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礼记析疑卷四十四

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

乡饮酒义

郑注乡大夫饮国中贤者乡宜作卿周官乡大夫兴贤能之后退以乡射之礼五物询众庶乃所以终前事为后举张本不得为饮国中贤者尹吉甫饮御诸友而张仲在焉公父文伯饮南宫敬叔酒以路堵父为客是为卿大夫饮国中贤者所以别为一礼也

不慢不争则逺于鬬辨矣不鬬辨则无暴乱之祸矣古者祭祀乡射皆献酬交错俾族姻乡党时时聚会以通其欢忻则争慢无由生而鬭辨自逺矣末世暴乱之兴皆由于鬭辨然后知先王之礼乃所以消祸于无形也

故圣人制之以道乡人士君子

士君子秀民也乡人兼朴者而言也圣人制此礼所以开导乡人之秀者朴者使观感而兴于行也秀者见礼则朴者慕矣 故圣人制之句

宾主象天地也介僎象隂阳也

宾以义立主人以仁接故以象天地之对待介以辅宾僎辅主人故以象隂阳之流通

让之三也象月之三日而成魄也

月行正当日下则明掩而为晦渐逺则明生是月与日相让而后明生也明生而后魄可见故曰三日而成魄朱子以防义为非但以既望而生魄为义不当曰三日而成 李光地曰厯家以朔及前后二日为食限此时月切于日浑然是魄所谓三日成魄也谓之让者朱子觧月防望为隂盛亢阳则成魄非让乎

礼以体长幼曰徳

乡饮酒之礼众宾众子弟壹以齿为序而不论其身与父兄之爵等则少者或以为屈而老者亦为之不安宾介与众宾壹以徳行道艺为凖并不论其齿之少长则立于阶下者或不能平而席于堂上者亦为之不适圣人制礼使与于斯者各自体认其为长为幼之道知尚齿贵徳并行而不相悖乃天理之自然人心之同然事习而心安故谓之徳也

故曰古之学术道者将以得身也

乡饮酒之礼凡在列者皆士也农工商不与焉故专以学术道者为言不惟宾介三宾以徳行道艺为众所推是谓得身凡与于斯礼者有所观感兴起皆以求得其身也

乡饮酒之礼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聴政役所以明尊长也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入孝弟民入孝弟出尊长养老而后成教成教而后国可安也君子之所谓孝者非家至而日见之也合诸乡射教之乡饮酒之礼而孝弟之行立矣

此节为党正属民饮酒以正齿位之礼无疑但宜退置篇末则节次分明而义意相贯盖乡饮酒之为国政者乡大夫兴贤能一也州长习射谓之乡射而兴贤能之后亦用此礼以询众庶二也党正正齿位三也自萹首至故曰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专言兴贤能之礼一人之所记也乡射有宾无介则党正之正齿位及蜡饮可知矣自乡饮酒之义至礼之大参又一人所记也其释宾主介僎位乡与前记有同有异则非前人所记明矣此节则因兴贤能而及正齿位又曰合诸乡射所以补前记之阙也或即前人所记或出一人皆不可知然必如是而后乡饮酒之施于国政者备若卿大夫饮同官及国中贤者则私家之事又别无异义故弗之及耳 前因三宾而推之国立三卿以为政教之本此因养老而合诸乡射以为教成国安之本辞意相应似出一人之手岂编次者误置于前或简错与 侪伍之长尚宜尊而况天显之义乎他人之老尚宜养而况生我之恩乎乡大夫州长党正在民上者犹且尊养其所治之民而况父母诸父诸兄为已所怙恃承奉少小保抱相携持者乎故必知尊长养老而后能设诚于孝弟也野人椎鲁与父兄耦居杂处或至勃谿见上之人尊长养老则孝弟之心油然而生矣

一人觯乃立司正焉

李光地曰一人觯在未歌之前立司正在既歌之后记者以类相从故连言之

宾酬主人主人酬介介酬众宾少长以齿终于沃洗者焉

李光地曰旅酬毕后使二人举觯宾介主僎彻俎降脱屦升堂行无算爵少长以齿终于沃洗者在无算爵节内乡饮酒记所谓主人之賛者不与无算爵然后与是也本二节而记者一之疏云因旅酬遂连言无算爵见无不周徧

乡饮酒之义

此下乃别一人所记其中有前记所未备者故后儒并存之疏谓覆明上记之意非也

主人者造之产万物者也

造造于东方也主人之造于东方以主人养宾亦有产物之义也非造作饮食之谓

猜你喜欢
  泾野子内篇卷十一·吕柟
  卷九·魏了翁
  第一卦:《乾卦》·佚名
  遵大路·佚名
  卷十·刘敞
  谷梁折诸卷四·张尚瑗
  结和第四十三·桓宽
  卷二·佚名
  卷四百一十三·佚名
  卷一百二十五·佚名
  兴显品第九·佚名
  征求佛生年考·太虚
  谈 唯 识·太虚
  佛说弘道广显三昧经卷第二·佚名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卷第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第十四·陈与义

    ○秋夜咏月庭树日日疎,稍觉夜月添。推愁了此段,卷我三间帘。黄花墙阴远,白发露气严。平生六尺影,随我送凉炎。踏破千忧地,投老乃自嫌。尚想采石江,宫锦映霜蟾。夜半赋诗成,起舞鱼龙兼。办此讵难事,取快端宜廉。○入城竹舆声伊

  • 第十八歌 亮月弯弯照九州·刘半农

    (牧歌)亮月弯弯照九州,九州之外还有第十州。 黄牛水牛你听我说:我姓吴来姐姓周。亮月弯弯照世人,一人肚里一条心。 黄牛水牛你听我说:我格心来就是姐格心。亮月弯弯照八方,一方成熟一方荒。 黄牛水牛你听我说:我情愿姐田里熟

  • 卷六十七·吴之振

    <集部,总集类,宋诗钞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六十七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陆游劒南诗钞【四】斋中杂兴十首以丈夫贵壮健惨戚非朱顔为韵成童入乡校诸老席函丈堂堂韩有功英概今可想从父有彦远早以直自养始终临川学力守非有

  • 御选明诗卷二十五·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二十五五言古诗十王韦怀师文幽蓟多北风尘埃旦暮起严冬十二月积雪亘千里落落高树摧靡靡劲草死中夜独彷徨念我同怀子遥遥涉?冰单车渡易水岁暮人闭关何为逺游此郑善夫黄山杂诗黄山如岱岳萝山若梁

  • 國朝獻徵錄卷之七十八·焦竑

      太醫院(尚書掌院事 院使 院判 御醫 吏目 正科 附)   ◆尚書掌院事   光祿大夫太子太保禮部尚書掌太醫院事謚恭僖許公紳墓志銘(張文憲)   ○光祿大夫太子太保禮部尚書掌太醫院事謚恭僖許公紳墓志銘(張文憲)

  • 圣驾南巡日录·陆深

    嘉靖十有八年巳亥春正月望 圣驾巡幸承天相度 显陵迁合是行也秉于 上心之独断诸凡机务咸躬亲裁决若 册立东宫分王 ■〈礻谷〉 景 祭告 郊庙建置留守遣使行边特设都护将军左右副将军由是临 轩挂印内刺前驱雷动

  • 卷之三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二百九十四 庄亲王允禄奏审讯绥赫德钻营老平郡王摺·佚名

    雍正十一年十月初七日 和硕庄亲王臣允禄谨奏:臣遵旨讯问原任织造绥赫德以财钻营一案。 据绥赫德供称:奴才原有宝月瓶一件,洋漆小书架一对,玉寿星一个,铜鼎一个,放今年二三月间,交与开古董铺的沈姓人拿去变卖。後来沈姓人带了

  • 第三卷 吴 梁·缪荃孙

    吴禅国山碑在宜兴拓本高一丈,广一丈,篆书,四十三行,行二十五字。□□□□□□□□□□□□□□□□□□□□□□□□□右第一行。凡《云麓漫钞》及《荆溪外纪》所阙之字,并作□。其二书所有,而今碑文漫灭莫辨者,于字外作〈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五十九·阿桂

    四月戊戌上谕军机大臣曰昨以丰升额一路兵力稍单因传谕图思徳令将原偹之兵选派二千迅速起程前往今思添调黔兵原为协助进勦之势若黔兵到时丰升额业已攻克日旁等处进攻勒鸟围自当令调到之兵随其继进若日旁尚未攻克或温福

  • 卷十六·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十六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尚书注疏第五存旧尚书注疏卷第五【宋板】益稷考异古本经帝曰来禹汝亦昌言汝作女篇内皆同否则威之威作畏 明庶以功庶作试 谁敢不让不作弗下皆同 惟慢游是好无

  • 僖公·僖公二十二年·左丘明

    【经】二十有二年春,公伐邾,取须句。夏,宋公、卫侯、许男、滕子伐郑。秋八月丁未,及邾人战于升陉。冬十有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师败绩。【传】二十二年春,伐邾,取须句,反其君焉,礼也。三月,郑伯如楚。夏,宋公伐郑。子鱼

  • 偈颂品第十之二·佚名

    若诸修行者,不起於分别。不久得三昧,力通及自在。修行者不应,妄执从微尘。时胜性作者,缘生於世间。世从自分别,种种习气生。修行者应观,诸有如梦幻。恒常见远离,诽谤及建立。身资及所住,不分别三有。不思想饮食,正念端身祝数数

  •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第三·佚名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世间成就品第五  尔时世尊复告执金刚秘密主而说偈言。  如真言教法  成就于彼果  当字字相应  句句亦如是  作心想念诵  善住一洛叉  初字菩提心  第二名为声 

  • 金刚般若经赞述卷上·窥基

    大乘窥基撰一彰因起二明年主三释本文。初中有二。一明经因起即谓空有二因。乃有阿僧伽佛去世后九百年。上请慈尊为开中道说。瑜伽十七地中边分别论等并弥勒所谈。并如广章说。有少差异如别纸。二明论因起者。摄大乘云

  • 第四十二章 略究四部义·多罗那他

    以上所述的僧伽一切部派都是由四部和十八部分出来的,因此,若是略引其端述说他们的安立,那末,解释十八部各自的见行虽然没有什么不一致,但对分裂的情况,产生了种种不同的意见。上座部诸师的意见:最初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大

  • 博山雪關智誾禪師傳·雪关智訚

    閩中西峰居士曹學佺撰師諱智誾,上饒傅氏子,八歲喪父,母鄭氏送依景德寺長老傳公為童子。傳公教令頂禮觀音大士,一夕夢大士手摩其頂,由是泛覽群書,奭然意解。一日見《壇經》「火燒海底」句,疑之,乃參禮博山來公,山令默究船子藏身

  • 古今词话·杨湜

    词话。一卷。南宋杨湜撰。杨湜(生平不详),字曼倩。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对此书已加称引,知杨湜为绍兴年间人。《古今词话》采辑五代以下词林逸事,仿唐宋说部体裁,所记本事每多不实,大都出于传闻。胡仔《苕溪渔隐丛话》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