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一六九 大学士阿桂等奏为遵旨酌议《皇朝通志》内武职官阶封典情形折

一一六九 大学士阿桂等奏为遵旨酌议《皇朝通志》内武职官阶封典情形折

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

大学士 诚谋英勇公臣阿桂等谨奏,为遵旨酌议具奏事。

乾隆伍拾壹年柒月拾贰日内阁抄出奉上谕:三通馆进呈《皇朝通志 职官略》一门,朕详加披阅,其中所载文武官阶,诸多未协。国家设官分职,文武兼资,在文职则内而阁部院司,外而督抚,以至守令丞尉,阶级等差,互相维制。至武职为国干城,同膺心膂之寄,其阶级自应与文臣相埒,方足以重阃寄而励戎行。今志内文职则系正一品起,而武职则系从一品起,既显然少予一阶。且文职自正一品至从九品共十八阶,武职自从一品至七品,止十一阶,多寡显有悬殊,体制卽暗为隆替,非所以着朝章垂令典也。大抵议定官制,编纂志书,多出于文臣之手,其意在乎重文轻武。殊不知国家设立武职,原欲其折冲捍卫,其责并不轻于文臣。有明之季,文臣用事于中,武臣宣力于外,一二台阁本兵科道,书生构谋倡议,俱足以掣武臣之肘,卒至武备废弛,疆圉孔棘,国事遂不可为。此皆重文轻武之流弊,不可不引为殷鉴。所有武职人员,现在所缺正一品之阶,应照朕前次钦定领侍卫内大臣、将军为正一品之例,增入一阶。其自正七品以下较文职所少之五阶,亦应于内外武职衙门微末员弁内按其职守酌定正从,照文阶一体厘正,以昭画一。再,志内载旧例,武官正从一品俱封荣禄大夫,正二品至从五品俱封将军,既未为允当,嗣更定新例,则皆称大夫。因思将军为专阃主帅,大夫系文臣之称,乃旧例则封将军,而今又更封大夫名义,殊觉混淆。嗣后武职正一品至从二品,俱应封为将军;正三品至从九品,应分别酌与都尉、骑尉、校尉等字样,递为差等,以示区别。至向来文职遇有降级处分,如降一级者俱以正从计算,止于正降为从,而武职则降一级卽降一品,办理既不画一,而武职官员遇有处分,卽官阶较大者,转瞬卽降至末弁,相形未免偏枯。嗣后武职处分,亦应照文员之例,以正从核计议降,庶为平允。夫文武初无重轻,官联要于整肃,必当详为更正,较若画一,载入典章。所有一切增改事宜,着军机大臣会同大学士、吏兵二部详晰定议具奏。钦此。钦遵。仰见我皇上整肃班联、文武并重之至意。

臣等查武职品级,按《中枢政考》内开:自正一品领侍卫内大臣起,至从八品止,共十六阶。又自从一品提督起,至正七品止,共十一阶。较之文职自大学士起,至从九品止,共十八阶,似觉参差。惟查文职之十八阶,系合内外统计,始有此数。武职合内外统计,本有十六阶,较之文职,只少正九、从九二阶,应遵旨增设。所增官阶,查八旗有蓝翎长、太仆寺委署固山达,向无品级。今拟将蓝翎长作为正九品,太仆寺委署固山达作为从九品。又绿营七品以下,未经设有官阶,查有经制外委千总、外委把总及额外外委,亦向无品级。今拟将经制外委千总作为正八品,经制外委把总作为正九品,额外外委作为从九品。增入官阶,内外合计以足十八阶之数,与文职相埒。至各省驻防将军,旧例列入正一品,嗣于乾隆叁拾贰年奏明改为从一品。查外省文职总督品级系从一品,武职将军亦列从一品,则外任文武统率大员品制相当,似应仍从其旧。其降调处分,如绿营之提督至参将、游击,本有正从,遇有处分原得以次递降。至都司以下等官,有正无从,遇有处分,降一级卽降一品,似觉偏枯。但查此等官职,当其擢用时,升一等卽升一品,是以降调时亦照此递降,是升降亦属适均。且八旗等官降调,向系分别满洲、蒙古、汉军,指有一定应补之缺,营制各殊,不能按级计算,通融互降。是以于乾隆叁拾贰年奏准旗员降补俱照指定应补之缺补用,无庸分别正从等因在案。今请仍照奏定章程办理。谨将内外武职官员品级缮写清单,新增官阶及此内有应行酌改删除者,俱于单内分别黏签进呈,恭候钦定。

至封典名号,文职既称大夫,武职亦称大夫,于体制诚有未协。臣等谨遵谕旨一、二品俱封为将军,三、四品俱封为都尉,五、六、七品俱封为骑尉,八、九品俱封为校尉,并缮清单进呈睿鉴。其所增品级,系就内外营制现有职任名目酌量添入,并未增设官职。是以一应升迁,俸禄钱粮等项,俱仍照旧例支给,办理亦无须另加更易。如此则武职官阶与文职既无轩轾,而于兵部现行则例并无窒碍。

是否有当,伏候圣谕。恭俟命下之日,纂入例册遵行,并增入《会典》及移咨三通馆,将《职官略》一体增定。为此谨奏请旨。

乾隆伍拾壹年拾壹月贰拾日

大学士 诚谋英勇公臣阿桂

大学士臣嵇璜

大学士 一等男臣和珅

大学士臣梁国治

协办大学士 吏部尚书臣刘墉

署兵部尚书臣福长安

户部左侍郎兼署吏部左侍郎臣董诰

吏部左侍郎臣惠龄

吏部右侍郎臣宗室玉鼎柱

吏部右侍郎臣金士松

兵部尚书臣王杰

兵部左侍郎臣玛兴阿

兵部左侍郎臣刘秉恬

户部右侍郎兼署兵部右侍郎臣汪承霈

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奉旨:依议。钦此。(军机处原折)

猜你喜欢
  卷二 夏本纪第二·司马迁
  卷四百八十七 列传二百七十四·赵尔巽
  卷三(起四月,尽五月)·韩愈
  卷之四十·佚名
  绪言·冯承钧
  崔器传·刘昫
  大扎撒·成吉思汗
  卷第一百四·佚名
  卷一百三十二·佚名
  卷九十四·佚名
  舆服三·徐松
  第三节 石晋之亡·吕思勉
  164.段秀实不怕强暴·林汉达
  管仲·苏辙
  二十三年(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折·关汉卿

    (正旦同大末、二末上,正旦云)老身陈婆婆的便是。今有大哥二哥都做了官也,则有三哥上朝求官应举去了,必然为官也呵。(唱) 【南吕】【一枝花】为甚么儿孙每志气高?托赖着祖上阴功厚。一个曾前年登了虎榜,一个便去岁可兀的占了鳌

  • 西伯利亚道中忆西湖秋雪庵芦色作歌·徐志摩

    我捡起一枝肥圆的芦梗, 在这秋月下的芦田;我试一试芦笛的新声, 在月下的秋雪庵前。这秋月是纷飞的碎玉, 芦田是神仙的别殿;我弄一弄芦管的幽乐—— 我映影在秋雪庵前。我先吹我心中的欢喜—— 清

  • 卷二十七补编·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唐诗卷二十七补编王维文杏馆文杏裁为梁香茒结为宇【西京杂记初脩上林苑羣臣逺方各献名果异树杏二文杏蓬莱杏司马相如赋饰文杏以为梁水经注泉陵县有香茒气甚芬香明皇帝诗野老茒为屋】不知栋里云去作人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一·佚名

    弘治十年十一月戊戌朔钦天监进弘治十一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给赐文武群臣颁行天下○太常寺少卿马绍荣病痊至京命仍于内阁制敕房办事○南京礼部尚书童轩复以老疾乞致仕且请给诰命许之○以四川成都保宁顺庆叙州等处

  • 卷之四百六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十一·阿桂

    十二月辛巳鄂寳顔希深奏言查周叟至带石大营约有四十余里其间层峦叠嶂隆冬氷涷势难一日往回若于周叟添夫俾得往还更替不惟稍息夫力兼可迅速挽输查周叟站员向管周叟穆差觉两站其穆差觉一站原为下接择里呀嗗而设今择里呀

  • 世家卷第三十四 高丽史三十四·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忠宣王二。○(辛亥)三年春正月癸酉朔王在元。丁丑王命月饭僧三千于旻天寺卒岁为期。庚辰元武宗崩。庚子以王命遣刷卷别监于诸道。元遣使

  • 第66章 背叛孙总理中山先生遗教的蒋介石·冯玉祥

    蒋介石向来是拿着孙中山说的话当招牌,又拿着中山先生的话当敲门砖,门开了,砖也丢去了。举一个例,我们看看中山全集上,写吴佩孚是卖国贼的地方,有多少处?而吴佩孚杀了多少学生,多少工人,多少革命党?“九一八”之后,吴佩

  • 萧范传·李延寿

    萧范字世仪,性情温和而且有器度,有见识。他担任卫尉卿,每夜亲自巡逻警卫。梁武帝对他的劳苦给予嘉奖。后来出任益州刺史,行至荆州而父亲忠烈王去世,他因而停止前进自请解职。武帝不准,下诏让他暂时监管荆州。湘东王到荆州后

  • 葛守礼传·张廷玉

    葛守礼,字与立,德平人。嘉靖七年(1528),考取乡试第一名。第二年考中进士,授职彰德的推官。大盗诬陷富贵人家,株连者上百。葛守礼将他们全部释放,主持刑狱的人向御史诬陷他。遇上藩府的刑狱久久不能裁决,交付葛守礼,一次审讯就

  • 卷一百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明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二礼部六十一诸番四夷土官人等二事例哈密永乐四年赐忠顺王紵丝六十疋绢二百一十四疋祖母母妃各紵丝六疋绢六疋婶母紵丝四疋绢四疋六年赐王紵丝五十疋绢二十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十六·澄观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初来意者。当会序分已彰。正宗宜显故。又已总示所依佛智。次别显能依行位。故次来也。二释名者。回者转也向者趣也。转自万行趣向三处。故名回向。回向不同有其十种。然十之别名本分当释。回向通称今

  • 俱舍论记 第一卷·普光

    俱舍论记 第一卷沙门释光述分别界品第一之一将释论文。三门分别。一明论缘起。二释论题目三随文别解盖俱舍论者。筏苏槃豆之所作也(筏苏名世。槃豆名亲。印度有天俗号世亲。世人亲近供养。故以名焉。菩萨父母从

  • 卷第四·智旭

    灵峰藕益大师选定净土十要卷第四 述曰。列次净土十要。以教经居初。以行经居次二次三。皆尊经以明道也。若夫作论通经阐扬净土。则当以天台智者大师十疑论奉为頍弁。厥义有三。一。智者乃释迦后身人。是大圣故。二。

  • 翠岩古雪禅师语录序·佚名

    翠岩古雪禅师语录序昔保宁勇禅师出杨歧之门。道声不减雪窦。至于提唱之语尢为精峭。尝曰。风鸣条雨破块。晓来枕上莺声碎。虾蟆蚯蚓一时鸣。妙德空生都不会。都不会。三个成群。四个作队。向前村后村。折得梨华李华。

  • 刘练江集·刘永澄

    明代诗文别集。刘永澄(字静之,号练江)著。四库存目著录,并说明:“是集文6卷,诗1卷、附录1卷,乃永澄没后,其友刘宗周等其为裒辑。”《四库全书》著录所依据的刻本今已不存。今存有清兴让堂刻本,题《刘练江先生集》8卷

  • 嘉靖辽东志·任洛

    地方通志。明嘉靖十六年(1537)修纂。任洛修,徐文华、刘琦、程启充纂。明嘉靖十六年(1537)重修刊刻,为《辽东志》第二次刊行本。全志九卷,分为地理志、建置志、兵食志、典礼志、官师志、人物志、艺文志、杂志、外志等

  • 周官总义·易祓

    三十卷。宋易祓撰。易祓,字颜章,号山斋,湖南宁乡人,淳熙进士第一,诏事苏师旦,历官礼部尚书,师旦败,贬死。生平着述颇多,除着《周官总义》外,还有《禹贡疆理记》、《易学举隅》、《周礼释疑》、《汉南北军制》及《山斋集》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