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自序

处不讳之朝而言嬗代之事,信无尤也乎!虽然,吾有说焉。

盖本朝,厚爱前代者也。乾隆四十年,于明代抗拒本朝植义不屈之人,而有「胜朝殉节诸臣录」以表之;于明代投顺本朝奔走创业之人,而有「贰臣」、「逆臣」诸传以耻之。于「殉节」一录,有专谥、通谥、祠祀之分;于「贰臣」一传,有甲编、乙编之别:亦若为明人报功、抒愤者然,何其快也!乌乎!兹录,兹传之人,当夫供职明廷,连镳汇进,无差别也;或跻膴仕、或被儒冠、或牧方隅、或亲戎马,无妍媸也。一心腾坠,一念死生;顺逆互为往来,身名各分存朽。被衮褒于异代,何荣?荣乎其克保我邦家也。受钺诛于朽骨,何辱?辱乎其湛覆我邦家也。乌乎!爱国之杰,其遗泽果及身而斩矣乎?有山川阻隘以湮之,有子姓零替以蚀之,有文献凋弊以佚之,有兴朝之严刑峻法、迭兴大狱以束缚而禁锢之;皆末造英豪九死不还,一瞑无可回春之巨阨也。于是,国史攘之,不予书其详;宗族屏之,争与讳其事;官书方志,淆列疑似而隐其真;私家断简,摭拾一二而閟其绩。口碑隐约,荒略无绪,而末由究稽。乌乎!爱国之杰,其遗泽果及身而斩矣乎?

若吾黄明季四十八砦诸豪者,吾哀之、痛之、景之、企之、髣之、佛之;发箧陈书,耳治口讯,留心越二十年之久,采书积八、九十种之多,比类属词,神昏目倦,始克一二补缀。若有以钩其沈、启其键、发其覆而表其微。既大恨我生太晚,上不逮四库馆销毁禁书之前;又自念出身太迟,进不获入中秘探国初之档:所得盖亦仅矣。然犹幸及我身为之,尚赖有此一、二之存也。即此一、二之存,虽谓出于本朝厚爱前代之留遗可也。何也?曰:开创之朝,引用降虏,权宜也;戈鋋所指,手戮烈士,亦权宜也。虽然,引用其人,不能不心恶其人;手戮其人,不能不心佩其人:公理也。人谁无国,恶之、佩之,各依其神明所注之国而生贵尚与裁抑之心。贵尚、裁抑因乎国,斯不得不激励我人爱国之心。「殉节」一录、「贰臣」一传,其示人以法外之意乎?芸芸编氓,仰窥宽大,因得各摭所闻之精忠谠节,斤斤护持于雷霆震怒之余,而诸人者遂藉以播蠹蚀之姓字于人往风微之口。乌乎!诸人者皆于朱明末造有关系之人也;腾裁笔舌,举皆以明代人还之明代焉,又安得不归功于本朝乎?

后之君子,有陋我闻见之隘者,本此益之;其尤我先哲人九地之灵,引领倾望于不已者尔。

光绪三十四年春三月,罗田王葆心谨识于京师宣南坊海王村。

猜你喜欢
  第二十二回 扫逆藩众叛荡平 激外变四州沦陷·蔡东藩
  名山藏卷之一百一·何乔远
  蜀碧卷四·彭遵泗
  卷之二十一·佚名
  第十四卷宋(一)·缪荃孙
  通志卷一百九上·郑樵
  一一三八 军机大臣奏遵查黄道周着《博物典汇》纂辑情形片·佚名
  卷三十九·佚名
  ·戊申晦日祭告城隍文·丁曰健
  ●附录·祁彪佳
  于栗瞡传·李延寿
  卷五十八·佚名
  第十七章 讨唐两大战役昆仑关和沙埔之战·李宗仁
  圣谕条列州县事宜·田文镜
  卷第廿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齣~第十齣·顾大典

    第一齣 家门始末【看花囘】〔末上〕屈指劳生百岁期。荣瘁相随。名牵利绾逡巡过。奈两轮玉走金飞。红颜成皓首。极品何爲。尘事常多雅会稀。忍不开眉。画堂歌管深深处。难忘酒盏花枝。醉鄕风景好。携手同归。【谢池春

  • 卷七·韦庄

    钦定四库全书 浣花集卷七       唐 韦庄 撰今体诗凡二十六首 建昌渡暝吟 月照临官渡郷情独浩然鸟栖彭蠡树月上建昌船市散渔翁醉楼深贾客眠隔江何处笛吹断緑杨烟 岁除对王秀才作 我惜今宵促君愁玉漏频岂知新

  • 乾坤清气卷三·偶桓

    钦定四库全书乾坤清气卷三明 偶桓 编七言古诗邓州城楼       元好问裕之邓州城下湍水流邓州城隅多古丘隆中布衣不复见浮云西北空悠悠长鲸驾空海波立老鹤呌月苍烟愁自古江山感游子今人谁觧赋登楼金太子允恭墨

  • 第十八回 得后教椎击郭招讨 遘兵乱劫逼李令公·蔡东藩

      却说王宗弼纳款唐军,并斩内枢密使宋光嗣、景润澄,及宣徽使李周辂、欧阳晃,说他荧惑唐主,函首送唐帅继岌,又责韩昭佞谀,枭首金马坊门,又令子从班,劫得蜀主后宫,及珍奇宝玩,赍献继岌及郭崇韬,求为西川节度使。继岌笑道:“这原

  • 第四回 追失马幸遇良朋 喜乘龙送归佳耦·蔡东藩

      却说帖木真匿身羊毛车内,被那女子一吓,险些儿魂胆飞扬,忙向女子道:“好妹子!你与我羊毛盖住,休被歹人看见,我心内一慌,连手足都麻木不仁了。”应有这般情景,但也亏作书人描摹。女子闻言,急将羊毛乱扯,扯出了一大堆,叫帖木真

  •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五十六·乾隆

      唐  肃宗皇帝  【丁酉】至德二载春正月上皇以李麟【懿祖之后】同平章事命崔圆赴彭原安庆绪杀禄山  禄山自起兵以来目渐昏至是不复睹物又病疽性益躁左右使令小不如意辄加棰挞时或杀之阉宦李猪儿被挞尤多左

  • 卷第四·徐鼒

    乙巳(十七日),闯贼围明京师。是日,早朝召对;诸臣皆惶恐莫对,嘘唏泪承睫。明帝书御案:『文武官个个可杀,百姓不可杀』;示司礼监王之心,随拭去。吴履中复申捐赀募兵议。魏藻德曰:『营兵屡守城,尚胆怯惊走;百姓非素习,益畏惧,恐致误事』

  • 卷十七·杨士奇

    永乐元年二月戊申朔 右军都督佥事山青卒青徐州人为燕山左护卫百户涉古今知大义沉毅有勇略以靖难功累官至都督佥事至是卒 上辍视朝三日赐祭及赙○己酉升行人司副李伟为光禄寺少卿汀州府推官高致为寺丞○庚戌 设北京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一·佚名

    天顺三年三月癸未朔命故金吾左卫指挥佥事曹玉从弟顺童袭职○巡抚宁夏右副都御史陈翌奏宁夏等卫学凡遇春秋二丁所用牲帛等物俱于公用粮内支给买办景泰五年革罢止行释菜礼且本处公用田粮岁入数多专以支给春秋二丁及旗纛

  • 徐司马传·张廷玉

    徐司马,字从政,扬州人。元末兵乱,年仅九岁,无依无靠,太祖得到他,收为养子,并赐姓。长大后,出入侍从左右。到了攻占婺州,任命为总制,命他协助元帅常遇春镇守婺州。吴元年授予金华卫指挥同知。洪武元年(1368),跟从副将军李文忠北征

  • 第一节诸教情状·吕思勉

    当晋、南北朝之世,佛教之流传初盛;牢笼旧有诸迷信之道教,亦于此时长成。适会新莽变法败绩,吾国人不复敢言改变社会组织、政治制度,而欲以空言提唱道德,移易人心,玄学因之昌盛;其易与哲理精深之佛教合流,又将己所崇信之哲理,与旧

  • 十二年·佚名

    (己卯)十二年大明萬曆七年三月3月25日○庚午,臺諫追論孝陵監董官,不謹君父之喪,追削任權等爵秩。○晝講。筵中,方講《春秋》,金宇顒啓曰:「以《春秋》之法論之,人臣有今將之心,卽與親弑同,所以誅其意也。孝陵之事,賊臣李芑,顯有無

  • 孟子说卷二·张栻

    宋 张栻 着公孙丑上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或问乎曽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曽西蹵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蹵然蹵踖】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曽西艴然不悦曰【艴然不恱

  • 经济文衡后集卷九·佚名

    宋 滕珙 撰齐国臣类论夫子称管仲之功文集读余隠之辩李公常语上此段谓孔子于管仲但许其有仁者之功夫子之于管仲大其功而小其器邵康节亦谓五霸者功之首罪之魁也知此者可与论桓公管仲之事矣夫子言如其仁者以当时王者不

  • 祀义篇第七六·王充

    【题解】迷信鬼神的人“以为祭祀者必有福,不祭祀者必有祸”。他们相信“死人有知,鬼神饮食,犹相宾客,宾客悦喜,报主人恩矣”。王充坚决反对这种观点。他明确指出,“今所祭死人,死人无知,不能饮食”;“人之死也

  • 杂阿含经卷第五·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一○三)如是我闻。一时。有众多上座比丘住拘舍弥国瞿师罗园。时。有差摩比丘住拘舍弥国跋陀梨园。身得重病。时。有陀娑比丘为瞻病者。时。陀娑比丘诣诸上座比丘。礼诸上座比丘足。于一面住。诸

  • 卷第四十八(禽畜生部中虫畜生部下)·宝唱

    经律异相卷第四十八(禽畜生部中虫畜生部下)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金翅一(二事) ·千秋二(一事) ·雁三(三事)·鹤四(一事)  ·鸽五(二事) ·雉六(一事) ·乌七(

  • 卷六十·性音

    宗鉴法林卷六十 集云堂 编 大鉴下五世 洞山因僧问。时时勤拂拭。莫遣惹尘埃。为甚么不得它衣钵。师曰。直饶道本来无一物。也未合得它衣钵。且道什么人合得。僧下九十六语皆不契。末后曰。设使将来。它亦不受。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