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18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辜讲
另一位学生(子贡)然后说:“但是管仲不但没有同自己的学生(他的义务所在)——大王子(公子纠)去死,甚至归顺了小王子(公子小白,即为后来的齐桓公)——这个杀害其学生(其义务所在的人)的人。凭这一点,难道说明不了他并非一个有道德的人么?”
孔子回答:“管仲作为首相,使得国君(其主人)实现帝国大业并带给国家安静和平。直至今日,百姓还依然享受着管仲的丰功伟业所带来的各种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现在还得像野蛮人一样生活。当然,他不像普通百姓那样对爱人忠贞不渝,百姓为了证明自己坚定不移的节操,跑出去淹死在水沟里,而没有人丝毫在意。”
辜解
英国主体民族盎格鲁——撒克逊人本性是如此的粗鲁、野蛮和庸碌,而且如果这种民族本性继续下去,就会损害英国真正不断改革和发展的事业,危害到未来英国的国民生活,甚至危及世界文明。……张伯伦 帝国主义目的是让大不列颠的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物质生活和享受更加充裕,当这个成就超过所有的其他民族和国家时,就开始追求世界霸权,狂妄自大起来。而另外一种帝国主义方法,则是集中在精神文明和道德事业上,通过英国式的法律和平等来和平演变整个世界。
孔子谈论到生活在他的时代的另外一个大政治家说:“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大概‘披发左衽’了吧。” “披发左衽”是野蛮人,同样的情形发生在欧洲,如果没有不列颠的比肯斯菲尔德勋爵 和德意志的俾斯麦首相,所有的欧洲人都成了野蛮人,在无政府状态下生活了吧。
编者注
猜你喜欢 卷七 政理·刘向 东宫备览卷二·陈模 卷二十·崔子方 卷一·郑方坤 卷二·黄仲炎 第一部分·毛公 卷十一·鄂尔泰 卷四十一·顺治 卷十·曾国藩 大雲初分正行健度第十八·佚名 卷四十五·道世 佛说戒德香经·佚名 佛说佛名经卷第二十一·佚名 罗云忍辱经·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八十九·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