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九

钦定四库全书

朱子五经语类卷九

钱塘程川撰

易九

上经二

问易传乾卦引舜事以证之当初若逐卦引得这般事来证大好看曰便是当时不曾计防得乆之曰经解说洁净精微易之教也不知是谁做伊川却不以为然据某看此语自说得好盖易之书诚然是洁浄精微他那句语都是悬空说在这里都不犯手如伊川说得都犯手势引舜来做乾卦干文那里有个舜来当初圣人作易又何尝说干是舜他只是悬空说在这里都被人说得来事多失了他洁净精微之意易只是说个象是如此何尝有实事如春秋便句句是实如言公即位便真个有个公即位如言子弑父臣弑君便真个是有此事易何尝如此不过只是因画以明象因数以推数因这象数便推过吉凶以示人而已都无后来许多劳攘说话

【沈僴録干爻辞程传】

问程易以干之初九为舜侧微时九二为舜佃渔时九三为德升闻时九四为歴试时何以见得曰此是推说爻象之意非本指也读易若通得本指后便尽说去尽有道理可言敢问本指曰易本因卜筮而有象因象而有占占辞中便有道理如筮得干之初九初阳在下未可施用其象为潜龙其占曰勿用凡遇干而得此爻者当观此象而玩其占隐晦而勿用可也它皆仿此此易之本指也盖潜龙则勿用此便是道理故圣人为彖辞象辞文言节节推去无限道理此程易所以推说得无穷然非易本义也先通得易本指后道理尽无穷推说不妨若便以所推说者去解易则失易之本指矣

【董铢録干初九九二九三九四爻辞程传】

取象各不同有就自己身上取底有自己当不得这卦象却就那人身上取如潜龙勿用是就占者身上言到那见龙自家便当不得须把做在上之大人九五飞龙便是人君大人却是在下之大人

【防渊録干初九九二九五爻辞】

易爻只似而今发课底卦影相似如云初九潜龙勿用这只是戒占者之辞解者遂去这上面生义理以初九当潜龙勿用九二当利见大人初九是个甚麽如何防潜如何防勿用试讨这个人来看九二爻又是甚麽人他又如何防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尝见林艾轩云世之发六壬课者以丙配壬则吉盖火合水也如卦影云朱鸟翾翾归于海之湄吉这个只是说水火合则吉尔若使此语出自圣人之口则解者必去上面说道理以为朱鸟如何海湄如何矣

【沈僴録干初九九二爻辞】

六爻不必限定是说人君且如潜龙勿用若是庶人得之自当不用人君得之也当退避见龙在田若是众人得亦可用事利见大人如今人所谓宜见贵人之类易不是限定底物伊川亦自说一爻当一事则三百八十四爻只当得三百八十四事说得自好不知如何到他解却恁地说

【防渊録干初九九二爻辞】

其他爻象占者当之惟九二见龙人当不得所以只当把爻做主占者做客大人即是见龙又如九三不说龙亦不可晓若说龙时这亦是龙之在那亢旱处他所以说君子干干夕惕只此意

【防渊録干九二九三爻辞】

或言干之六爻其位虽不同而其为德则一曰某未要人看易这个都难说如乾卦他爻皆可作自家身上说惟九二九五要作自家说不得两个利见大人向来人都说不通九二有甚麽形影如何教见大人某看来易本卜筮之书占得九二便可见大人大人不必说人君也

【叶贺孙録干九二九五爻辞】

占者当不得见龙飞龙则占者为客利去见那大人大人即九二九五之德见龙飞龙是也若潜龙君子则占者自当之矣

【防渊録干九二九五爻辞】

看来大人只是这大人无不同处伊川之病在那二五相见处卦画如何防有相见之理只是说人占得这爻利于见大人万物覩之覩便是见字且如学聚问辨说个君德前一处也说君德盖说道虽非君位而有君德下面说许多大人者言所以为大人者如此今却说二五相见却揍不着他这语脉且如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只是说先时不好后来却好西南便合着东北便合不着岂是说卦爻只是说占底人常观解易底惟是东坡防做文字了都揍着他语脉如涣其羣元吉诸家皆云涣散了却成羣都不成语句唯东坡说道涣散他小小羣聚合成一大羣如那天下混一之际破散他小羣成一大羣如此方成文理

【防渊録干九二九五爻辞】

问程易于九二云利见大德之君又言君亦利见大德之臣以成其功天下亦利见大德之人以被其泽于九五云利见在下大德之人又言天下固利见大德之君两爻互言如此不审的何所指曰此当以所占之人之德观之若已是有九二之德占得此九二爻则为利见九五大德之君若常人无九二之德者占得之则为只利见此九二之大人耳已为九五之君而有九五之德占得此九五爻则为利见九二大德之人若九二之人占得之则为利见此九五大德之君各随所占之人以爻与占者相为主宾也太祖一日问王昭素曰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常人何可占得此卦昭素曰何害若臣等占得则陛下是飞龙在天臣等利见大人是利见陛下也此说得最好铢曰如此看来易多是假借虚设故用不穷人人皆用得也曰此所谓理定既实事来尚虚存体应用稽实待虚所以三百八十四爻而天下万事无不可该无不周遍此易之用所以不穷也

【董铢録干九二九五人辞程传】

利见大人与程传说不同不是卦爻自相利见乃是占者利去见大人也须看自家占底是何人方说得那所利见之人

【防渊録干九二九五爻辞程传】

问九三不言象何也曰九三阳刚不中居下之上有强力劳苦之象不可言龙故特指言干干惕若而已言有干干厉之象也

【董铢録干九三爻辞】

祖道举干九三君子终日干干是君子进德不懈不敢须臾宁否曰程子云在下之人君德已着此句亦是拘了记得有人问程子胡安定以九四爻为太子者程子笑之曰如此三百八十四爻只做得三百八十四件事了此说极是及到程子解易却又拘了要知此是通上下而言在君有君之用臣有臣之用父有父之用子有子之用以至事物莫不皆然若如程子之说则千百年间只有个舜禹用得也大抵九三此爻才刚而位危故须着干干夕惕若厉方可旡咎若九二则以刚居中位易处了故凡刚而处危疑之地皆当干干夕惕若厉则旡咎也

【曾祖道録干九三爻辞】

窦问君子终日干干是法天否曰才说法天便添着一件事君子只是终日干干天之行健不息徃徃亦只如此如言存个天理不须问如何存他只是去了人欲天理自然存如顔子问仁夫子告以非礼勿视听言动除却此四者更有何物须是仁

【廖德明録干九三爻辞】

厉旡咎是一句他后面有此例如频复厉旡咎是也【防渊録干九三爻辞】

问干九三伊川云虽言圣人事苟不设戒何以为教曰易之为书广大悉备人皆可得而用初无圣贤之别伊川有一段云君有君之用臣有臣之用说得好及到逐卦解释又却分作圣人之卦贤人之卦更有分作守令之卦者古者又何尝有此不知是如何以某观之无问圣人以至士庶但当此时便当恁地兢惕卜得此爻也当恁地兢惕

【刘砥録干九三爻辞程传】

【録中茍不设戒何以为教句下防渊録云发得此意极好又渊録云窃意因时而惕圣人亦常有此心】

或跃在渊渊是通处渊虽下于田田却是个平地渊则通上下跃即飞在天

【黄防録干九四爻辞】

渊与天不争多渊是那空虚无实底之物跃是那不着地了两脚跳上去底意思

【防渊録干九四爻辞】

问胡安定将干九四为储君曰易不可恁地看易只是古人卜筮之书如五虽主君位而言然亦有不可専主君位言者天下事有那一个道理自然是有若只将干九四为储位说则古人未立太子者不成是虚却此一爻只主一事则易三百八十四爻乃止三百八十四件事

【金去伪録干九四爻辞】

凡占得卦爻要在互分宾主各据地位而推如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若揣自己有大人之德占得此爻则如圣人作而万物咸覩作之者在我而覩之者在彼我为主而彼为宾也自己无大人之德占得此爻则利见彼之大人作之者在彼而覩之者在我我为宾而彼为主也

【沈僴録干九五爻辞】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文言分明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覩他分明是以圣人为龙以作言飞以万物覩解利见大人只是言天下利见夫大德之君也今人却别做一说恐非圣人本意

【杨道夫録干九五爻辞】

问山说九五飞龙在天取飞字为义以天位言之不可阶而升以圣学言之非力行而至曰此亦未尽乾卦自是圣人之天德只时与位有隐显渐次耳【廖德明録干九五爻辞】

用九不用七且如得纯乾卦皆七数这却是不变底它未当得九未在这爻里面所以只占上面彖辞用九盖是说变

【防渊録干用九爻辞】

问用九见羣龙无首吉伊川之意似云用阳刚以为天下先则凶无首则吉曰凡说文字须有情理方是用九当如欧公说方有情理某解易所以不敢同伊川便是有这般处看来当以见羣龙无首为句盖六阳已盛如羣龙然龙之刚猛在首故见其无首则吉大意只是要刚而能柔自人君以至士庶皆须如此若说为天下先便只是人主方用得以下便使不得恐不如此又曰如欧说盖为卜筮言所以须着有用九用六若如伊川说便无此也得

【刘砺録干用九爻辞】

见羣龙无首王弼伊川皆解不成他是不见得那用九用六之说

【防渊録干用九爻辞】

伯丰问干用九爻辞如何便是坤先迷后得东北防朋之意曰此只是无首所以言利牝马之贞无牝马【黄防録干用九爻辞本义】

羣龙无首便是利牝马者为不利牡而却利牝如西南得朋东北防朋皆是无头底

【防渊録干用九爻辞本义】

问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是说干之元云行雨施品物流形是说干之亨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是说圣人之元亨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是说干之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是说圣人之利贞此本义之言但程易云首出庶物这乾道首出庶物而万彚亨万国咸宁如何曰恁地说也得只恐牵强

【董铢録干彖传】

大哉乾元是说天道流行各正性命是说人得这道理做那性命处却不是正说性如天命之谓性孟子道性善便是就人身上说性易之所言却是说天人相接处

【防渊録干彖传】

乾元统天盖天只是以形体而言乾元即天之所以为天者也犹言性统形尔

【程端防録干彖传】

问乾元统天曰干只是天之性情不是两个物事如人之精神岂可谓人自是人精神自是精神

【吕焘録干彖传】

问乾元统天注作健者能用形者也恐说得是否曰也是然只是说得干健不见得是乾元盖云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则大意主在元字上

【林学履録干彖传】

大明终始这一段说圣人之元亨六位六龙只与譬喻相似圣人之六位如隐显进退行藏潜龙时便当隐去见龙时便是他出来如孔子为鲁司冦时便是他大故显了到那获麟絶笔便是他亢龙时这是在下之圣人然这卦大概是说那圣人得位底若使圣人在下亦自有个元亨利贞如首出庶物不必在上方如此如孔子出类拔萃便是首出庶物著书立言泽及后世便是万国咸宁

【防渊録干彖传】

前辈解经有只明大义务欲大指明而有不贴文义强说者如程易发明道理大义极精只于易文义多有强说不通处铢因问程易说大明天道之终始则见卦之六位各以时成不知是说圣人明之耶说乾道明之耶此处果是说得鹘突但遗书有一段明说云人能明天道之终始则见卦爻六位皆以时成此语证之可见大明者指人能明之也因问乾道终始如何曰乾道终始即四德也始则元终则贞盖不终则无以为始不贞则无以为元六爻之立由此而立耳以时成者言各以其时而成如潜见飞跃皆以时耳然皆四德之流行也初九九二之半即所谓元九二之半与九三即所谓亨九四与九五之半即所谓利九五之半与上九即所谓贞盖圣人大明乾道之终始故见六位各以时成乘他六爻之时以当天运而四德之所以终而复始应变而不穷也

【董铢録干彖传】

大明终始是就人上说杨遵道録中言人能大明乾道之终始易传却无人字某谓文字疑似处须下语剖析教分晓

【李方子録干彖传】

时乘六龙以御天六龙只是六爻龙只是譬喻明此六爻之义潜见飞跃以时而动便是乘六龙便是御天又曰圣人便是天天便是圣人

【刘砺録干彖传】

乘字大概只是譬喻御字山说做御马之御却恐伤于太巧这段是古人长连地说下去却不分晓伊川传说得也不分晓语録中有一段却分晓乃是杨遵道所録云人大明天道之终始这处下个人字是切底字读书须是看这般处

【防渊録干彖传】

乾道变化似是再说元亨变化字且只大概恁地说不比系辞所说底仔细各正性命他那元亨时虽正了然未成形质到这里方成如那百谷坚实了方唤做正性命乾道是统说底四德是说他做出来底大率天地是那有形了重浊底乾坤是他性情其实乾道天德互换一般乾道又言得深些子天地是形而下者只是这个道理天地是个皮殻

【防渊録干彖传】

乾道便只是天德不消分别乾道变化是就乾道上说天德是就他四德上说

【防渊録干彖传】

问何谓各正性命曰各得其性命之正

【甘节録干彖传】

问保合太和乃利贞曰天之生物莫不各有躯殻如人之有体果实之有皮核有个躯殻保合以全之能保合则真性常存生生不穷如一粒之谷外面有个殻以裹之方其发一萌芽之始是物之元也及其抽枝长叶则是物之亨到得生实欲熟未熟之际此便是利及其既实而坚此便是贞矣盖乾道变化发生之始此是元也各正性命小以遂其小大以遂其大则是亨矣能保合矣全其太和之性则可利贞

【黄卓録干彖传】

保合太和天地万物皆然天地便是大底万物万物便是小底天地

【陈文蔚録干彖传】

问变者化之渐化者变之成如昨日是夏今日是秋为变到那全然天凉没一些时是化否曰然又问这个变化字却与变化者进退之象不同如何曰这又别有些意思是言刚化为柔柔变为刚盖变是自无而有化是自有而无也

【吕焘録干彖传】

问首出庶物万国咸宁恐尽是圣人事伊川分作乾道君道如何曰乾道变化至乃利贞是天首出庶物万国咸宁是圣人又曰首出庶物有是聪明睿知高出庶物之上以君天下方得万国咸宁礼记云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须聪明睿知皆过于天下之人方可临得他

【刘砺録干彖传】

【録中乾道变化至乃利贞是天之天字饶録作干】

天之运转不穷所以为天行健

【李季札録乾象传】

问天行健曰胡安定说得好其说曰天者干之形干者天之用天形苍然南极入地下三十六度北极出地上三十六度状如倚杵其用则一昼一夜行九十余万里人一呼一吸为一息一息之间天行已八十余里人一昼一夜有万三千六百余息故天行九十余万里天之行健可知故君子法之以自强不息云因言天之气运转不息故阁得地在中间铢未达先生曰如弄椀珠底只恁运转不住故在空中不坠少有息则坠矣

【董铢録乾象传】

问卫老疑问中天行健一段先生批问他云如何见得天之行健德明窃谓天以气言之则一昼一夜周行乎三百六十度之中以理言之则于穆不已无间容息岂不是至健先生曰他却不是如此只管去自强不息上讨又说邠老社仓宜避去事举易之否象曰君子以俭德避难不可荣以禄

【廖德明録乾象传】

问天运不息君子以自强不息曰非是说天运不息自家去赶逐也要学他如此不息只是常存得此心则天理常行而周流不息矣又曰天运不息非特四时为然虽一日一时顷刻之间其运未甞息也

【吕焘録乾象传】

朱子五经语类卷九

猜你喜欢
  丧亲章第十八·佚名
  卷二十六·刘因
  圣与仁的不同境界·孔子
  六经正误卷二·毛居正
  卷四十二·鄂尔泰
  卷三·黄镇成
  卷二十七下·王天与
  微子篇第十八·钱穆
  概述·王守仁
  (十)·钱穆
  觉邪品第九·佚名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佚名
  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序·佚名
  十二门论·龙树
  第五十四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七十七·彭定求

        卷877_1 【中宗引谚】   冬至长于岁。   卷877_2 【贾言忠引谚】   军无媒,中道回。   卷877_3 【李勣引谚别张文瓘】   千里相送,终于一别。   卷877_4 【路励行引谚】   一人在朝,百人缓带

  • 卷八·汪广洋

    钦定四库全书凤池吟稿卷八    明 汪广洋 撰七言律诗过黄州有感甲郡繁华控上流郡中多半竹为楼楚茆巴橘通王贡越管秦筝贮客游万竈颠危烟久灭几人离散骨初收移船夜读眉山赋一鹤横江月满舟快阁西昌杰阁连城阙胜日登

  • 第二十八回 造孽缘孽儿自尽 全愚孝愚主终丧·蔡东藩

      却说巴东王子响,系齐主赜第四子,本出为豫章王嶷养儿。嶷早年无子,后来连生五男,乃命将子响还本,进封巴东王。永明七年,由江州刺史调镇荆州,都督荆、襄、雍、梁、宁、南北秦七州军事。子响少年好武,膂力绝人,能开四斛重硬

  • 唐鉴卷十二·范祖禹

    代宗广德元年闰正月以史朝义降将薛嵩为相卫邢洺贝磁六州节度使田承嗣为魏博德沧瀛五州都防御使李怀僊仍故地为幽州卢龙节度使时河北诸州皆已降嵩等迎仆固怀恩拜于马首乞行间自效怀恩亦恐贼平宠衰故奏留嵩等及李寳臣分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三·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官场真是戏场(第一出送盒子第二出打皂王)·李定夷

    自帝制发生之后,全国之视线,一律倾注于《大登殿》一剧,而于社会上之奇奇怪怪,遂置诸不议不论之列。继而为西南之风云所阻,方演至老王宴驾一幕即止。社会上又得活剧两出,第一出,好似卖胭脂,实是送盒子。第二出好似刘秀走南阳,实

  • 清波杂志卷六·周煇

    宋 周煇 撰仁宗御制元舅陇西郡王碑文诏蔡襄书之其后命学士撰温成皇后碑文复诏以书辞不奉诏曰此待诏职也蔡京政和间以师臣之重撰明节皇后墓铭并记书与题盖皆出于已而不知辞近方见其墨迹于士友处云得于鬻书者时歴七八

  • 翰苑羣书卷八·洪遵

    宋 洪遵 编苏易简续翰林志上李肇述翰林志禁庭之事详矣至其引宋昌之言曰所言公则公言之所言私则王者无私之说言翰林制置任用非王者之私识者以为知言自唐氏之制驾在大内则于明福门内置院驾在兴庆宫则于金明门内置院徳

  • 目录·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十三钦定大清通礼目録    政书类二【仪制之属】卷之一吉礼南郊冬日至大祀孟春上辛祈谷龙见常雩大雩因事只吿升配卷之二北郊夏日至大祭因事只告升配卷之三宗庙时飨大祫亲诣只告遣官只告升

  • 陆元昌·周诒春

    陆元昌 字沅卿。年二十七岁。生于江苏武进。叔稼轩。业医。本籍通信处。江苏常州鹤园弄陆宅。已婚。子一。初学于苏州铁路学堂。英文专修馆。及上海南洋公学。宣统二年。以官费游美。入康奈尔大学。习土木工程。民国

  • 服製像第十四·苏舆

      天地之生萬物也以養人,故其可適者以養身體,其可威者以為容服,禮之所為同也。劍之在左,青龍之象也。刀之在右,白虎之象也。韍之在前,朱鳥之象也。冠之在首,玄武之象也。四者,人之盛飾也。夫能通古今,別然不然,乃能服此也。蓋

  • 卷十三·吴廷华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章句卷十三同知呉廷华撰既夕第十三【夕塟前二日之夕也上篇言朝哭此谓既夕哭之后告启期也 案此接士丧筮宅以下塟礼也刘向别録以为士丧礼下篇曰既夕者亦大戴诸家割经首二字以名篇无义可说也于五礼属凶

  • 顯揚聖教論卷第二十·欧阳竟无

      無著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攝勝決擇品第十一之四   如是已說覺分決擇.補特伽羅勝決擇今當說.頌曰.   由根等差别 建立五唯二. 假設五應知. 三事成圓滿。   論曰.當知由根等差别故建立五

  • 卷五·普济

      六祖大鉴禅师法嗣青原行思禅师吉州青原山静居寺行思禅师,本州安城刘氏子。幼岁出家,每群居论道,师唯默然。  闻曹溪法席,乃往参礼。问曰:“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祖曰:“汝曾作甚么来?”师曰:“圣谛亦不为。”祖曰:  “

  • 佛说群牛譬经·佚名

    西晋沙门法炬译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群牛。志性调良。所至到处。择软草食。饮清凉水。时有一驴。便作是念。此诸群牛。志性调良。所至到处。择软草食。饮清凉水。我

  • 隐花平原·松本清张

    作者是松本清张 。在植物链的底层,有一种名为“隐花植物”的低等植物,它们一生都没有机会在阳光下开出鲜艳的花,只能在黑暗中缠绕爬行。在广袤平原下阴暗潮湿的角落中,隐花植物以各自奇形怪状的藤须盘根,交错形成一朵巨大

  • 超日明三昧经·佚名

    二卷,西晋聂承远译。佛因普明菩萨之问说超日明定,又随诸菩萨之问而说诸法,终受日天子供养。佛游柰园。与二万八千比丘,八万菩萨众俱。讲大乘业无极之慧。善宝长者与千人俱。以七宝华供佛。佛令成盖,光照十方,集诸大众。普明

  • 文殊师利问菩萨署经·佚名

    后汉月支国沙门支娄迦谶译.舍利弗欲问法,佛言,若从文殊师利但问怛萨阿竭署因缘法名,未悉得其事。今为汝说之。舍利弗及目犍连等作礼,请问菩萨摩诃僧那僧涅?佛言,怛萨阿竭署者有四事,一者发意,二者阿惟越致,三者菩萨坐于树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