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二十  节用上

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无不加用而为者。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2),其兴利多矣!

其为衣裘何以为?冬以圉寒,夏以圉暑。凡为衣裳之道,冬加温、夏加凊者,芊芊(3);不加者,去之。其为宫室何以为?冬以圉风寒,夏以圉暑雨。有盗贼加固者,芊■;不加者,去之。其为甲盾五兵何以为?以圉寇乱盗贼。若有寇乱盗贼,有甲盾五兵者胜,无者不胜,是故圣人作为甲盾五兵。凡为甲盾五兵,加轻以利、坚而难折者,芊■;不加者,去之。其为舟车何以为?车以行陵陆,舟以行川谷,以通四方之利。凡为舟车之道,加轻以利者,芊■;不加者,去之。凡其为此物也,无不加用而为者。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有去大人之好聚珠玉、鸟兽、犬马,以益衣裳、宫室、甲盾、五兵、舟车之数,于数倍乎,若则不难。故孰为难倍?唯人为难倍;然人有可倍也。昔者圣王为法,曰:“丈夫年二十,毋敢不处家;女子年十五,毋敢不事人。”此圣王之法也。圣王既没,于民次也(4),其欲蚤处家者,有所二十年处家;其欲晚处家者,有所四十年处家。以其蚤与其晚相践(5),后圣王之法十年,若纯三年而字(6),子生可以二三年矣。此不为使民蚤处家,而可以倍与?且不然已!

今天下为政者,其所以寡人之道多。其使民劳,其籍敛厚,民财不足、冻饿死者,不可胜数也。且大人惟毋兴师,以攻伐邻国,久者终年,速者数月,男女久不相见,此所以寡人之道也。与居处不安,饮食不时,作疾病死者,有与侵就

橐(7),攻城野战死者,不可胜数。此不令为政者所以寡人之道、数术而起与?圣人为政特无此。不圣人为政(8),其所以众人之道,亦数术而起与?

故子墨子曰:“去无用之费,圣王之道,天下之大利也。”

[注释]

(1)节用是墨家学说的一个重要内容。墨子认为,古代圣人治政,宫室、衣服、饮食、舟车只要适用就够了。而当时的统治者却在这些方面穷奢极欲,大量耗费百姓的民力财力,使人民生活陷于困境。甚至让很多男子过着独身生活。因此,他主张凡不利于实用,不能给百姓带来利益的,应一概取消。本篇原有三篇。(2)“德”通“得”。(3)“芋■”疑为“芊诸”之误。下同。(4)“次”通“恣”。(5)“践”当为“翦”,减的意思。(6)字:生子。(7)“侵就

橐”应作“侵掠俘虏。”(8)“不”为“夫”字之误。

[白话]

圣人在一国施政,一国的财利可以加倍增长。大到施政于天下,天下的财利可以加倍增长。这种财利的加倍,并不是向外掠夺土地;而是根据国家情况而省去无用之费,因而足以加倍。圣王施政,他发布命令、举办事业、使用民力和财物,没有不是有益于实用才去做的。所以使用财物不浪费,民众能不劳苦,他兴起的利益就多了。

他们制造衣裘是为了什么呢?冬天用以御寒,夏天用以防暑。凡是缝制衣服的原则,冬天能增加温暖、夏天能增加凉爽,就增益它;(反之,)不能增加的,就去掉。他们建造房子是为了什么呢?冬天用以抵御风寒,夏天用以防御炎热和下雨。有盗贼(侵入)能够增加防守之坚固的,就增益它;

(反之,)不能增加的,就去掉。他们制造铠甲、盾牌和戈矛等五种兵器是为了什么呢?用以抵御外寇和盗贼。如果有外寇盗贼,拥有铠甲、盾牌和五兵的就胜利,没有的就失败。所以圣人制造铠甲、盾牌和五兵。凡是制造铠甲、盾牌和五兵,能增加轻便锋利、坚而难折的,就增益它;不能增加的,就去掉。他们制造车、船是为了什么呢?车用来行陆地,船用来行水道,以此沟通四方的利益。凡是制造车、船的原则,能增加轻快便利的,就增益它;不能增加的,就去掉。凡是他们制造这些东西,无一不是有益于实用才去做的。所以用财物不浪费,民众不劳乏,他们兴起的利益就多了。又去掉王公大人所爱好搜集的珠玉、鸟兽、狗马,用来增加衣服、房屋、兵器、车船的数量,使之增加一倍,这也是不难的。什么是难以倍增的呢?只有人是难以倍增的。然而人也有可以倍增的办法。古代圣王制订法则,说道:“男子年到二十,不许不成家,女子年到十五,不许不嫁人。”这是圣王的法规。圣王既已去世,听任百姓放纵自己,那些想早点成家的,有时二十岁就成家,那些想迟点成家的,有时四十岁才成家。拿早的与晚的相减,与圣王的法则差了十年。如果婚后都三年生一个孩子,就可多生两、三个孩子了。这不是使百姓早成家可使人口倍增吗?然而(现在执政的人)不这样做罢了。

现在执政的人,他们使人口减少的缘故很多。他们使百姓劳乏,他们收重的税收。百姓因财用不足而冻饿死的,不可胜数。而且大人们兴师动众去攻打邻国,时间久的要一年,快的要数月,男女夫妇很久不相见,这就是减少人口的根源。再加上居住不安定,饮食不按时,生病而死的,以及被掳掠俘虏。攻城野战而死的,也不可胜数。这是不善于治政的人使人口减少的缘故,(即他们自己)采取多种手段而造成的吧!圣人施政绝对没有这种情况,圣人施政,他使人口众多的方法,也是多种手段造成的。

所以墨子说:“除去无用的费用,是圣王之道,天下的大利呀。”

猜你喜欢
  卷六 六之二·孔颖达
  卷二 卿大夫章第四·邢昺
  明鬼中第三十(阙)·墨子
  读书续録卷十·薛瑄
  第三章 10·辜鸿铭
  卷六·敖继公
  卷三十七·佚名
  不退转法轮品第一·佚名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全文·佚名
  普贤菩萨·佚名
  北山录卷第二·神清
  复陆心梵居士书·太虚
  评精神不灭论·太虚
  起世经卷第十·佚名
  佛说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卷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阳·唐圭璋

      诗渊有京汤水龙吟“夜来井络参缠”一词,乃京镗作。又有凉阳汉宫春“看透尘寰”一词,亦京镗作。不知此“□阳”,是否亦为京镗,待考。   八声甘州   渐纷纷、木叶下亭皋,秋容际寒空。庆屏山南畔,龟游绿藻,鹤舞青松。缥

  • 卷二百六十八·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六十八耿湋耿湋字洪源河东人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号大历十才子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发南康夜泊灨石中倦客

  • 列传第四十一 梁宗室上·李延寿

    吴平侯景 长沙宣武王懿 永阳昭王敷 衡阳宣王畅 桂阳简王融 临川靖惠王宏景,崇之子也。八岁,随父在郡,居丧以毁闻。及长好学,才辩有识断。仕齐爲永宁令,政爲百城最。永嘉太守范述曾居郡,号称廉平,雅服景爲政,乃牓郡门曰:“诸县

  • 卷十三·齐六·佚名

    齐负郭之民有狐咺者齐负郭之民有狐咺者,正议闵王,斮之檀衢,百姓不附;齐孙室者陈举直言,杀之东闾,宗族离心;司马穰苴为政者也,杀之,大臣不亲。以故燕举兵,使昌国君将而击之。齐使向子将而应之。齐军破,向子以舆一乘亡。达子收余卒

  • 卷之四百五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第十五卷宋(二)·缪荃孙

    神宗熙宁元年四月,吴中复知江宁府。时属部邮兵苦巡辖者苛刻,辄共拘缚鞭之,乃狱具其不应死,中复以便宜戮其首,余悉配流,奏著于令。是岁,徐绶知扬州。二年五月癸未,钱公辅知江宁府。六月,薛向除江、淮等路发运使。九月丙子,淮南行

  • 第二节 物权之物体·佚名

    第一 禀呈 第二 札饬 第三 碑文 第四札饬 第五 谕示 第六 谕示 第七 谕示 第八 谕示 第九 谕示 第一○ 执照 第一一 执照 第一二 执照 第一三 奏折 第一四 执照 第一五 奏折 第一六 谕示 第一七 招耕字

  • 两汉笔记卷五·钱时

    宋 钱时 撰武帝太初元年太中大夫公孙卿壸遂太史令司马迁等言厯纪坏废宜改正朔上诏儿寛与博士赐等共议以为宜用夏正夏五月内诏卿遂迁等共造汉太初厯以正月为嵗首夏正寅商正丑周正子而孔子独言行夏之时何也盖建子之月

  • 一九三 拾遗丁·周作人

    大姑母 族叔冠五,原来号曰官五,因为名是凤纪,取以鸟纪官的故典,后来以同音字取笔名曰观鱼,著有一册《回忆鲁迅房族和社会环境三十五年间的演变》,里边有一节文章,可以补我这里的不足,即是讲大姑母的。今转录于后:“介孚公有一

  • 商挺传·宋濂

    商挺,字孟卿,曹州济阴人。其先家本姓殷,因避讳宋皇帝之名而改姓商。挺二十四岁时,汴京被蒙古军队攻破,因此到北方去依靠冠氏县赵天锡,在此与元好问、杨奂等交游。东平严实聘请他为诸子的老师。严实死后,其子严忠济委任商挺为

  • 唐纪五十九 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长庆三年(癸卯、823)·司马光

    唐纪五十九 唐穆宗长庆三年(癸卯,公元823年) [1]春,正月,癸未,赐两军中尉以下钱。二月,辛卯,赐统军、军使等绵采、银器各有差。 [1]春季,正月,癸未(二十七日),唐穆宗赏赐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以下军将钱。二月,辛卯(初六),赏赐左、右羽

  • 卷四十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万寿盛典初集<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万寿盛典初集,卷四十二<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万寿盛典初集,卷四十二<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万寿盛典初集,卷四十二<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万寿盛典初集,卷

  • 附卷之三·佚名

    尚敬王二年,始定倉庾使坐駕楷船來徃薩州。每年楷船一隻,當初春時早到薩州,報知琉球之事。若有遲滯公務,事業難以辦理。至于近日,逗留各處,已致遲誤。由是在番使【俗稱年頭使】恭具呈文,令倉庾使坐駕楷船,以管其船之事。公朝准

  • 卷二·陈祥道

    毳冕【七旒旒十二玉共玉百六十八繅玉五采】毳冕五章說文毳獸細毛也宗彝有虎蜼之飾而毳衣有宗彝之章故書謂之宗彝周禮謂之毳冕毳冕王所祀四望山川之服也五采繅十有二就五采玉十有二前後皆七旒共玉百六十有八繪於衣則宗

  • 书传会选卷六·刘三吾

    明 刘三吾 撰周官【成王训迪百官史録其言以周官名之亦训体也今文无古文有按此篇与今周礼不同如三公三孤周礼皆不载或谓公孤兼官无正职故不载然三公论道经邦三孤贰公化非职乎职任之大无逾此矣或又谓师氏即太师保氏

  • 希夷梦·汪寄

    清代白话长篇神魔小说,又名《海国春秋》,四十卷四十回。清汪寄撰。此书现存版本主要有:清嘉庆十四年刊本堂藏板本;光绪四年戊寅翠筠山房刊小本,首《南游两经蜉蝣墓并获希夷梦稿记》,绣像十一幅,前图后赞。本书结构新

  • 袁政府秘史·陈逵九

    卖朋友,卖朋友。我民国自三年以来,此种声浪忽纷腾于一般人之耳鼓,如流行时疫然。其始惟一隅一区,偶或有之。未几,传染遍各地,发现渐多,盖闻风兴起。乎视卖朋友为职业者,已不乏人。 是何也? 凡卖朋友者,实可称为特别优美之事业,既

  • 虎丘绍隆禅师语录·虎丘绍隆

    全一卷。又作虎丘隆和尚语录。宋代临济宗僧虎丘绍隆(1077?~1136)撰,嗣端等编。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辑录和州开圣禅院语、宣州彰教禅院语、平江府虎丘云岩禅寺语、初祖赞、宋临济正传虎丘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