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生
水之有源,其流必远。木之有根,其叶必茂。屋之有基,其柱必正。人之有精,其命必长。[抱朴子]
多言则背道,多欲则伤生。[林和靖]
声色者,败德之具。[林和靖]
寡言省谤,寡欲保身。[林和靖]
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斧斤。[林和靖]
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林和靖]
吾尝夏葛而冬裘、饥食而渴饮,节嗜欲,定心气,如斯而已矣。[程明道]
天下同知畏有形之寇,而不知畏无形之寇。欲之寇人,甚于兵革;礼之卫人,甚于城郭。[吕东莱]
精神不运则愚,气血不运则病。[陆象山]
治身养性者,节寝处,适饮食,和喜怒,便动静。在巳者得而邪气无由入。[辛文子]
万般补养皆虚伪,惟有操心是要规。[许鲁斋]
人之将疾也,必先酒色之好。国之将亡也,必恶直谏之言。[辛文子]
耳目淫于声色,五脏动摇而不定,血气逸荡而不休,精神驰骋而不守,祸之来如邱山,无由识之矣。[辛文子]
持守正念之法,如执玉,如捧盈,战战兢兢,惟恐失坠。[脉望]
人身未尝有疾也,疾之生,必有致之之由。诚能预谨于饮食嗜欲之际,而慎察于喜怒哀乐之间,以固其元气,而调其荣卫,使寒暑燥湿之毒不能奸其中,虽微药石,固不害其为寿。[方逊志]
形劳而不休则蔽,精用而不已则竭。[庄子]
摄生之道,大忌嗔怒。[百警世编]
勿以妄想戕真心,勿以客气伤元气。[康斋日记]
衰病多事,如着敝絮入荆棘中,触处挂阂。简豫习静,如排沙寻金,往往见宝。[集语要]
常沈静则含蓄,义理深而应事有力,故厚重静定宽缓,乃进德之基,亦养寿之要。[薛文清]
只寡欲便无事,无事心便澄然矣。[薛文清]
迷于利欲者如醉酒之人,人不堪其丑,而己不觉也。[薛文清]
生死路窄,只在寡欲与否。[吴忠节公]
绝饮酒,薄滋味,则气自清。寡思虑,屏嗜欲,则精自明。定心气,少眠睡,则神自澄。[王阳明]
夫天有元气焉,善养生者养此而已矣。善固国者,固此而已矣。元气者何?仁也。[藤阴箚记]
安静可以养福。[座右编]
人常想病时则尘心自灭,人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风流得意之事一过,辄生悲凉;清真寂寞之境愈久,转有滋味。[崇修指要]
人之精神有限,过用则竭。[座右编]
欲心一萌,当思礼义以胜之。[座右编]
地上有门曰祸门,而作恶者自投之。地下有门曰鬼门,而好色者自趋之。此二门者,皆一入而不出者也。[座右编]
服金石酷烈之药,必致损命。即坐功服气,往往损人。人能清心寡欲,自然血气和平,却疾多寿。[申凫盟荆园小语]
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人惟起居饮食日顺其常,福莫大焉。[乐善录]
猜你喜欢 郊特牲·戴圣 第十八卦 蛊 山风蛊 艮上巽下·佚名 卷十八 辨物·刘向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第八·周祖谟 春秋大全卷十四·胡广 卷十三·姚际恒 卷六十四·乾隆 卷八·王道焜 卷五十二·顺治 卷七·乾隆 提要·夏良胜 通变论·公孙龙 原毁译文·韩愈 多闻品第三·佚名 占察善恶业报经行法·智旭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