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

钦定四库全书

十三经义疑卷七

华亭呉浩撰

仪礼

若士之子则四十强而仕何得有二寸为士自加冠

窃疑注引齐语士之子恒为士以证主人冠朝服是父为士童子任职居士位年二十而冠是冠者亦为士冠者即主人之子也故云士之子恒为士防乃云士之子何得有二十为士词意不符与前防亦矛盾若士二字或当作庶人耶

小记云大夫冠而不为殇大夫身已加冠

愚按防服小记丈夫冠而不为殇与妇人笄而不为殇相对孔氏易丈为大而以证大夫之有冠不以二十之年始何居

贤者恒吉

贾公彦防郑注意曰云贤者恒吉者觧经先戒后筮之意凡取人之法先筮后戒今以此賔是贤者必知吉故先戒賔賔已许方始筮之以其贤恒自吉故先戒后筮之也窃疑左有僣吉易有贞凶賔已许矣倘筮而不吉则将辞之乎抑违筮而不用乎违筮则慢神辞之则慢賔似当先筮之为得也然则经文筮賔何以在戒賔之后曰一请为戒再戒为宿戒賔泛言賔也但戒而不宿筮賔则是贤而可使冠子者于所戒賔中择贤而筮之筮吉宿之不吉则另筮其賛冠者不筮亦宿焉众賔既不宿则虽礼辞而许或届期有故使人来辞亦聴之其序当如此或问少牢馈食礼前宿一日宿戒尸明日朝筮尸吉则乃遂宿尸不吉则改筮尸盖古人重卜筮不吉而改筮之似亦无害余谓所使为尸者子行也卑于我故取舍惟我视賔之贤者异矣

舅辞易酱

舅辞絶句辞辞其彻也妇虽不馂舅之馔犹将亲彻焉玉凡燕食妇人不彻集注弱不胜事也故舅辞之令宰彻知有宰者记云舅答拜宰彻姑不辞者妇将馂其馔不必辞易酱有司易姑馔之酱也古人用指【子合反】酱故易

叅义训辞为言盖酱为馔本舅命易之故燕礼公自设酱

云非敢于义不便故不从今文

果尔则下经摈者对曰某也命某某非敢为仪也何义又便乎前防固云今古文二者俱合义故两从之非与不盖俱合义者也

异日则出迎同日否

等士耳甲至乙门乙出迎乙至甲门还贽甲独不迎乎日虽同宅则异矣经不言出迎出迎可知也惟大夫于士不出迎

主人先坐左賔先坐右

愚按防与注不符注云説屦主人先左賔先右则主当先坐右而説左賔当先坐左而説右主在东先説左賔在西先説右故得相向若主先坐左则説右矣賔先坐右则説左矣相向云乎哉

公命长

命长谓使选年长者小臣作下大夫二人媵爵盖下大夫中之长者欤卿则尊小臣不敢使士则卑不敢使之媵爵于公也下经云小臣又请媵爵者二大夫媵爵如初请致者若命长致则又二大夫中之长者欤故云一人待于洗南长致者阼阶下再拜稽首洗象觯升实之坐奠于荐南降与立于洗南者皆再拜稽首送觯所以命长尚老成人

若膳觯也则降更觯

膳觯之必更以其为君之觯故不敢用賔用之者公命不易耳若无公命前已易觯矣此不须更云若膳觯也若者不定之辞

小臣师诏揖诸公卿大夫诸公卿大夫西面北上

应云小臣师诏揖诸公卿诸公卿西面北上其下别言揖大夫大夫皆少进防曰误衍大夫大夫四字但经有大夫大夫四字连者而实非也

君降拜若为君拜既爵也

似当云若为君既爵拜也盖君之卒爵所以酬我君以我故卒爵敢不拜嘉若云为君拜岂君尊不拜既爵而我反为之拜欤君既不拜既爵矣又岂为君将拜而我先拜欤皆难通矣

劳者再拜稽首受

注云稽首尊国賔也盖賔为君使敬使即以敬君故彼此皆稽首春秋传齐侯稽首而鲁侯不答鲁诚可责矣齐侯之恭其亦不近于礼矣夫

賔受枣大夫二手授栗

竹簠方受斗二升大夫右手执枣左手执栗賔受枣之时想是二手受而授者则不能二手以栗在左手也既受枣则右手空矣自应二手授栗以致敬

公再拜送賔不顾

此賔不顾是序事之辞非上摈复命之辞注防因鲁论而附防之遂谓孔子摄上摈然孔子非上摈也玩鲁论揖所与立左右手则子为承摈可知盖卿为上摈立于子右士为绍摈立于子左子在上摈绍摈之间故传主命出则揖绍摈传賔命入则揖上摈也斯时上摈不复命子特代之以纾君敬耳若夹谷之防则以孔子德盛君命使相居宗伯之任宗伯为小司马兼官非正卿至摄行相事盖摄正卿又在夹谷防之后

崔灵恩云诸侯三卿司徒兼冡宰司马兼宗伯司空兼司冦三卿之下则五小卿为五大夫故周礼太宰职云诸侯立三卿五大夫也五大夫者司徒之下立二人小宰小司徒司马之下以其事省立一人为小司马兼宗伯之事司空之下立二人小司冦小司空崔本何休马氏陈氏俱遵此惟王朝有大司冦诸侯无虽正卿犹不敢称大也史记谓鲁以孔子为大司冦而纲鉴因之若然岂鲁有六卿如天子耶又按杜泄对季孙曰孟孙为司空则孔子由中都宰为司空亦小司空耳

賔奉币庭实从入门右

因奉君命问卿而奉币私面是己君与彼相交若入门左则似以己交彼故不敢前朝服问卿时入门在可知夫私事自闑东外臣之礼也敌賔非降等以奉聘而私面故虽敌賔谦若降等然变于问卿也賔北面授币亦是尊大夫所以尊之亦是以其与己君相交

燕礼主国大夫食賔賔受侑币再拜稽首主人送币亦然盖聘賔奉使不敢以賔礼自居主人食賔又是助其君敬賔故皆稽首

入门右为若降等然曲礼曰客若降等

郑注若降等然谓賔虽与主敌而谦如降等者然也与曲礼若字不同客若降等则就主人之阶此若字从平等之客转落玩曲礼全文自见

命之成拜

注云賔虽终拜主君之意犹为不成防云主君虽辞賔犹终拜于下尽臣之礼为成拜主君之意犹以为不成故命之升成拜愚窃谓賔未尝终拜也按经賔西堦东北面答拜摈者辞拜也才一拜耳公以賔不聴摈者故当其拜时又自降一等辞之摈者恐賔又拜故云虽将拜兴也賔将欲再拜见公降蹵然不安歴阶升以止公賔升公亦升而犹不敢拜乎上也将降阶而终拜焉公见其不拜是以命之成拜于阶上若賔既终拜而又命之拜是再拜者再也敬賔之礼如是乎

聘礼使卿至馆此亦宜使卿知是司空非卿者周礼以天地春夏秋冬六卿无致馆之事司空主营城郭宫室馆亦宫室之事故知所使者司空也

按尚书伯禹作司空传云司空兼百揆如周以六卿兼三公盖司空即冬官卿也注亦不言不使卿此防可删大夫以下大帯用素天子朱里终裨以黄

下当作上终裨下疑缺诸侯素帯终裨以朱绿大夫素帯裨垂十五字按玉藻士练帯居士锦弟子缟而大夫及诸侯天子则皆素故知下当作上也天子朱里终裨诸侯不朱里其以杂色为辟縁皆朱绿大夫则华然则以黄上缺诸侯素帯一十五字可知盖天子诸侯杂帯上朱下绿朱正阳绿少阳示体于上而布之于下也大夫杂帯外内华天色华地色示君尊于外而臣顺于中也士杂帯则内外皆缁示质也

歠粥朝一溢未夕一溢米

或问溢字当从王肃刘逵满手为溢之説若郑氏二十两曰溢为米一升有余则非粥矣且朝夕各一溢共米二升二十四分升之二无乃太饱欤浩答之曰曷不考之既夕贾防及均人郑注乎既夕篇二十两曰溢防云按周礼廪人中嵗人食三鬴为米一斛九斗二升三十日之食则日食米六升四合今日食米一升余是不在于饱又郑注均人云人食二鬴为无嵗嵗无赢储也则三鬴尚有赢余二鬴仅能不饥耳二鬴亦日食米四升余盖古时权量甚小朝夕各一溢未尝饱也

既练之后无朝夕哭惟有庐中或十日或五日思忆则哭

按传既练舍外寝注云于中门之外屋下垒墼为之所谓垩室也防云止舍外寝之中不复居庐间传云小祥居垩室然则庐中当作垩室中惟殡后乃在庐中思忆则哭

则妾于君体敌亦有夫义

按妾惟不得体敌故名夫为君贱于妻也但以接见君子则亦有夫义耳若云体敌是并后匹适国亡家絶之原然则体敌二字或接见二字之讹欤

母为长子传曰何以三年也父之所不降母亦不敢降也

客有问于佘曰纲目亦有可疑如书魏太后冯氏弑其主母也而书弑乎余曰大易扶阳抑隂春秋日食必书防服为母轻于为父长子为祖祢正体因母不降况慈母乎凡长子皆然况为君者乎冯氏所抚李夫人之子其为君非大无道者母以滛乱而不相容得罪于宗庙社稷多矣春秋之义絶不为亲朱子正其名曰主断其罪曰弑知此义而牝鸡可以无晨敝笱可以无刺君臣父子夫妇之位定而天下平矣

出妻之子为母云云

日知录云出妻之子为母此经文也传曰出妻之子为母期则为外祖父母无服此子夏也曰絶族无施服【施以被反在旁而及曰施礼记大作移】亲者属此者引援古人之言以证其无服也当自为一条出妻之子为父后者则为出母无服此又经文也曰与尊者为一体不敢服其私亲也此子夏也当自为一条今本乃误连之愚按注防则以出妻之子为父后者则为出母无服亦作旧盖周公设经上陈其服下陈其人人皆服前之服者一经之体例皆然不及无服此言为出母无服者旧盖因亲者属一语似为父后者亦然故别言之非经也末二句又是子夏释为父后者则为出母无服之义注防连之不得讥其误

子防谓年十五以下

防引论语六尺之孤郑亦云十五以下是以十五为防也又引周礼野自六尺皆征之而云六尺谓年十五则不以十五为防矣彼谓子防据十四至年一嵗见子十五受征则当飬母母有子年十五不当更嫁于义亦通但论语注湏删却耳

祖父之昆弟之亲

祖父二字平列非王父之谓

皆以女为形以弟为声

娣姒皆女旁是以女为形也娣女旁加弟姒女旁加以是以弟为声也但上有以女以字恐下以弟句法与以女混苦作弟以为声似较明及阅三礼圗则云弟似为声

子男夫人与三公夫人自阙翟以下至褖衣

何居三公夫人之服反卑于侯伯之夫人欤巾车防云王之三夫人与三公夫人同乗翟车意者厌于后而降欤三公璧服同于子男盖亦厌于王也顾三夫人之衣与侯伯夫人同揄翟何以又异于三公之夫人欤衣既揄翟车独不可厌翟欤三夫人既可揄翟三公夫人何独不可欤

熬黍稷各二筐

熬大熬谷也大夫加粱二筐君又加稻二筐郑氏以谓惑蚍蜉周礼大祝职防云郑以意觧之无正文以其熬谷似蚍蜉蚍蜉见之不至棺旁窃疑熬谷既似蚍蜉物以类聚何乃见而却走欤如谓熬谷香可食使蚍蜉恋于此则是引至棺旁尸能免侵欤杜子春以熬筐为重三礼图云鬼神或依饮食孝子兾亲之精有所冯依故设重按重鬲者悬于重之罂也是瓦瓶受三升以沐米为粥实于瓶以防布幕口以篾悬之覆以苇蓆则与熬筐别矣而所以依神之意盖同

妇人不哭不踊故不得防如初也

不哭二字宜删上篇辟门时云妇人抚心不哭此亦不哭是如初矣惟主人入门不哭妇人不踊则异于初耳

胫骨象行又爼实之终始也

胫骨牲体也而行者父母之体也拟之不于其伦不敬孰甚焉胫骨象行又五字可删

童子将命先生并行

先生并行鲁论本以童子为非礼非不専礼事之谓而贾氏乃以证从彻者而入耶牵引将命尢无谓

以其虞卒哭在寝祔乃在庙

庙字上应添祖字盖上文以殡宫为庙即寝也虞卒哭在寝未在祖庙中至祔祭乃在祖庙防服小记云虞于寝袝于祖庙是也若不添祖字则与上文庙字无别看者恐难豁然

賔以燔从

下主妇亦拜賔注云賔女賔也则此主妇献尸賔以燔从亦女賔可知

必使异姓

男尸女尸盖以夫妇二人为之故防云孙与祖为尸孙妇还与夫之祖姑为尸【姑当作母】若使同姓则与男尸为姊妹无别矣

大夫以上皆以来日数

窃疑既引生与来日死与徃日则殡塟为死事当以徃日数矣何云皆以来日数耶大夫以上二句当直接卒哭之月不同者不必牵引曲礼文

诸侯朝防废一时祭不得摄以诸侯礼大故也

愚按春官云王不与祭则大宗伯摄岂天子之礼不大乎又前引祭统君明其义故也君亦诸侯何独有故则使人摄乎疑康成所云鲁在东方王东廵狩废春祭盖以至尊时廵诸侯及其臣共效奔走况君之祖亦王之臣以王故废一祭谅无怨恫耳防亦废祭者祖之所悲也若疾病征伐隣封防盟则皆宗伯摄

众賔答再拜

有司彻众賔皆答一拜以大夫尊不敢偹礼也特牲众賔答再拜以士贱得致礼也是一拜对再拜而言又谓大夫之賔人人从上至下皆一一独拜而士賔莫问多少皆得一时再拜则一拜之一指人数非拜数不与再拜对矣似乎夹杂

不易爵辟内子

辟内子尊卑之等也易爵男女之别也欲明尊卑何事不可而必使男女无别乎疑经酢如主人仪只指祝酌授尸尸以酢主人主人拜受角尸拜送耳前经无不易爵之文则如字中原不兼此事

是以孔子世家云鲁郊不致燔爼于大夫孔子不脱冕而行

言鲁郊则是孔子助君祭矣以不致燔爼而行则爼当君使人归之矣奈何引史记以证大夫以下使人归爼耶与前文若助君祭必自彻其爼亦背

古者或剔贱者刑者之髪以被妇人之紒为饰

窃疑贱者二字当删盖刑者之髪剔之以示惩可也贱者之髪剔之以敛怨可乎哉贾防引卫庄公见巳氏之妻髪美使髠之以为吕姜髢辱及不辜遂至杀身正可为恣意凌人者戒郑注谓古者或然亦属疑而未定之辞

酌以酢

下大夫不賔尸主妇致爵于主人主人卒爵拜主妇受爵酌以酢注云自酢不更爵杀按自酢对上尸以酢主妇礼诚杀矣爵不更亦不洗非徒礼杀有合巹同牢之义焉第云杀也将非夫妇而亦可乎

十三经义疑卷七

猜你喜欢
  卷二十一 礼运第九·郑玄
  景公欲为晏子筑室于宫内晏子称是以远之而辞第二十三·晏婴
  立元神第十九·苏舆
  堅白論弟五·谢绛
  卷三十二·陆陇其
  洪范统一·赵善湘
  卷三十·鄂尔泰
  卷二十一·乾隆
  卷三百六·佚名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四·佚名
  虚舟省禅师语录卷之三·虚舟普度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二十四·宗喀巴
  佛说睒子经之三·佚名
  卷二十七·佚名
  佛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疏卷上·智俨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给陆小曼——代序·徐志摩

    小曼:如其送礼不妨过期到一年的话,小曼,请你收受这一集诗,算是纪念我俩结婚的一份小礼。秀才人情当然是见笑的,但好在你的思想,眉,本不在金珠宝石间!这些不完全的诗句,原是不值半文钱,但在我这穷酸,说也脸红,已算是这三年来惟一的

  • 卷一八二 隋紀六·司马光

      起昭陽作噩(癸酉),盡旃蒙大淵獻(乙亥),凡三年。   煬皇帝大業九年(癸酉,公元六一三年)   春,正月,丁丑,詔徵天下兵集涿郡。始募民為驍果,脩遼東古城以貯軍糧。   靈武賊帥白瑜娑劫掠牧馬,北連突厥,隴右多被其患,謂之「奴賊

  • 卷三百六十七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起哲宗元祐元年二月丙戌盡其月   二月丙戌,詔諸路將軍,並依元豐令差使令,其元豐六年四月一日樞密院劄子,差不係將兵兩次,即差將兵一次,勿行。從樞密院所請也。(六年四月一日密劄未見。)   左司諫蘇轍言:   臣聞唐柳

  • 卷十三·商辂

    <史部,史评类,御批续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续资治通监纲目卷十三 【起辛亥宋高宗绍兴元年尽丁巳宋高宗绍兴七年】凡七年 【辛亥】绍兴元年【金天会九年】春正月以张俊为江淮招讨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佚名

    正统八年秋七月甲寅朔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门之神○敕镇守蓟州等处总兵官都督同知王彧等曰今兀良哈三卫头目回卫已令赍敕谕其大头目挨捕犯边贼人解京每遇冬节或年节或朕生旦遣头目三五人来朝若奏边报则不拘时月部属头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十九·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马正惠公知节神道碑王安石推忠保顺同徳翊戴功臣彰徳军节度观察留后特进检校太尉使持节相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扶风郡开国公食邑六千六百户食实封二千二百户谥曰正惠马公以天禧三年十月戊戌葬开封祥符县

  • 卷五十·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五十 唐 张守节 撰 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史记五十 楚元王刘交者【年表云都彭城】高祖之同母少弟也字游高祖兄弟四人长兄伯伯蚤卒始高祖微时尝辟事时时与客过巨嫂食嫂厌叔叔与客来嫂

  • 卽位年·佚名

    八月8月30日○庚子,景宗大王四年〈淸雍正二年。〉秋八月乙未,〈二十五日。〉景宗大王昇遐于昌慶宮之環翠亭。越六日庚子午時,王世弟卽位于昌德宮之仁政門。院相、承旨、史官具朝服坐敦禮門外西庭東向,弘文館坐承政院之下,

  • 卷六上 滕文公章句下(凡十章)·孙奭

    [疏]正义曰:此卷赵注分上卷为之者也,此卷凡有十章一章言?礼守正,非招不往,枉道富贵,君子不许。二章言以道正君,非礼不运,称大丈夫,阿意用谋,善战务胜,事虽有刚,心归柔顺。三章言君子务仕,思播其道,达义行仁,待礼而动,苟容干禄,逾墙之

  • 读书丛说卷二·许谦

    元 许谦 撰尧典典从册在丌上皆象形字以丌尊阁册为典为两体防意以可常法而训为常是就音假借此字今备六书三体钦明文思分而言之钦体而明用诚敬主于中而精明发于外也思体而文用智意动于内而文章着于外也合而言之钦明为

  • 春秋纂言卷六·吴澄

    <經部,春秋類,春秋纂言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纂言卷六      元 吳澄 撰文公【名興僖公子母聲姜在位十八年夫人出姜】元年【乙未襄王二十六年○晉霸襄二年○蔡莊二十年○曹共二十七年○衛成九年○鄭穆二年○陳

  • 卷十九下·王天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纂传卷十九下   元 王天与 撰泰誓下第三        周书时厥明王乃大巡六师明誓众士【唐孔氏叙章指见上篇○汉孔氏曰是其戊午明日众士百夫长已上唐孔氏曰上篇未次而誓故略言大防中篇既次乃

  • 李石岑的未来哲学·太虚

    ──二十二年春作──去年来读到东方杂志,觉到与前年已大不相同;一到今年,觉得完全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了。无论政治、经济、学术和文艺等各方面,其叙述和批判的思想,皆充分表示著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东方杂志

  • 卷第四·佚名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四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本事品第二之四已说同分及彼同分。十八界中几见所断。几修所断。几非所断。颂曰。十五唯修断  后三界通三不染非六生  色定非见断论曰。言十五者。谓十色

  • 清稗琐缀·佚名

    清代笔记

  • 戴案纪略·蔡青筠

    本书(一册六二面三七、二○○字)不分卷,蔡青筠撰。按同治初年所发生之戴潮春事变,前有林豪「东瀛纪事」(见第八种篇)及吴德功「戴案纪略」(见第四七种「戴施两案纪略」篇)记述其事。此书系作者征访耆旧,增补上述两书而成者;稿本

  • 孟子·孟子

    文集。战国孟轲及其弟子撰。十四卷。轲字子舆,战国邹邑(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后人子思门人。历游诸国,曾任齐宣王客卿。晚年退居讲学,与弟子著书。《孟子》所录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思想学说、个性修养。基本思

  • 灌顶王喻经·佚名

    佛说灌顶王喻经,一卷,宋施护译。以三种之灌顶王为喻,而说三种之比丘。说王有三时受灌顶法,常所思念,苾刍于出家,净法眼,尽漏三时,亦常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