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少牢馈食礼第十六

少牢馈食之礼。日用丁己。筮旬有一日。筮于庙门之外。主人朝服,西面于门东。史朝服,左执筮,右抽上韇,兼与筮执之,东面受命于主人。主人曰:“孝孙某,来日丁亥,用荐岁事于皇祖伯某,以某妃配某氏。尚飨!”史曰:“诺!”西面于门西,抽下韇,左执筮,右兼执韇以击筮,遂述命曰:“假尔大筮有常。孝孙某,来日丁亥,用荐岁事于皇祖伯某,以某妃配某氏。尚飨!”乃释韇立筮。卦者在左坐,卦以木。卒筮,乃书卦于木,示主人,乃退占。吉,则史韇筮,史兼执筮与卦以告于主人:“占曰从。”乃官戒,宗人命涤,宰命为酒,乃退。若不吉,则及远日,又筮日如初。

  宿。前宿一日,宿戒尸。明日,朝服筮尸,如筮日之礼。命曰:“孝孙某,来日丁亥,用荐岁事于皇祖伯某,以某妃配某氏。以某之某为尸。尚飨!”筮、卦占如初。吉,则乃遂宿尸。祝摈,主人再拜稽首。祝告曰:“孝孙某,来日丁亥,用荐岁事于皇祖伯某,以某妃配某氏。敢宿!”尸拜,许诺,主人又再拜稽首。主人退,尸送,揖,不拜。若不吉,则遂改筮尸。

  既宿尸,反,为期于庙门之外。主人门东,南面。宗人朝服北面,曰:“请祭期。”主人曰:“比于子。”宗人曰:“旦明行事。”主人曰:“诺!”乃退。

  明日,主人朝服,即位于庙门之外,东方南面。宰、宗人西面,北上。牲北首东上。司马圭刂羊,司士击豕。宗人告备,乃退。雍人摡鼎、匕、俎于雍爨,雍爨在门东南,北上。廪人摡甑甗、匕与敦于廪爨,廪爨在雍爨之北。司宫摡豆、笾、勺、爵、觚、觯、几、洗、篚于东堂下,勺、爵、觚、觯实于篚;卒摡,馔豆、笾与篚于房中,放于西方;设洗于阼阶东南,当东荣。

  羹定,雍人陈鼎五,三鼎在羊镬之西,二鼎在豕镬之西。司马升羊右胖。髀不升,肩、臂、臑、䏝、骼,正脊一、脡脊一、横脊短胁一、正胁一、代胁一,皆二骨以并,肠三、胃三、举肺一、祭肺三,实于一鼎。司士升豕右胖。髀不升,肩、臂、臑、䏝骼,正脊一、脡脊一、横脊一、短胁一、正胁一、代胁一,皆二骨以并,举肺一、祭肺三,实于一鼎。雍人伦肤九,实于一鼎。司士又升鱼、腊,鱼十有五而鼎,腊一纯而鼎,腊用麋。卒脀,皆设扃幂,乃举,陈鼎于庙门之外,东方,北面,北上。司宫尊两甒于房户之间,同棜,皆有幂,甒有玄酒。司宫设罍水于洗东,有枓,设篚于洗西,南肆。改馔豆、笾于房中,南面,如馈之设,实豆、笾之实。小祝设槃、匜与箪、巾于西阶东。

  主人朝服,即位于阼阶东,西面。司宫筵于奥,祝设几于筵上,右之。主人出迎鼎,除鼏。士盥,举鼎,主人先入。司宫取二勺于篚,洗之,兼执以升,乃启二尊之盖幂,奠于棜上。加二勺于二尊,覆之,南柄。鼎序入。雍正执一匕以从,雍府执四匕以从,司士合执二俎以从。司士赞者二人,皆合执二俎以相,从入。陈鼎于东方,当序,南于洗西,皆西面,北上,肤为下。匕皆加于鼎。东枋。俎皆设于鼎西,西肆。肵俎在羊俎之北,亦西肆。宗人遣宾就主人,皆盥于洗,长朼。佐食上利升牢心舌,载于肵俎。心皆安下切上,午割勿没,其载于肵俎,末在上。舌皆切本末,亦午割勿没;其载于肵,横之。皆如初为之于爨也。佐食迁肵俎于阼阶西,西缩,乃反。佐食二人。上利升羊,载右胖,髀不升,肩、臂、臑、䏝骼;正脊一、横脊一、短胁一、正胁一、代胁一,皆二骨以并;肠三、胃三,长皆乃俎拒;举肺一,长终肺,祭肺三,皆切。肩、臂、臑、䏝、骼在两端,脊、胁、肺,肩在上。下利升豕,其载如羊,无肠胃。体其载于俎,皆进下。司士三人,升鱼、腊、肤。鱼用鲋十有五而俎,缩载,右首,进腴。腊一纯而俎,亦进下,肩在上。肤九而俎,亦横载,革顺。

  卒脀,祝盥于洗,升自西阶。主人盥,升自阼阶。祝先入,南面。主人从,户内西面。主妇被锡,衣移袂,荐自东房,韭、菹、醓、醢,坐奠于筵前。主妇赞者一人,亦被锡。衣侈袂。执葵菹、蠃醢,以授主妇。主妇不兴,遂受,陪设于东,韭菹在南,葵菹在北。主妇兴,入于房。佐食上利执羊俎,下利执豕俎,司士三人执鱼,腊、肤俎,序升自西阶,相,从入。设俎,羊在豆东,豕亚其北,鱼在羊东,腊在豕东,特肤当俎北端。主妇自东房,执一金敦黍,有盖,坐设于羊俎之南。妇赞者执敦稷以授主妇。主妇兴受,坐设于鱼俎南;又兴受赞者敦黍,坐设于稷南;又兴受赞者敦稷,坐设于黍南。敦皆南首。主妇兴,入于房。祝酌,奠,遂命佐食启会。佐食启会盖,二以重,设于敦南。主人西面,祝在左,主人再拜稽首。祝祝曰:“孝孙某,敢用柔毛、刚鬛、嘉荐、普淖,用荐岁事于皇祖伯某,以某妃配某氏。尚飨!”主人又再拜稽首。

  祝出,迎尸于庙门之外。主人降立于阼阶东,西面。祝先,入门右。尸入门左。宗人奉槃,东面于庭南。一宗人奉匜水,西面于槃东。一宗人奉箪、巾,南面于槃北。乃沃尸,盥于槃上。卒盥,坐奠箪,取巾,兴,振之三,以授尸,坐取箪,兴,以受尸巾。祝延尸。尸升自西阶,入,祝从。主人升自阼阶,祝先入,主人从。尸升筵,祝、主人西面立于户内,祝在左。祝、主人皆拜妥尸,尸不言尸答拜,遂坐,祝反南面。

  尸取韭菹,辩扌耎于三豆,祭于豆间。上佐食取黍稷于四敦。下佐食取牢一切肺于俎,以授上佐食。上佐食兼与黍以授尸。尸受,同祭于豆祭。上佐食举尸牢肺、正脊以授尸。上佐食尔上敦黍于筵上,右之。主人羞肵俎,升自阼阶,置于肤北。上佐食羞两鉶,取一羊鉶于房中,坐设于韭菹之南。下佐食又取一豕鉶于房中以从。上佐食受,坐设于羊鉶之南。皆芼,皆有柶。尸扱以柶,祭羊鉶,遂以祭豕鉶,尝羊鉶,食举,三饭。上佐食举尸牢干,尸受,振祭,哜之。佐食受,加于肵。上佐食羞胾两瓦豆,有醢,亦用瓦豆,设于荐豆之北。

  尸又食,食胾。上佐食举尸一鱼,尸受,振祭,哜之。佐食受,加于肵,横之。

  又食。上佐食举尸腊肩,尸受,振祭,哜之,上佐食受,加于肵。又食。上佐食举尸牢胳,如初。又食。尸告饱。祝西面于主人之南,独侑不拜。侑曰:“皇尸未实,侑!”尸又食。上佐食举尸牢肩,尸受,振祭,哜之,佐食受加于肵。

  尸不饭,告饱。祝西面于主人之南。主人不言,拜侑。尸又三饭。上佐食受尸牢肺、正脊,加于肵。

  主人降,洗爵,升,北面酌酒,乃酳尸。尸拜受,主人拜送。尸祭酒,啐酒。

  宾长羞牢肝,用俎,缩执俎,肝亦缩,进末,盐在右。尸左执爵,右兼取肝,扌耎于俎盐,振祭,哜之,加于俎豆,卒爵兴。主人拜。祝受尸爵。尸答拜。

  祝酌授尸,尸醋主人。主人拜受爵,尸答拜。主人西面奠爵,又拜。上佐食取四敦黍稷,下佐食取牢一切肺,以授上佐食。上佐食以绥祭。主人左执爵,右受佐食,坐祭之,又祭酒,不兴,遂啐酒。祝与二佐食皆出,盥于洗,入。二佐食各取黍于一敦。上佐食兼受,抟之,以授尸,尸执以命祝。卒命祝,祝受以东,北面于户西,以嘏于主人,曰:“皇尸命工祝,承致多福无疆于女孝孙。来女孝孙,使女受禄于天,宜稼于田,眉寿万年,勿替引之。”主人坐奠爵,兴;再拜稽首,兴;受黍,坐振祭,哜之;诗怀之,实于左袂,挂于季指,执爵以兴;坐卒爵,执爵以兴;坐奠爵,拜。尸答拜。执爵以兴,出。宰夫以笾受啬黍。主人尝之,纳诸内。

  主人献祝,设席南面。祝拜于席上,坐受。主人西面答拜。荐两豆菹、醢。

  佐食设俎,牢髀,横脊一、短胁一、肠一、胃一、肤三,鱼一横之,腊两髀属于尻。祝取菹扌耎于醢,祭于豆间。祝祭俎,祭酒,啐酒。肝牢从。祝取肝扌耎于盐,振祭,哜之,不兴,加于俎,卒爵,兴。

  主人酌,献上佐食。上佐食户内牖东北面拜,坐受爵。主人西面答拜。佐食祭酒,卒爵,拜,坐授爵,兴。俎设于两阶之间,其俎,折,一肤。主人又献下佐食,亦如之。其脀亦设于阶间,西上,亦折,一肤。

  有司赞者取爵于篚以升,授主妇赞者于房庐。妇赞者受,以授主妇。主妇洗于房中,出酌,入户,西面拜,献尸。尸拜受。主妇主人之北西面拜送爵。尸祭酒,卒爵。主妇拜。祝受尸爵。尸答拜。

  易爵,洗,酌,授尸。主妇拜受爵,尸答拜。上佐食绥祭。主妇西面,于主人之北受祭,祭之,其绥祭如主人之礼,不嘏,卒爵,拜。尸答拜。

  主妇以爵出。赞者受,易爵于篚,以授主妇于房中。主妇洗,酌,献祝。祝拜,坐受爵。主妇答拜于主人之北。卒爵,不兴,坐授主妇。

  主妇受,酌,献上佐食于户内。佐食北面拜,坐受爵,主妇西面答拜。祭酒,卒爵,坐授主妇。主妇献下佐食,亦如之。主妇受爵以入于房。

  宾长洗爵献于尸,尸拜受爵。宾户西北拜送爵。尸祭酒,卒爵。宾拜。祝受尸爵,尸答拜。

  祝酌授尸,宾拜受爵,尸拜送爵。宾坐奠爵,遂拜,执爵以兴,坐祭,遂饮,卒爵,执爵以兴,坐奠爵,拜。尸答拜。

  宾酌献祝。祝拜,坐受爵。宾北面答拜。祝祭酒,啐酒,奠爵于其筵前。

  主人出立于阼阶上,西面。祝出立于西阶上,东面。祝告曰:“利成。”祝入,尸谡。主人降立于阼阶东,西面。祝先,尸从,遂出于庙门。

  祝反,复位于室中。主人亦入于室,复位。祝命佐食彻肵俎,降设于堂下阼阶南。司宫设对食,乃四人馂。上佐食盥升,下佐食对之,宾长二人备。司士进一敦于上佐食,又进一敦黍于下佐食,皆右之于席上。资黍于羊俎两端,两下是馂。司士乃辩举,馂者皆祭黍、祭举。主人西面,三拜馂者。馂者奠举于俎,皆答拜,皆反,取举。司士进一鉶于上馂,又进一鉶于次馂,又进二豆湆于两下。乃皆食,食举,卒食。主人洗一爵,升酌,以授上馂。赞者洗三爵,酌。主人受于户内,以授次馂,若是以辩。皆不拜,受爵。主人西面,三拜馂者。馂者奠爵,皆答拜,皆祭酒,卒爵,奠爵,皆拜。主人答壹拜。馂者三人兴,出,上馂止。主人受上馂爵,酌以酢于户内,西面坐奠爵,拜,上馂答拜。坐祭酒,啐酒。上馂亲嘏,曰:“主人受祭之福,胡寿保建家室。”主人兴,坐奠爵,拜,执爵以兴,坐卒爵,拜,上馂答拜。上馂兴,出。主人送,乃退。

猜你喜欢
  托附第二十一·佚名
  爱民第十二·佚名
  卷四十四·湛若水
  卷七十七·陈祥道
  卷七十三·陈祥道
  读中庸章句纲领·赵顺孙
  卷十九·陈士元
  第七篇 箴言 第八十章 理想国·林语堂
  第十二章 23·辜鸿铭
  卷四·蔡卞
  卷四·李光坡
  庄公·庄公九年·左丘明
  大乘密嚴經卷上·欧阳竟无
  指月录卷之九·瞿汝稷
  赞扬六祖功德以祝南华之复兴·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五言巻十五·洪迈

      五言  散关遇雪        李商隐  剑外从军逺无家与寄衣散闗三尺雪回梦梦鸳机  乐游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巴江柳  巴江可惜柳柳色绿侵江好向金銮殿移阴入绮

  • 长恨歌译文和注释·白居易

    译文唐玄宗爱好女色一直在寻找绝色美女, 统治全国多年竟找不到一个称心的。杨家有个女儿刚刚长大,养在深闺之中外人不知她美丽绝伦。天生丽质让她很难埋没人世间,果然没过多久便成为了唐明皇身边的一个妃嫔。她回眸一笑

  • 列传第七十六 关董袁赵窦·欧阳修

    关播,字务元,卫州汲人。及进士第。邓景山节度青齐、淮南,再署幕府。迁右补阙。与神策军使王驾鹤为姻家,元载恶之,出为河南兵曹参军事,数试属县,政异等。陈少游镇浙东、淮南,表为判官,摄滁州刺史。李灵耀叛,少游屯淮上,所在盗贼?

  • 卷一百九十五·列传第八十三·张廷玉

        王守仁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华,字德辉,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授修撰。弘治中,累官学士、少詹事。华有器度,在讲幄最久,孝宗甚眷之。李广贵幸,华讲《大学衍义》,至唐李辅国与张后表里用事,指陈甚切。帝命

  • 第一百五十六回 失厦门臧杨败北 进仙霞万姓哀鸣·蔡东藩

      却说王永泉、王永彝正在奔逃之间,忽然前面又有一军拦住去路,这路军队不是别人,正是部下的旅长杨化昭,率领本部全军,前来救应。王永泉大喜,当即传令扎下,防堵北来追兵,自己和王永彝、杨化昭回到泉州,召集各旅旅长开紧急军

  • 卷之五百九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二四 三沈二马上·周作人

    平常讲起北大的人物,总说有三沈二马,这是与事实有点不很符合的。事实上北大里后来是有三个姓沈的和两个姓马的人,但在我们所说的“五四”前后却不能那么说,因为那时只有一位姓沈的即是沈尹默,一位姓马的即是马幼渔,别的几位

  • 唐纪五十三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上之上元和元年(丙戌、806)·司马光

    唐纪五十三唐宪宗元和元年(丙戌,公元806年) [1]春,正月,丙寅朔,上帅群臣诣兴庆宫上上皇尊号。 [1]春季,正月,丙寅朔(初一),宪宗率领群臣来到兴庆宫,向太上皇进献尊号。 [2]丁卯,赦天下,改元。 [2]丁卯(初二),宪宗大赦天下罪囚,改年号。

  • 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卷九·允禄

    雍正九年二月初十日吏部带领月官引见奉上谕王光含等依拟用掣得山东邹平县之艾深系旗人奏对履歴不能清语朕屡经降防令旗员学习今艾深又系少年而履歴数语尚不能陈奏甚属怠惰着扣除俟伊习熟清语时再行铨选将此防并谕八旗

  • 十三年·佚名

    (庚辰)十三年大明萬曆八年春正月1月1日○朔辛丑,仁聖王后神主祔太廟。上親祭,大赦,受百官賀,行飮福宴。宴時,舊例或用女樂,而不載於《五禮儀》,禮官據近例,以請行。三司、政院以爲:「飮福宴,承神之休,肅敬將事,不宜聽女樂淫褻之聲。

  • 卷一·李光坡

    欽定四庫全書禮記述註卷一安溪 李光坡 撰疏曰禮記之作出自孔氏之徒共撰所聞以為此記或録舊禮之義或録變禮所由或兼記體履或雜序得失故編而録之以為記中庸是子思所作緇衣公孫尼子所撰鄭康成云月令呂不韋所修盧植云王

  • 卷三十六·朱熹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仪礼经传通解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传集注卷三十六宋 朱子 撰王朝礼十三王制之壬【师田】周礼大宗伯以军礼同邦国【同谓威其不恊僣差者军礼之别有五】大师之礼用众也【用其义勇】大均之礼恤众也【

  • 和氏·韩非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

  • 续高僧传卷第三十一·道宣

      杂科声德篇第十 正传十二 附见八。   陈杨都光宅寺释慧明传一。   高齐邺下沙门释道纪传二。   隋京师定水寺释法称传三(智云)   隋杭州灵隐山天竺寺释真观传四。   隋苏州栖霞寺释法韵传五。   隋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二·念常

      唐(姓李氏王土德都二京)雷氏曰(神太高则中睿玄肃代德顺宪穆景文武宣懿僖昭哀濮亡。唐主二十二。二百九十二年)  (戊寅) 高祖神尧皇帝渊改武德(字叔德。陇西成纪人。其先武昭王李暠之后。李歆弘农太守重耳金门

  • 生经卷第二·佚名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佛说舅甥经第十二  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佛告诸比丘。乃昔过去无数劫时。姊弟二人。姊有一子。与舅俱给官御府织金缕锦绫罗縠。珍好异衣。见帑藏中琦宝好物。贪

  • 元故宫遗录·萧洵

    明初江西吉安人萧洵著,其生卒年不祥,明洪武时为工部郎中,后任浙江长兴县令,此书为他在洪武初年任职工部郎中时奉命拆毁元故宫的私人记录。

  • 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佚名

    全一卷。又称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消灾吉祥经。唐代不空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谓于清净处设道场,诵持炽盛光陀罗尼,能袪除金、木、水、火、土等妖邪星宿之灾患。另有译者不详之佛说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