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惠子

《惠子》一卷,周惠施撰。《战国策.魏惠王》、《襄王》、《哀王》皆记其事言。《庄子.至乐篇》云:惠子相梁。则施魏人,作相在惠、襄之世,至哀王时犹存也。《汉志.名家.惠子一篇》注:名施,与庄子并时。其书《隋》、《唐志》皆不着目,佚已久。兹从群书所引辑录十四节。篇中策议惟在劫位间,度其得失而筹其利害,辩言簧鼓,强口御人。《吕览.淫辞篇》记其为魏惠王为法,翟剪以郑卫之音讥之。《庄子》亦云: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然以弹喻譬,以尺棰辩用殊,令人解颐也。历城马国翰竹吾甫。

历物(庄子引惠施历物之意,《历物》是其篇名)

「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魄,物方生方死。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连环可解也。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惠施以此为大,观于天下而晓辩者,天下之辩者相与乐之。卵有毛,鸡三足,郢有天下,犬可以为羊,马有卵,丁子有尾,火不热,山出口,轮不蹍地,目不见,指不至,至不绝,龟长于蛇,矩不方,规不可以为圆,凿不围枘,飞鸟之景未尝动也,镞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狗非犬。黄马骊牛三,白狗黑,孤驹未尝有母,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辩者以此与惠施相应,终身无穷。(《庄子.杂篇.天下》)惠子曰:「天地其壮乎?」(同上)

杂篇

惠子曰:「羿执鞅持扞,操弓关机,越人争为持的。弱子扞弓,慈母入室闭户。故曰:可必,则越人不疑羿;不可必,则慈母逃弱子。」(《韩非子.说林》)

田驷欺邹君,邹君将使人杀之,田驷恐,告惠子,惠子见邹君者:「今有人见君,则目夹其一目,奚如?」君曰:「我必杀之。」惠子曰:「瞽,两目目夹,君奚为不杀?」君曰:「不能勿目夹。」惠子曰:「田驷东慢齐侯,南欺荆王,驷之于欺人,瞽也,君奚怨焉?」邹君乃不杀。

往者东走,逐者亦东走,其东走则同,其所以东走之为则异。故曰:同事之人,不可不审察也。(同上引慧子,案慧与惠同)置猿于柙中,则与豚同。故势不便,非所以逞能也。(《韩非子.说林》)

魏惠王谓惠子曰:「上世之有国,必贤者也。今寡人实不若先王,愿得传国。」惠子辞。王又固请曰:「寡人莫有之国于此者也,而传之贤者,民之贪争之心止矣。欲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惠子曰:「若王之言,则施不可而听矣。王固万乘之主也,以国与人犹尚可。今施,布衣也,可以有万乘之国而辞之,此其止贪之心愈甚也。」(《吕氏春秋.不屈篇》)

匡章谓惠子于魏王之前曰:「蝗螟,农夫得而杀之,奚故?为其害稼也。今公行,多者数百乘,步者数百人;少者数十乘,步者数十人。此无耕而食者,其害稼亦甚□。」惠王曰:「惠子施也,难以辞与公相应。虽然,请言其志。」惠子曰:「今之城者,或者操大筑乎城上,或负畚而越乎城下,或操表掇以善睎望。若施者,其操表掇者也。使工女化而为丝,不能治丝;使大匠化而为木,不能治木;使圣人化而为农夫,不能治农夫。施而治农夫者也。公何事比施于螣螟乎?」

白圭新与惠子相见也,惠子说之以强,白圭无以应。惠子出。白圭告人曰:「人有新取妇者,妇至,宜安矜烟视媚行。竖子操蕉火而巨,新妇曰:『蕉火大巨。』入于门,门中有敛陷,新妇曰:『塞之,将伤人之足。』此非不便之家氏也,然而有大甚者。今惠子之遇我尚新,其说我有大甚者。」惠子闻之曰:「不然。诗曰:『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恺者,大也;悌者,长也。君子之德,长且大者,则为民父母。父母之教子也,岂待久哉?何事比我于新妇乎?诗岂曰『恺悌新妇』哉?」(并同上)

曰白圭谓魏王曰:「市丘之鼎以烹鸡,多洎之则淡而不可食,少洎之则焦而不熟,然而视之蝺焉美无所可用。惠子之言,有似于此。」惠子闻之曰:「不然。使三军饥而居鼎旁,适为之甑,则莫宜之此鼎矣。」(《吕氏春秋.应言篇》)

魏惠王死,葬有日矣。天大雨雪,至于牛目。群臣多谏于太子者曰:「雪甚。如此而行葬,民必甚疾之,官费又恐不给。请弛期更日。」太子曰:「为人子者,以民劳与官费用之故,而不行先王之葬,不义也。子勿复言。」群臣皆莫敢谏,而以告犀首。犀首曰:「吾未有以言之。是其唯惠公乎?请告惠公。」惠公曰:「诺。」驾而见太子曰:「葬有日矣。」太子曰:「然。」惠公曰:「昔王季历葬于涡水之尾,栾水啮其墓,见棺之前和。文王曰:『嘻!先君必欲一见群臣百姓也!天故使栾水见之。』于是出而为之张朝,百姓皆见之,三日而后葬,此文王之义也。今葬有日矣,而雪甚,及牛目,难以行,太子为及日之故,得无嫌于欲亟葬乎?愿太子易日。先王必欲少留而抚社稷安黔首也,故使雨雪甚。因弛期而更为日,此文王之义也。若此而不为,意者羞法文王也?」太子曰:「甚善。敬弛更择葬日。」(《吕氏春秋.开春论》;《战国策.魏策》)

匡章谓惠子曰:「公之学去尊,今又王齐王,何其到也?」惠子曰:「今有人于此,欲必击其爱子之头,石可以代之。」匡章曰:「公取之代乎,其不与?施取代之。子头所重也,石所轻也。击其轻以免其所重,岂不可哉?」匡章曰:「齐王之所以用兵而不休、攻击人而不止者,其故何也?」惠子曰:「大者可以王,其次可以霸也。今可以王齐王而寿黔首之命,免民之死,是以石代爱子头也,何为不为?民寒则欲火,暑则欲冰,燥则欲湿,湿则欲燥。寒暑燥湿相反,其于利民一也。利民岂一道哉?当其时而已矣。」(《吕氏春秋.爱类篇》)

张仪欲以魏合于秦、韩而攻齐、楚。惠施欲以魏合于齐、楚以案兵。人多为张子于王所。惠子谓王曰:「小事也,谓可者谓不可者正半,况大事乎?以魏合于秦、韩而攻齐、楚,大事也,而王之群臣皆以为可。不知是其可也,如是其明耶?亡群臣之智术也,如是其同耶?是其可也,未如是其明也,而群臣之智术也,又非皆同也,是其有半塞也。所谓劫王者,失其半者也。」(《战国策.魏策》)

田需贵于魏王,惠子曰:「子必善左右。今夫杨,横树之则生,倒树之则生,折而树之又生。然使十人树杨,一人拔之,则无生杨矣。故以十人之众,树易生之物,然而不胜一人者,何也?树之难而去之易也。今子虽自树于王,而欲去子者众,则子必危矣。」(并同上)

夫吹管也,犹有嗃也;吹剑首者,吷而已矣。尧、舜,人之所誉也。道尧、舜于戴晋人之前,譬犹一吷也。(《庄子.则阳篇》)

客谓梁王曰:「惠子之言事也善譬,王使无譬,则不能言矣。」王曰:「诺。」明日见,谓惠子曰:「愿先生言事则直言耳,无譬也。」惠子曰:「今有人于此而不知弹者,曰:『弹之状何若?』应曰:『弹之状如弹。』则谕乎?」王曰:「未谕也。」「于是更应曰:『弹之状如弓而以竹为弦。』则知乎?」王曰:「可知矣。」惠子曰:「夫说者固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今王曰无譬则不可矣。」王曰:「善。」(刘向《说苑.善说篇》)

梁相死,惠子欲之梁,渡河而遽堕水中,船人救之。船人曰:「子欲何之而遽也?」曰:「梁无相,吾欲往相之。」船人曰:「子居船橶之间而困,无我则子死矣,子何能相梁乎?」惠子曰:「子居艘楫之间则吾不如子;至于安国家,全社稷,子之比我,蒙蒙如未视之狗耳。」(《说苑.杂言篇》)

猜你喜欢
  第五十九卦 涣 风水涣 巽上坎下·佚名
  卷四十九(昭公二十年)·孔颖达
  庄公卷九(起二十八年,尽闵公二年)·何休
  卷一·李世民
  卷四十一 论语二十三·黎靖德
  杨子折衷卷之六·湛若水
  卷三·陈士元
  卷三十·吕祖谦
  卷七·吕祖谦
  择业·梁漱溟
  卷二·佚名
  答净心长老冕甫居士融高法师书·太虚
  卷第七·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三卷·佚名
  法华义疏卷第一·吉藏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四十八·彭定求

        卷448_1 【感悟妄缘,题如上人壁】白居易   自从为騃童,直至作衰翁。所好随年异,为忙终日同。   弄沙成佛塔,锵玉谒王宫。彼此皆儿戏,须臾即色空。   有营非了义,无著是真宗。兼恐勤修道,犹应在妄中。   卷4

  • 卷三百七十四·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七十四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棣华馆小集杨甲字鼎卿重庆昌州人大观时游京师颇有声望尝仕于蜀旋以事去官寓居灵泉山中有棣华馆小集一卷出东郭见山二年不见山见之喜不休举手三揖之

  • 雍熈乐府卷之十四·郭勋

    商调集贤賔      皇都八景大明朝万方声教羙受天命建皇极礼乐兴立纲陈纪赏罚明庻绩咸熈摄偏邦一统车书掌中原万里华夷圣明君至仁行道德股肱臣调●塩梅凨云齐庆㑹日月灿光辉八寳妆德凨被四夷际遇升平世航海梯山重

  • 志第十六 刑罚七·魏收

    二仪既判,汇品生焉,五才兼用,废一不可。金木水火土,咸相爱恶。阴阳所育,禀气呈形,鼓之以雷霆,润之以云雨,春夏以生长之,秋冬以杀藏之。斯则德刑之设,着自神道。圣人处天地之间,率神祗之意。生民有喜怒之性,哀乐之心,应感而动,动而逾

  • ●卷一百六十八·徐梦莘

      炎兴下帙六十八。   起绍兴五年五月,尽十二月。   胡寅。又论遣使有害无益。   臣窃闻宰相张浚有奏论使事为兵家机谋於臣所论事理不同今何藓遂行不可救止臣待罪侍从初有所陈已荷圣知今(凌以)辅臣谋国陛下之所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三十二·佚名

    万历四十三年五月丙午朔谕兵部山场延烧密迩 陵寝朕心深切惊惧近日蓟镇贼夷屡次窃犯杀掳哨役失事如何未见查报着该督抚官一并勘明具奏○巡按河南张至发奏本年四月十四日夜有 福府随封军较七八百名齐至东门挟赏鼓噪震

  • 尚史卷六十二·李锴

    列传四十陈诸臣传辕涛涂 辕选 辕侨 辕颇 辕买 【辕咺宗防附】辕涛涂字宣仲为大夫事宣公宣公三十七年【僖四年】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及楚盟于召陵师退涛涂谓郑申侯曰师出于陈郑之间国必甚病若出于东方

  • ◎实业厅·费行简

    实业教育两厅,设立未久,其重要皆不及财政。然吾国赖外债为活,揭债必先筹抵押品,税盐各项,为质已罄,幸地大物博,外人方资我原料。故言财政,则借债,借债则以实业为质。二者息息相通,权势自在教育之上。说者谓实业抵押外债,第二步则

  • 卷十五·吕中

    钦定四库全书宋大事记讲义卷十五宋 吕中 撰神宗皇帝论安石才学治平四年以王安石知江宁府曾公亮曰安石真相才吴奎曰臣尝与安石同领郡牧备见迂阔用之必乱纪纲以安石为翰林学士奎曰安石文行诚善上曰当事何如奎曰恐迂阔上

  • 张须瞓传·李延寿

    张须瞓,弘农阌乡人。生性刚直,有勇有谋。还没成年就跟随史万岁征讨西爨,因军功授仪同。后来,又跟从杨素平定汉王杨谅,加授开府。隋炀帝大业年间,任齐郡赞务。适逢辽东之战开始,年成歉收,张须瞓准备打开粮仓赈济饥民。僚属都说

  • 卷三·阿桂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三宸章【三】乾隆五十一年皇上圣夀七十六御制诗文丙午元旦践阼已周大衍数得年七十六身康敢因莅久忘无逸惟是体乾最自强百岁休和致岂易万民衣食计犹长以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五·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五 洪武二十七年冬十月丁卯朔,享太庙。 戊辰,初命铸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印。 己巳夜,有流星大如鸡子,青白色,起自天市东垣,西北行至近浊没。 辽东有倭夷寇金州,卒入新市,烧屯营

  • 国风·曹风·佚名

    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于我归说。候人彼候人兮,何戈与祋。彼其之子,三百赤芾。维鹈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称其服。维鹈在梁,不濡

  • 卷八 汤诰第三·孔颖达

    汤既黜夏命,黜,退也,退其王命。复归于亳,作《汤诰》。汤诰以伐桀大义告天下。[疏]“汤既”至“汤诰”○正义曰:汤既黜夏王之命,复归于亳,以伐桀大义诰示天下。史录其事,作《汤诰》。仲虺在路作诰,此至亳乃作,故次《仲虺》之下。

  • 大乘四法经(地婆诃罗译)·佚名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菩萨摩诃萨众。尔时世尊告诸苾刍。有四种法。菩萨摩诃萨。尽其寿量常应修行。乃至虽遇丧命因缘。亦

  • 北狩见闻录·曹勋

    杂史。宋曹勋撰。1卷。勋于靖康二年(1127)二月随徽宗入金营,后又从徽、钦二帝北行,七月初自燕山遁归南京(河南商丘),乃撰是书记途中见闻以进。凡4,000余字,起靖康二年二月初七日,迄同年六月,末附徽宗轶事四条。所记徽宗播迁

  • 春秋事义全考·姜宝

    十六卷。明姜宝撰。姜宝认为,《春秋》义在褒善贬恶,其中如所谓尊君父、讨乱贼、敦典庸礼、内安外攘的“经世之法”,也只于其叙事中见之。《春秋》“盖多直书而义见,即有笔削,其褒贬亦多于直书中概见焉,初未尝因一字以求一义

  • 摩诃摩耶经·佚名

    凡二卷。北齐昙景译。又称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佛临般涅槃母子相见经。略称摩耶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本经前半部记述佛陀升忉利天,为其生母摩耶夫人说法,令得初果。后半部记述佛陀游化诸国,后于拘尸那揭罗之娑罗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