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142_1 【驾出长安(一作宋之问诗)】王昌龄    圣德超千古,皇风扇九围。天回万象出,驾动六龙飞。   淑气来黄道,祥云覆紫微。太平多扈从,文物有光辉。   卷142_2 【驾幸河东】王昌龄    晋水千庐合,汾桥万国 
-   慥字季常,表神人。尝与苏轼游。晚年隐居于光州、黄州间,自号方山子。   无愁可解   国工范日新作越调解愁,洛阳刘几伯寿闻而悦之,戏作俚语之词,天下传咏,以谓几于达者。龙丘子犹笑之。此虽免乎愁,犹有所解也。若夫  
-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槀卷五十四	宋 陆游 撰	湖上急雨	谿烟一缕起前滩急雨俄吞四面山造化等闲成壮观月明却送钓船还	夏日独居	平生本清净垂老更萧然已罢客载酒亦无僧说禅空庭朝下鹊密树晚鸣蝉长日君无厌新秋近眼边	 
- ○崔曙【六首】曙诗多叹词要妙,情意悲凉,送别登楼,俱堪泪下。宿大通和尚墖敬赠如阇黎广心长孙锜二山人【一作赠如上人兼呈常孙二山人】支公已寂灭,墖影山上古。更有真僧来,道场救诸苦。一承微妙法,寓宿清浄土。身心能自观,色 
-   崇禎二年十二月    ○崇禎二年十二月    崇禎二年十二月辛亥朔免朝    侯補京卿米萬鍾以    大清兵以駐通州十里之外京師尚無偵探移書問兵部侍郎申用懋荅以止聞在薊不聞在通而莊戶蔣玉等四人親見    大 
-   靖康中帙六十。   起靖康二年三月十日庚子,尽十六日丙午。   十日庚子中书舍人李会还旧职权户部尚书胡直孺免权职。   金人寇(改作攻)兴仁府开德府濮州。   十一日辛丑张邦昌宴金人於禁苑。   范致虚兵溃 
- 宇文融是京兆府万年县人,是隋朝平昌县公宇文耺的第四代孙子。他祖父宇文节,精通法制命令,贞观年间任尚书右丞,谨慎干练能保持节操。江夏王李道宗因私事找他帮忙,他奏报了,唐太宗很高兴,赐给他绸缎两百匹,犒劳他说:“我现不任命 
-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三十七明 杨士奇等 撰任将宋仁宗景佑元年通判绦州富弼上奏曰臣闻汉拜韩信举军惊笑蜀用魏延羣臣觖望盖富贵易为善贫贱难为工也北齐段孝元云 
- 【经】十有七年,春,小邾子来朝。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秋,郯子来朝。八月,晋荀吴帅师灭陆浑之戎。(○浑,户门反。)冬,有星孛于大辰。(大辰,房心尾也。妖变非常,故书。○孛音佩,一音勃。)[疏]注“大辰”至“故书”。○正义曰:《释天 
- 鹫峰东所语壬辰八月二十一日顾与叔应熊谒先生于鹫峰东所先生却其币顾跪曰自行束脩以上学者之礼先生笑曰拜即是礼焉以币为吾不能依本画葫芦也问学曰圣人教人只是立志志定则学成问夫子吾衰之叹独归梦于周公者岂以尧舜之 
- 元 朱祖义 撰洛诰第十五【周公摄政七年成王年已二十公知王君徳已成可居君位故复辟告归王知公不可一日去已故坚留不与其去何前日疑公而今乃复留之葢今日成王非昔日成王七年之间周召左右所以诱掖开导之者深矣故此篇首 
- ◎护法篇第五(正传十八人附见一人)○唐京师大庄严寺威秀传释威秀,不知何许人也。博达多能,讲宣是务,志存负荷,勇而有仪。其于笔语脄张,特推明敏。无何,天皇即位,龙朔二年四月十五日敕勒僧道咸施俗拜。时则僧徒惶惑,罔知所裁。秀 
-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于大众中。告胜光王曰。大王。我今为王略说譬喻。诸有生死味著过患。王今谛听。善思念之。乃往过去。于无量劫。时有一人。游于旷野 
-       大般涅槃经疏 第五卷隋章安顶法师撰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纯陀品下从文殊赞言去。是第三文殊称美。文为四。初领成其说。二叹言行相应。三叹玄。会佛旨。四受劝又劝领成前两劝兼领两诃初如文。次善男子汝今下。言 
-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七十六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定蕴第七中不还纳息第四之三如施设论说有五净居。谓无烦无热善现善见色究竟天。云何无烦天。谓无烦天一类伴侣众同分。依得事得处得。及已生彼 
- 索靖宫门,感怀荆棘。参军赋笔,追慨芜城。盖一姓之兴亡,亦万古所凭吊。非特阿房楚火,红啼蜀道之鹃,鉴阜繁霜,白染明陵之草已耳。秋间行次北京,遍览宫阙。延秋萧寂,中夜闻乌。太液潺湲,三秋折柳。斯亦齐云摘星之遗迹,玉仪御杖之遣 
- 文论。清刘熙载(1813—1881)撰。六卷。熙载字融斋,江苏兴化人。道光进士。官至广东提学使,晚年主讲上海龙门书院。一生治经学,精通声韵,旁及诗、词、曲及书法。著述颇多,有《古桐书屋六种》及《古桐书屋续刻三种》。《艺概 
- 梵名An%gulima^lika 。凡四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册。本经乃叙述央掘魔罗归依佛陀之事迹,及如来对于此事件所作之种种说法。佛陀住于舍卫城时,有凶贼央掘魔罗受邪师摩尼跋陀罗之教,杀千人,并取其指作为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