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叙
晋之乘楚之檮杌鲁之春秋其文皆史也其所载皆齐桓晋文之事也圣人作经独有取於春秋之义而不及乘与檮杌何也乘以赏善为主乘也者君子之器故也檮杌以罚恶为主檮杌也者四凶之一故也是皆人之所为也命有德讨有罪天之威也煖然为春者其温厚之气也凄然为秋者其肃杀之气也圣人行赏所以类天之温厚明罚所以类天之肃杀盖文王之造周与周公之授鲁如斯而已者也尧舜三代之君居天之位可以致天之威故施於政事被於臣民者率与天合而不违也周衰王者之迹熄天子微诸侯僭大夫强陪臣肆善恶不本於至公而赏罚悉自其私意善人惧焉淫人怙焉仲尼无位以致天威而恐尧舜三代之道将坠於地後有王者起无以取法为天下患也是故因鲁史之名以寓赏罚之寔一本诸天不参人伪然後足以矫枉而归正盖亦文王周公之志也然春秋之为书也文虽直而义深事若简而理尽自圣人未殁门人高弟已不能措辞於其间况後之儒者欲执其所见以窥测於数千百载之下邪视诸儒之见谓公谷传经密於左氏左氏凡例不通衆说而啖助赵陆之书皆以例为主至其不合则依仿迁就以通之或一事析为数科【如宣十五年秋冬之类是】或衆科束为一例【如书卒葬之类是】致经之大旨芜没不彰圣所垂训乖离失当而其书动盈编帙俾後学病其多老师畏其难此道几於熄矣殊不知去例以求经略微文而视大体之为要且易也予少闻春秋於赵郡和仲先生其初盖尝作五体例宗十许卷论立例之大要矣先生曰此书自有妙用学者罕能领会多求之绳约中乃近法家者流苛细缴绕竟亦何用惟邱明识其用然不肯尽谈微见端兆欲使学者自得之未可轻论也他日予复於先生曰邱明凡例与公谷无殊用以考经率多不合而独谓之识此经之用亦信矣乎先生曰邱明因事发凡不专为经是以或合或否【凡雨自三日以往为霖诸侯薨於会加一等之类】其书盖依经以比事即事以显义不专为例是以或言或不言夫惟如是故能备先王之志为经世之法以训天下後世又曷常拘於绳约中哉且邱明之书与六经孔孟合者十常八九如元凯辅虞有穷乱夏桓文谲正之事臧孙要君之迹九合之会葵邱之盟若符契之相为表里何为而不可信乎予从事斯语十有余年始得见其彷佛以义视事以事求经曲而通之触类而长之然後圣人之意坦然矣是故通训之作事与经同则引事以释经例与义合则假例以明义经虽不同而事同则相从例虽不合而义合则相比庶几经非空言例非执一所谓去例以求经略微文而视大体者後之君子其尚有取於斯焉崇寜元年二月三日叙
猜你喜欢 易经·系辞上传·第五章·佚名 顺鼓篇第四十六·王充 景公饮酒命晏子去礼晏子谏第一·晏婴 译文·公孙龙 泰伯第八·孔子 春秋春王正月考·张以宁 春秋大全卷二十二·胡广 春秋王霸列国世纪编卷一·李琪 卷四十一·佚名 成唯識論卷第五·欧阳竟无 一切经音义卷第九十三·唐慧琳 潮音草舍诗存(一)·太虚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十六·佚名 金刚般若论卷上·佚名 卧如来·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