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六十四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春秋左传注疏第十二

僖公元年

考异足利本经获莒拏拏作挐永懐堂同传注放此谨按宋板经作拏注释文疏作挐参差不一传君子以齐人杀哀姜也为已甚矣齐人下有之字永懐堂同注偃邾地谨按经文九月公败邾师于偃下诸本有此三字注崇祯本脱之 故无浅深常准准作准永懐堂同故要而败之要上有公字宋板永懐堂同 言君子有三从之义君作女谨按惟万厯与崇祯本同 在夫家有罪非父母所宜讨也父母下有家字上二本同释文准之尹反【四叶】元文准作准疏防在盟前知其后盟也【二叶左九行】宋板其作非 是皆大夫将也【五叶右四行】是皆作皆是

补遗宋板疏无浅深常准【四叶左六行】作无深浅常凖 于其竟内【五叶左四行】其作是 邾之与鲁【六叶右三行】与作于

僖公二年

考异足利本传鬭章囚郑伯作聃宋板同谨按从耳为是考字书无从目者本作耼俗作冉注故假道假作借宋板永懐堂同 始来服齐故为今诸侯正误今当作令释文懦本又作燸乃乱反又乃货反字林作懦音乃乱反【八叶】元文作懦本又作燸乃乱反又乃货反字林愞音乃乱反偄音让丈反云弱也谨按今所引多作字无偄字以下疏若虞为兵主自当有先【九叶右八行】宋板有作在 故知晋犹兵主【九行】兵主作主兵

补遗宋板注故为今诸侯今作合足利本同释文见贤遄反【七叶】遄作遍

僖公三年

考异足利本注于播种五稼无损无种字

僖公四年

经夏许男新城卒正误城当作臣考异宋板注颍川召陵县颍作頴正嘉同下注放此 足利本楚子遣完于师以观齐于作如宋板永懐堂同 明公惑之惑之作之惑谨按惟万厯与崇祯本同释文汉水以为池本或作汉以为池【十八叶】元文上作汉以为池 被又反绮反【二十二叶】正误上反当作皮疏是其权时之便【十三叶左五行】宋板便作宜 故不言主师【十四叶右五行】万厯师作帅 襄十二年【十四叶左八行】二作三 涑之以茅【十六叶左一行】涑作泲 粗者谓之屦【十八叶左六行】粗上有不借二字谨按恐误 如彼记云【十九叶右九行】云作文 虚厌之【十九叶左二行】虚作灵 皆十五年传云【二十叶右二行】云作文 干是数之小成【二十叶左九行】正误千当作十

补遗宋板经新城卒城作臣足利本同释文辕陈大夫也本多作袁【十四叶】上辕作袁下袁作辕 辩苦免反【二十一叶】苦作兵 被又反绮反【二十二叶】上反作皮疏详其不为君【十三叶左三行】宋板详作许 其风牝言【十四叶左九行】牝作此计较人数【十五叶左一行】作校计人数 赵之广泽【九行】赵下有地字 是非用草【十八叶左六行】非作屝 干是数之小成【二十叶左九行】千作十

僖公五年

传喻垣而走正误喻当作逾考异足利本于是江黄道栢方睦于齐栢作柏永懐堂同注放此 一之为甚为作谓宋板永懐堂同 罪虞公言易也公作且永懐堂同注逃其师而归之之作也永懐堂同 谴让之永懐堂之作也 以为将来之验上有以为监戒四字宋板永懐堂同释文尨莫红反【二十八叶】元文红作江谨按诸本皆作江 娶本又作取【同上】上作取下作娶 复扶又反下六年经注同【二十九叶】无下字 繄恶兮反【三十一叶】恶作乌疏若今栫木【二十七叶右三行】宋板栫作栣正嘉作椎 据传云郑灭一虢【三十叶左六行】云作文 各以意解【九行】解作断补遗宋板传喻垣而走喻作逾足利本同释文重有用反【二十五叶】有作直疏三十三月【二十五叶左六行】宋板下三作二闰月尽【二十六叶右四行】月作余 下文必书【左六行】文作云复叩头【二十七叶右七行】叩作申 戴一盟【三十一叶右一行】一作

既 有○虢【二行】○作二 歌謡之辞【三十三叶左三行】作謡歌之辞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六十四

猜你喜欢
  第九卦 小畜 风天小畜 巽上乾下·佚名
  第二章 天灾之苦·梁启超
  卷一·高士奇
  第六章 26·辜鸿铭
  卷一·赵鹏飞
  卷十六·姜宝
  目录·赵汸
  卷九·黄伦
  卷三十八·康熙
  外篇·天道第十三·庄子
  春秋经解巻四·孙觉
  国家观在宇宙观上的根据·太虚
  中国佛教会整理委员会之诞生·太虚
  人生佛学的说明·太虚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第一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三回 官船内情收义女·陈端生

    第四卷第十三回官船内情收义女郭沫若评:原作的体裁是很谨严的,它严格地遵守着七言排律的作法,字句平仄几乎一丝不苟。(《序〈再生缘〉前十七卷校订本》)诗曰:捐生一坠望明楼,玉洁冰清死不羞。石氏绿珠应共志,周家络秀可同俦

  • 第三出 邂逅·许自昌

    【似娘儿】〔老旦小旦同上老旦〕弱息蕙兰姿。缘分薄归妹愆期。〔小旦〕柳含烟翠拖金缕。韶光媚眼。莺花入梦。抚景迷离。〔浣溪沙〕〔老旦〕水满池塘花满溪。乱香深裏语黄鹂。东风轻软弄帘帏。〔小旦〕日正长

  • 卷七十·毕沅

      ◎宋纪七十 ∷起阏逢摄提格正月,尽十二月,凡一年。   ○神宗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   熙宁七年辽咸雍十年   春,正月,辛亥,赏复岷、洮等州功,西京左藏库使桑湜等迁官有差。   壬子,幸中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九·佚名

    正德八年夏四月己亥朔享 太庙○提督誊黄右通政杨禠言武臣承袭或乖伦序封赠请给多失实及驳勘率岁久不报诰敕轴积至千百多损坏者请议处于是兵部尚书何鉴等议以为侄袭替伯叔父职为嗣与未为嗣者封赠旧例已明备若弟袭兄职

  • 一○三八 军机大臣等奏定限后纂办各书完竣情形开单进呈片(附清单)·佚名

    一○三八 军机大臣等奏定限后纂办各书完竣情形开单进呈片(附清单)乾隆四十九年七月二十日臣等遵旨将定限后纂办各书,交查各馆。兹据查明,已经完竣者,《满洲源流考》、《日下旧闻考》、《契丹国志》、《明唐桂二王本末》、

  • 读例存疑卷三十·薛允升

    刑律之六贼盗下之一亲属相盗恐吓取财诈欺官私取财略人略卖人亲属相盗:凡各居(本宗、外姻)亲属相盗(兼后尊长、卑幼二款)财物者,期亲,减凡人五等。大功,减四等。小功,减三等。缌麻,减二等。无服之亲,减一等,并免刺。(若盗有首从,而服

  • 宣帝纪·房玄龄

    宣皇帝名懿,字仲达,河内温县孝敬里人。先祖是帝高陽的儿子重和黎,重和黎当时是掌火的官,他的子孙在唐尧、虞舜、夏、商几个朝代都是任这个官职。到了周代,以掌火的官做司马。周宣王时,任司马官职的程伯休父,因平定徐方有功,便

  • 韦温传·刘昫

    韦温字弘育,京兆人。祖父韦肇,吏部侍郎。父韦绶,德宗朝翰林学士,以散骑常侍官职退休。韦绶之弟韦贯之,宪宗朝宰相,自己有传。韦温七岁时,每日念《毛诗》一卷。年十一岁,应两经科考登第,经吏部选拔授太常寺奉礼郎。以书、判两项

  • 党进传·脱脱

    党进,朔州马邑人。年幼时奉事魏博节度杜重威,重威喜欢他淳朴严谨,年长后,仍让他与姬妾一起伺候自己。重威失败,党进因臂力编在军中。后周广顺初期,补任散指挥使,历升至铁骑都虞候。宋朝初期,转任本军都校、兼任钦州刺史,升任马

  • 扩廓帖木儿、李思齐传·张廷玉

    扩廓帖木儿,沈丘人。本姓王,小名保保,元朝平章察罕帖木儿的外甥。察罕将他收为养子,顺帝赐名为扩廓帖木儿。汝、颍盗贼四起,中原大乱,元军久无战功。至正十二年(1352),察罕兴起义兵,战于黄河南北,进击关中、河东贼寇,收复汴梁,逼

  • 卷十八·杨简

    钦定四库全书慈湖诗传卷十八    宋 杨简 撰周颂於穆清庙肃雝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不显不承无射於人斯於者叹美之辞穆者深远之貌清者洁清也大抵皆赞美之辞相助祭者显者仪

  • 卷三十八·李明复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義卷三十八宋 李明復 撰襄公程頤曰襄公名午成公子簡王十四年即位襄諡也因事有功曰襄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仲孫蔑會晉欒黶宋華元衛甯殖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圍宋彭城謝湜曰楚以兵入魚石于彭城魚石以

  • 世宗宪皇帝御制诗经传说彚纂序·王鸿绪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御制诗经传说彚纂序朕惟诗之为教所以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其用远矣自说诗者以其学行世释解纷纭而经旨渐晦朱子起而正之集传一书参考衆说探求古始独得精意而先王之诗教藉之以明国家列在学官

  • 幼官第八·管仲

    若因,夜虚守静,人物人物则皇。五和时节,君服黄色,味甘味,听宫声,治和气,用五数,饮于黄后之井,以倮兽之火爨。藏温濡,行驱养,坦气修通,凡物开静,形生理。常至命,尊贤授德则帝。身仁行义,服忠用信则王。审谋章礼,选士利

  • 净名即是古佛·太虚

    ──十九年冬在净名佛学社讲──净名佛学社,是古佛寺原有的道场。今就“净名即是古佛”之义,与各位一讲:净名、就是维摩诘经中的维摩诘,有大神通、大智慧、大辩才、大威力,是助佛教化的在家弟子。梵语维摩诘,此云净名。怎么

  • 唯识三十论颂·世亲

    世亲菩萨造 大唐 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初二十四行颂,明唯识相,次一行颂,明唯识性,后五行颂,明唯识行位。就二十四行颂中,初一行半,略辨唯识相,次二十二行半,广辨唯识相。

  • 庄子集释·郭庆藩

    清郭庆藩撰。前人注解 《庄子》者,多达数十家,各家注本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郭庆藩作 《庄子集释》,博采诸家之长。于正文之下,先引郭象注,次引成玄英疏,再用陆德明音义。而他自己的解释文句,则分别列于注疏音义之下。凡是关于

  • 围棋闯局·詹时雨

    又名《补西厢弈棋》。全称《莺莺红娘着围棋》。杂剧剧本。元末明初詹时雨作。一折。系增补《西厢记》第一本之作。叙莺莺听琴后,与红娘下围棋,张生逾墙相见,惊散棋局。此剧《录鬼簿续编》著录。今存本明弘治十一年(1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