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百七十七

 

  卷877_1 【中宗引谚】

  冬至长于岁。

  卷877_2 【贾言忠引谚】

  军无媒,中道回。

  卷877_3 【李勣引谚别张文瓘】

  千里相送,终于一别。

  卷877_4 【路励行引谚】

  一人在朝,百人缓带。

  卷877_5 【郝南容引谚】

  三公后,出死狗。

  卷877_6 【员庄谚】

  上有天堂,下有员庄。

  卷877_7 【娄师德引谚】

  卒客无卒主人。

  卷877_8 【台中谚】

  免巡未推,只得自知。

  卷877_9 【宋守敬引谚】

  双陆无休势。

  卷877_10 【雒谷谚】

  謥洞入黄泉。

  卷877_11 【三门谚】

  古无门匠墓。

  卷877_12 【张果引谚】

  娶妇得公主,平地生公府。

  卷877_13 【哥舒翰引谚】

  狐向窟嗥不祥。

  卷877_14 【代宗引谚】

  不痴不聋,不作阿家阿翁。

  卷877_15 【鬼门关谚】

  鬼门关,十人去,九不还。

  卷877_16 【河北谚】

  山东一条葛,无事莫撩拨。

  卷877_17 【李振引谚】

  百岁奴事三岁主。

  卷877_18 【王彦章引谚】

  人死留名,豹死留皮。

  卷877_19 【孙光宪《北梦琐言》引谚】

  小舅小叔,相追相逐。

  卷877_20 【谚】

  枣子塞鼻孔,悬栖阁却种。

  蝉鸣蛁蟟唤,黍种糕糜断。

  卷877_21 【宁茵事谚】

  鹁鸠树上鸣,意在麻子地。

  卷877_22 【鸬鹚谚】

  鸬鹚不打脚下塘。

  卷877_23 【盐铁谚】

  扬一益二。

  卷877_24 【冯翊谚】

  苦泉羊,洛水浆。

  卷877_25 【丹徒谚】

  生东吴,死丹徒。

  卷877_26 【湖州里谚】

  放尔生,放尔命,放尔湖州做百姓。

  卷877_27 【益阳谚】

  长沙益阳,一时相b3。

  卷877_28 【昭潭谚】

  昭潭无底橘州浮。

  卷877_29 【江右四郡谚】

  筠袁赣吉,脑后插笔。

  卷877_30 【徐闻谚】

  欲拔贫,诣徐闻。

  卷877_31 【陇西谚】

  郎驱女驱,十马九驹。安阳大角,十牛九犊。

  卷877_32 【荆棺峡谚】

  九子不葬父,一女打荆棺。

  卷877_33 【南中谚】

  秋收稻,夏收头。

  卷877_34 【事狐神谚】

  无狐魅,不成村。

  卷877_35 【李哲家怪引谚】

  一鸡死,一鸡鸣。

  卷877_36 【俗谚】

  白日无谈人,谈人则害生。昏夜无说鬼,说鬼则怪至。

  卷877_37 【李白名许云封谜】

  树下彼何人,不语真吾好。语若及日中,烟霏谢成宝。

  卷877_38 【许氏碑阴谜】

  谈马砺毕,王田数七。

  卷877_39 【大明寺壁语】

  一人堂堂,二曜同光。泉深尺一,点去冰傍。二人相连,

  不欠一边。三梁四柱列火然,除却双勾两日全。

  卷877_40 【曹著与客谜】

  一物坐也坐,卧也坐,行也坐(客)。

  (著应声曰:“在官地,在私地。”)

  一物坐也卧,立也卧,行也卧,走也卧,卧也卧(著)

  (客不能对。著曰:“我谜吞得你谜。”客大惭)

  卷877_41 【客题青龙寺门】

  龛龙去东海,时日隐西斜。敬文今不在,碎石入流沙。

  卷877_42 【陶穀题南唐官舍壁】

  西川狗,百姓眼。马包儿,御厨饭。

  卷877_43 【谢小娥梦盗姓名】

  车中猴,门东草。禾中走,一日夫。

  

猜你喜欢
  王炎·唐圭璋
  卷二十三·阮阅
  ◆屠山长性(彦德集)·顾嗣立
  雨夜·闻一多
  谷城山馆集卷一·于慎行
  五集卷三十·乾隆
  卷三十三·王琦
  提要·王琦
  嵗时杂咏巻三十九·蒲积中
  补遗卷二十二·陈元龙
  卷八十三·佚名
  御览诗·令狐楚
  御选宋诗卷四十七·康熙
  卷四·佚名
  卷四·张宪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八出 闹榭·孔尚任

    ◎癸未五月〖金鸡叫〗(末、小生扮陈贞慧、吴应箕上)(末)贡院秦淮近,赛青衿,剩金零粉。(小生)节闹端阳只一瞬,满眼繁华,王谢少人问。(末唤小生介)次尾兄,我和你旅邸抑郁,特到奏淮赏节,怎的不见同社一人?(小生)想都在灯船之上。(指介)这是丁

  • 优语录·王国维

    元钱唐王晔日华尝撰优谏录杨维桢为之序顾其书不传余览唐宋传说复辑优人戏语为一篇顾辑录之意稍与晔殊盖优人俳语大都出于演剧之际故戏剧之源与其迁变之迹可以考焉非徒其辞之足以裨阙失供谐笑而已吕本中童蒙训云作杂剧

  • 词品·郭麟

    余少耽倚声,为之未瑕工也。中年忧患交迫,廓落鲜欢,间复以此陶写。入之稍深,遂习玩百家,博涉众趣。虽曰小道,居然非粗鄙可了。因弄墨余闲,仿表圣《诗品》,为之标举风华,发明逸态,以其涂较隘,止得表圣之半,用以轩翥六义之后,奋蜚四声

  • 卷三 古體詩·王士祯

    【眉州謁三蘇公祠】蟆頤山色腴不枯,玻璃江水如醍醐。眉州城郭劫灰後,水塍漠漠成榛蕪。郵亭下馬詢老卒,蘇公故第城西隅。旋來束帶薦蘋藻,辰良何必煩神巫。往者此地鐵腳亂,高門大宅皆焚如。此祠巋然誰所作,維公大節驚頑愚。雙

  • 列传第六十六 列女·房玄龄

    ○羊耽妻辛氏 杜有道妻严氏  王浑妻钟氏 郑袤妻曹氏 愍怀太子妃王氏 郑休妻石氏 陶侃母湛氏 贾浑妻宗氏 梁纬妻辛氏 许延妻杜氏 虞潭母孙氏 周顗母李氏 张茂妻陆氏 尹虞二女 荀崧小女灌  王凝之妻谢氏

  • ●卷首·王克昌

         志通乎史,为一郡文献所关。修之,宁非要事与顾近。今修志者,设局延主笔,立分纂、誊录、校对,供支十数人。计一年所费,不一千有余金。縻费益多,告成益远,以致各邑绅士、富民一闻,修志鲜不色骇而汗走矣。《保德志》逾七

  • 國朝獻徵錄卷之四·焦竑

      駙馬都尉   ◆駙馬都尉   駙馬都尉右柱國曹國公李貞   駙馬都尉梅公傳(鄭曉)   驃騎將軍駙馬都尉中都留守司正留守武昌黃公傳(國史實錄)   駙馬都尉郭公壙誌(方孝孺)   駙馬都尉富陽侯李讓   駙馬都尉趙

  • 卷第二百二十八·胡三省

    唐纪四十四〔起昭阳大渊献(癸亥)正月,尽十月,不满一年〕《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三》建宗四年〔(癸亥、七八三)〕1春、正月、陇右节度使张镒与吐蕃尚结赞盟于清水。〔使,疏吏翻。镒,弋质翻。吐从暾入声。清水,汉古县,唐属秦州。九域

  • 卷第九十一·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晋纪十三〔起屠维单阏(己卯),尽重光大荒落(辛巳

  • 郑成功传·佚名

    郑成功初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父芝龙,明季入海,从颜思齐为盗;思齐死,代领其众。崇祯初,因巡抚熊文灿请降,授游击将军;以捕海盗刘香、李魁奇、攻红毛功,累擢总兵。芝龙有弟三:芝虎、鸿逵、芝豹。芝虎与刘香搏战死。鸿逵初以武

  • ●卷十二·陈康祺

    ◎遣官祭告岳渎康熙丙子正月,天子为元元祈福,遣大臣分行祭告。二十七日,上御保和殿,颁赐册文香帛,给御盖一、龙纛二、御仗二,盖乔岳翕河之茂典,本朝第一次举行也。凡四海、五镇、五岳、四渎、阙里、长白山、帝王陵共五十九处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九·佚名

    天启五年五月戊申朔以盛暑暂辍日讲○御史陈以瑞锍釒劾少詹事钱谦益主试潜通关节居官把持朝政兵部主事沈正宗筮仕已多劣状察处复金□赞美曹俱削籍追夺诰命○己酉刑科给事中霍维华言刑法失平者三事张我续贪淫酷诈宜处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十·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韩献肃公绛忠弼之碑李清臣元佑三年三月赠太傅韩献肃公之柩至京师厝于颍昌长社县嘉禾乡先兆之次六月十九日甲午塟灵井村既事将勒石隧道有诏资政殿学士李清臣其撰次献肃公绛事而赐额以为忠弼之碑臣观于书诗

  • 第十四章 16·辜鸿铭

    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辜讲提到当时最有名的两位国君(晋文公 ,齐桓公 )的性格特征,孔子说:“一个奸猾狡诈、言而无信(相当于当时的弗雷德里克大帝 ) ,另一个言而有信却无任何狡诈伎俩(相当于德国的威廉一世

  • 卷八·毛奇龄

    钦定四库全书经问卷八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李塨问宋儒有神道尚右之说不知何所考据或因庙室以西尽为尊藏主于西壁遂误为此言乎考古人太祖位下左昭右穆东昭西穆则神道尚左非尚右也曰神道尚右自昔有之古有阳尚左阴尚右天道

  • 卷三·季本

    <经部,诗类,诗说解颐钦定四库全书诗说解頥正释卷三    明 季本 撰邶郑氏诗谱曰邶鄘卫者商纣畿内之地其封域在禹贡冀州大行之东北逾衡漳东及兖州桑土之野周武王伐纣以其京师封子武庚为殷后乃三分其地置三监使管

  • 楚国白公之乱(哀公十六年)·佚名

    ——宫廷之争难说清 【原文】 楚太子建之遇谗也,自城父奔宋;又辟华氏之乱于郑(1)。郑人甚善也。又适晋,与晋人谋袭郑,乃求复焉。郑人复之如初。晋人使谍于子木(2),请行而期焉(3)。子木暴虐于其私邑,邑人诉之。郑人省之(4),得

  • 片玉山房词话·孙兆溎

    清孙兆溎撰。共五十一则,卷末附作者部分词稿,以为鸿泥之旧迹。唐圭璋《词话丛编》初版未收,新版据香甫辑《花笺录》卷一一收录。内容多记述清词人创作轶事,也兼收南唐、宋、明人词。如云:“巴陵乐府,旧传《临江仙》一阕,为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