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百八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八十七

卢言【一作顔诗一首】

上安禄山【禄山入洛阳大雪盈尺言上诗】

象曰云雷屯大君理经纶马上取天下雪中朝海神裵諝【字士明闻喜人擢明经累官至兵部侍郎河南尹诗一首】

储潭庙【大历三年戊申岁季夏闰月壬子日感应至大历五年庚戌岁夏六月甲午建】

江水上源急如箭潭北转急令目眩中间十里澄漫漫龙蛇若见若不见老农老圃望天语储潭之神可致雨质明斋服躬往奠牢醴丰洁精诚举女巫纷纷堂下儛色似授兮意似与云在山兮风在林风云忽起潭更深气霾祠宇连江隂朝日不复照翠岑回溪口兮櫂清流好风带雨送到州吏人雨立喜再拜神兮灵兮如献酬城上楼兮危架空登四望兮暗蒙蒙不知兮千万里惠泽愿兮与之同我有言兮报匪徐车骑复往礼如初高垣墉兮大其门洒扫丹雘壮神居使过庙者之加敬酒

食货财而有余神兮灵神兮灵匪享慢享克诚

任要【兖州团练使诗一首】

腊月中与韦户曹游发生洞裵回之际见双白蝙蝠三飞洞门时多异之同为口号【贞元十四年第八句缺二字】

山翠羃灵洞洞深玄想微一双白蝙蝠三度向明飞虽然有两翅了自无毛衣若非饱石髓那得凌  偶见归堪说殊胜不见归

韦洪【京兆人官户曹诗一首】

腊月中游发生洞裵回之际见双白蝙蝠三飞洞门时多异之同为口号【第九句缺一字】

欲验发生洞先开冰雪行窥临见二翼色素飞无声状类白蝙蝠幽感腾化精应知五马来啓蛰迎春荣露冕之久鸣驺还慰情

马乂【宣宗时人诗一首】

蜀中经蛮後寄陶雍

贼马渡泸水北来如鸟轻几年期凤阙一日破龟城此地有征战谁家无死生人悲还旧里鸟喜下空营弟侄意初定交朋心尚惊自从经难後吟苦似猨声

张绍【南唐人诗一首】

冲佑观

大始未形混沌无际上下开运乾坤定位日月丽天山川镇地万彚犹屯三才始备肇有神化初生蒸民上惟立德下无疎亲皇风荡荡黔首淳淳天下有道谁非圣人开源嗜慾浇漓俗盛贤者避世真人革命八极神乡十州异境翠阜丹丘潜伏灵圣惟彼武夷实曰洞天峰峦黛染岩岫霞鲜金房玉室羽盖云軿葬日风雨会有神仙国步多艰皇纲中絶四海九州瓜分幅裂稔祸陬隅阻兵瓯越寂寞玄风荒凉绦阙赫赫烈祖再造丕基拱揖高让神人乐推明明我后允协昌基功崇下武德茂重熙睿哲英断雄略神智拓土开疆经天纬地五岭来庭三湘清彻四海震威羣生怀惠犹劳宵旰犹混马车贪狼俟静害焉方除淹留骏驭想像鹑居心悬真洞梦到华胥乃眷名山追惟圣迹内库颁金元侯奉职三境求规五灵取则跨谷弥冈张霄架极珠宫宝殿璇台玉堂凤翔高甍龙转回廊错落金碧玲珑璧璫云生林楚雷绕籓墙七圣斯严三君如在八景灵舆九华神盖清霄莫胥明霜匪对彷佛壶中依稀物外衆真之宇拟之无伦会僊之类名之惟新高峰为壑区谷成垧皇献颂声永絶淄磷

郑露【字思叟号南湖莆田人太府卿诗一首】

彻云涧

延绵不可穷寒光彻云际落石蚤雷鸣溅空春雨细林披【字茂则号师道官刺史诗一首】

秋气尚高凉

秋气尚高凉寒笛吹万木故人入我庭相照不出屋山川虽远观高怀不能掬

公孙杲【承宣郎行博城县丞诗一首】

五言赠诸法师

驾鹤排朱雾乘鸾入紫烟凌晨味潭菊薄暮翫峰莲玉叶低梁下金飀引窗前啸傲云霞际留情鳞羽年李敻【定州司马诗一首】

恒岳晨望有怀

二仪均四序五岳分九州灵造良难测神功匪易酬恒山北临岱秀崿东跨幽澒洞镇河朔嵯峨冠嵩丘禋祠彰旧典坛庙列平畴古树侵云密飞泉界道流从官叨佐理衔命奉珍羞荐玉申诚效锵金谅有由郊原照初日林薄委徂秋塞近风声厉川长雾气收他乡饶感激归望切祈求景福如光愿私门当复侯

畅甫【诗一首】

偶宴西蜀摩诃池

珍木郁清池风荷左右披浅觞寜及醉慢舸不知移?林簟光冷照流簪影攲胡为独羁者雪涕向涟漪吴士矩【诗一首】

饮後献时相【士矩牧大郡因时相论置军倅献此】

一夕心期一种欢那知疎散负杯盘尊前数片朝云在不许冯公子细看

吴黔【诗一首】

失题

故国海云端归寜便整鞍里荣身上蒨省罢手中兰烧急平芜广风悲古木寒谢公山色在朝夕共谁观崔融【乾寜中吴郡人诗一首】

题惠聚寺【苏州崑山县惠聚寺殿基乃鬼神一夕砌成殿中有僧繇画龙每因风雨夜腾趠波涛伤田害稼乡人患之僧繇再画一鎻鎻之仍画一钉钉其鎻至今人扪其钉头隐隐融因题寺壁】

人莫嫌山小僧还爱寺灵殿高神气力龙活客丹青钱信【诗一首】

平望赠蚊

安得神仙术试为施康济使此平望村如吾江子滙胡传美【诗一首】

武康碧落观

仙宫碧落太微书遗蹟依然掩故居幢节不归天杳邈烟霞空锁日幽虚不逢金简扳云洞可惜瑶台叠藓除欲脱儒衣陪羽客伤心齿发已凋疎

许宏【诗一首】

白云寺

踏破苔痕一迳斑白云飞处见青山不知浮世尘中客几个能知物外间

文丙【诗五首】

罗浮山

罗浮多胜境梦到固无因知有长生药谁为不死人根虽盘地脉势自倚天津未便甘休去须栖老此身

牡丹

万物承春各鬭奇百花分贵近亭池开时若也姮娥见落日那堪公子知诗客筵中金琖满美人头上玉钗垂不同寒菊舒重九只拟清香泛酒巵

藓花

寂寞人偏重无心媿牡丹秋风凋不得流水泛应难怪石从敎徧幽庭一任盘若逢公子顾重叠是朱栏

新栽松

可怜同百草况复雪霜姿歌舞地不尚岁寒人自移堦除添冷淡毫末入思惟尽道生云洞谁知路嶮巇

柳【第二句缺一字】

何事动吟哦长 翠色和垂隂千树少送别一枝多带雾笼彭泽揺风舞汴河只因隋帝植民力几销磨路应【诗一首】

仙岩四瀑布即事寄上秘书包监侍郎七兄吏部李侍郎十七兄婺州赵中丞处州齐谏议明州李九郎十四韵

絶境久蒙蔽芟萝方迨兹樵苏尚未及冠冕谁能知缘崖开迳小架木度空危水激千雷发珠聨万贯垂隂晴状非一昏旦势多奇井识轩辕迹坛余汉武基猨声响深洞岩影倒澄池想像虬龙去依稀羽客随翫奇目岂倦寻异神忘疲干云松作盖积翠薜成帷含意攀丹桂凝情顾紫芝芸香蔼芳气冰镜彻圆规胥念沧波远徒怀魏阙期徵黄应计日莫鄙北山移

李缜【诗一首】

奉和郎中游仙岩四瀑布寄包秘监李吏部赵婺州中丞齐处州谏议十四韵

符守分珪组放情在丘峦悠然造云族忽尔登天坛求古理方赜翫奇物不殚晴光散崖壁瑞气生芝兰中有四瀑水奔流状千般风云隐岩底雨雪霏林端晶晶含古色飕飕引晨寒澄潭见猨饮潜穴知龙盘坐憇苔石遍仰窥杉桂攒幽蹊创高躅灵药余仙飱携赏喜康乐示文惊建安缣缃炳珠宝中外贻同官末调亦何为辄陪高唱难慙非御徒者还得依门栏

戴公怀【诗一首】

奉和郎中游仙山四瀑泉兼寄李吏部包秘监赵婺州齐处州

今日永嘉守复追山水游因寻莽苍野遂得轩辕丘访古事难究览新情屡周溪垂绿筱暗岩度白云幽过石奇不尽出林香更浮凭高拥虎节搏险窥龙湫淙潨泻三四奔腾千万秋寒惊殷雷动暑骇繁霜流沬溅羣鸟外光揺数峰头丛崖散滴沥近谷藏飕飀况此特形胜自余非等俦灵光掩五岳仙气均十洲书以谢羣彦永将叙徽猷当思共攀陟东南看斗牛

孟翔【诗一首】

奉和郎中游仙山四瀑布兼寄李吏部包秘监判官

昔人恣探讨飞流称石门安知郡城侧别有神泉源疏凿意大禹勤求闻轩辕悠悠几千岁翳荟羣木繁奇状出蔽蔓胜槩毕讨论沿崖百丈落奔注当空翻下如散雨足上拟屯云根变态凡几处静神竟朝昏渴贤寄珠玉受馥寻兰荪萝茑罥紫绶岩隈驻朱轓方思谢康乐好事名空存

崔耿【诗一首】

晩眺

江溶流落景山色凝暮烟衰发照秋日壮心减昔年愁吟长抱膝孰诉高高天

宇文鼎【诗一首】

山下泉

可致清川广难量利物功涓流此山下谁识去无穷郭密之【诗一首】

永嘉经谢公石门山作

绵境经耳目未尝旷跻登一窥石门险再涤心神懵洞壑閟金涧欹崖盘石楞隂潭下羃羃秀岭上层层千丈瀑流蹇半溪风雨絙兴余志每惬心远道自弘乘轺广储峙只命媿才能辍櫂周气象扪条历骞崩忽如生羽翼怳若将起腾谢客今巳矣我来谁与朋

扈载【诗一首】

芳草

幽芳无处无幽处恨何如倦客伤归思春风满旧居晩烟迷杳霭朝露健扶疎省傍灵光看残阳少皡区薛光谦【诗一首】

任阆中下乡检田登艾萧山北望

观农巡井邑长望历山川拥涧开新耨缘崖指火田荒村无径陌古戍有风烟瓠叶萦篱长藤花绕架悬岸高攒树石水净写云天回首乡关路行歌犹喟然

尉迟汾【朝散大夫守卫尉少卿诗一首】

府尹王侍郎准制拜岳因状嵩高灵胜寄呈三十韵

雄雄天之中峻极闻维嵩作镇盛标格出云为雨风瑞时物不疠顺泽年多丰加高冠四方【白虎通云中央之岳独加高字者何中央居四方之中可高故曰嵩高】视秩居三公明朝?昭报颁祀岁严恭署祝纡御札诏贤导宸衷皇皇三川守馨德清明躬肃徒奉兰沐竟夕玉华东星汉耿斋户松泉寒寿宫具修谅蠲吉曙色犹葱曚端仪大圭立兴俛声玲珑挹瓒椒桂馥奏金岩壑空灵歆若有荅彷佛传祝工卒事不遑偃胜奇纷四丛朝霞破灵嶂错落间苍红动息形似蚁玄黄气如笼奔倾千万状羣岳安比崇日月襟袖捧人天道路通冥搜必殚竭跻览忘崎穹踏翠徧诸刹趣绵步难终浮丘仙袂接谢公屐齿穷龙潭应下瞰九曲当骇容【又有九龙潭在寺侧崇崖对耸壁立千仭九曲分蓄黑不测】龙门计东豁三台有何踪【杂道书云自岳庙东二十里至一山名曰东龙门其东有三台山昔汉武东巡过此山覩三学仙女遂以为名焉】金象语奚应【仙经云嵩高大岩下有佛图音妙有大金像在中来语寺僧密公密公时在嵩高寺寺在嵩脚下闻之欣然披林求索时白雾昏迷失路一往看之即入山水维覩一麝香去人三四步侧足双跳步步若有所引良久回顾去十步中忽有焰青色就视之得自然天池】玉人光想融【卢元明嵩山记岳庙画为神像有一玉人长五寸玉色甚光润制作亦佳莫知早晩所造盖岳神之像相传谓明公山中人悉云尝失之经旬乃覩】瑶浆与石髓清骨宜遭逢【世说嵩山北有大穴中覩二人围棊有一桮白饮与堕者饮气力十倍棊者问愿停否堕者云不愿棊者曰从此西行天井中多蛟龙但投身入井自当得出若饥取井物食之堕者如言可半年乃出蜀中问张华华曰此仙馆丈夫所饮者玉浆所食者龙穴石髓】况是降神处迹惟申甫同周翰已洽论伊衡亦期功诚富东山兴须陟中台庸勉促旋騑軨未可恋云松散材事即异期为卜一峰

马令【失名守博城县令诗一首】

早春陪敕使麻先生【慈力】祭岳【久视二年 第八句十一句十二句各缺一字】

我皇盛文物道化天地先鞭挞走神鬼玉帛礼山川忽下袁州使来游紫洞前青羊得处所白鹤 时年?恳飞龙记昭彰化鸟篇 风半山水 气总云烟光抱昇中日霞明五色天山横翠微外室在绿潭边缇幕灰初屐焚林火欲然年光着草树春色换山泉伊水来何日嵩岩去几千山疑小天下人是会神仙叶令乘凫入浮丘驾鹤旋麻姑几年岁三见海成田

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八十七

猜你喜欢
  萧仲昺·唐圭璋
  蠲戏斋诗话(一)·马一浮
  十八家诗抄·卷二十八·曾国藩
  第三十出 欢挠·汤显祖
  第二十三出 冥判·汤显祖
  第二十六出 合鎞·叶宪祖
  卷二·孙默
  卷二百二十八·陈思
  他们的天平·刘半农
  卷一百五十·曹学佺
  卷六·孟郊
  薛涛集补遗·佚名
  卷五百六十五·佚名
  江西诗派小序·刘克庄
  卷二·文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王世贞

      高子业少负渊敏,生支干与伪汉友谅同。既迁楚臬,恆邑邑不自得,发病卒,实友谅彭湖之岁也。其诗如“积贱讵有基,履荣诚无阶”,“既妨来者途,谁明去矣怀”,“茫然大楚国,白日失兼城”,“久

  • ◆王总管翰(友石山人遗稿)·顾嗣立

    翰字用文,灵武人。先世本齐人,没于西夏。元初,赐姓唐兀氏。从下江淮,以领兵千户镇庐州,家焉。翰初名那木罕,年十六,领所部有能名。省府交荐,除庐州路治中,改福州路,寻以同知升理问官,综理永福、罗源二县。擢江西福建行省郎中。平

  • 卷二百九十二·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卷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九十二冬青类五言律洞灵观冬青       【唐】许 浑雪霰不凋色两株交石坛未秋红实浅经夏绿隂寒露重蝉鸣急风多鸟宿难何如西禁栁晴舞玉阑干七言絶句汉宫曲       

  • 卷二百五十六·列传第十五·脱脱

        赵普   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后唐幽帅赵德钧连年用兵,民力疲弊。普父回举族徙常山,又徙河南洛阳。普沈厚寡言,镇阳豪族魏氏以女妻之。   周显德初,永兴军节度刘词辟为从事,词卒,遗表荐普于朝。世宗用兵

  • 卷七 前赵录七·崔鸿

    刘曜下 光初九年春三月曜立刘氏为皇后遣将军康平冦魏兴及南阳石勒将石他自雁门出上郡袭安国将军北羌王盆句除俘三千余落获牛马羊百余万而去曜大怒投袂而起即日次于渭城遣中山王岳追之曜进次富

  • 卷之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宽彻普化传·宋濂

    宽彻普化,世祖之孙,镇南王脱欢之子,泰定三年封为威顺王,镇守武昌,赐金印,拨付怯薛丹五百名,又自募至一千人。湖广行省供给钱粮衣装,每年支米三万石、钱三万二千锭。还要供给其王子诸妃膳食。文宗天历初年(1328),赐宽彻普化金银

  • 四一 高等法院·邹韬奋

    十二月四日的下午一点半的时候,我们刚才吃完午饭,公安局第三科科长跑进来,说立刻要送我们到苏州高等法院去。我们突然得到这个“立刻”动身的消息,想打个电话给家属通知一下,免得家人挂念,而且我们里面还有人要叫家属送铺盖

  • 卷四十一 既夕礼第十三·郑玄

    设?于于东堂下,南顺,齐于坫,馔于其上,两С醴、酒,酒在南。篚在东,南顺,实角觯四,木?四二,素勺二。豆在С北,二以并。笾亦如之。(?于,今之?也。各觯四,木?四二,素勺,为少进醴酒,兼馔之也。勺二,醴、酒各一也。豆笾二以并,则是大敛馔也。

  • 积善之方·袁黄

    一、积善之家有馀庆 古时有一妇人颜氏,把女儿许配给孔子的父亲,只打听其祖先是否积有大德,而不管孔家是否富有,她认为只要祖上积有大德,其子孙必然会出人头地。孔子也称赞舜之大孝说:“舜必能流芳千古,子孙兴旺”

  • 将理第九·尉缭

    理,指治狱之事,理官,相当于现代的法官。古代兵刑合一,将领要兼管听讼断狱。所以篇首就说:“凡将,理官也。”继之指出,执法必须公正廉明,反对徇私舞弊,刑讯逼供,株连无辜等危害国家人民的行为。50、凡将理官也,万物之主

  • 卷六十·佚名

    △初分赞大乘品第十六之五善现,过去布施波罗蜜多。过去布施波罗蜜多空。未来布施波罗蜜多。未来布施波罗蜜多空。现在布施波罗蜜多。现在布施波罗蜜多空。过去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过去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

  • 贤护分嘱累品第十七·佚名

    尔时世尊告贤护菩萨言:贤护。是故彼善男子有净信者,常当精勤听此三昧。既闻受已读诵总持思惟其义。广为世间分别演说。宜善书写安置藏中。所以者何。贤护。於我灭後当来之世。有诸菩萨摩诃萨辈净信心者,为众生故当求多闻

  • 佛说七佛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大苾刍众,持钵食时诣迦里梨道场,共坐思惟:“过去世时有何佛出现,族姓寿量其义云何?”如是思已,互相推问而不能知

  • 庚辰重九缙云登高集序·太虚

    庚辰重九,在渝州嘉陵江小三峡上缙云山,倡议作登高诗会。以王摩诘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分韵。由冶公、了空设蔬,集山中缁素能诗者。宴毕,同跻缙云九峰最雄杰之狮子

  • 转移风气运动的原则·太虚

    ──三十三年三月在重庆太寓作──风气应包括学术、思想、积习、时尚等,而转移之际以文化思潮为主动。然转移又容易扶得东来西又倒,如重古轻今,重今轻古,重中轻外,重外轻中,重利轻义,重义轻利,重雅轻俗,重俗轻雅等。中国过去与

  • 佛法金汤编卷第十四·岱宗心泰

    会稽沙门 心泰 编天台沙门 真清 阅南宋都杭。起高宗丁未。尽幼主丙子。七主。一百五十年。高宗帝讳构。徽宗第九子。母韦氏。徽宗梦武肃钱王入室已而生帝。初封康王。即位於宋州。丁未改建炎元年。【标】帝幸维扬

  • 艳阳下的谋杀案·阿加莎·克里斯蒂

    《艳阳下的谋杀案》,又译作《阳光下的罪恶》,是英国女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创作的一部长篇侦探小说。作品以一个漂亮而富有的妇女在风景如画、安祥和平的著名海湾旅游地被谋杀的悲剧,揭示了在“阳光下处处有罪恶”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