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后叙

春秋左传属事后叙

先圣王经籍虽遭秦燬而自西汉以后千数百年名儒硕士撰述叙纪巳汗牛充栋虽称博洽者亦莫能殚阅士生今世若无庸复有所益矣然事有剀要而于古遗焉其可漫焉而任其缺乎往嵗余以迁补与诸同籍聚晤京邸有谓袁仲枢通鉴纪事本末可便览读而上有左传恨无有如其法而列之前者余曰【某】曽读宋学士集有左传始末叙文又近世毘陵唐荆川氏亦有此纂时玺丞王敬文曰宋学士所叙藏诸秘府【某】等未之见荆川所纂事颇不全又少注难读余向年有志纂之未竟会将计偕以授吾同门友傅逊氏渠因更张附益之国以次叙事以国分先后相续巨细相维传事既罗之无漏矣又将杜氏集解变其体裁而革其讹谬余详读一二卷及其辩误精覈必传无疑此真足以列纪事本末之前矣余闻而心识之惜未获即覩其书也去嵗秋杪傅君适补建昌学谕甫及叅谒余因询得前书与王敬文所语符遂讽令锓之板以广所传傅谕云雅有此志而诎于力会建昌陈令纵臾之且捐俸以资之始既巡道施公闻而赡成之余亦微有济焉然傅谕既以此为袁氏之前又欲以宋元事继其后并取袁氏书厘其未允而增其未备瞿瞿焉恒以不克副其志为惧余每慨近世科举之习日趋简便苏子瞻所谓束书不观游谈无根者殆尤甚矣今台省诸公识际逺思挽其弊屡建白欲得穷经读史博古通今之士以当科目之选则斯编也其可幽伏而不使之播耶使海内学者皆如其志岂不以通博称而乃致夫寡昧之诮耶但人情忽于近见而慕于逺闻或诵古人遗书而追忆其人则不免有隔世之叹设遇其人而与之处则安为故常而不见其殊异使见其异则又为众所嫉而不容于世此古今贤豪所以多伏之悲也吾于傅逊氏而深有感焉既讫工持以请叙于余余怜其居今而学古力微而志逺不欲拒其意以凤洲先生既叙其前矣遂推敬文之意以系之后万厯乙酉秋九月朔日守匡庐松陵潘志伊撰

猜你喜欢
  周书·武成·佚名
  孟子纂笺卷六·詹道传
  评论近人考据《老子》年代的方法·胡适
  古文孝经【宋本】·孔安国
  卷五十·陈经
  卷一百·卫湜
  春秋輯傳卷一·王樵
  卷四·孙复
  卷十五·杨复
  《仪礼》的流传与注本·佚名
  宝光菩萨品第十二·佚名
  照明十方品第十·佚名
  杂宝藏经卷第七·佚名
  佛说法常住经·佚名
  宗镜录卷第四·延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唐圭璋

    岳 飞(一首)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

  • 第一齣~第十齣·汤显祖

    第一齣 标引【渔家傲】〔末上〕乌兔天边纔打照。仙翁海上驴儿叫。一霎蟠桃花绽了。犹难道。仙花也要閒人扫。一枕馀甜昏又晓。凭谁拨转通天窍。白日■〈歹坐〉西还是早。回头笑。忙忙过了邯郸道。何仙姑独游花下。吕

  • 卷九·唐圭璋

    ●禅门十二时夜半子,临睡还须去。端坐正观心,济却无明蔽。鸡鸣丑,摘木看窗牖。明来暗自知,佛性心中有。平旦寅,发意断贪■。莫令心散乱,虚度一生身。日出卯,取镜当心照。情知内外空,更莫生烦恼。食时辰,努力早

  • 卷五十三 无世次上·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五十三 无世次上于观文观文,字梦得,射洪人。进士及第。诗一首。 【(《全唐诗》无于观文诗)】及第后作 【题拟】东堂令史报来时,仙桂云攀第九枝。乍听言音犹似梦,却思公道即无疑。寒门髣(上髟下弗)春将到,幽径

  • 卷之一百三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一百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三百八十八·佚名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夏四月。丙寅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外记  ○诣颐和园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外记  ○谕内阁、御史彭述奏、近日军营积弊。营官公费。统领并不给足。仅酌予薪

  • 绎史卷九·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陶唐纪大戴礼记帝喾产放勲是为帝尧帝王世纪帝尧陶唐氏祁姓也母庆都孕十四月而生尧于丹陵名曰放勲鸟庭荷胜眉有八采丰下鋭上或从母姓伊氏【春秋合诚图尧母庆都盖大帝之女生于斗维之野常在三河东南天大

  • 权会传·李延寿

    权会字正理,河间莫阝人。志向崇尚沉稳高雅,举动遵循礼节法度。小时候学习郑玄《易》,曲尽其幽微奥妙。《诗》、《书》、《三礼》文义精审博识,兼擅风角之术,善观天象。仕于齐朝,开始的时候任四门博士。仆射崔暹引荐为门客,对

  • 魏少游传·刘昫

    魏少游,巨鹿人。早年以吏才出名,担任过朔方水陆转运副使。肃宗幸驾到灵武,杜鸿渐等候奉迎,留下少游主管留后,准备宫室的清理事务。少游认为肃宗远离皇宫,刚到边藩,所以用丰盛的供品以博肃宗的欢心。肃宗快到灵武,少游率领整齐

  • 卷四十三·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四十三     婺源江永撰諸侯遷廟    吉禮十補經【此篇出大戴禮】成廟將遷之新廟君前徙三日齊祝宗人及從者皆齊【謂親過高祖則毁廟以昭穆遷之】右將遷齊 記作王壞廟有時日於練焉壞廟壞

  • 卷四十七·王与之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订义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四十七   宋 王与之 撰夏官司马上薛平仲曰春官掌礼所以为厚天下之仁礼不足而后政及之所以为正天下之义仁以起天下不忍不由礼之心义以制天下不敢不由礼之心政

  • 合部金光明经卷第一·佚名

      序品第一    隋沙门释宝贵合北凉三藏昙无谶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大城耆阇崛山。是时如来游于无量甚深法性诸佛行处。过诸菩萨所行清净。是金光明诸经之王。若有闻者。则能思惟无上微妙甚深之义。如是

  • 人天眼目卷之六·智昭

    宗门杂录岩头三句 咬去咬住 欲去不去欲住不住 或时一向不去。或时一向不住师上堂云。大凡唱教。从无欲中流出三句。秖是理论。咬去咬住。欲去不去。欲住不住。或时一向不去。或时一向不住。并不知方所。明眼汉没窠

  • 苏悉地羯罗经卷中·佚名

    (此卷首元落却三品)    唐天竺三藏输波伽罗译  分别成就品第十六  我今复说三部悉地成就。乘空自在而进。此为最上。藏形隐迹为中成就。世间诸事三种成就。随上中下。更分别之。三部上成就。法得持明仙。乘空

  • 易例·惠栋

    二卷。清惠栋撰。惠氏《周易述》目录中曾列有《易微言》等七书,除《易微言》附刊于卷末,其余并有录无书。此书即其七书之第三种。乾隆间于潮阳刊版单行。此书最后一条说: “《坤·文言》述坤云妇道也,妻道也,臣道也。

  • 填词浅说·谢元淮

    清谢元淮著。是书兼论词曲,而以词为主;论词又以词之声律为主。前人谓“词别是一家”,而谢元淮亦力主“守定词场疆界”。他说:“词之为体,上不可入诗,下不可入曲。要于诗与曲之间,自成一境。守定词场疆界,方称本色当行。至其

  • 舍利弗悔过经·佚名

    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与菩萨藏经同本,文甚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