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

钦定四库全书

禅月集卷七

唐 释贯休 撰

五言律诗三十一首

春山行

重叠太古色蒙蒙花雨时好峰行恐尽流水语相随黑壤生红术黄猿领白儿因思石桥月曾与故人期

送谏官南迁

危行危言者从天落海涯如斯为远客始是好男儿瘴杂交州雨犀揩马援碑不知千万里谁复识辛毗

怀香炉峰道人

常思峰顶叟石窟土为牀日日先见日烟霞多异香冥心同槁木扫雪带微阳终必相寻去斯人不可忘

观李翰林真二首

日角浮紫气凛然尘外清虽称李太白知是那星精御宴千锺饮蕃书一笔成宜哉杜工部不错道骑鲸

谁氏子丹青毫端曲有灵矻如山忽堕爽似酒初醒天马难拢勒仙房久闭扃若非如此辈何以傲彤庭

晚泊湘江作

烟浪瀁秋色高吟似有隣一轮湘渚月万古独醒人岸湿穿花远风香祷庙频秪应谀佞者到此不伤神

淮上逢故人

故园离乱後十载始逢君长恨南薰奏寻常只自闻荒窗秋见岳赤地夜生云莫叹谋身晚中兴正用文

读杜工部集二首

造化拾无遗唯应杜甫诗岂非玄域槖【一作藁】夺得古人旗日月精华薄山川气概卑古今吟不尽惆怅不同时

甫也道亦丧孤身出蜀城彩毫终不撅白雪更能轻命薄相如命名齐李白名不知耒阳令何以葬先生

题简禅师院

机忘室亦空静与沃州同惟有半庭竹能生竟日风思山海上月出定印香终继後传衣者还须立雪中

读刘得仁贾岛集二首

二公俱作者其奈亦迂儒且有诸峰在何将一第吁句还如菡蓞谁复赠襜褕想得重泉下依前与衆殊

役思曾冲尹多言阻国亲桂枝何所直陋巷不胜贫马病唯汤雪门荒劣有人伊余吟亦苦为尔一眉颦

天台老僧一首

独住无人处松龛岳雪侵僧中九十腊云外一生心白髪垂不剃青眸笑更深犹能指孤月为我暂开襟

经费隐君旧宅

巉巗玉九株秀湿掩苍梧祥瑞久不出羲轩消得无雨和高瀑浊烧熁大槠枯到此思归去迢迢隔五湖

秋末怀旧山

昔住匡庐北无人知姓名侵云收糓粟引蚁上柑橙寒雨雪兼落枯林虎独行谁能将白髪共向此中生

春过鄱阳湖

百虑片帆下风波极目看吴山兼鸟没楚色入衣寒过此愁人处始知行路难夕阳沙岛上回首一长叹

寄僧野和尚

鸟【一作岛】外更谁亲诸峰即四隣白头寒枕石青衲烂无尘橡栗堆行迳猿猴遶定身傥然重结社愿作扫坛人

寄冯使君

端居碧云暮好鸟啼红芳满郭桃李熟卷帘风雨香清吟绣段句默念芙蓉章未得归山去频升谢守堂

寄紫阁隐者

积翠藏一叟常思未得游不知在岩下为复在峰头苔上枯藤笐泉淋破石楼伊余更何事不学此翁休

寄天台道友

大是清虚地高吟到日晡水声金磬乱云片玉盘麄仙有遗踪在人还得意无石碑文不直壁画色多枯冷立千年鹤闲烧六一炉松枝垂似物山势秀难图紫府程非远清溪迳不迂馨香柏上露皎洁水中珠贤圣无他术圆融只在吾寄言桐柏子珍重保之乎

旅中怀孙路

暮尘微雨收蝉急楚乡秋一片月出海几家人上楼砌香残果落汀草宿烟浮唯有知音者相思歌白头

贻世

至理不误物悠悠自不明黄金烧欲尽白髪火边生苦惑神仙?难收日月精捕风兼系影信矣不须争

览李秀才卷

香沐整山衣开君一轴诗吟当秋景苦味出雪林迟经济几人到工夫两鬓知因嗟和氏泪不是等闲垂

怀方干张为

冥搜入仙窟半夜水堂前吾道秪如此古人多亦然萤沉荒坞雾月苦緑梧蝉因忆垂纶者沧浪何处边

四皓图

何人图四皓如语话唠唠双鬓雪相似是谁年最高溪苔连豹褥仙酒污云袍想得忘秦日伊余亦合逃

怀白阁道侣

寒思白阁层石屋两三僧斜雪扫不尽饥猿唤得譍香燃一字火磬过数潭氷终必相寻去孤怀久不胜

读孟郊集

东野子何之诗人始见诗清刳霜雪髓吟动鬼神司举世言多媚无人师此师因知吾道後冷淡亦如斯

怀四明亮公

孤峰含紫烟师住此安禅不下便不【一作石】下如斯太可怜坐侵天井黑吟久海霞蔫岂觉尘埃里干戈已十年

秋过钱塘江

巨浸东隅极山吞大野平因知吴相恨不尽海涛声黑气腾蛟窟秋云入战城游人千万里过此白髭生

上俞许二判官

近抛蓑笠者急善遇休明未许亲宗伯焉能识正声病容经夏在岳梦入秋并无限林中意今逢许郭倾

怀刘得仁

诗名动帝畿身谢亦因诗白日只如哭皇天得不知旅坟孤岳羸仆泣如儿多少求名者闻之泪尽垂

禅月集卷七

 

猜你喜欢
  王楙·唐圭璋
  周格非·唐圭璋
  ◎卷上·俞弁
  ●卷十一·赵翼
  第三十一齣~第四十四齣·孙仁孺
  不要这样盈盈地相看·戴望舒
  第十一出 辱佞(中吕调庚青韵)·丁耀亢
  七言巻六十一·洪迈
  卷四十七·查慎行
  卷一百八·陈邦彦
  卷二十一·陈廷敬
  江西诗社宗派图录·张泰来
  申忠愍诗集巻二·申佳胤
  ●序·沈泰
  卷六·韦应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崔府君断寃家债主·臧懋循

    崔府君断寃家债主杂剧(元)郑廷玉撰●崔府君断寃家债主杂剧目录楔子 〔音释〕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张善友告土地阎神 正名 崔府君断寃家债主楔子〔冲末扮崔子玉上

  • 石屏诗集卷四 ·戴复古

    宋 戴复古 撰五言律夜吟呈赵东岩汲井潄残酒行吟到夜分一轩清似洗万籁寂无闻风送迎秋雨天收翳月云鸡鸣庭戸白人事又纷纷吾乡陈万卿儒者能医见宜春赵守盛称其医药之妙着本草折衷可传本草有折衷儒医功用深何须九折臂费

  • 卷五十一 后燕录九·崔鸿

    垂后先段氏 垂后段氏辽西鲜卑段末杯之女也垂为吴王时立为王妃生子令宝段氏才髙性烈自以贵姓不尊事太后可足浑氏浑氏衔之儁又素不平于垂中常侍湼皓因希儁旨告段氏及吴国典书令辽东髙弼为巫蛊欲

  • 附录陕西总督岳钟琪奏折 一、秀才造反,实在是自投罗·雍正

      编者按:这是曾静派徒弟投书案发生后,形成的第一份正式文件。雍正六年九月二十六日,曾静的徒弟张熙(化名张倬)投书给岳钟琪劝他谋反。岳钟琪软硬兼施,未能从张熙口中问出书信背景。因系谋反案,怕拖延日久,引起雍正怀疑,遂于

  • 资治通鉴外纪卷第五·刘恕

    周紀三攝提格凡三十三年起上章敦䍧盡黓襄王元年春宋桓公薨太子襄公兹父立夏王使宰周公致胙于齐桓公曰以尔自卑劳无下拜桓公召管子而谋管子曰为君不君为臣不臣乱之本也桓公惧遂下拜升受命赏服大辂龙旗九旒渠门赤旗秋

  • 卷二十五·陈均

    <史部,编年类,九朝编年备要钦定四库全书九朝编年备要巻二十五   宋 陈均 撰哲宗皇帝【起戊寅元符元年止庚戌元符三年】戊寅元符元年春二月罢翰林侍讲侍读学士三月建懿亲宅【以处五王】内臣

  • 第三七九出示同治七年闰四月二十二日一二二○九--二一·佚名

    淡水分府富,斥革中坜总理黄国安,出示中坜等庄,禁止向之受授署淡水分府富为出示晓谕事。照得总理之设,原为办理地方公事,协拿命盗案犯,自应以诚实、谙练之人充当;不应以贪婪者滥充斯缺,为乡民之害也。兹查

  • 卷六·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六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三 汉臣 【义例曰汉室之祸始於黄巾中於董卓终於曹操历灵献二帝而後天下三分当时将相大臣与一时僭伪或终於汉或终於魏或终于吴皆故汉

  • 卷一百七十二·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七十二 朱批王奕仁奏摺 雍正二年十二月十八日提督贵州等处学政翰林院编修【臣】王奕仁谨 奏为遵 旨条陈事窃【臣】於雍正二年二月二十七日恭请圣训仰蒙 皇上面谕学臣无地方责任有见闻的

  • 卷四·顺治

    大清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徳功至仁纯孝章皇帝圣训卷四理财顺治十年癸巳四月甲寅上谕户部曰比年以来军兴未息催徴烦急兼以水旱频仍深虑小民失所民间充解物料款项烦多以致佥解户赔累难堪向曽量折防项

  • 卷八十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八十二宗庙考祭祀时享【荐新】【臣】等谨案马端临考自有虞氏以迄宋宁宗嘉定十四年凡四时祭义日月岁时祭仪详於周礼而汉至隋稍略焉唐则详载开元礼宋

  • 广扬名章第十四·佚名

    【解读】这一章是详细说明&ldquo;扬名&rdquo;的意思。最高的孝道,就是立身行道,成圣成贤,扬名于后世,显耀父母,这是孝的终极。【原文】子曰:&ldquo;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1),故治可移于官。是以

  • 卷三十五【起襄公二十二年尽二十四年】·杜预

    <经部,春秋类,春秋左传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三十五【起襄公二十二年尽二十四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頴逹疏经二十有二年春王正月公至自会注无传夏四月秋七月辛酉叔老卒注无传

  • 卷三十七·冯复京

    <经部,诗类,六家诗名物疏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卷三十七 明 冯复京 撰小雅鸿雁之什二斯干篇似笺云似读如己午之已疏古者似已字同○尔雅云太嵗在已曰大荒落○史记云已者言阳气之已尽也○汉书云已藏于已妣尔雅云

  • 第二十一卦:《噬嗑卦》·佚名

    噬嗑:亨,利用狱。【白话】<噬磕卦>象征咬合:亨通无阻,有利于使用刑法。《象》曰:雷电,噬磕;先王以明罚赤法。【白话】《象辞》说:《噬磕卦》的卦象是震(雷)下离(火)上,为雷电交击之表象。雷电交击,就像咬合一样;雷有威

  • 明因果之事·印光

    ●经云:“菩萨畏因, 众生畏果。”菩萨恐遭恶果, 预先断除恶因, 由是罪障消灭, 功德圆满, 直至成佛而后已。众生常作恶因, 欲免恶果, 譬如当日避影, 徒劳奔驰。每见无知愚人, 稍作微善, 即望大福。一遇逆境,

  • 卷第九·如卺

    禅宗正脉卷第九 南岳临济宗 【标】黄龙慧南禅师 【颂】【标】依泐潭澄禅师。分座接物。名振诸方。偶同云峰悦禅师游西山。夜话云门法道。峰曰。澄公虽是云门之后。法道异矣。师诘其所以异。峰曰。云门九转丹砂。点铁

  • 应庵昙华禅师语录·应庵昙华

    凡十卷。又作应庵和尚语录。宋代应庵昙华撰,守诠等编,孝宗乾道二年(1166)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内容包括卷一至卷六之住妙严禅院、住天童山景德禅寺第十四会之语录,卷七至卷九之法语、书,卷十之颂古、真赞、偈颂、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