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後叙

晋之乘楚之檮杌鲁之春秋其文皆史也其所载皆齐桓晋文之事也圣人作经独有取於春秋之义而不及乘与檮杌何也乘以赏善为主乘也者君子之器故也檮杌以罚恶为主檮杌也者四凶之一故也是皆人之所为也命有德讨有罪天之威也煖然为春者其温厚之气也凄然为秋者其肃杀之气也圣人行赏所以类天之温厚明罚所以类天之肃杀盖文王之造周与周公之授鲁如斯而已者也尧舜三代之君居天之位可以致天之威故施於政事被於臣民者率与天合而不违也周衰王者之迹熄天子微诸侯僭大夫强陪臣肆善恶不本於至公而赏罚悉自其私意善人惧焉淫人怙焉仲尼无位以致天威而恐尧舜三代之道将坠於地後有王者起无以取法为天下患也是故因鲁史之名以寓赏罚之寔一本诸天不参人伪然後足以矫枉而归正盖亦文王周公之志也然春秋之为书也文虽直而义深事若简而理尽自圣人未殁门人高弟已不能措辞於其间况後之儒者欲执其所见以窥测於数千百载之下邪视诸儒之见谓公谷传经密於左氏左氏凡例不通衆说而啖助赵陆之书皆以例为主至其不合则依仿迁就以通之或一事析为数科【如宣十五年秋冬之类是】或衆科束为一例【如书卒葬之类是】致经之大旨芜没不彰圣所垂训乖离失当而其书动盈编帙俾後学病其多老师畏其难此道几於熄矣殊不知去例以求经略微文而视大体之为要且易也予少闻春秋於赵郡和仲先生其初盖尝作五体例宗十许卷论立例之大要矣先生曰此书自有妙用学者罕能领会多求之绳约中乃近法家者流苛细缴绕竟亦何用惟邱明识其用然不肯尽谈微见端兆欲使学者自得之未可轻论也他日予复於先生曰邱明凡例与公谷无殊用以考经率多不合而独谓之识此经之用亦信矣乎先生曰邱明因事发凡不专为经是以或合或否【凡雨自三日以往为霖诸侯薨於会加一等之类】其书盖依经以比事即事以显义不专为例是以或言或不言夫惟如是故能备先王之志为经世之法以训天下後世又曷常拘於绳约中哉且邱明之书与六经孔孟合者十常八九如元凯辅虞有穷乱夏桓文谲正之事臧孙要君之迹九合之会葵邱之盟若符契之相为表里何为而不可信乎予从事斯语十有余年始得见其彷佛以义视事以事求经曲而通之触类而长之然後圣人之意坦然矣是故通训之作事与经同则引事以释经例与义合则假例以明义经虽不同而事同则相从例虽不合而义合则相比庶几经非空言例非执一所谓去例以求经略微文而视大体者後之君子其尚有取於斯焉崇寜元年二月三日叙

猜你喜欢
  易经·系辞上传·第五章·佚名
  顺鼓篇第四十六·王充
  景公饮酒命晏子去礼晏子谏第一·晏婴
  译文·公孙龙
  泰伯第八·孔子
  春秋春王正月考·张以宁
  春秋大全卷二十二·胡广
  春秋王霸列国世纪编卷一·李琪
  卷四十一·佚名
  成唯識論卷第五·欧阳竟无
  一切经音义卷第九十三·唐慧琳
  潮音草舍诗存(一)·太虚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十六·佚名
  金刚般若论卷上·佚名
  卧如来·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六回 宋四失马畏罪逃 吕家奴拿人献媚·萧晶玉

    却说高小姐叫声:“母亲,今夜良宵佳节,才交二鼓,安寝太早。方才饮了哑酒,甚觉闷人,待孩儿舞一回剑与母亲看,聊以解闷。”伏氏笑道:“很好,为娘的长到这大年纪,从不曾看过舞剑。姑娘既会,就耍一回,老身见见。”伏生连忙

  • 卷479 ·佚名

    曾丰 雨霁宿荐福寺遣问寺僧 松筠邀我梵王宫,耳目俱醒骨肉融。 风雨收声禅入寂,烟云敛色法归空。 出浮沤外不生灭,从浩劫来无异同。 问数比丘皆卷舌,舌虽不卷亦无功。 曾丰 欲入修门未果且留妙山逆

  • 麟台故事后序·程俱

    右《麟台故事》五卷。绍兴元年二月丙戌,丞相臣宗尹、参知政事臣守、参知政事臣某言:「祖宗以来,馆阁之职所以养人才,备任使,一时名公卿皆由此涂出。崇宁以后,选授寖轻,自军兴时巡,务省冗官,秘省随罢。今多难未弭,人才为急,四

  • 第四十二回 并前赵石勒称尊 防中山徐遐泣谏·蔡东藩

      却说刘熙居守长安,接得乃父被擒消息,当然大骇,急与南阳王刘胤等,商量方法。胤本是刘曜嫡子,为元配卜氏所生,从前靳准作乱,胤逃匿邻近郁鞠部。及刘曜即位,郁鞠部送胤归国,曜见他身长多力,意欲废熙立胤。胤舅左光禄大夫卜泰,

  • ●卷五·王栐

    仁宗时,有染工自南方来,以山矾叶烧灰,梁紫以为黝,献之宦者洎诸王,无不爱之,乃用为朝袍。乍见者皆骇观,士大夫虽慕之,不敢为也。而妇女有以为衫礻爰者,言者亟论之,以为奇袤之服,浸不可长。至和七年十月己丑,诏严为之禁,犯者罪之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七十八·佚名

    万历六年八月庚辰朔赐大学士张居正等各杨梅一篓○升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院侍讲何雒文为翰林院侍读学士掌本院印信仍充经筵日讲及会典纂修官○升刑部左侍郎徐栻为南京工部尚书大理寺卿陆光祖为工部右侍郎○免万历元二年

  • 中兴小纪卷十·熊克

    宋 熊克 撰绍兴元年【嵗在辛亥】春正月己亥朔诏改元 癸夘上谓宰执曰张浚短于知人所用多浮薄妄作李回曰浚行仓猝故不暇详择上曰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用人岂可不审也 尚书省言鄂岳道逺合拨还湖北其江南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六 列传一百二十六·纪昀

    列传宋 【三十】○宋三十吴育 宋绶【敏求昌言】 李若谷【淑 寿朋复圭】王博文【畴】 王鬷 李谘程戡 夏侯峤 盛度丁度 张观 郑戬明镐吴育宋绶李若谷王博文王鬷李谘程戡夏侯峤盛度丁度张观郑戬明镐△吴育吴育字

  • ●卷十二·钱谦益

    ○海西侯纳哈出纳哈出,木华黎裔孙也。至正乙未,被我师所擒,纵之北还,官至署丞相,封开元王。洪武十九年五月归降,九月封海西侯,食禄二千石,赐铁券。二十一年七月辛丑,卒于武昌舟中。至正十五年乙未,大明兵克太平,执其万户纳哈出。

  • 柳胟传·姚思廉

    柳胟字文通,河东解县人。父亲世隆,齐朝司空。柳胟十七岁时,齐武帝尚为中军,任用他为参军,转任主簿。齐朝初年,获任尚书三公郎,累迁太子中舍人,成为巴东王子响的朋友。子响管理荆州时,柳胟跟随前往。子响喜欢亲近小人,柳胟料知这

  • 卷七·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七圣德【三 孝德】【臣】等谨按圣人之德无以加於孝者诗下武六章推阐孝思丕昭顺德而必极之绳武於祖受祜於天乃以致万年来贺之庥则夫以作求之盛彰笃庆之符理有同原而其量固恢之弥广者耳洪惟

  • 自序·王葆心

    处不讳之朝而言嬗代之事,信无尤也乎!虽然,吾有说焉。盖本朝,厚爱前代者也。乾隆四十年,于明代抗拒本朝植义不屈之人,而有「胜朝殉节诸臣录」以表之;于明代投顺本朝奔走创业之人,而有「贰臣」、「逆臣」诸传以耻之。于「殉节」

  • 刘山农·佚名

    刘山农先生小传刘先生榜名青字照藜谱名文玠字介玉比年鬻书海上别署天台山农海上人皆知为山农先生不知其姓刘更不知其名与字也原籍黄岩随宦至禾遂家焉尊人子华公世袭云骑尉授嘉标城守府以捕匪积劳咯血而逝先生少孤家贫

  • □□第六十六(阙)·墨子

    (阙)

  • 保持一定的距离·孔子

    【原文】 子游曰:“事君数①,斯②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注释】 ①数(ShUO):频繁琐碎。②斯:则,就。 【译文】 子游说:“服事君主太频繁琐碎,反而会招来羞辱;与朋友相交大频繁琐碎,反而会遭到疏远。” 【读解】 有人向孔子问做

  • 春秋诸国统纪序·齐履谦

    读三百五篇之诗曰有美有刺也读二百四十二年之春秋曰有襃有贬也盖夫子既殁而序诗传春秋者固已云然则非秦汉以后之儒创为是説也説经而迷于是也千年矣逮自朱子诗传出人始知诗之不为美刺作若春秋之不为襃贬作则朱子无论著

  • 襄公·襄公十一年·左丘明

    【经】十有一年春王正月,作三军。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不郊。郑公孙舍之帅师侵宋。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齐世子光、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伐郑。秋七月己未,同盟于亳城北。公至自伐郑。楚子、郑伯

  • 鹦鹉经·佚名

    全一卷。又称佛说鹦鹉经。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昔印度舍卫城有人名鹦鹉摩牢兜罗子,佛尝乞食其家,为说此经。内容述说人身有高下、好恶、清浊、健疾、美丑、贵贱、能无能、贫富、智愚等因果本末。本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