出家。事因圣寺僧珍禅师受持定业。尝行化庆州劝民设会供限五百。及临斋食更倍人来。供主惧焉。顺曰。无所畏也。但通周给而莫委供所从来千人皆足。有张河江张

  • 卷第十二·佚名

    祖堂集卷十二 祖堂卷十二 荷玉 荷玉和尚嗣曹山,在抚州。师讳匡慧,俗姓高,福州福唐县人也。 出家于罗汉院,具戒造曹源。因一日参次,曹山乃问师:“大人还在也无?”对云:“在。”曹山云:“略要相见,还

  • 道德真经疏义·赵志坚

    六卷。宋赵志坚 (生卒年不详)撰。赵志坚,一作至坚,金元间人,其余不详。撰有 《道德真经疏义》。历代研究老氏之学的学者,一直对道德是否一体争论不休。赵志坚认为,道是微妙之本,德是慈济之迹,二者有别,主张分论。他将

  • 灵济真君注生堂灵签·佚名

    灵济真君注生堂灵签,撰人不详。此书亦为「洪恩灵济真君」灵签,当出于明代。原本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全书有签诗六十四首。皆为七言绝句。如第一签云:「上吉。夜来吉梦叶熊罴,嘉庆盈门立可期。孔子释氏亲抱送,定

  • 大乘稻芉经随听疏决·佚名

    佛典注疏。P.2328。作者不详,疑为唐法成。一卷。首存尾残。此疏在归敬偈中称:“所有《稻杆》未决义,今当次弟略解释。”从现存内容看,此疏解释的是《佛说大乘稻杆经随听手镜记》中的未尽之义。《随听手镜记》第一“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