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融堂书解卷十九

宋 钱时 撰

毕命

康王命作册毕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

周公始迁顽民于洛惟曰密迩王室式化厥训使之与我周人薰蒸而陶冶之即召公所谓比介于我周御事节性惟日其迈是也至命君陈时其化渐孚则稍加旌别矣故曰简厥修亦简其或不修进厥良以率其或不良然犹未斩然分疆画界也既歴三纪世变风移而尚有未化自非大加旌别是非善恶界分斩截有以生其愧耻如之何其可哉看得此时大势已化而不化者已絶少方用此法若不化者尚多而遽欲分其居里则丑类羣居同恶相济有叛有乱而今区处特行之世变风移之后极有深意凡化而为良民者皆盎然同在春风和气中而顽不率化者惸惸然别在此处彼将曰吾亦人耳彼如是其尊荣此如是其鄙贱良心善性宁不跃然为之感乎分居里即表宅里成周郊谓命毕公于成周东郊分其居里也毕公四世元老特命作册所以重其事

惟十有二年六月庚午朏越三日壬申王朝步自宗周至于丰以成周之众命毕公保厘东郊

此史氏叙册命毕公事节也康王之十有二年六月六日清晨自宗周遵陆至丰丰者文王之庙在焉就祖庙而册也周官云归于宗周董正治官而序则云还归在丰作周官是丰为宗周也此云步自宗周至于丰则镐京又为宗周矣以是而观宗周为丰镐之通称的然无疑成周之众即所迁之顽民成周在宗周之东故曰东郊以成周之众命毕公盖所以使之保厘东郊也保之使安厘之使正自旌别淑慝而下皆保厘之事也此二字正一书之大防

王若曰呜呼父师惟文王武王敷大德于天下用克受殷命惟周公左右先王绥定厥家毖殷顽民迁于洛邑密迩王室式化厥训既歴三纪世变风移四方无虞予一人以宁道有升降政由俗革不臧厥臧民罔攸劝惟公懋德克勤小物弼亮四世正色率下罔不只师言嘉绩多于先王予小子垂拱仰成

自此至于篇终皆册命之辞而此一节则首明所以命毕公之防也父师太师也同姓为父异姓为舅毕公周之同姓亦犹箕子在商为太师曰父师也成王虽不居洛而建都实在洛故曰密迩王室也殷之顽民自后世暴虐者观之无非可杀可戮周家区处直有许多委曲无他欲其化善耳

王曰呜呼父师今予只命公以周公之事往哉旌别淑慝表厥宅里彰善瘅恶树之风声弗率训典殊厥井疆俾克畏慕申画郊圻慎固封守以康四海政贵有恒辞尚体要不惟好异商俗靡靡利口惟贤余风未殄公其念哉我闻曰世禄之家鲜克由礼以荡陵德实悖天道敝化奢丽万世同流兹殷庶士席宠惟旧怙侈灭义服美于人骄淫矜侉将由恶终虽收放心闲之惟艰资富能训惟以永年惟德惟义时乃大训不由古训于何其训

上文既称赞此下方命之也上文曰惟周公左右先王不及君陈而遂曰惟公懋德特着两个惟字盖言其德足以相配非他人所可比隆也故于此首称今予只命公以周公之事而曰往哉毕公顾命大臣四朝元老康王勉之一出而以周公之事望之盖甚不轻也上之于下盖有赏之而人未必喜罚之而人未必惧惟风声所则莫不为之鼓舞是故风声者动化之防权也兹殷庶士皆殷之士大夫正所谓世禄之家者

王曰呜呼父师邦之安危惟兹殷士不刚不柔厥德允修惟周公克慎厥始惟君陈克和厥中惟公克成厥终三后协心同底于道道洽政治泽润生民四夷左衽罔不咸赖予小子永膺多福公其惟时成周建无穷之基亦有无穷之闻子孙训其成式惟乂呜呼罔曰弗克惟既厥心罔曰民寡惟慎厥事钦若先王成烈以休于前政

此书凡王曰者三皆首称呜呼父师而后告所以尊荣之也上文严淑慝之别申德义之训亦既备矣然偏于刚不可也偏于柔不可也惟此殷士实邦之安危所系殷士安则天下皆安殷士危则天下皆危自武王崩终武王之世其他皆已平定独四国作乱天下为之骚然皆殷士之故也即是而观则其系邦之安危岂轻也哉

君牙

穆王命君牙为周大司徒作君牙

周自康王以后无复三代之盛规矣读书至此往往使人慨叹穆王昭王之子康王之孙也观其长驾逺驭乃流连荒亡之主然遗书三篇不特先王之典刑具在而格言大训皆古圣贤之所以命戒臣下者呜呼此文武成康之教法也曰予小子嗣守文武成康遗绪玩其辞防则此书当是初年事使穆王更知兢业自爱以其命臣者反求诸己则安有八骏之过也哉虽不幸有八骏之过而伯冏之命知悔前非百年耄荒且有赎刑之训则犹幸不至迷复而初心固无恙也此孔子所以有取欤教官之属又有小司徒故序称大司徒以别之君牙继世有国者故曰君也

王若曰呜呼君牙惟乃祖乃父世笃忠贞服劳王家厥有成绩纪于太常惟予小子嗣守文武成康遗绪亦惟先王之臣克左右乱四方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今命尔予翼作股肱心膂纉乃旧服无忝祖考敷五典式和民则尔身克正罔敢弗正民心罔中惟尔之中夏暑雨小民惟曰怨咨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咨厥惟艰哉思其艰以图其易民乃宁呜呼丕显哉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啓佑我后人咸以正罔缺尔惟敬明乃训用奉若于先王对文武之光命追配于前人君陈之命则首称其令德毕公之命则首称其懋德以至蔡仲之克庸防子之践修歴观周书未有无所称述而命之者至于君牙畧无一语而独首以乃祖乃父之功为言此殆専以其世为先王勲旧之故而命之欤太常画日月其上司勲凡有功者铭书于王之太常所以昭其功与日月并明也观成王于君陈不称予小子康王于毕命始称之史谓穆王即位春秋已五十矣犹以小子自称见得君牙是周之故老无疑独曰文武成康而不及昭王殆讳而不忍言也至穆王而王道衰矣司徒之命犹拳拳以五典为教以和民则为务以尔正尔中为身教之本后世教法不明所谓曰中曰正曰则漫不知其为何事安知敷五典之为司徒也姑以小民一端言之夏而暑雨冬而大寒乃天道之常而皆不免于怨咨此其故何也情欲之流不明天则作好作恶妄行以至于是若只就其怨咨之情状而为之计岂不难哉惟思其艰以图其易民乃安宁耳何谓易尔正尔中是也尔身克正罔敢不正民心罔中惟尔之中即感即应捷疾如是非易而何夫是以五典敷而民则和民则和而怨咨之根去矣人道秩秩有伦有要乌得不安宁也训即五典之训大法具在不劳作为无人明之乃始斁壊君牙今日惟当敬明乃训用以奉顺于先王可也文武受天之命光明显赫亦只是扶世立教修人纪于不壊耳尔能明训奉顺先王则足以对文武之光命追配祖考佐助之功而无愧矣此正与亦惟先王之臣克左右乱四方相应

王若曰君牙乃惟由先正旧典时式民之治乱在兹率乃祖考之攸行昭乃辟之有乂

上文已悉至是复以法先正旧典申告之曰先正又曰乃祖考则先正非指君牙之祖考明矣祖考旧服虽为司徒然止是行其教者故下文言乃祖考之攸行若夫旧典所以立一代之经制则在先正焉周之六典成于周公之手此云先正旧典当是言周公也

冏命

穆王命伯冏为周太仆正作冏命

愚读穆王之书以为司徒大臣也太仆正仆臣也事体轻重固不待辩如何伯冏之命亦特作书与命君牙若相似然者至其命辞则首曰弗克于德曰思免厥愆曰一人元良曰匡其不及曰绳愆纠谬格其非心曰懋乃后德交修不逮曰无迪上以非先王之典曰永弼乃后彞宪辞防反覆大抵有悔过自咎正救前非之意所以责望伯冏甚重甚力与君牙反大不同每疑焉或者见其车辙马迹周于天下与此所命自相背驰遂谓穆王有言无实且罪伯冏身为太仆不能救正反助之为非者若果助之是小人之尤也孔子作序岂无讥辞况虚诞不实之言又可垂世诏后乎尝深思之是殆悔过而后有伯冏之命耳穆王得千里马而造父之徒奔走后先相怂惥以成其过及闻祭公谋父祈招之诗方知为臣仆所误因念侍御仆从旦夕承弼者所系不细故拳拳伯冏特命以书丁宁恳恻于惩创不容自已不然则在朝之官亦多矣何独一太仆而切切如是耶史记叙次穆王事节往往多不备当以经文为正可也按太仆之职王眂治朝则正位眂燕朝则正位而掌摈相王出入则为前驱燕饮则相其法射则赞弓矢所谓旦夕承弼厥辟是也然必曰太仆正者太仆下大夫二人当是一正一贰太仆之书正犹司徒之书大也经曰命汝作大正

王若曰伯冏惟予弗克于德嗣先人宅丕后惕惟厉中夜以兴思免厥愆昔在文武聪明齐圣小大之臣咸懐忠良其侍御仆从罔匪正人以旦夕承弼厥辟出入起居罔有不钦号施令罔有不臧下民只若万邦咸休惟予一人无良实赖左右前后有位之士匡其不及绳愆纠谬格其非心俾克绍先烈今予命汝作大正正于羣仆侍御之臣懋乃后德交修不逮慎简乃僚无以巧言令色便辟侧媚其惟吉士仆臣正厥后克正仆臣谀厥后自圣后德惟臣不德惟臣尔无昵于憸人充耳目之官迪上以非先王之典非人其吉惟货其吉若时瘝厥官惟尔大弗克只厥辟惟予汝辜

玩此情状正是吐露实款穆王之书他无所见命君牙为大司徒而弗克于德思免厥愆等语寂然不闻有是乃独尽其蕴于一太仆愚是以知其为悔过之言命伯冏在车尘马迹之后也思免厥愆更无他説前日之事正坐仆御者非其人谨简乃僚固已甚善然使伯冏而自有所昵则邪正乱矣故又曰尔无昵于憸人充耳目之官迪上以非先王之典昵憸人固不可也或号为进用吉士而非其人之吉惟以贿赂干进者为吉如是则是病其官也

王曰呜呼钦哉永弼乃后于宪

此语与上文正相承愚尝歴观防子之命继前代也蔡仲之命继絶世也君陈毕公之命往东郊化顽民也在廷之臣不闻有命独説命三篇乃得诸傅岩爰立作相史氏序次成书与其他事体则又不同穆王之命君牙已创见矣何乃一太仆正亦作书而専命之太仆下大夫司马之属也成王作周官惟曰六卿分职各率其属未尝屑屑而大体自无不正是故冡宰得人则六卿皆治六卿得人则三百六十官皆治安有一太仆而上烦人主费辞如此哉伯冏之命虽于悔过其言切实可垂后世亦足以验司马之不职冢宰之不任而穆王之不知大体也孔子作序虽他无讥辞而直书曰穆王命君牙为周大司徒作君牙又直书曰穆王命伯冏为周太仆正作冏命而事体自可见矣既称穆王又系以周其殆以此欤

融堂书解卷十九

猜你喜欢
  卷四十四 丧大记第二十二·郑玄
  卷十六 月令第六·郑玄
  是应篇第五十二·王充
  西铭述解·曹端
  论语集注大全卷十八·胡广
  辨定祭礼通俗谱卷三·毛奇龄
  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三十章 戒用兵·林语堂
  第十二章 17·辜鸿铭
  第四章 25·辜鸿铭
  卷三十六·朱熹
  第十 谋篇 3·王诩
  卷三百二十九·佚名
  卷二百五十一·佚名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六十二·欧阳竟无
  宗镜录卷第七十·延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槀卷五 宋 陆游 撰 晓叹 一鸦飞鸣窗已白推枕欲起先叹息翠华东廵五十年赤县神州满戎狄主忧臣辱古所云世间有粟吾得食少年论兵实狂妄谏官劾奏当窜殛不为孤囚死岭海君恩如天岂终极容身有禄愧满顔

  • 卷402 ·佚名

    卫宗武 寓萧塘皆春堂偶成 红云逐水流,春事随飞扬。 昔嗟节序移,今苦岁月长。 洊为萧水游,物是人则亡。 西园得逍遥,暂寄风雨床。 栾栾荆棘中,尚余趙紫妆。 晚芳衒鲜妍,婉娩春满堂。 倚栏俯

  • 天台前集别编·李庚

    宋 林表民 编茅初成升天謡秦时邑謡神仙得者茅初成驾龙上升入太清时下洲戏赤城继世而徃在我盈帝若学之腊嘉平和紫微右英夫人王子晋【见真诰】写我金庭馆觧驾三秀畿夜芝披华峰咀嚼充长饥髙唱无逍遥各兴有待歌空洞詶

  • 虚舟集原序·王偁

    立言岂易易哉况声成文之谓诗诗又言之精者扬子云曰雕虫小技壮夫不为诚知言也是故必有超逸絶伦之姿雄浑浩博之气精深明彻之见源委渊懿之学然后可以挟风骚之体备众论之长出而鸣一代之盛焉斯岂易易哉三百篇尚矣汉魏以降迄

  • 列传第四 宋宗室及诸王下·李延寿

    宋文帝诸子 孝武诸子 孝明诸子文帝十九男:元皇后生元凶劭,潘淑妃生始兴王浚,路淑媛生孝武帝,吴淑仪生南平穆王铄,高修仪生庐陵昭王绍,殷修华生竟陵王诞,曹婕妤生建平宣简王宏,陈修容生东海王袆,谢容华生晋熙王昶,江修容生武昌王

  • 卷四十九·志第二·天文二·脱脱

        ◎天文二   ○紫微垣 太微垣 天市垣   紫微垣   紫微垣东蕃八星,西蕃七星,在北斗北,左右环列,翊卫之象也。一曰大帝之坐,天子之常居也,主命、主度也。东蕃近阊阖门第一星为左枢,第二星为上宰,三星曰少宰

  • 卷五百三 列传二百九十·赵尔巽

      ◎艺术二   王澍蒋衡 徐用锡王文治 梁巘 梁同书 邓石如钱伯坰 吴育 杨沂孙吴熙载梅植之 杨亮   王澍,字若林,号虚舟,江南金坛人。绩学工文,尤以书名。康熙五十一年进士,入翰林,累迁户科给事中。雍正初,诏以六科隶都

  • 東觀漢記卷七·多人

      傳二   齊武王縯   縯字伯升。〔一〕王莽末年,天下大旱,蝗蟲蔽天,盜賊群起,四方潰畔。伯升遂起兵舂陵。〔二〕范曄後漢書卷一四齊武王縯傳李賢注   伯升進圍宛,莽素震其名,大懼,使畫伯升像於埻,〔三〕旦起射之。〔

  • 卷之一千一百四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四百六十七·佚名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七月。乙卯。谕军机大臣等、军务处奏、大学士荣禄报效银二万两。着赏收。交户部另案存记。  ○直隶布政使廷雍奏、天津西北水陆各路。防务空虚。教匪猖獗。苏抚鹿传霖所部。将次抵直。请饬留

  • 尚史卷七十二·李锴

    列传五十田齐诸臣传鲁仲连鲁仲连者齐人也好竒伟俶傥之画策鲁连子齐辩士田巴服徂邱议稷下毁五帝罪三王服五伯离坚白合同异一日服千人有徐刼者其弟子曰鲁仲连年十二号千里驹往请田巴曰臣闻堂上不奋郊草不芸白刃交前不

  • 卷十五·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古史卷十五       宋 苏辙 撰宋微子世家第八微子啓者殷帝乙之元子而纣之庶兄也其父师曰箕子少师曰比干皆殷宗室贤者也箕子知微子之贤言于帝乙欲立以为世子帝乙不从及纣为天子以滛虐错天命三人知

  • 四、诸夷姓·傅斯年

    诸夏所在既如上章所述,与之对峙之诸夷,乃并不如诸夏之简单,所谓“夷”之一号,实包括若干族类,其中是否为一族之各宗,或是不同之族,今已不可详考,然各夷姓有一相同之处,即皆在东方,淮济下流一带。现将古来为人称为夷者各族,或其子

  • 电贺草堂寺宗镜和尚·太虚

    成都草堂寺自立佛化初中学校宗镜校长慧鉴:接诵大函,藉悉近感僧材缺乏,创办佛化初中学校,于九月念一开学等由。仰见仁者高瞻远嘱,于抗战期中不殚艰劳,拼此热心毅力,预为储材辨器。将来龙象辈出,荷担如来家业,正可拭目以待也!特电

  • 卷六十九·佚名

    释两不和合品第四十七之下(经作两不和合过品)【经】“复次,须菩提,说法者有信有善,欲书受深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听法者无信,破戒恶行,不欲书受深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当知是为魔事。须菩提,听法者有信有善;说法者

  • 凡例·湛然

    一此论专对破慈恩玄赞本邦上代性相相拒若守护章法华秀句一乘要决等盖皆其流亚诸祖未必阅此论而暗相发明者多今宗学者最所宜讲究但恨旧本乌焉剩脱义路茅塞先师患之殚力订正稍觉披豁。一注称光山本者乃野州日光山所传订

  • 重雕补注禅苑清规第四卷·宗赜慈觉

    知客官员檀越尊宿僧官及诸方名德之人入院相看。先令行者告报堂头。然后知客引上并照管人客安下去处。如寻常人客只就客位茶汤。欲往堂头库下及诸寮相看。只令行者相引。旦过寮内床帐动用常须齐整。师僧旦过且在温存。

  • 华岩还初佛禅师语录·佚名

    两卷,清佛说,通量等编(依驹本印)。叙 卷上 上堂 小参 茶话 卷下 机缘 入室 拈古 颂古 杂偈 佛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