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章 与西洋的早期接触

我母亲有两张墙上挂的画,挂在一个大客厅里。那个客厅是由一个旧教堂的房子改为牧师住宅的。一张画上画的是一个西洋少女,很俊很甜的脸,手里拿着一个无边的女人帽子,里面装着几个鸡蛋。母亲一定是从很好的西洋杂志上剪下来的,大概是《星期六晚报》(The Saturday Evening Post),她常用这本杂志夹针线和小的针线活计。另一张画上画的是清朝的光绪皇帝,他在光绪二十四年发动了维新运动,“百日维新”是人人知道的,圣旨一道一道的颁布,废科举,建铁路,开矿产,后来忽然被他的伯母西太后监禁于中南海瀛台,直到十年后不明不白的死去。他和西太后死在同一天,因为西太后知道自己死期已至,使人把光绪皇帝毒死,原因是她怕她死后光绪皇帝要在她的名声和政策上报仇,她认为那是不能容忍的。

家父,没有什么政治关系,但是一心赞成主张维新的光绪皇帝和他的新政,这和当时在日本的中国那些领导人物如孙中山先生他们一样。虽然慈禧太后在八国联军击败拳匪进入北京之时,已经仓皇狼狈的逃到西安,这时仍然算是在位当权。由于与列强议和,她才得以重握政权,但直到一九一一年(即宣统三年)清室被推翻,中华民国建立之前,她依然是顽固不改,作威作福。

本章的主题为西洋文明对中国的冲击,从思想方面到工业技术方面。牵扯到一连串的适应与整个问题的检讨。但是检讨这项繁难的重任是在中国方面,以后事实可以证明,在文化交流上,中国是负债方面。那种交流的进行至今尚未停止。

范礼文博士(Warnshius),后为伦敦纽约国际协会秘书。他为人胸襟开阔,眼光远大,通情达理,又多才多艺,实远超过当时一般的传教士。不知道由于什么好运气,西溪得以有这么个好牧师派来此地,这里离坂仔很近。范礼文博士大约六英尺高。使我们接受到西洋学问的,就是这位牧师。在“上海基督教文学会”,在由林乐知(Young J. Allen)主持之下,当时发行一份一张纸的周报,叫《通问报》(Christian Intelligence),油墨纸张甚劣。今日手下若还保存一份就太好了。范礼文博士不但把这份周报寄给我们,另外还寄上海基督教文学会出版的很多书和小册子。家父遇到了他,算是找到了知音,不久与他成了莫逆之交。

我们对西方最早的接触,是范礼文博士留下的一个领扣儿,因为他夫妇住在我家最上的一层楼,我们家也就是那个老教堂。孩子们对于那个光亮的领扣儿到底是什么东西,大家猜测了半天。他夫妇又留下了几个罐头筒儿,那一定是盛牛油的。我们中国人闻起来,简直全家里都是牛油味道。我记得他们走后,姐姐曾把所有的窗子敞开,好让屋里散掉那种气味。我相信家母用来夹针线的那本《星期六晚报》刊物,一定是来自范礼文太太之手的。

这些虽然是我对西方接触的一些不相干的事情,但是我认为对我很重要。家父知道圣约翰大学,就是在《通问报》上看到的,因此又梦想到牛津大学,柏林大学。家父的月薪是二十块,后来增为二十四块,收入虽极微薄,仍然不能打消他把自己的儿子送到上海基督教的高级学府去求学的愿望。

在坂仔建筑一个新教堂时,我大概是十二岁。那时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发生了。在三十或四十英尺宽的房顶的重压之下,教堂的墙壁,可以看得见被压得越来越歪。范礼文博士向美国购买钢筋。在钢筋渐渐束紧之下,把墙又拉正,大家可以看得见房顶的鹰架立起来。范礼文又在教堂进口处的钟楼上增加了一个钟。与基督教相竞争的佛教寺院里,也安装上一个大鼓。那个寺院也在那条街上,相距约六十英尺远近。

在礼拜天,教堂的钟鸣,寺院的鼓也响。

对于教会,有两个敌对者。一个是教徒的儿子,已然过了中年,大家叫他金老伯。他的房子坐落在河对面的木桥下面,那个桥通到当地唯一的一条有商店的街市。每数年之内,那座桥必然为洪水所毁,每毁一次,金老伯就发一次财。因为他又要募捐,再修造一座木桥。木板不平不直,过桥人可以看见脚下的流水。我们都知道,修桥就是他维生之计。那条有小商店的街道不断被洪水侵蚀,等我长大时,那些小商店只剩下一半了。

有一天,在清凉的月夜,家父一时兴起,从这座木板桥经过去布道。别人告诉我,我降生那一年,父亲是四十岁。有一次,外出之时,他染患了感冒,几乎丧命。讲道之时,他曾出大汗,回家之后又没换衣裳,得了很严重的肺炎。母亲非常焦虑。母亲那时正要生第五个儿子,她只好想办法自己接生。至于她怎么忍痛生产,就不得而知了。父亲则把他怎么样出去在房子后面那条小溪中去洗产后那些脏东西,对我不知说了多少次。

我第二次接触西方文明,是我第一次看见从Chioh-be和厦门之间汽船上蒸汽机的动作。我当时看得着了迷,呆呆的默然不语。后来在学校,看见一个活塞引擎图,自然充分了解。从那时起,兴趣始终是在科学上,很想以后做个物理教员。有人问我长大之后要入哪一种行业,我的回答是(1)做一个英文教员,(2)做一个物理教员,(3)开一个“辩论”商店。最后这一条是当地的一种说法,而不是指一个真正的行业。普通说你开一个商店,参加论战的一边,向对方挑战,你称一件白东西为黑,或称一件黑东西为白,这样向人挑战。我当时显然是以有此辩才而为人所知,因而兄弟姐妹们都叫我“论争顾客”。

我的中等教育是完全浪费时间。学校连个图书馆也没有。在厦门的寻源书院和非基督教学校之间的差别,就是非基督教学校看日报,而我们学校不看。我们有地理,算术,经典,一薄本的地质学。课后,我们只是玩耍游戏。踢毯子,玩由一个哑铃斫下来的两个木球,这就是我们最得意的游戏。我们都穿木屐,所以每逢踝子骨被一个木球打着,实在疼得很。

我们捉弄老师的鬼办法之中,有一件是背书的事,很好玩儿,每个学生都很得意。我们当年都站在走廊下等候,有的人被叫进屋去背书,通常是在两页到三页之内。他背完之后,就以开门为信号儿叫另一个人进去背,他做个信号儿,表明要背的那段文字是在前一半儿或后一半儿,由于把门开了三到四次,别人就知道要背的是哪一部分了。

我记得清楚的,只有校长的珠算盘。校长是一个贪婪无厌的人。当时鼓浪屿很繁荣,做房地产是好生意。我听见他那不停的打算盘声。他的办公室在第一层楼,正面对着楼梯口,因此他可以管理学生的出入。但是这并不能阻止我们出去买消夜食物,我们会用竹篮子把东西吊上楼去。

至于学校用的书,我既不喜爱,也不厌恶。太容易,太简单了。

我对西洋音乐着实着了迷。我是受了美国校长毕牧师夫人(Mrs. Pitcher)的影响。她是一位端庄淑雅的英国女士,她说话的温柔悦耳抑扬顿错,我两耳听来,不啻音乐之美。传教士女士们的女高音合唱,在我这个中国人的耳朵听来,真是印象深刻,毕生难忘。

我们也看见过法国美国的水手,普通大都是在鼓浪屿街上喝得醉醺醺,东倒西歪的。偶尔也有一个英国足球队在一个有围墙的球场赛足球,他们不喝茶,喝别的饮料,有时有军乐队演奏,由中国的仆役端送饮料。我夹杂在别的儿童之中,由围墙的缝隙中往里窥探,对他们洋人好不羡慕。

俱乐部若有舞会,我们寻源书院的学生常常立在窗外,看里面男男女女穿着晚礼服,在大庭广众之中互相拥抱,那种令人难以相信的人间奇观,真是使人瞠目吃惊。

在光绪三十三年,美国老罗斯福总统派美国舰队来到澳门,那时日俄战事刚刚结束不久。我们因为是教会学校的学生,应邀前往参观。那是伟大武力的最好的展览。这些都刺激我向西方学习的愿望。

猜你喜欢
  卷六十·表第二·交聘表上·脱脱
  卷三百五十四 列传一百四十一·赵尔巽
  ●崇禎長編卷之八·汪楫
  卷七十一·毕沅
  韩忠献公遗事 全文·强至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六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七十·佚名
  卷之七十四·佚名
  ●崇祯记闻录卷二·佚名
  张文腂传·刘昫
  陆秀夫传·脱脱
  抄思传(附别的因传)·宋濂
  叶伯巨传·张廷玉
  纲鉴易知录卷三二·吴楚材
  陈廷均·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三十八·彭定求

        卷638_1 【宴边将】张乔   一曲梁州金石清,边风萧飒动江城。   座中有老沙场客,横笛休吹塞上声。   卷638_2 【郢州即事】张乔   孤城临远水,千里见寒山。白雪无人唱,沧洲尽日闲。   鸟归残烧外,帆出

  • 第十二出 辞院·孔尚任

    ◎癸未十月〖西地锦〗(末扮杨文骢冠带上)锦绣东南列郡,英雄割据纷纷;而今还起周郎恨,江水向东奔。下官杨文骢,昨奉熊司马之命,托侯兄发书宁南,阻其北上,已遣柳敬亭连夜寄去。还怕投书未稳,一面奏闻朝廷,加他官爵,荫他子侄;又一面知

  • 第三折·佚名

    (刘二公上,云)事要前思,免劳后悔。谁想朱买臣得了官,肯分的除授在俺这会稽郡做太守。我想来,他若说起这前情,俺可怎了也?我如今且着孩儿在家中炰下个那疙疸茶儿,烙下些椽头烧饼儿,等张

  • 卷一百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十七张旭张旭苏州吴人嗜酒善草书每醉後号呼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世呼为张颠初仕为常熟尉自言始见公主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笔法意观公孙大娘舞劒器乃尽其神时以李白歌

  • 志第十 礼四之一·魏收

    夫在天莫明于日月,在人莫明于礼仪。先王以安上治民,用成风化,苟或失之,斯亡云及。圣者因人有尊敬哀思嗜欲喜怒之情,而制以上下隆杀长幼众寡之节,本于人心,会于神道,故使三才惟穆,百姓允谐。而淳浇世殊,质文异设,损益相仍,随时作范

  • 列传第五十·李延寿

    王罴 孙长述 王思政 尉迟迥 弟纲 纲子运 王轨 乐运王罴,字熊罴,京兆霸城人,汉河南尹遵之后,世为州郡着姓。罴质直木强,处物平当,州闾敬惮之。魏太和中,除殿中将军,稍迁雍州别驾,清廉疾恶,励精公事。刺史崔亮有知人之鉴,见罴雅相

  • 卷五十九 志三十四·赵尔巽

      ◎地理六   △安徽   安徽:禹贡扬及徐、豫三州之域。明属南京。清顺治二年,改江南省,置凤阳巡抚及安庐池太巡抚,兼理操江军务,并统于淮阳总督。六年,俱罢。十八年,设江南左、右布政使,以左布政辖安庆、徽州、宁国、池

  • 卷第二百九·胡三省

    唐纪二十五〔起着雍涒滩(戊申),尽上章阉茂(庚戌)七月,凡二年有奇。〕《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下》景龙二年〔(戊申、七○八)〕1春,二月,庚寅,〔【严:「寅」改「辰」。】宫中言皇后衣笥裙上有五色云起,上令图以示百官。韦巨源请布

  • 卷之二百九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五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第一三一比单(堂谕)光绪十年四月十二日一一三一四—七·佚名

    一皂馆记陈荣口供,及堂谕原本比单 私记 承税总差皂总计开:一皂馆记陈荣〔堂谕〕既据张河等保结,限三日内缴钱。(注)如到期不清,惟该役是问。此谕。〔光绪十年〕四月十二日比(正堂徐)(注)钱字,依第一三二号系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七 逆臣传一·纪昀

    逆臣传唐 【一】 ○唐一 (臣)等谨案逆臣分类亦仿自新唐书宋辽金元各史因之考郑志列传如莽卓辈皆列诸臣之末葢依史书旧文然枭鸾并战终觉混 淆此等覆载不容之人允宜别而出之以着斧钺綦严之义今并以类为次五代史无逆臣传兹

  • 卷一·张廷玉

    钦定四库全书词林典故卷一临幸盛典我国家诞受天命百年於兹列圣重光德化翔洽皇上绍膺大宝文治昌明崇礼官考制度麟麟炳炳与唐虞三代嫓隆矣岁甲子亲临院署隆仪茂典徧及儒林往牒所传罕有伦比维时【臣】鄂尔泰【臣】张廷玉

  • 卷四 士昏礼第二·郑玄

    [疏]《士昏礼》第二。○郑《目录》云:“士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而名焉。必以昏者,阳往而阴来,日入三商为昏。昏礼于五礼属嘉礼,大、小《戴》及《别录》此皆第二。”○释曰:郑知是士娶妻之礼者,以“记”云“记士昏礼”,故知是士

  • 景公以抟治之兵未成功将杀之晏子谏第四·晏婴

    景公令兵抟治,当腊冰月之间而寒,民多冻馁,而功不成。公怒曰:“为我杀兵二人。”晏子曰:“诺。”少间,晏子曰:“昔者先君庄公之伐于晋也,其役杀兵四人,今令而杀兵二人,是师杀之半也。”公曰:“诺!是寡人之过也。”令止之。

  • 卷四·毛奇龄

    钦定四库全书经问卷四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钟机【字石城秀水人】问説命高宗云予小子旧学于甘盘既乃遯于荒野入宅于河自河徂亳暨厥终罔显此是甘盘不肻仕而逺遯荒野既而迁河迁亳不知所终此颇近理若孔传以为高宗之遯则高宗

  • 五经稽疑卷二·朱睦㮮

    明 朱睦㮮 撰尚书放勲非尧号程正叔曰放勲非尧号葢史称尧之道也谓三皇而上以神道设教不言而化至尧方见于事功也后人以放勲为尧号故记孟子者遂以尧为放勲也若以尧为放勲则皋陶曰允廸禹曰文命下言敷于四海有甚义防初读

  • 震泽纪闻·王鏊

    明王鏊撰。二卷。收有明初至中叶各类人物传记五十一篇。内容详悉生动。有万历《震川先生别集》本。作者曾孙禹声又著《续震泽纪闻》一卷,并载《震川先生别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