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舟
——母女观念的冲突
【原文】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髧彼两髦①,实维我仪②。
之死矢靡它③!
母也天只④,不谅人只⑤!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
髧彼两髦,实维我特⑥。
之死矢摩慝⑦!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注释】
①髦(dan):头发下垂的样子。两髦(mao):古时未成年男子的发式,头发向两边分流。②实;是。维:为。仪:配偶。③之:到。矢:誓。靡;无。④也、只:语气词,没有实义。⑤谅。相信。⑥特:配靡;无。④也、只:语气词,没有实义。偶。⑦慝(te):改变,变心。
【译文】
轻轻摇荡柏木舟,在那河中慢慢游。
头发飘垂那少年,是我相中好侣伴。
发誓至死不另求!
我的母亲我的天,为何对我不相信!
轻轻摇荡柏木舟,在那河边慢慢游。
头发飘垂那少年,是我相中好侣伴。
发誓至死不变心!
我的母亲我的天,为何对我不相信!
【读解】
孩子虽是母亲的作品,母亲虽然时刻心系孩子的幸福与不幸,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完全是一体,并不意味着他们之间不会有冲突。
最为常见的是为恋爱婚姻而发生的冲突。冲突的实质,是两种不同观念的背离和交锋。冲突双方各自坚持自己的价值准则,若互不相让,便会发生冲突,以至以不嫁或出逃或殉情来表示反抗。
观念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在生活中,我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传统、社会、他人那里接受各种支配着自己生活的观念,在观念的指导之下说话和行动。人们常说环境改变人,其实环境改变的是人的观念,是人对生活的看法和态度。
在母亲对自己的作品——子女的无私的爱之中多少带有一些自私的因素。她总以为子女是自己辛勤创造的作品,他或她必须按照她所坚持或信奉的观念去生活,总以自己和自己的生活经验作为参照系,而不能设身处地地站在子女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说到底,她是把子女当作私有财产,而不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因此,才会有《柏舟》这样的情况出现。
猜你喜欢 灵公禁妇人为丈夫饰不止晏子请先内勿服第一·晏婴 简介及目录·佚名 ●毛詩多識卷七·多隆阿 思辨録辑要卷十·陆世仪 明本释卷中·刘荀 尚书砭蔡编·袁仁 第十二章 8·辜鸿铭 春秋亿序·徐学谟 春秋纂言总例卷二·吴澄 卷十·苏辙 国疾第二十八·桓宽 卷二百九十六·佚名 卷第四·智旭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佚名 大乐金刚萨埵修行成就仪轨一卷(出吉祥胜初教王瑜伽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