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北山

--公平不同于平均

【原文】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①。

偕偕士子②,朝夕从事。

王事靡监,忧我父母。

溥天之下③,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④,莫非王臣。

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⑤。

四牡彭彭(6),王事傍傍(7)。

嘉我未老(8),鲜我方将(9)。

旅力方刚(10),经营四方(11)。

或燕燕居息(12),或尽瘁国事。

或息偃在床(13),或不已于行。

或不知叫号(14),或惨惨劬劳(15)

或栖迟偃仰(16),或工事鞅掌(17)。

或湛乐饮酒(18),或惨惨畏咎(19)。

或出入风议(20),或靡事不为。

【注释】

①言:我。②偕偕:身体强壮的样子。③溥(pu):大。(4)率:从,沿着。滨:水边。率土之滨:意思是说四海之内。⑤独贤:一个人辛苦。(6)彭彭:奔跑不停的样子。(7)傍傍:无穷无尽。(8)嘉;夸奖。(9)鲜:珍视,重视。将:强壮。四旅力:同“膂力”。体力,筋力。(11)经营:做事。四燕燕:安闲的样子。(13)僵:刚睡下。(14)叫号:辛苦叫喊的声音。(15)惨惨:愁苦的样子。(16)栖迟:闲游。(17)鞅掌:负荷捧持,指公事繁忙。(18)湛(dan)乐:沉溺于享乐之中。(19)咎:过错。(20)风议:夸夸其谈。

【译文】

登上高高的北山,我把枸杞来采摘。

身强力壮的士子,从早到晚忙不停。

君王差事无休止,心中忧伤念父母。

苍天之下的土地,没有不属于君王。

四海之内的臣民,都是君王的臣仆。

大夫派差不公平,派我差事真辛苦。

四匹公马不停跑,差事多得没有完。

夸我年壮未衰老,说我身强力又壮。

还说我的精力旺,可以办事走四方。

有人安闲地休息,有人为公尽全力。

有人终日床上躺,有人奔走不停息。

有人辛苦不知叫,有人劳累多忧愁。

有人优游又安闲,有人公事太繁忙。

有人享乐沉于酒,有人忧心怕遭祸。

有人信口夸夸谈,有人无事不动手。

【读解】

古人不如今人,没有承包制、责任制、竞争机制、按劳取间一类解决劳逸不均的制度。在森严的等级制度之下,付出劳种取得报酬不是按人本身的能力和应尽的职责,而是凭借地位、权力、靠山、关系等等,自然会出现忙的人忙死,闲的人闲死。不仅如此,取得的报酬同付出的劳动不成正比,得到赏赐的不必定辛苦有功,辛苦有功的往往得不到奖赏。

这大概同人性中的惰性有关。一般的人都希望不干活儿或尽可能少干活儿而挣大钱、出名、享受荣华富贵,谁愿意劳而无获、劳而无功?但是,地位不一样,权力不一样,关系靠山一样,就完全可能使人们偷奸耍滑、无功受禄的愿望得以实现,而另一些人则像牛马一般地辛苦劳累。

另一方面,这也与中国传统的等级制度和人治的政治有关。等级制不以才能、贡献来确定人的地位、责任、俸禄,而是按的排辈、人际关系、出身门第来确定人的权力、地位和俸禄。人治的社会很难说有什么使社会按公平原则运行的严格标准,谁的权力大,谁的意志和所说的话就是标准,朝今夕改、出尔反尔、极力就是真理的情况随时都会发生。

除此之外,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中,社会正义不是以公平为基础,而是注重平均。公平和平均表面看很相似,实际上有质的差别。公平讲究竟争的规则;规则的约束是至高无上的,任卅都不能超越规则的约束而为所欲为。平均讲究的是“天理良心”,不论才能贡献一律均等,以平均划一抹杀了人的差别和竞争排则。规则导致的是公正、公平、公开,人心导致的是随心所欲、互相攀比、压制强者、埋没能人和大锅饭。在规则约束下的公年反付出和得到成正比,在人心支配下的平均使人无论付不付出都要分一杯羹,无论才能贡献大小都要沾光。

也许我们比古人幸运,正在开始享受公平带来的好处。但是,人性中的那些惰性,以及传统的观念,是否就此消失不再复现,这还是一个难以下断语的问题。

猜你喜欢
  第一篇 立命之学·袁黄
  读书管见卷上·王充耘
  孟子精义卷三·朱熹
  卷九·叶酉
  卷一·崔子方
  第72章·老子
  卷三·黄度
  卷七·王质
  卷十三·乾隆
  (九)朱子论宇宙之仁·钱穆
  卷三十一·佚名
  答王达五问(三则)·太虚
  起世因本经卷第十·佚名
  中本起经卷下·佚名
  宗镜录卷第二十九·延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二十一·彭定求

        卷221_1 【杜鹃】杜甫   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涪万无杜鹃,云安有杜鹃。   我昔游锦城,结庐锦水边。有竹一顷馀,乔木上参天。   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我见常再拜,重是古帝魂。   生子百鸟巢,百鸟不敢

  • 王质·唐圭璋

      质字景文,号雪山,郓州人,寓居兴国军(今湖北省阳新县)。建炎元年(1127)生。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孝宗朝,为枢密院编修官,出判通荆南府,奉祠山居。淳熙十六年(1189)卒。有雪山集。   相见欢   薄霜   霜花零落全稀。不成

  • 卷之一故事应制庙祀·梁章钜

    故事余辑《楹联丛话--前编》,“应制门”所录《野获编》中袁文荣撰嘉靖斋醮对联“洛水元龟”云云,实当改入“故事门”。今考钮玉樵琇《觚剩》亦载此事,云:“昆仑山人初入都,客淮南李公

  • 附录一·佚名

    附录一婆娑洋集序重刻北郭园全集序草草草堂吟草小引大潜山房诗钞叙师友风义录序师友风义录自序偏远堂吟草序偏远堂吟草序偏远堂吟草序偏远堂吟草跋偏运堂吟草跋科山生圹诗集序小东山诗存序小东山诗存跋友竹行窝遗稿序

  • 潮剧传统剧目《金花女》·佚名

    金花姑娘不羡金钗爱荆钗,愿配穷生刘永。兄金章赞成;嫂巫氏贪图财物,极力反对。大比之期,刘永有心上京赴考,但家无盘缠,况兼卖文受辱,自觉此愿难偿。金花坚贞诚挚,毅然再求兄嫂资助,不料又遭嫂嫂奚落,幸有其兄相帮,刘永得赴春闱。

  • 第二十三场·田汉

    [马将军假扮银珠番兵偷袭右先锋营寨,李成应战。马败、李追下。

  • 卷六十一 张骞李广利传第三十一·班固

    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奴甘父俱出陇西。径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

  • 序·叶盛

    ●水东日记序同里后学俞允文譔水东日记者,吏部左侍郎文庄叶公之所著也。其书专于记事,核古综今,关诸军国,号为通博,书凡四十卷。以其书成于淞水之东,名为水东日记云。公名盛,字与中,昆山人也。正统十年举

  • 卷第六·董仲舒

    服制像第十四天地之生万物也以养人,故其可适者,以养身体;其可威者,以为容服;礼之所为兴也。剑之在左,青龙之象也;刀之在右,白虎之象也;韨之在前,赤鸟之象也;冠之在首,玄武之象也;四者、人之盛饰也。夫能通古今,别然不然,乃能服此也。

  • 和氏第十三·韩非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

  • 朱子抄释卷二·吕柟

    明 吕柟 撰太极理也动静气也气行则理亦行二者尝相依而未尝相离也【释以太极为理动静为气恐涉支离非周子本义】太极生隂阳理生气也隂阳既生则太极在其中理复在气之内也【释説气有理是説理生气恐未穏】问昨谓未有天地

  • 论语集注考证卷一·金履祥

    學而學之為言效也【此張宣公語四聲取訓於義為切又古文學通作斆易傳曰比而效之之謂體則效者體倣之謂也王文憲曰學之為言效也此字義正訓人性皆善而覺有先後此原其所當學後覺者必效先覺之所為指學者之方也明善復初則學之

  • 译文 卷十 政事·朱熹

    卷十 政事10·01 伊川先生上疏曰:夫钟,怒而击之则武,悲而击之则哀,诚意之感而入也。告于人亦如是,古人所以斋戒而告君也。臣前后两得进讲,未尝敢不宿斋预戒,潜思存诚,觊感动于上心。若使营营于职事,纷纷其思虑,待至上前,然

  • 沙门品第十一·佚名

    断漏降伏他,离欲名梵行。不犯牟尼戒,无一愿不满。行力若缓慢,作善与不善。梵行不清净,不获於大果。所有缓慢业,劣意尽除之。修习清净行,获果尽无馀。譬如执利剑,执缓则伤手。沙门不禁制,地狱缚牵引。又如执利剑,执紧不伤手。沙

  • 阴持入经卷上·佚名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佛经所[衛-韋+正]。亦教诫。皆在三部为合[衛-韋+正]。何等为三。一为五阴。二为六本。三为所入。五阴为何等。一为色。二为痛。三为想。四为[衛-韋+正]。五为识是为五阴。色阴名为十现色入

  • 净土十疑论·智顗

    净土十疑论序宋.无为子杨杰述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之寿则无量矣。娑婆备诸苦;彼土则安养无苦矣。娑婆随业转轮生死;彼土一往则永证无生法忍,若愿度生,则任意自在,不为诸业

  • 杂毒海卷三·性音

      京都柏林嗣祖沙门 性音 重编投机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灵云勤)。夜宿花城与酒楼。一闻歌管惹离愁。利刀掣断红丝线。你若无心我便休(楼子)。万象之中独露身。唯人自

  • 第一 蕴相应·佚名

    第一 根本五十经第一 那拘罗父品[一]第一 那拘罗父一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婆祇国设首婆罗山之恐怖林鹿园。二彼时有那拘罗父居士,来诣世尊之住处。诣已,坐于一面。三坐于一面之那拘罗父居士白世尊曰:“大德!我乃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