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吾为伪经考凡十四篇,叙其目而系之辞曰:始作伪,乱圣制者,自刘歆;布行伪经,篡孔统者,成于郑玄。阅二千年岁月日时之绵暧,聚百千万亿衿缨之问学,统二十朝王者礼乐制度之崇严,咸奉伪经为圣法,诵读尊信,奉持施行,违者以非圣无法论,亦无一人敢违者,亦无一人敢疑者。于是夺孔子之经以与周公,而抑孔子为传,于是扫孔子改制之圣法,而目为断烂朝报,六经颠倒,乱于非种,圣制埋瘗,沦于雺雾,天地反常,日月变色。以孔子天命大圣,岁载四百,地犹中夏,蒙难遘闵,乃至此极,岂不异哉!且后世之大祸,曰任奄寺、广女色,人主奢纵,权臣篡盗,是尝累毒生民、覆宗社者矣,古无有是,而皆自刘歆开之,是上为圣经之篡贼,下为国家之鸩毒者也。夫始于盗篡者终于即真,始称伪朝者后为正统。司马盗魏,嵇绍忠;曹节矫制,张奂卖,习非成是之后,丹黄乱色,甘辛变味,孤鸣而正易之,吾亦知其难也。然提圣法于既坠,明六经于闇曶,刘歆之伪不黜,孔子之道不着,吾虽孤微,乌可以已!窃怪二千年来,通人大儒,肩背相望,而咸为瞀惑,无一人焉发奸露覆,雪先圣之沈冤,出诸儒于云雾者,岂圣制赫闇有所待邪?不量绵薄,摧廓伪说,犁庭扫穴,魑魅奔逸,雺散阴豁,日黋星呀,冀以起亡经、翼圣制,其于孔氏之道,庶几御侮云尔。光绪十七年夏四月朔,南海康有为广厦记。

述叙既讫,乃为主客发其例曰:客问主人曰:伪经何以名之「新学」也?《汉艺文志》号为「古经」,《五经异义》称为「古说」,诸书所述「古文」尤繁;降及隋、唐,斯名未改。宜仍旧贯,俾人易昭。主人喟然曰:若客所云,是犹为刘歆所绐也。夫「古学」所以得名者,以诸经之出于孔壁、写以古文也。夫孔壁既虚,古文亦赝,伪而已矣,何「古」之云!后汉之时,学分今古,既托于孔壁,自以古为尊,此新歆所以售其欺伪者也。今罪人斯得,旧案肃清,必也正名,无使乱实。歆既饰经佐篡,身为新臣,则经为「新学」,名义之正,复何辞焉?后世汉宋互争,门户水火。自此视之,凡后世所指目为「汉学」者,皆贾、马、许、郑之学,乃新学,非汉学也;即宋人所尊述之经,乃多伪经,非孔子之经也。「新学」之名立,学者皆可进而求之孔子,汉宋二家退而自讼,当自咎其夙昔之眯妄,无为谬讼者矣。客又问主人曰:别伪文,正新名,既得闻命矣。主人所著《毛诗伪证》《古文尚书伪证》《古文礼伪证》《周官伪证》《明堂月令伪证》《费氏易伪证》《左氏传伪证》《国语伪证》《古文论语伪证》《古文孝经伪证》《尔雅伪证》《小尔雅伪证》《说文伪证》,既遍攻伪经,何不合作一书,沧海之观既极,犁靬之幻自祛,发蒙晓然,绝其根株?离而贰之,鄙犹惑诸。主人曰:伪经虽攻,然其蒂附深远,未能尽去也。百诗证王肃之伪《书》,而王《书》自行也;司马证刘炫之伪《传》,而刘《传》自传也。吾采西汉之说以定孔子之本经,亦附新学之说以证刘歆之伪经,真伪相校,黑白昭昭,是非攗攗,虽有苏张,口呿舌挢,无事麕聚于此,致启哓哓。客又问主人曰:主人之于文字,既攻许学之伪矣。然三古之真字不传,后世之野文日增,传流有绪,无如《说文》。虽乱淄渑,犹有寄君;若舍洨长,将何依因?主人曰:文字之别,有户有门,寻端绎绪,承变相因。若欲复篆,中隔汉隶,难逾此关。魏晋争乱,书体杂越,更难求真。唯开元之定今隶,为后世之矩绳,于今用之,正极为衡,《开成石经》《干禄字书》《九经字样》《五经文字》,依此写定,是师是承。其张、唐二本,如「桃桦」、「栞刊」,《说文》《石经》,两体并存。《九经字样》不言《石经》,然曰「经典相承」,即《石经》之类也考中郎刊正,本主今文;南阁稽撰,专宗古学。今尊《石经》,其诸雅正欤!门人好学,预我玄文:其赞助编检者,则南海陈千秋,最勤而敏也;其校雠讹夺者,则番禺韩文举、新会林奎也。

秦焚六经未尝亡缺考第一

史记经说足证伪经考第二

汉书艺文志辨伪第三上

汉书艺文志辨伪第三下

汉书河间献王鲁共王传辨伪第四

汉书儒林传辨伪第五

汉书刘歆王莽传辨伪第六

汉儒愤攻伪经考第七

伪经传于通学成于郑玄考第八

后汉书儒林传纠谬第九说文序纠谬附

经典释文纠谬第十

隋书经籍志纠谬第十一

伪经传授表第十二上

伪经传授表第十二下

书序辨伪第十三尚书篇目异同真伪表附

刘向经说足证伪经考第十四

猜你喜欢
  性恶篇第二十三·荀况
  第二章 天灾之苦·梁启超
  卷三十一·陆九渊
  卷十六·真德秀
  卷七十二·江永
  左传折诸卷二十一·张尚瑗
  卷二十·王天与
  卷三十七·顺治
  御制日知荟説序·乾隆
  本经训·刘安
  朋友与信·梁漱溟
  等行品第十四·佚名
  卷三十六·佚名
  合部金光明經卷第三·欧阳竟无
  有德女所问大乘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金淑柔·唐圭璋

      淑柔,宝祐交易会。一作余淑柔。   浪淘沙   丰城道中   雨溜和风铃。滴滴丁丁。酿成一枕别离情。可惜当年陶学士,孤负邮亭。   边雁带秋声。音信难凭。花须偷数卜归程。料得到家秋正晚,菊满寒城。

  • 卷293 ·佚名

    释妙伦 偈颂八十五首 雁山云,台峤月。 或卷或舒,或圆或缺。 两两三三,朝游暮往, 袈裟角,拄杖头, 挑底挑,裹底裹, 不妨自怡自悦。若到瑞岩定是打教棒折, 而今什么时节。 释妙伦 偈颂八十五首

  • 临川诗钞·吴之振

    王安石元丰行示德逢四山翛翛映赤日,田背坼如龟兆出。湖阴先生坐草室,看踏沟车望秋实。雷蟠电掣云滔滔,夜半载雨输亭皋。旱禾秀发埋牛尻,豆死更苏肥荚毛。倒持龙骨挂屋敖,买酒浇客追前劳。三年五谷贱如水,今见西成复如此。元

  • 卷一百七十一·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七十一读书类五言古读山海经        【晋】陶 濳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疎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廻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

  • 前汉孝平皇帝纪卷第三十·荀悦

      皇帝壬寅即位。九岁。大司徒孔光为太傅。左将军甑丰为少傅。右将军冯宫为大司徒。太皇太后临朝。大司马王莽秉政。百官总己以听之。孝成赵皇后。孝哀傅皇后。皆以前骄恣废。自杀。莽以孔光名儒。历相三主。太

  • 卷三百 元豐二年(己未,1079)·李焘

      起神宗元豐二年九月盡是年十月   九月丙寅朔,鄜州路經略使呂惠卿言:「諜知西界點集。臣酌度緩急,躬行近便城寨接應及巡邊按兵,乞命官攝州事及應副軍須。」詔陝西轉運使李稷權州事。   丁卯,知都水監丞、主客郎中范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二·佚名

    正统十一年六月丁酉朔给赐贵州会诵心经并法华经及能作瑜伽法事者土僧童四十九名度牒○内使阮恺盗启宝藏库锁事觉 上命戮之于市毋覆奏○戊戌颁赐开平怀来龙门三卫学性理大全等书从山东布政司左参议尹聪奏请也○亦力把

  • 卷之二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三○牌光绪四年三月十日一一二○四-二·佚名

    台北知府林,对各匠首发给腰牌及戳记特调福建台北府正堂、加三级、随带加二级、纪录十次林为给发牌戳事。照得额设某匠首,向系按任颁给牌戳,责令奉公,并令约束小匠,毋许滋事,历经饬遵在案。兹本府莅任,除

  • 卷十上 皇后纪第十上·范晔

    ◆皇后纪序夏朝、殷商以前,关于后妃的制度,文字记载是很简略的。《周礼》上说,帝王立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女御,以充任内宫的各种职责。皇后是宫闱的主体,在宫中和帝王的地位相同。夫人与皇后的关系,犹如三

  • 郁新传·张廷玉

    郁新,字敦本,临淮人。洪武年间,以人才被征,授予户部度支主事,后升为郎中。过了一年,升为本部右侍郎。皇上曾问他天下户口田赋的数据,以及地理险易情况,郁新都应答无遗,皇上称赞他的才华。不久他进升为尚书。当时亲王每年的禄米

  • 卷十四·徐自明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宋宰辅编年录  钦定四库全书宋宰辅编年録卷十四  宋 徐自明 着高宗建炎元年【丁未 靖康二年五月改元】五月庚寅朔黄濳善中书侍郎【自徽猷阁直学士大元帅府兵马副元帅迁中大夫除】汪伯彦

  • 战法第十·商鞅

    凡战法必本于政胜,则其民不争;不争则无以私 意,以上为意。故王者之政,使民怯于邑斗,而勇于寇战。民习以力 攻难,故轻死;见敌如溃溃而不止,则免。故兵法:“大战胜,逐北无过十里;小战胜,逐北无过五里。”兵起而程敌:政不若者,勿与 战;

  • 論衡校釋卷第十·黄晖

      非韓篇   淮南氾論訓高注:「『非』猶『譏』也。」按:字本作「誹」,說文:「譏,誹也。」   韓子之術,明法尚功。賢無益於國不加賞;不肖無害於治不施罰。責功重賞,任刑用誅。禮記曲禮上鄭注:「誅,罰也。」韓非子主道篇曰:「

  • 卷七十二·王与之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订义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七十二   宋 王与之 撰舆人为车郑锷曰舆人掌为舆者也谓之为车者盖察车之道虽自轮始而作车实自舆始舆居中以载人有舆则一车之体成故舆人作舆而谓为作车【○陈

  •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四·欧阳竟无

      姚秦三藏法師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第一分遊行經第二之三   爾時佛告阿難時王自念我本積何功德修何善本今獲果報巍巍若是.[一]復自思念以   三因緣致此福報.何謂爲三.一曰布施二曰持戒三曰禪思.以是因緣今

  • 龙膏记·杨珽

    明代传奇剧本。杨珽撰。一说杨珽与王元寿合作(见《远山堂曲品》)。吕天成《曲品》著录。本事出于唐裴铏《传奇·张无颇》(亦见《太平广记》卷310)。写唐代南康书生张无颇滞留长安,问卜仙人袁大娘,袁盗宰相元载所藏御赐

  • 靖康要录·汪藻

    旧本题为《孝慈渊圣皇帝要录》。《直斋书录解题》、《四库全书提要》 均不著其撰人。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根据《宋会要辑稿》的材料,考定此书作者为汪藻,且其成书在《钦宗实录》之前,乾道间洪迈等人奉诏修《钦宗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