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本德宗道

  夫志,心独行之术。

  长没长于博谋,安没安于忍辱,先没先于修德,乐没乐于好善,

  神没神于至诚,明没明于体物,吉没吉于知足,苦没苦于多愿,

  悲没悲于精散,病没病于无常,短没短于苟得,幽没幽于贪鄙,

  孤没孤于自恃,危没危于任疑,败没败于多私。

 

译文

欲始志向坚定,笃实力行:

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深思多谋;最安全的方式,莫过于安于忍辱;最优先的要务,莫过于进德修业;最快乐的态度,莫过于乐于好善;

最神奇的效验,莫过于用心至诚;最高明的做法,莫过于明察秋毫;最吉祥的想法,莫过于安分知足;最痛苦的缺点,莫过于欲求太多;

最悲哀的情形,莫过于心神离散;最麻烦的病态,莫过于反覆无常;最无聊的妄念,莫过于不劳而获;最愚昧的观念,莫过于贪婪卑鄙;

最孤独的念头,莫过于目空一切;最危险的举措,莫过于任人而疑;最失败的行径;莫过于自私自利。

猜你喜欢
  卷十上 万章章句下(凡九章)·孙奭
  和性第三十八·佚名
  存信篇 第十七 凡七条·范立本
  论语精义卷二上·朱熹
  卷二·王元杰
  卷十九·傅逊
  左传折诸卷九·张尚瑗
  原序·叶梦得
  大司乐/小师·佚名
  卷六·佚名
  三法度論卷上·欧阳竟无
  華嚴行位七品讀·欧阳竟无
  论 周 易·太虚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三卷·佚名
  法华文句记卷第三·湛然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附錄·胡应麟

    少室山房筆叢正集三十二卷續集十六卷(兩淮馬裕家藏本)明胡應麟撰應麟字元瑞蘭谿人萬厯丙子舉人以依附王世貞得名故明史文苑傳附載世貞傳中此其生平考据雜說也分正續二集爲書十六種曰經籍會通四卷皆論古來藏書存亡聚散之

  • 列传第三十三 元法僧 元树 元愿达 王神念 杨华 羊侃子鹍 羊鸦仁·姚思廉

    元法僧,魏氏之支属也。其始祖道武帝。父钟葵,江阳王。法僧仕魏,历光禄大夫,后为使持节、都督徐州诸军事、徐州刺史,镇彭城。普通五年,魏室大乱,法僧遂据镇称帝,诛锄异己,立诸子为王,部署将帅,欲议匡复。既而魏乱稍定,将讨法僧。法

  • 东都事略卷十九·王称

    列传二  韩令坤磁州武安人也令坤少周太祖帐下世宗即位爲殿前都虞候髙平之战以功领容州团练使世宗征太原以令坤爲都校以功拜武定军节度使世宗伐淮甸命令坤等十二将率兵以从袭州将吏闻周师至开门以迎之令坤整众而

  • 竹书统笺卷五·徐文靖

    殷商成汤【笺按诗商颂谱曰商者契所封之地国语王勤商十四世而兴是其始称商也竹书盘庚自奄迁于北防曰殷鸟云殷受命咸宜是其兼称殷也大明云殷商之旅荡云咨女殷商是又总称为殷商也诗补曰殷以溵水得名古溵水县今陈州之商水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九十六·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一百五十·佚名

    光绪八年。壬午。八月。甲寅朔。上诣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癸未。皆如之。内起居注  ○署直隶总督张树声奏、交卸北洋通商事务。请先开两广本缺。得旨、张树声前在两广总督任内。办事实心。力

  • 中兴小纪卷十九·熊克

    宋 熊克 撰绍兴五年秋七月壬申朔上谓赵鼎曰内侍亦有动人者如军器所初縁内侍李至道措置有法至今整齐至道左右手筹计不差毫厘是亦人妖尔鼎曰惟其精敏如此便非国家之福 丙戌都督张浚以知徐州何洋所条屯田利害来上癸巳

  • 崔休传·魏收

    崔休,字惠盛,清河人,御史中丞崔逞的玄孙。祖崔灵和,在刘义隆政权任员外散骑侍郎。父崔宗伯,魏世宗初年,被朝廷追赠为清河太守。崔休少小甭贫,矫然自立。被荐举为秀才,进入京师,与中书郎宋弁、通直郎邢峦交情很好。尚书王嶷钦佩

  • 39.范雎的远交近攻计·林汉达

    蔺相如和廉颇同心协力保卫赵国,秦国还真的不敢去侵犯。可是秦国从楚国和魏国却得到了不少土地。那时候,秦国的实权操在秦国的太后和她的兄弟穰(ráng)侯魏冉手里。公元前270年,穰侯要派兵去打齐国。正在这时候,秦昭襄王接到

  • 思辨録辑要卷二十四·陆世仪

    天道类动静无端阴阳无始譬如呼前有吸吸前有呼呼吸亦无端无始也然人自父母初生时落地一声即为呼吸之端始天地初开辟时亦必有个端始在邵子所谓天开于子也但开之先有合合之先又有开终无个起头住头故谓之无端始天地中间之

  • 卷五·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或问卷五宋 朱子 撰中庸第二十一章至第三十三章或问诚明之说曰程子诸说皆学者所传录其以内外道行为诚明似不亲切唯先明诸心一条以知语明以行语诚为得其训乃顔子好学论中语而程子之手笔也亦可以见

  • 卷一·惠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说卷一翰林院侍读惠士奇撰闵公二年夏五月乙酉吉禘于庄公【纪年曰康王三年定乐歌吉禘于先王此王者丧终之禘也故曰大禘则终王定乐歌即所谓禘乐】左传夏吉禘于庄公速也【孔疏云襄十五年晋悼公卒十六年传

  • 佛说法受尘经·佚名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闻如是。一时佛游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比丘受教从佛而听。佛言比丘。凡人为一法。受尘自污。迷惑忧愁。没无端际。吾见其不得无上吉祥之道。如丈夫欲见女子色。是以好色之士。为

  • 佛说琉璃王经·佚名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迦维罗卫。释氏精舍。尼拘类树下。与五百比丘侍者阿难金刚力士楼由俱。于城中有舍夷贵姓五百长者。共为世尊造立讲堂。自相兴誓。讲堂成已。当请正觉于上设供。沙门梵志长

  • 卷第一百六十七·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六十七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定蕴第七中摄纳息第三之二无常想等摄几静虑等耶。答无常想摄四静虑四无色四解脱。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欲止他宗显己义故。如分别论者。

  • 诸葛亮集·诸葛亮

    一名《诸葛忠武侯集》、《诸葛丞相集》。诗文集。三国蜀诸葛亮撰。亮字孔明,瑯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代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避隐隆中,躬耕自给。后佐刘备,联吴拒曹,西取益州,建立蜀汉政权,拜为丞相。六次北

  • 经义模范·佚名

    不著编辑者名氏。前有王廷表《序》,称嘉靖丁未,访杨升庵於滇,得《经义模范》一帙,乃同年朱良矩所刻云云。考廷表为正德甲戌进士。是科题名碑有朱良、朱敬、朱裳、朱节、朱昭、朱方六人,未详孰是。以字义求之,殆朱方为近乎。

  • 书经衷论·张英

    四卷。清张英撰。此书不载《尚书》全文,仅于每篇标立题目,逐条说解。其所说解,计虞书六十三条、夏书三十二条、商书五十二条、周书一百六十七条。该书说解,博采前人旧说,不为门户所拘,亦不专主一家,取舍之间,多以己意折衷之,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