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卦:《蒙卦》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白话】《蒙卦》象征启蒙:亨通。不是我有求于幼童,而是幼童有求于我,第一次向我请教,我有问必答,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没有礼貌地乱问,则不予回答。利于守正道。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白话】《象辞》说:'《蒙卦》的卦象是坎(水)下艮(山)上,为山下有泉水之表象,但要想发现甘泉,必须设法准确地找出泉水的位置,即意味着先必须进行启蒙教育。君子必须行动果断,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品德。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白话】初六,要进行启蒙教育,贵在树立典型,以便防止罪恶发生;如不专心求学,而是急功冒进,将来必然会后悔。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白话】《象辞》说:用树立典型的办法来进行启蒙教育,是为了确立正确的法度,以便遵循。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白话】九二,周围都是上进心很强的蒙童,希望获得知识,这是很吉利的。如果迎娶新媳妇,也是吉祥的。由于渴望接受教育,上进心很强,所以连孩子们已经能够治家了。

《象》曰:'子克家',刚柔接也。

【白话】《象辞》说:'由于渴望接受教育,上进心很强,所以连孩子们都已经能够治家了',这是因为刚柔相济,孩子们受到了很好的启蒙教育的结果。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白话】六三,不能娶这样的女子,她的心目中只有美貌的郎君,不能守礼仪,也难以保住自己的节操,娶这样的女子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顺也。

【白话】《象辞》说:'不能娶这个女子',主要是指这个女子的行为是不合乎礼仪的,即这个女子没有受过良好的启蒙教育。

六四,困蒙,吝。

【白话】六四,人处于困难的境地,不利于接受启蒙教育,因而孤陋寡闻,结果是不大好的。

"《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白话】《象辞》说:'人处于困难的境地,不利于接受启蒙教育',是因为疏远有真才实学的老师。

六五,童蒙,吉。

【白话】六五,蒙童虚心地向老师求教,这是很吉祥的。

《象》曰:'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白话】《象辞》说:'蒙童虚心地向老师求教,这是很吉祥的',这是因为蒙童对老师采取了谦逊的态度。蒙童谦逊,则老师乐教,其教育结果自然是比较有效的,当然也是吉祥的。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白话】上九,启蒙教育要及早实行,要针对蒙童的缺点,先发治人。不要等到蒙童的问题彻底暴露再去教育,而要防患于未然,事先进行启蒙教育。

《象》曰:'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白话】《象辞》说:'启蒙教育要及早实行,要针对蒙童的缺点,先发治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老师和蒙童互相配合,才能达到治病救人、上下一心的目的。

猜你喜欢
  卷十二 十二之三·孔颖达
  丽泽论说集録防·吕祖谦
  提要·蔡清
  丧期要不要改革?·孔子
  卷六·程端学
  钦定书经传说汇纂卷六·王顼龄
  卷十六·吕祖谦
  卷十三·王天与
  卷九·魏了翁
  第八章自然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梁漱溟
  良冶之子(1)·戴圣
  海东高僧传卷第二·觉训
  优婆塞戒经讲录上(四)·太虚
  卷三十九·佚名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八章 祖饯都门·屠隆

    【挂枝儿】〔小外扮郭子仪冠服将士从上〕结发从戎经百战。一朝裏建节登坛。万死余生。千秋高义。河桥忍别恩官。建牙吹角不闻喧。三十登坛众所尊。家散万金酬士死。身留一剑答君恩。下官郭子仪。吐蕃之役。

  • 卷七百三十·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三十李九龄李九龄洛阳人唐末进士入宋登乾德二年进士第三人诗一卷上清辞五首入海浮生汗漫秋紫皇高宴五云楼霓裳曲罢天风起吹散仙香满十洲楼鏁彤霞地絶尘碧桃花发

  • 九叹·屈原

    【原文】伊伯庸之末胄兮①,谅皇直之屈原。云余肇祖于高陽兮,惟楚怀之婵连②。原生受命于贞节兮,鸿永路有嘉名。齐名字于天地兮,并光明于列星③。吸精粹而吐氛浊兮,横邪世而不取容。行叩诚而不阿兮,遂见排而逢谗④。后听虚而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八·佚名

    正德十四年九月壬辰朔 上驻跸保定府张宴于府堂巡抚都御史伍符与巡按御史管粮主事皆侍宴行酒 上问符知其善饮与为藏阄之戏符偶胜 上不悦故投手中阄于地令符拾之罚符饮数瓢符颓然 上复大笑○命驸马都尉蔡震守端门崔元承

  • 卷之八百八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附录二 关于鲁迅·周作人

    《阿Q正传》发表以后,我写过一篇小文章,略加以说明,登在那时的《晨报副刊》上。后来《阿Q正传》与《狂人日记》等一并编成一册,即是《呐喊》,出在北大新潮社丛书里,其时傅孟真罗志希诸人均已出国留学去了,《新潮》交给我编辑

  • 唐纪六十二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下开成三年(戊午、838)·司马光

    唐纪六十二唐文宗开成三年(戊午,公元838年) [1]春,正月,甲子,李石入朝,中涂有盗射之,微伤,左右奔散,石马惊,驰归第。又有盗邀击于坊门,断其马尾,仅而得免。上闻之大惊,命神策六军遣兵防卫,敕中外捕盗甚急,竟无所获。乙丑,百官入朝者九

  • 晋纪三十六 安皇帝己义熙元年(乙巳、405)·司马光

    晋纪三十六 晋安帝义熙元年(乙巳,公元405年) [1]春,正月,南阳太守扶风鲁宗之起兵袭襄阳,桓蔚走江陵。已丑,刘毅等诸军至马头。桓振挟帝出屯江津,遣使求割江、荆二州,奉送天子;毅等不许。辛卯,宗之击破振将温楷于柞溪,进屯纪南。振

  • 卷一百三十七·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三十七雍正十一年十一月上谕十道十五日奉上谕大学士嵇曾筠敬愼居心忠勤襄事自简任河道总督以来整理有方调度合宜即如今年直隶豫省堤工均有溃决而江南地处下游不但各工平稳且有自

  • 36.屈原沉江·林汉达

    楚国自从被秦国打败以后,一直受秦国欺负,楚怀王又想重新和齐国联合。秦昭襄王即位以后,很客气地给楚怀王写信,请他到武关(在陕西丹凤县东南)相会,当面订立盟约。楚怀王接到秦昭襄王的信,不去呢,怕得罪秦国;去呢,又怕出危险。他就

  • 卷09·吴缜

    《百官志》云:“初,太宗省内外官,定制为七百三十员,曰:‘吾以此待天下贤材足矣’”今案《曹确传》云:“太宗著令,文武官六百四十三,谓房乔曰:‘朕设此待天下贤士’”此与《百官志》所载语意同而数不同,未知孰是。《僖宗纪》:“乾

  • 卷五十四(定元年,尽四年)·孔颖达

    ◎定公(○陆曰:“定公名宋,襄公之子,昭公之弟。谥法:‘安民大虑曰定。’”)[疏]“正义曰:《鲁世家》:“定公名宋,襄公之子,昭公之弟。”史传不言其母,不知谁所生也。以敬王十一年即位。谥法:“安民大虑曰定。”【经】元年,春,王。(公

  • 进呈疏·佚名

    日讲四书解义进呈疏︵字位过密 无法显示︶【臣】喇沙里︵字位过密 无法显示︶【臣】陈廷敬等谨题为进呈刊完日讲四书解义仰祈睿鉴事【臣】等於康熙十六年三月十三日恭侍弘德殿进讲蒙皇上面谕四书讲章应行刊刻钦此【臣】等叨

  • 卷一百五十七·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五十七  宋 卫湜 撰工入升歌三终主人献之笙入三终主人献之闲歌三终合乐三终工告乐备遂出一人扬觯乃立司正焉知其能和乐而不流也郑氏曰工谓乐正也乐正旣

  • 卷七·王引之

    而而者,承上之詞,或在句中,或在句首,其義一也。常語也。《漢書&middot;韋賢傳》注曰:「而者,句絕之辭。」《詩&middot;著》曰:「俟我於著乎而。」《論語&middot;子罕》篇引《詩》曰:「唐棣之華,偏其反而。」《微子》篇曰:「已而

  • 破山禪師語錄卷第九·海明

    當陽玉泉嗣法門人印正等編法語二示雲嶠禪人禪和子有志行腳,痛以生死為念。到一善知識處,或請益、或發一問,正要體取話頭來歷。忽然會得此箇話頭,即知生從何來、死從何去,明得生處,死處亦然。那時節㘞地一聲,始信茶條拄杖新行

  • 广陵潮·李涵秋

    章回小说。李涵秋著。始作于1909年,1919年完成,商务印书馆发行。共100回。小说以扬州地方云、伍两家的兴衰际遇为主线,联系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阶层人物的种种活动,着重描写社会丑闻、儿女私情、家庭琐事,反映社会黑暗和

  • 苏州夜话·田汉

    独幕剧。田汉编剧。发表于《南国》1930年第5、6期合刊。写一个老画家的悲剧。画家刘叔康13年前因军阀混战而和妻子离散,13年后他带着学生到苏州写生,遇到一个卖花姑娘,从她的身世中得知原来她就是自己13年前失散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