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凡例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

钦定仪礼义疏凡例    礼类二【仪礼之属】

一仪礼相传周公所作春秋传云先君周公作周礼今五官之书本名周官非传所指也意者即此经与但书缺不完仅存十七篇而已篇次先后大戴小戴刘向别録各有异同兹从郑氏悉依刘向别録之旧

一朱子作仪礼经传通解以仪礼为主而取周官礼记及他经传记之言礼者以类相从其门人黄氏榦杨氏复亦遵其例续成丧祭二礼兹属三礼分治故于仪礼经记之外概无附益

一朱子谓仪礼经不分章所以难读每篇俱案行礼之节次分为章段以后杨氏复作仪礼图敖氏继公着仪礼集说俱分章段而与朱子本微有异同兹所分章大概遵用朱子而于杨敖两家亦参取其长者

一朱子割记附经固亦便于学者然敖氏继公谓诸篇之记有特为一条而发者有兼为两条而发者有兼为数条而发者亦有于经意之外别见他礼者分属诸经未能清析不若仍其旧贯兹以经还经以记还记悉无移置而于记文亦略分节次以为识别焉

一易有程传朱子本义诗有朱子集传书有蔡沈集传亦经朱子指授故折中彚纂皆以之为主视其离合以为众说之去留春秋则有不用胡传更立一义者三礼自朱子请修而未果羣言莫适为主即仪礼经传通解亦第开其端绪而意义则未暇发眀兹故特起义例分为七类俾大义分眀而后兼综众说一曰正义乃直解经义确然无疑者二曰辨正乃后儒驳正旧说至当不易者三曰通论或以本节本句参证他篇比类以测义或引他经与此经互相发明四曰余论虽非正解而依附经义于事物之理有所推阐五曰存疑各持一说义亦可通又或已经驳论而持此者多未敢偏废六曰存异名物象数乆远无传难得其真或创立一说虽未惬人心而不得不姑存之以资考辨七曰总论本节之义已经训解又合数节而论之合全篇而论之以此七类叙次排纂庶几大指开卷了然而旁推交通义类可曲尽也案语各以类附

一仪礼高堂生所传者为今文出于淹中者为古文经文并同而字闲有异郑氏于二者之中择从其一而仍存古文某为某今文某为某于注末志慎也兹另提附经文音切之下以省溷目其后人有所论说或不从郑氏者仍入本注

一所取各家之说以经文先后为序不以其人之时代

一贾疏释注者双行小书各分附本注之下后儒说有与注疏相证相足者亦然其推阐经义者仍大书特列

一仪礼自注疏而外前人解诂颇少即经籍艺文偶有其目而书或不传闲见一二亦多摭取注疏删改成文罕有自出心裁者惟元儒敖继公集说细心密理抉摘阐发颇能得经之曲折其偶驳正注疏亦词气安和兹编所采特多其有未是者仍加驳论

一歴代史志所载礼经传授源流及先儒所论制礼之本礼之大经大法隆礼由礼之方与评议诸家是非优劣并后世沿习流变之仪法采为纲领

一庙朝寝舍古今殊制学者必先晓其梗概乃可以读全经而无所窒碍兹取朱子仪礼释宫一册加以附论讲是去非与纲领并列卷首庶以便于学者

一聂氏崇义三礼图専图名物器用杨氏复仪礼图则图行礼之节次而名物器用不与焉二图不可偏废故卷帙差多又朱子尝斥聂氏礼图丑怪不经非复古制而杨氏图成于朱子之后未经朱子防勘不能无所譌缪兹按据经文并参陈祥道礼书图逐条论说以附全经之末云

猜你喜欢
  庄公(元年~三十二年)·谷梁赤
  明鬼上第二十九(阙)·墨子
  尚同中第十二·墨子
  四书留书卷三·章世纯
  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二十六章 轻与重·林语堂
  卷二十三·冯复京
  卷二十八·黄伦
  卷八十五·江永
  卷十五·胡广
  卷三十六·王昭禹
  卷一百二十四·佚名
  卷八·佚名
  金七十论卷中·佚名
  指月录卷之二十九·瞿汝稷
  佛说法集经卷第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地中海·徐志摩

    海呀!你宏大幽秘的音息,不是无因而来的!这风稳日丽,也不是无因而然的!这些进行不歇的波浪,唤起了思想同情的反应——涨,落——隐,现——去,来……无数量的浪花,各各不同,各有奇趣的花

  • 卷五十三·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五十三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徐献忠【一首】献忠字伯臣松江华亭人嘉靖乙酉举人知奉化县及卒友人私諡曰贞宪先生有长谷集【静志居诗话长谷以作者自期持论谓诗人之作代出意匠以増前人之能旨哉言也其比

  • 礼乐第二十九·吴兢

    太宗初即位,谓侍臣曰:“准《礼》,名,终将讳之。前古帝王,亦不生讳其名,故周文王名昌,《周诗》云:‘克昌厥后。’春秋时鲁庄公名同,十六年《经》书:‘齐侯、宋公同盟于幽。’惟近代诸帝,妄为节制,特令生避其讳,理非通允,宜有改张。”

  • 卷十九 漢紀十一·司马光

      起強圉大荒落(丁巳),盡玄黓閹茂(壬戌),凡六年。   孝武皇帝元朔五年(丁巳、前一二四年)   冬,十一月,乙丑,薛澤免。以公孫弘為丞相,封平津侯。丞相封侯自弘始。   時上方興功業,弘於是開東閤以延賢人,與參謀議。每朝覲奏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九 宗室传十九·纪昀

    宗室传元 【一】○元一列祖诸子太祖诸子太宗诸子定宗诸子宪宗诸子△列祖诸子伯勒格台烈祖五子长太祖皇帝次楚齐格尔王次哈准大王次特默格鄂齐锦所谓皇太弟国王鄂尔齐诺延者也次伯勒格台王 【按元史以 四宗为一卷诸弟

  • 三五一 军机大臣奏拟写刘宗周等文集只须删改不必焚毁谕旨进呈片·佚名

    三五一 军机大臣奏拟写刘宗周等文集只须删改不必焚毁谕旨进呈片乾隆四十一年十一月十六日臣等前蒙发下刘宗周、黄道周、熊廷弼、王成允、叶向高等文集奏议,命臣等阅看,并拟写祇须删改抵触字句,不必焚毁之谕旨。臣等拟俟

  • 卷七十四下 袁绍刘表列传第六十四下·范晔

    (刘表)刘表传,刘表,字景升,山陽高平人,是鲁恭王的后代。刘表身高有八尺多,容貌温和,体态魁梧。他与同郡的张俭等人一道被人诽谤议论,称为“八顾”。皇帝下诏书逮捕党人加以治罪,刘表逃走没被捉住。党禁解除以后,刘表被大将军何进

  • 到仲举传·姚思廉

    到仲举字德言,彭城武原人。祖父到坦,齐中书侍郎。父到洽,梁侍中。仲举没有什么学业可言,然而为人处事刚强正直。初官著作佐郎、太子舍人、王府主簿。出任为长城令,为政号称廉明公正。文帝居于乡里,曾到到仲举处,时值天陰下雨

  • 卷一百三十二·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三十二雍正十一年六月上谕九道初七日奉上谕上科进士分部学习者今已满三年之朝着该部堂官秉公分别其应用部属者着以六部主事归班选用其应用知县者即照进士甲第名次归班选用该部详

  • 卷十九【起文公十一年尽十五年】·杜预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十九【起文公十一年尽十五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頴达疏经十有一年春楚子伐麇注讨前年逃厥貉会【音义】【麇九伦反】夏叔仲彭生会晋郤缺于承筐注承筐宋地在陈

  • 治世和乱世的言行·孔子

    【原文】 子曰:“邦有道,危①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②。” 【注释】 ①危:正。②孙:同“逊”。 【译文】 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正直地说话,正直地做事;国家政治黑暗,正直地做事,说话却要谨慎。” 【读解】 政治清明说话办事都

  • 卷三百二十一·佚名

    △初分真如品第四十七之四诸天子。若菩萨为摄取三摩地门故行。为弃舍三摩地门故行。为摄取陀罗尼门故行。为弃舍陀罗尼门故行。是菩萨不能修般若波罗蜜多。亦不能修静虑精进安忍净戒布施波罗蜜多。是菩萨不能证内空。

  • 第七卷·佚名

    护摩增益品第七世尊是不空王护摩三昧耶。能成一切功德善根。能灭过现一切罪障。能破一切设睹噜等。能除一切恶毗那夜迦。能止一切恶讷瑟吒。能灭一切不吉祥相。能禳十六大地狱苦。能除八大怖畏之怖。能破一切怨诤酬难

  • 卷第三十二·佚名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三十二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贤圣品第七之四已辩第三向果差别。次应建立第四向果。颂曰。上界修惑中  断初定一品至有顶八品  皆阿罗汉向第九无间道  名金刚喻定尽得俱尽智  

  • 卷第四·佚名

    鞞婆沙论卷第四阿罗汉尸陀槃尼撰符秦罽宾三藏僧伽跋澄译解十门大章二十二根。十八界十二入五阴。五盛阴六界。色法无色法。可见法不可见法。有对法无对法。有漏法无漏法。有为法无为法。过去法未来法现在法。善法不善

  • 希叟和尚广录卷第七·希叟绍昙

    题为叔向题坐禅虾蟇 (下有白莲)一从识得性分明。懒作春池鼓吹声。闲把六根门锁断。白莲香散水风清。题直夫牛图三三五五戏平芜。踏裂春风百草枯。莫写沩山僧某甲。恐人误作祖师图。题老融猿 (枝上坐。举手扪果)危坐

  • 第七十八章 令建立精舍·佚名

    如是受灌顶明其政治之楞伽王普罗伽玛普奢,以镇定楞伽之地,(一)为精勤之果报,王权成立成就之时,以行恭敬之[王]欲使兴大师[佛]之教,(二)僧众之僧团置于[食]邑以养妻子,“戒应如是而由此无其他之戒”,(三)其他同一作法,任何正确之

  • 春雨之夜·王统照

    现代短篇小说集。王统照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1月初版。收《雪后》、《沉思》、《鞭痕》、《遗音》、《春雨之夜》、《月影》、《伴死人的一夜》、《醉后》、《一栏之隔》、《警钟守》、《山道之侧》、《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