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度心术译文

上智者御心,下智者御力!站在我们上方的人,都懂得中国谋学宝库中这一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至高方法。李义府此人从度心、御心、擒心、纵心、夺心,诛心等十个方面,将看似繁难复杂的“度心之术”,变得简单且有很强的操作性。

度心第一

朝廷官员都是有一定才能的,管理他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品德高尚的人是很少有的,治理官吏不能宽厚。

志向大的人不会入朝为官,欲望少的会留恋民间。才能突出的人不受拘束,品德低下的人善于欺诈。

百姓不敢做的事,官吏不会害怕。狡诈的官吏倚仗他的智慧,他的勇气一定是缺乏的,强迫他可以将他制住。

凶狠的官吏往往智力不足,他的行为多有疏忽之处,挟制他可以令他屈服。

正值的官吏会孤傲,他的身心会被名声所累,赞誉他就可以役使他。

管理官吏要研究他们的内心,明智的君主不会抛弃曾背叛自己的人。

识别人要了解他的欲望,有智慧的人善于驾驶德行有亏的人。

御心第二

译文:百姓所追求的,是生存,君主所畏惧的是叛乱。百姓无法生存就会产生叛乱,君主仁爱宽厚就可使天下安定。

百姓都向往的事,善于利用这一点的热播就可以成就霸王之业。人们记恨官吏的贪婪,显示自己廉洁的人才算聪明。

民众的怨恨不能让他积累,惩治恶人不要姑息放纵。对读书人不尊敬,是国家的灾害,治理国家一定要优待读书人。

读书人的骄傲和放荡,对百姓没有好处,治理国家的人对这些人要警惕。读书人不怨恨朝廷,百姓的心意就可以稳定。

施行严酷的刑法,是秦朝灭亡的原因,夏禹、商汤、周文实现长治久安,就是施行了仁政。

权力大不可以倚仗,名望高不可以托付,树立权威要讲究信用。

擒心第三

译文:品德好不能让君主高兴,君主尊重的是人的才能。才能大不能让属下诚服,属下敬畏的是君主的宽恕。

才能高的人不能让他担任低的职务,轻视他们就会失去他们。本领低微的人不能让他们掌握显要的权力,重用他们就会毁灭自己。

有大才但没忠心的人,重用他们会招致很大的祸患。人们都有一定的才能,德行好的人不会疏远本领低的人。

智计有时会存失误,明智的人有时会不用大的谋划。不担心没有人才,担忧是不会使用他们。

才技突出不能抵挡俸禄的丰厚,金钱销蚀人的志向。感情深厚比不上义节的重要,义节改变的是人的思想。

欺心第四

译文:愚蠢的人不可以教他,欺骗他却有成效。有智慧的人也会庸俗,尊敬他可以收益。

了解自己的人明智,不要去有说他。身处危险的人恐怖,人们不要去指责他。没信义的人多疑,人们不必蒙骗他。

欺诈之术不能蒙骗圣人,圣人内心安详。正义不能让敌人自动屈服,因为敌人本性奸诈。诚实不能讨人欢心,人们在骨子里都喜欢谄媚。

自我欺骗能减少忧虑,清醒却使愁苦加剧。被人欺骗不要发怒,愤怒只会让人失去更多。

纵心第五

译文:强国的势头是走向衰落,放纵他的强大会损伤他。

贵人的势头是转向弱小,促使他志趣骄横能折损他。

对功劳大的要限制他们的实权,而不降低他们的地位。

对名声显赫的人要看重他们的品德,而不看重他们的名望。

失败的敌人可以放纵他们逃向远处,不可以放纵他们留在身边。

君子不要束缚他们,他们的心志是不受束缚的。

小人不节制欲望,他们的心思全在满足欲望上。

有利于自己的就放纵他,有利于他人的就约束他,不要因为情感的好恶而改变。

想法可以很多,但语言不能随便。

行为可以有偏失,但名义一定要守正。

构心第六

译文:富贵是争取来的,所以人们互相构陷。

生死是天命造成的,所以人们心里互相记恨。

用他人的短处来构陷他,不要诋毁他的长处。

在他人窘迫的时候中伤他,他人强势时不要攻击。

若敌人无所察觉,自己就一定要隐藏真实。

贬损的目的不是贬损,这是君子的谋略。

赞誉的目的不是赞誉,这是小人的手段。

君主和臣子互相猜疑,这之后诽谤的事才能有成。

被人构害的人很多,能舍弃利益的人可免除祸患。

没有妒忌心的人很少,能宽恕他人的人可消融愤恨。

逆心第七

译文:利益丰厚让人发生背叛,善良的人也会这样做。

势力大的人容易产生异心,谨慎的人也有这种趋向。

君主残暴臣子诤谏,臣子违背君主是忠心。

君主昏庸臣子谄媚,臣子顺从君主是背逆。

忠臣奸臣不能用他们的语言来分辨,善人恶人不能用他们的智慧来区分。

谋划反叛的事首先要谋取对手的信任,有了信任的事情才能成功。

制止背叛首先要制服人的心灵,心灵畏服背叛才会停止。

君主英明奸臣才会隐藏,君主不能松懈。

成功不值得欢喜,地位高的人是人们攻击的对象。

失败不值得忧虑,平庸的人是人们宽恕的目标。

夺心第八

译文:众人的思想是不同的,君王要把它们统一起来。

让人的精神恐惧,任何人都会屈服。

君子受难不会丧失志向,帮助他解除苦难却能改变他。

小人得志就气焰嚣张,检举他的罪行就会使他泄气。

贫穷的人可以让人坚守节操,而凶险和危难之时就不容等待了。

察觉出伪装说出真意,恶人也不敢作恶了。

心神被剥夺的创伤,越聪明的人就会感到痛苦。

严苛的刑法不能达到目的,情感安抚可以完成此事。

惩处他人的人一定会为他人所惩处,惩处并不是好的方法。

屈服于他人的人也会让他人屈服,屈服并不是耻辱的事。

警心第九

译文:了解社会后才能生存。

能鉴别他人的优劣之后才有幸运。

苍天对人的警告,表现为天灾。

神灵对人的警告,表现为人祸。

人们对他人的警告,表现为怨恨。

害怕惩处的人不要告诉他,语言不能让他改过。

有了悔改的人不要体罚他,责罚在心是痛苦的。

势力强大自然有威严,弱者会自感羞愧。

变乱是难以测度的,小事上谨慎才能确保平安。

意图可以曲解,说假话为了获取实际的利益。

诛心第十

译文:杀死人的人有死罪,杀死人心的人却能活命。

征服国家容易,征服人心困难。

不知晓他人的内心想法,就没办法治理他。

不了解他人的真实情况,就不能及时降服他。

人的欲望得不到满足,这个人就危险了。

在强大的敌人面前不可以说强硬的话,要回避他强劲的势头。

在弱小的敌人面前不可以说软弱的话,要攻击他虚弱的地方。

不吝惜虚假的名位,人们自然就会被束缚住了。

在谶语中作假,谋求大事就有了正当的名义。

指责忠臣是奸臣,伤害他人就没有忌讳了。

猜你喜欢
  卷五 益稷第五·孔颖达
  卷三十一·郑玄
  卷三十九·陈祥道
  张子语录上·张载
  卷三十九·程公说
  卷一·孙瑴
  第一章 4·辜鸿铭
  卷十·司马光
  卷二 祖·司马光
  墨子卷六·墨子
  授记品第十一·佚名
  四十二章经序·佚名
  唯识之净土·太虚
  佛说罗摩伽经卷上·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二十四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八十五·彭定求

        卷785_1 【明月湖醉后蔷薇花歌】无名氏   万朵当轩红灼灼,晚阴照水尘不著。西施醉后情不禁,   侍儿扶下蕊珠阁。柔条嫩蕊轻wV鳃,一低一昂合又开。   深红浅绿状不得,日斜池畔香风来。红能柔,绿能软,   浓

  • 补遗 卷九·袁枚

      班史称河间献王云:“夫惟大雅,卓尔不群。”盖盛称贤王之难得也。本朝文运昌明,天潢之裔,皆说《礼》敦《诗》。前已载瑶华主人、檀樽世子诗矣。今又接到豫亲王世子思元主人诗文四册,殷殷请益。其好学虚怀之意,尤可敬也。

  • 卷四·曹庭栋

    钦定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卷四嘉善曹庭栋编伐檀集黄庶字亚父号青社分宁人少嗜学有大志庆厯二年时年二十五以诗赋登进士厯佐一府三州皆为从事逾十年郡之政巨细无不与大抵止于簿书讼狱而已生平抱负奇伟卒未一展皇祐五年自

  • 卷四十一·吴之振

    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四十一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徐积节孝诗钞积字仲车楚州山阳人少孤从安定学门下踰千人独以别室处之遣婢视饮食澣濯盛寒一纳裘以米饭投浆瓮中日食数块而已事母至孝以父名石平生不用石器遇石辄避母死

  • 卷五十二·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五十二明 高棅 编七言絶句七接武【下之二】武元衡送卢起居相如拥传有光辉何事防干泪湿衣旧府东山余妓在重将歌舞送君归送张司録赴京江南烟塞鸿飞西府文章谢掾归相送汀洲兰杜晚菱歌一曲泪沾

  • 卷五百·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姚合过张邯郸庄客行长似病烦热束四肢到君读书堂忽若逢良医堂前水交流堂下树交枝两门延风凉洗我昏浊肌与子还往熟坐卧恣所宜时时相献酬文字当酒巵野饭具藜藿永日亦不饥苟飡非其所鱠炙为蒺

  • 众香国(清)众香主人 撰·张次溪

    ●目录 《众香国》叙 众香国题词 《众香国》凡例 众香国  艶香  艶香 鲁寿林字意兰,现在春台部。 吴寿林字松□,现在双和部。 孙三喜字影怜,现在庆宁部。 章喜林字杏仙,现在四喜部。 陆三林字茗香,现在三庆部。 谢天庆字

  • ●白香集卷上之二·沈行

    钱塘沈 行履德着 莆田宋 珏比玉校 姑苏葛一龙震父阅 秣陵叶胤祖肇禧订 咏雪集句(七言律诗一百二十首) ◆咏雪集句(七言律诗一百二十首) ○一百二十一 海冻珊瑚未敢芽断无人解访贫家可怜今夜鹅毛雪幻出诸天檐卜花两岸远

  • 志第十 礼中·房玄龄

    五礼之别,二曰凶。自天子至于庶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其理既均,其情亦等,生则养,死则哀,故曰三年之丧,天下之达礼者也。汉礼,天子崩,自不豫至于登遐及葬,丧纪之制,与夫三代变易。魏晋以来,大体同汉。然自汉文革丧礼之制,后代遵之,无复

  • 卷一百四十三·志第九十六·仪卫一·脱脱

        ◎仪卫一   ○殿庭立仗   綦天下之贵,一人而已。是故环拱而居,备物而动,文谓之仪,武谓之卫。一以明制度,示等威;一以慎出入,远危疑也。《书》载弁戈、冕刘、虎贲、车辂,王出入,执盾以夹王车。朝仪之制,固已

  • 卷一百十八·杨士奇

    永乐九年八月庚寅朔升山西行都司都指挥佥事诸将为都指挥同知济州卫指挥同知王南帖木儿府军左卫指挥同知王或大兴左卫指挥同知郭玉羽林前卫指挥同知张兴陈荣长吉帖木儿俱为指挥使指挥佥事失刺班为指挥同知千户贾兴晃合

  • 卷之一百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二)旁听规则·佚名

    第一条 旁听席分官员席、公众席、报馆记者席及外宾席四种。 第二条 凡官员旁听,应由所属官厅知会本局书记长,承议长之指挥,限其员数,照送旁听券。 凡受本国聘用之洋员,由所属官厅知会者,一律入官员席。 ·441&midd

  • 卷六十九·王与之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订义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六十九   宋 王与之 撰行夫下士三十有二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郑康成曰行夫主国使之礼掌邦国传【张恋反】遽之小事恶而无礼者凡其使【去声】也必以

  • 印度之佛教以中庸实践为教的佛教·梁启超

    法华经变 莫高窟第248窟 北魏法华经变,《法华经》共有二十八品,这幅经变的中心是释迦在灵鹫山说法的宏大场面。 若以各派外道比先秦百家言,则释迦恰是那时印度的孔子。他在群言淆乱之中,折衷长短,以中庸为教。

  • 杜牧之诗酒扬州梦·乔吉

    元杂剧剧本。简名《扬州梦》。乔吉撰。末本。剧演唐代翰林侍读杜牧,因公差赴豫章,在好友豫章太守张纺家宴上,见其13岁的家妓张好好,有爱慕之意,遂以瑞文锦等物及诗一首相赠。3年后,好好被扬州太守牛僧孺收为义女。杜牧又公

  • 春秋说·洪咨夔

    三十卷。洪咨夔撰。洪咨夔字舜俞,于潜(今浙江临安)人,宋代文学家、经学家。嘉定进士,历官端明殿学士,刑部尚书,宋理宗初,洪氏为考功员外郎,因忤权臣史弥远,又言李全必为国患,乃被罢官家居七年。在此期间,他“杜门深省,有感于圣人

  • 破庵祖先禅师语录·破庵祖先

    全一卷。又作破庵和尚语录。南宋僧破庵祖先(1136~1211 )撰,圆照等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一册。收录卧龙山咸平禅院语录、平江府秀峰禅院语录、广寿慧云禅院语录、穹窿山福臻禅院语录、秉拂、普说、法语、偈赞、行状、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