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

<经部,五经总义类,十三经义疑

  钦定四库全书

十三经义疑卷八

华亭吴浩撰

论语

八佾舞于庭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将禘于襄公万者二人其众万于季氏臧孙曰此之谓不能庸先君之庙大夫遂怨平子殆即此事耶轻公重已孰甚焉

必也射乎

子朱子四书集注伐毛洗髓洵纯粹以精矣即如注必也射乎四句宋版本云惟于射而似有争意非不善也苐经文曰其争也君子则以射为争而非似矣至君子二字方缴无争意耳今本作后有争于经尤脗合意其为朱子之定本耶

官事不摄

礼六命赐官官乃可具有地大夫则置官一人摄羣职仲特有地之大夫耳而官事不摄正礼运所谓大夫具官非礼而乱国者也孔子虽止言其禄糈之侈而或人乃复以为知礼乎哉

有反坫

坫有四以土为之崇坫康圭所以奠玉也【此在反坫南】士于坫一所以庋食也爵弁皮弁缁布冠各一执以待于西坫南坫之在堂隅者也反坫出尊是为反爵之坫盖两君相见于庙尊于两楹之间而反爵之坫出于尊南故曰出尊若大夫乡饮则尊于房戸间燕礼燕其臣则尊于东楹之西皆奠爵于篚安得有坫乎仲盖因小国之君造其家而设此苐不知其何以处已也

谓之吴孟子

春秋书孟子卒想是昭公只称孟子若加吴字孰不知吴之为姫姓耶盖谓之孟子者昭公讳之也谓之吴孟子者他人讥之也坊记云鲁春秋犹去夫人之姓曰吴则谓之吴亦是讳之盖吴国也姫姓也但举其国讳其姓也然按经文及三未有称吴孟子者

乡党

或疑孔子虽少孤顔母在堂有年伯兄残疾亦未闻不夀事亲从兄之义篇中不及何也愚意乡党一篇门人特记其所及见者耳孔子之于孀母病兄记者殆未之或见欤

立不中门

出由西在闑之西自内视外闑右也入由东在闑之东自外视内亦闑右也或东或西行皆傍闑而不从中立亦如之以门之中君所行也饶氏曰君出入皆由左出以东扉为左而由其中入以西扉为左而由其中曲礼曰客入门而左又曰公事自闑西则皆尚左矣困勉录云窃疑由闑右即拂闑之意谓不由枨闑中也然麟士谓此句非不中门正解未敢遽断按此顾君殆以中门为两门之中当闑而立欤

执圭

周礼玉人曰瑑圭璋璧琮以頫聘典瑞亦云则聘宾所执降其君一等瑑之而已不用君之所执桓信躬谷蒲瑑文饰也

绀緅

钟氏三入为纁五入为緅七入为缁此染黒法绀其四入欤其六入欤尔雅一染谓之縓再染谓之赪三染谓之纁此染赤法朱则四染欤盖以纁入赤则为朱以纁入黒则为绀以绀入黒则为緅緅是三入赤再入黒黒少赤多如爵头然若将緅比纁则又黒多矣故巾车郑注又云雀黒多赤少之色非绛色也縓赪纁同曰浅绛朱曰深纁绛近于朱以饰练服可乎钟氏注緅今礼俗文作爵巾车防雀即緅也窃疑绛字当作雀想是冩之误

祭

邵公士尧视学江南以祭命题不依陆氏愚按礼有祭上环之文则如字读似亦可通但句法生澁耳

如防同

玩如字即从宗庙之事中指出冠义重冠故行之于庙注云古者重事必行之庙中昏礼纳采至亲迎皆主人筵几于庙聘礼君亲拜迎于大门之外而庙受爵有德禄有功君亲防命于庙防礼既啓则朝庙皆所以示有所尊而不敢専也愚按秋官大行人诸侯朝天子各服冕服庙中将币三享觐礼侯氏事毕乃右肉袒于庙门之东天官防时见曰防者言无常期诸侯有不顺服者其顺服者皆来防以师助王讨之殷见曰同者谓十二嵗王如不廵狩诸侯众来同见天子大防虽无常期当春来即是春朝当秋来即是秋觐当夏来即是夏宗当冬来即是冬遇若大同则有常期春东方六服尽来夏南方六服尽来秋西冬北六服尽来在国行朝礼讫乃皆为坛于国外而命事焉诸侯防同皆依四时常朝亦春夏受贽于朝受享币者于庙秋冬一受之于庙受朝既讫乃受享献国所有珍异

公山弗扰

按哀公八年吴将伐鲁叔孙輙以为可而不狃责之则其初帅费人以袭鲁想是叔孙輙主谋耳及使不狃率师故道险从武城贤于阳货之请齐伐鲁逺矣宣尼欲应其召庶几公室可张耶然度其不足有为东周无兾故卒不徃也潜见飞跃与时偕行浑身是易

多学而识章

史记以此属上章为一时之语愚按其意义与上全无干涉况一贯之是圣教大题目当特地告之顾因其色作而告之耶想太史公特以鲁论连文遂加子贡色作四字聫络之耳如果因上章之言而色作或将莫我知也夫云云啓之语意方合搃下章自与愠见相闗注盖以中间隔一章难于贯穿故着一疑字

十三经义疑卷八

猜你喜欢
  孟子集疏卷五·蔡模
  《坛经》考之二·胡适
  经济文衡续集卷九·佚名
  卷十七·纳兰性德
  卷二十三·夏僎
  卷三·李光地
  第二 反应 3·王诩
  法观经全文·佚名
  菩提資糧論卷第五·欧阳竟无
  三十、即心即佛·慧开
  卷第三·佚名
  庐山莲宗宝鉴念佛正行卷第六(一十四章)·优昙普度
  释 海 潮 音·太虚
  世界佛学苑之佛法系统观·太虚
  宗镜录卷第七十四·延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为谁·徐志摩

    这几天秋风来得格外尖厉: 我怕看我们的庭院, 树叶伤鸟似的猛旋, 中着了无形的利箭&mdash;&mdash;没了,全没了:生命,颜色,美丽!就剩下南墙上的几道爬山虎, 他那豹斑似的秋色, 忍然着风拳的打击, 低低的喘一声乌邑&mdash;&md

  • 忏悔·闻一多

    啊!浪漫的生活啊! 是写在水面上的一个“爱”字, 一壁写着,一壁没了; 白搅动些痛苦底波轮。

  • 卷四十二·乾隆

    卷四十二山阴陆游诗一。三百篇。之后。自楚骚。汉。魏。六朝以至于唐。而诗之变尽矣。变有必极。则所就亦以时异。故宋人继唐之后。不规规模拟前人。要以自成一家而止。然其体制虽殊。而波澜未尝二也。耳食之流未窥古

  • 初集 三卷·钱德苍

    琵琶记辞朝(末上)【点绛唇】夜色将阑,晨光欲散,把珠帘卷。移步丹墀,摆列着金龙案。下官乃汉朝一个黄门官是也。往来紫禁,侍奉丹墀,领百官之奏章,传一人之命令。正是:圣德无瑕因宦集,天颜有喜近臣知。如今天色渐明,正是早朝时分,官

  • 列传第一百一十八·刘昫

    ○韦温 萧祐附 独孤郁 弟朗 钱徽 子可复 高釴 弟铢 锴冯宿 弟定 审 封敖 韦温,字弘育,京兆人。祖肇,吏部侍郎。父绶,德宗朝翰林学士,以散骑常侍致仕。绶弟贯之,宪宗朝宰相,自有传。温七岁时,日念《毛诗》一卷。年十一

  • 卷五十九·志第十一·地理二·宋濂

        ◎地理二   辽阳等处行中书省,为路七、府一,属州十二,属县十。徒存其名而无城邑者,不在此数。   辽阳路,唐以前为高句骊及渤海大氏所有。梁贞明中,阿保机以辽阳故城为东平郡。后唐升为南京。石晋改为东

  • 契丹國志卷之五·叶隆礼

      穆宗天順皇帝   穆宗諱璟,番名述律,後更名明,太宗之長子也。太宗攻石晉,入大梁,留帝侍述律太后。太宗於會同十一年四月崩於欒城,諸將畏述律太后殘虐,遂立世宗。世宗遇弒,諸將共迎帝即位,改元應曆。自火神淀入幽州,遣使告

  • 卷之三百八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四百二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一·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古史卷一        宋 苏辙 撰三皇本纪太昊伏牺氏风姓始观天地之象鸟兽之文近取诸身逺取诸物以画八卦教民嫁娶俪皮以为礼作结防为罔罟以佃以渔豢养牺牲服牛乘马故曰伏牺亦曰包牺氏伏牺以木德王天

  • 第四十九卷 孝义 二·缪荃孙

    苏 州 府 汉顾 翱顾翱,少失父,事母孝。母好食雕胡饭,常率子女躬自采撷供养。家近太湖,湖中乃生雕胡。郡吏表其闾舍。(吴县志节冯志,引西京杂记) 南朝 宋陈 遗陈遗,少为郡吏,母好食锅底饭,遗在役,每煮食,辄录其

  • 卷三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三十一 【起己丑汉和帝永元元年○止己未汉安帝元初六年】凡三十一年 表例说 见第二十一及二十二二十三卷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三十一>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表,

  • 第一章 我的家世 一 醇贤亲王的一生·溥仪

    公元一九○六年,即清朝光绪三十二年的旧历正月十四,我出生于北京的醇王府。我的祖父奕讠瞏,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初封郡王,后晋亲王,死后谥法&ldquo;贤&rdquo;,所以后来称做醇贤亲王。我的父亲载沣,是祖父的第五子,因为第一和

  • 卷一百四·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四 朱批尚潆奏摺 广东潮州总兵官【臣】尚潆谨 奏为覆 旨事窃【臣】蒙 皇上命【臣】口传 谕旨与总督杨琳当即 陛辞星夜南行於九月十五日

  • 卷五十三·程川

    <经部,五经总义类,朱子五经语类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五十三钱唐程川撰诗四风读关雎之诗便使人有齐庄中正意思所以冠于三百篇与礼首言毋不敬书首言钦明文思皆同【黄防录关雎】关雎一诗文理深奥如乾坤卦一般

  •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七卷·马鸣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七卷马鸣菩萨造真谛三藏译不可思议俱俱微尘一切山王道路大决择分第十三如是已说不可思议不可称量俱俱微尘本大山王大决择分。次当说不可思议俱俱微尘一切山王道路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微

  • 卷第四·道世

    诸经要集卷第四西明寺沙门释道世集入道部第四(此有四缘) &middot;呗赞部第五&middot;香灯部第六  &middot;述意缘   &middot;欣厌缘  &middot;出家缘  &middot;引证缘述意缘第一窃以因缘假有。众生之滞根。

  • 冥寥子游·屠隆

    《冥寥子游》为文言笔记小说。明屠隆撰。明刊本、《广百川学海》本作一卷,《宝颜堂秘笈》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皆作二卷。《续说郛》本作三卷。此书记叙冥寥子生性狂放,与时俗不合,遂弃官学道,云游四方。途遇一烟霞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