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五章 及时婚配

苏州郡守陈鹏年劝导百姓道:“男女婚嫁,聘礼和婚礼各自按照自己的能力,嫁妆也能符合家庭条件,便可以及时成亲,早日了却成家的愿望。但吴地的丑陋习俗,女家讲财礼,男家问嫁妆,于是就有不肖的媒人,从中煽风蒙惑,造成一时的轻信。日后或是因为无力聘娶,或是因为无钱陪嫁,彼此讲论财礼,不能成亲,以至于配偶失去佳期,中途发生意外,难以计算。至于迎亲,更多铺张浪费,如亵渎供奉的五圣尊神,起名:‘恭筵’,一动就花费大量钱财。还有非分使用一些执事,以为热闹,其中轿围、花灯、仪从等排场,爱好攀比争相浮夸,更难一一列举。所有这些铺张的事项,总是属于无益之举。从此以后必须及时嫁娶,一切遵照古礼,不许勒索聘礼,不许责备嫁妆,至于往来的灯轿仪从等,选出万难节省的,量力而为。其余一切虚浮的费用,全部革除。一旦婚嫁简易就不致于佳期拖延贻误子弟了。”

古礼: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越王勾践让国民二十而娶,十七而嫁。男女同为一类,为何女子的婚期更早于男子呢,正因为女子立身,以节操为重。节操一旦失去,人人轻贱鄙弃,无法挽回。故此把嫁期提前,是为了赶紧遂顺了她的情欲,而使她不亏节操。我见近来的贫家的女子,父母对她们漠不关心,有年过二十不嫁的,有年过三十不嫁的。在芳淑年华,空闺寂寞,难道不私下里向暗中哭泣,及时婚配,才不致出现闺门丑行,成为父母的耻辱。即使是贤德女子,就竟然强迫她变成铁石心肠,不尼不俗,禁锢半生,真是岂有此理啊~况且当今名门的女子,到了婚龄不出嫁,有成幽愁忧思之病而夭折的,有被浮薄子弟勾引,父母逼迫她自尽的。一到此时,后悔莫及。作为父母,千万不要置之度外呀~ 

有人问朱文公道:“《摽梅诗》固然出于正人之手,只是女子如此急迫地要求出嫁,却是为何,”答道:“这也是人之常情,读诗的人在这里了解男女的想法了。”以前见到东莱丽泽诗,有唐代女子说兄嫂不让她出嫁的诗,也是认为粗鄙可恶。后来细想,也是人之常情。作为父母,能在此处了解到女子的心情,就一定要让她婚姻及时了。 

朱在庵说:“人们对于婢女,不肯留意怜惜体贴,略有姿色,就去奸污。等情爱衰退时,再次转卖,增加身价,流落远方,让她与父母互相隔离。甚至于死在嫉妒妇人手中,沉沦到淫娼之家。独不考虑婢女也是别人家的女儿,只不过是比我贫困罢了。设身处地反过来一想,必然浑身流汗。一定要考虑到她的始终结局,完成她的志向节操,年到十六就应婚配,这不但是忧虑她婚嫁失时,真正是为了提前清理闺阁。” 

娶妻能够生子,而私合也未尝不怀孕。私合而生的,固然不能认他为儿子,但难道不是我的亲生骨肉吗,既为亲骨肉,就确实是我的儿子,只不过是出身不正罢了。我看绝后的人,大多犯下渔猎女色,溺杀婴儿的罪孽。既然杀之在前,自不能拥有在后,理当如此。又或是私通别家妇女,明知是我的儿子却不可相认。死亡之时,继子痛哭,亲子旁观,都是自己断绝后代啊。私合的事情,大多在年少未婚时发生,所以婚期不可迟缓哪。

陆次公说:“富贵的人,老年丧偶,仍娶处女为继室。计算她的年龄,不只可以作他女儿,而且可以作他孙女。此人死后,将怎么样安置她呢。

猜你喜欢
  代序二 蜀中楚狂人·李宗吾
  卷六十二·陈祥道
  卷十六·陈士元
  礼记析疑卷十一·方苞
  礼记析疑卷十三·方苞
  卷二十七·秦蕙田
  卷三·高闶
  卷十五·盛世佐
  卷十二·柯尚迁
  卷八·姚际恒
  卷二百九十三·佚名
  以诸譬喻付嘱正法品第十二·佚名
  称赞功德品第八·佚名
  阿弥陀经通赞疏序·窥基
  法华义疏卷第十二·吉藏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七十·彭定求

        卷270_1 【塞下曲】戎昱   惨惨寒日没,北风卷蓬根。将军领疲兵,却入古塞门。   回头指阴山,杀气成黄云。   上山望胡兵,胡马驰骤速。黄河冰已合,意又向南牧。   嫖姚夜出军,霜雪割人肉。   塞北无草木,乌

  • 卷四十五·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四十五治道人镜赋【以主圣臣忠道    唐光贞观为韵】阙 名金为镜兮其鉴则明人为镜兮其象则精彼有取其昭烛我方致乎和平广霁而磨砻既至酌献而邦家以贞悬于心则四听常朗寘于握而万方不倾

  • 卷一百十三·毕沅

      ◎宋纪一百十三 ∷起昭阳赤备若十月,尽阏逢摄提格六月,凡九月。   ○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绍兴三年金天会十一年   冬,十月,壬午朔,诏曰:“昨者出自朕意,分遣使人,授以手历,澄清诸道。逮胡蒙

  • 建康实録卷四·许嵩

    吴后主后主讳晧字元宗大帝孙废太子和之长子一名彭祖字晧宗景帝永安九年封乌程侯七年七月景帝崩时蜀新亡而交趾数叛国内震惧议立长君而左典军万彧昔为乌程令与晧相善称晧才识明断是长沙桓王之俦又加之好学屡言之于丞相

  • 第三十九回 天付与大清朝升平万岁·黄士衡

    诗曰: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却说李自成攻破明京,崇祯帝煤山自缢,遣人查出崇祯帝尸,有柳棺盛殓起来。又派人清官,逆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佚名

    正德十二年六月乙巳朔日食钦天监监正李源等以推筭时刻舛误夺俸一月春官正李鉴等三月○掌锦衣卫事左都督朱宁奏乞辞免卫事有旨宁职掌亲军兼管密务公勤明慎提督有方善良攸赖方切倚用所辞不允及再辞复有旨宁忠诚体国简在

  • 卷之二百六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三百四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四○五禀同治十三年八月二十二日一二二一五--一·佚名

    后垄街庄团练分局总理杜和安,禀请给发辖内二十四庄正副谕戳具禀竹南二保后垄街庄团练分局总理杜和安,为禀请给发庄正谕戳,以专责成事。缘蒙宪谕:着安协同该地绅商、殷户等,办理团练壮丁,以资保卫等因。

  • 六三○ 江苏巡抚杨魁奏拿获说合顶买誊录之储曾英解交刑部审办折·佚名

    六三○ 江苏巡抚杨魁奏拿获说合顶买誊录之储曾英解交刑部审办折乾隆四十四年七月初二日江苏巡抚臣杨魁谨奏,为奏明事。本年六月十五日接准刑部咨,以殷旦明在京商经贡生储曾英,将四库馆候补誊录蒋翰名字,说合顶买与伊于殷

  • 卷十四·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十四 汉  兰  台 令  史 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颜师古注 诸侯王表第二 昔周监於二代【师古曰监视也二代夏殷也】三圣制法【师古曰三圣谓文王武王及周公也】立爵

  • 魏玄同传·刘昫

    魏玄同,定州鼓城人。他中举进士,后长时任司列大夫。因与上官仪文章唱和而受牵连,流配岭外。上元初年赦免回京,工部尚书刘审礼推荐他,称赞他有时务之才,拜岐州长史,直升迁到吏部侍郎。魏玄同因自己担当了选拔人才的职责,担心不

  • 卷四 释亲第四·邢昺

    [疏]释曰:案《礼记·大传》云:“圣人南面而听天下,所最先者五,民不与焉。一曰治亲。”《苍颉》曰:“亲,爱也,近也。”然则亲者,恩爱狎近、不疏远之称也。《书》曰:“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丧服小记》曰:“亲亲以三为五,以五为九

  • 五经稽疑序·朱睦㮮

    屈平者楚之同姓也仕于怀王为三闾大夫屈平职掌三姓叙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励国人言行职修王甚珍之为同列上官靳尚所譛王乃疏平平含忠履洁而遽见放逰于江潭行吟泽畔郁伊易感作离骚以此知古之三百篇皆非无感而作也余少靡所好

  • 卷二十·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要义卷二十宋 魏了翁 撰聘礼二王后劳賔有玉案竹簠此夫人惟簠盛栗夫人使下大夫劳以二竹簠方被纁里有盖 释曰自此尽以賔入论夫人劳賔之事夫人劳使下大夫者降于君故不使卿凡簋皆用木而圆受斗二升

  • 第四卷·佚名

    秘密印三昧耶品第四之二成就印二手合掌大虚掌内。二头指二无名指。平屈头相拄。二中指微曲竖合头。出二头指二无名指头上一节。二大拇指相并微屈竖。头去二头指侧面一寸四分。二小指各竖。搏无名指侧相去二寸印真言唵

  •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卷第一·智圆

    宋钱唐沙门释智圆述请观音经四字是疏之别名。疏即通名。以解释诸经通名疏故。以别简之。略标四字。疏者疏也。决也。疏理经文。决择义趣也。然智者。释经解题称玄义。解文称文句。玄文合成一部者。则题为疏。今即合者

  • 苏东坡传·林语堂

    林语堂著。张振玉译。原作为英文,中文译本有1977年台湾远景出版社的宋碧云译本和1979年之张振玉译本。台湾金兰文化出版社1986年4月出版的35册《林语堂经典名著》将张振玉译本列为第4册。大32开本,417页,约31万字。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