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吾为伪经考凡十四篇,叙其目而系之辞曰:始作伪,乱圣制者,自刘歆;布行伪经,篡孔统者,成于郑玄。阅二千年岁月日时之绵暧,聚百千万亿衿缨之问学,统二十朝王者礼乐制度之崇严,咸奉伪经为圣法,诵读尊信,奉持施行,违者以非圣无法论,亦无一人敢违者,亦无一人敢疑者。于是夺孔子之经以与周公,而抑孔子为传,于是扫孔子改制之圣法,而目为断烂朝报,六经颠倒,乱于非种,圣制埋瘗,沦于雺雾,天地反常,日月变色。以孔子天命大圣,岁载四百,地犹中夏,蒙难遘闵,乃至此极,岂不异哉!且后世之大祸,曰任奄寺、广女色,人主奢纵,权臣篡盗,是尝累毒生民、覆宗社者矣,古无有是,而皆自刘歆开之,是上为圣经之篡贼,下为国家之鸩毒者也。夫始于盗篡者终于即真,始称伪朝者后为正统。司马盗魏,嵇绍忠;曹节矫制,张奂卖,习非成是之后,丹黄乱色,甘辛变味,孤鸣而正易之,吾亦知其难也。然提圣法于既坠,明六经于闇曶,刘歆之伪不黜,孔子之道不着,吾虽孤微,乌可以已!窃怪二千年来,通人大儒,肩背相望,而咸为瞀惑,无一人焉发奸露覆,雪先圣之沈冤,出诸儒于云雾者,岂圣制赫闇有所待邪?不量绵薄,摧廓伪说,犁庭扫穴,魑魅奔逸,雺散阴豁,日黋星呀,冀以起亡经、翼圣制,其于孔氏之道,庶几御侮云尔。光绪十七年夏四月朔,南海康有为广厦记。
述叙既讫,乃为主客发其例曰:客问主人曰:伪经何以名之「新学」也?《汉艺文志》号为「古经」,《五经异义》称为「古说」,诸书所述「古文」尤繁;降及隋、唐,斯名未改。宜仍旧贯,俾人易昭。主人喟然曰:若客所云,是犹为刘歆所绐也。夫「古学」所以得名者,以诸经之出于孔壁、写以古文也。夫孔壁既虚,古文亦赝,伪而已矣,何「古」之云!后汉之时,学分今古,既托于孔壁,自以古为尊,此新歆所以售其欺伪者也。今罪人斯得,旧案肃清,必也正名,无使乱实。歆既饰经佐篡,身为新臣,则经为「新学」,名义之正,复何辞焉?后世汉宋互争,门户水火。自此视之,凡后世所指目为「汉学」者,皆贾、马、许、郑之学,乃新学,非汉学也;即宋人所尊述之经,乃多伪经,非孔子之经也。「新学」之名立,学者皆可进而求之孔子,汉宋二家退而自讼,当自咎其夙昔之眯妄,无为谬讼者矣。客又问主人曰:别伪文,正新名,既得闻命矣。主人所著《毛诗伪证》《古文尚书伪证》《古文礼伪证》《周官伪证》《明堂月令伪证》《费氏易伪证》《左氏传伪证》《国语伪证》《古文论语伪证》《古文孝经伪证》《尔雅伪证》《小尔雅伪证》《说文伪证》,既遍攻伪经,何不合作一书,沧海之观既极,犁靬之幻自祛,发蒙晓然,绝其根株?离而贰之,鄙犹惑诸。主人曰:伪经虽攻,然其蒂附深远,未能尽去也。百诗证王肃之伪《书》,而王《书》自行也;司马证刘炫之伪《传》,而刘《传》自传也。吾采西汉之说以定孔子之本经,亦附新学之说以证刘歆之伪经,真伪相校,黑白昭昭,是非攗攗,虽有苏张,口呿舌挢,无事麕聚于此,致启哓哓。客又问主人曰:主人之于文字,既攻许学之伪矣。然三古之真字不传,后世之野文日增,传流有绪,无如《说文》。虽乱淄渑,犹有寄君;若舍洨长,将何依因?主人曰:文字之别,有户有门,寻端绎绪,承变相因。若欲复篆,中隔汉隶,难逾此关。魏晋争乱,书体杂越,更难求真。唯开元之定今隶,为后世之矩绳,于今用之,正极为衡,《开成石经》《干禄字书》《九经字样》《五经文字》,依此写定,是师是承。其张、唐二本,如「桃桦」、「栞刊」,《说文》《石经》,两体并存。《九经字样》不言《石经》,然曰「经典相承」,即《石经》之类也考中郎刊正,本主今文;南阁稽撰,专宗古学。今尊《石经》,其诸雅正欤!门人好学,预我玄文:其赞助编检者,则南海陈千秋,最勤而敏也;其校雠讹夺者,则番禺韩文举、新会林奎也。
秦焚六经未尝亡缺考第一
史记经说足证伪经考第二
汉书艺文志辨伪第三上
汉书艺文志辨伪第三下
汉书河间献王鲁共王传辨伪第四
汉书儒林传辨伪第五
汉书刘歆王莽传辨伪第六
汉儒愤攻伪经考第七
伪经传于通学成于郑玄考第八
后汉书儒林传纠谬第九说文序纠谬附
经典释文纠谬第十
隋书经籍志纠谬第十一
伪经传授表第十二上
伪经传授表第十二下
书序辨伪第十三尚书篇目异同真伪表附
刘向经说足证伪经考第十四
猜你喜欢 性恶篇第二十三·荀况 第二章 天灾之苦·梁启超 卷三十一·陆九渊 卷十六·真德秀 卷七十二·江永 左传折诸卷二十一·张尚瑗 卷二十·王天与 卷三十七·顺治 御制日知荟説序·乾隆 本经训·刘安 朋友与信·梁漱溟 等行品第十四·佚名 卷三十六·佚名 合部金光明經卷第三·欧阳竟无 有德女所问大乘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