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御订全金诗増补中州集卷二十四

李承防晏【七首 补五首】

晏字致美高平人唐顺宗第十六子福王绾之苗裔父森字彦实工于诗有云少年日日醉花边短白长红一一怜自笑老来心尚在恶风常废五更眠又赋梅云氷骨有香魂乍返玉顔无晕酒全消人多传诵之致美皇统二年经义进士释褐临汾丞时张太师浩判河阳一见爱其才为之延誉稍迁辽阳幕官与兴陵有藩邸之旧入翰林为学士高文大册号称独步拜御史中丞初辽入掠中原人及得奚渤海诸国生口分赐贵近或有功者大至一二州少亦数百皆为奴婢输租为官且纳课给其主谓之二税戸大定初一切免为民闾山寺僧赐戸三百与僧共居供役而不输租故不在免例诉者积年台

寺不为理又诉于致美致美上章大略谓天子作民父母当同仁一视分别轻重乃胥吏舞文法之弊陛下大明溥照岂可使天下有一民不被其泽者且沙门既谓之出家而乃听其与男女杂居乎书奏宰相持不可世宗召致美与相诘难致美伏御座前曰前日车驾幸辽东闾山寺曾供从官一宿之具寺僧物陛下物也陛下无以此直寺僧而使三百家受屈世宗大笑曰李晏刼制我耶即日免之明昌初为礼部尚书分诸道府试复经义设经童科皆自致美发之出为沁南军节度使告老不从改昭毅军节度使且授子仲略泽州刺史以荣之时泽潞旱甚致美擅发仓粟三万石救饿者因上章请罪章奏而本道提刑弹章亦至章宗谓宰相言提刑职当然李晏义当然不之罪也仲略字简之大定二十二年进士仕至山东路按察使道陵爱其俊快比为脱帽鹘云致美自号防仙野人简之丹源钓徒有集传于世简之之子肯播字克绍肯获字克守肯德字克修

白云亭

白云亭上白云秋桂棹兰桡记昔游往事已随流水去青山空对夕阳愁兴亡翻手成舒卷今古无心自去留独倚西风一惆怅数声柔橹下汀洲

赠燕

王谢堂前燕秋风又送归向人如惜别入戸更低飞海濶迷烟岛楼高近落晖不知从此去几日到乌衣

通州道中

冉冉年华老飘飘客路难尘埃山色断云雾日光寒念逺心先折孤吟鼻亦酸平生江海意潦倒愧儒冠

高丽平州中和馆后草亭

藤花满地香仍在松影拂云寒不收山鸟似嫌防客到一声啼破小亭幽

题武元直赤壁图

鼎足分来汉祚移阿瞒曾困火船归一时豪杰成何事千里江山半落晖云破小蟾分树暗夜深孤鹤掠舟飞梦寻仙老经行处只有当年旧钓矶

逰龙门囘投超化寺

精蓝三日饱溪毛俗累纷纷觉可逃探水寻源通月冷披榛得路接云高山围故垒懐千古河转孤岩激怒涛囘首烟霞应笑我人间官职倍徒劳

还邀二三子共到凿龙游冷壑泉初动春岩气欲浮竹藏深崦寺人渡晚行舟始觉山风急归鞍不自留

潞州形胜

东迎壶口叠羣山吞吐岚光紫翠间削玉逺排珪首锐晕痕轻拂黛睂弯五龙飞去松杉老万井喧嚣日月闲逰客乍醒尘土眼仙扃谁指扣闗

白岩山【二首】

只有山光无水声我疑神物固岩扃如何凿得飞泉出当为山僧叱六丁

山寺寻春春已归紫梅犹有折残枝老僧兀坐如枯木花谢花开总不知【白岩寺羣山环抱村落相望亦奇观也惜乎无水因作絶句书石应有水出】

嗅梅图

胧胧霁色冷黄昬鈌月疎篱水外村人在天涯花在手一枝香雪寄销魂

莲塘陪诸公赋

潦倒何堪接俊逰神仙空羡李膺舟官曹只在空湖畔簿领如山屋打头【省幕在城外极卑陋故云】

王都运寂【七首】

寂字元老蓟州玉田人系出三槐父础字镇之国初名士仕至归德府判官元老天德三年进士兴陵朝以文章政事显终于中都路转运使寿六十七諡丈肃有拙轩集北迁録传于世三子钦哉直哉邻哉俱为能吏元老専于诗有云生涯贫到骨家具少于车元夕感懐云残梦闗河鼇禁月旧逰灯火马行春留别郭熙民云五年风雪黄州闰万里闗河渭水秋与涿郡先主庙诗当年竹马戏儿曹儿指楼桑五丈高故国神防得毋恨坏垣风雨夜萧骚人共传之行记载其先人鸡山一诗云记得垂髫此地逰鸡山孤立水平流而今重过山前路山色青青人白头予谓诗固佳恨其依仿苏才翁太甚耳

易足斋

吾爱吾庐事事幽此生随分得优防穷冬夜话蒲团暖长夏朝眠竹簟秋一榻蠧书闲处看两盂薄粥饱时休红旗黄纸非吾事未羡元龙百尺楼

送张仲谋使三韩

照海旌幢出乐浪过家上冢路生光鸭江桃叶朝迎渡马岭松花夜煮汤恩诏肃将芝检重醉鞭低袅玉鞘长遗民笑指天车道酷似南阳异姓王【高丽称中原使节皆曰天车某官事见阎子秀鸭江行记】

自东营来广寜道出牵马岭经梁利器墓下

毁誉譊譊息葢棺百年春梦大槐安功名倒挽九牛尾富贵真成一防肝故国莺花人事改空山风雨夜台寒平生老我心如铁醉眼西州泪不干

黄桃花

应嗔国色朝酣酒赐与羽衣如太真道士厌看千树老令君别换一城新缃梅拂额更不俗栗玊削肌殊可人想得乞浆寻旧约东风不似去年春

沁水山寺

两峡山高月半轮五更人起马嘶频无端又上长安道输与僧牕饱睡人

奉题少保张公曲阿别墅二首

休沐时时散马蹄緑阴如染转长堤帝城和气融春圃相国余波到两溪无数龟鱼欣作主不言桃李自成蹊圣时正要传遗事贺监从渠老防稽

钟湖亭下水淙淙緑野平泉未易双十里藕花红歩障一轩松影碧油幢洛中独乐有司马天下不名知曲江纸尾欲烦贤宅相雨蓑添我坐篷窓

附长安客话涿州境东南有汉卢植墓土人呼为南台金王寂诗南台故址今頽然汉卢植墓疑相传

莲峰真逸乔扆【一首 补二首】

扆字君章初名逢辰洪洞人天德三年进士诗乐府俱有名子宇字德容八岁能鼓琴召入东宫显宗称其不凡大定十六年登科贞祐初为益都按察转运使与田涿器之俱殁兵间附元好问琴辨引彦实苗君平阳人童丱中为乡先生乔孟州扆君章所器命其子河东按察转运使宇德容与同研席君章文学深博兼通音律教彦实与德容琴事初授指法累钱手背以轻肆为禁至一声不敢妄増损彦实后以雅重见称有自来矣弱冠应明经举选三赴廷试至论知琴亦与德容相先后当熙宗守成之际惟弄琴为乐而已琴工卫宗儒者一日鼓琴不成声问之故曰山后苦寒手拮据耳即赐之貂防帐炽炭其前使鼓之世宗好此艺殊有父风寝殿外设琴工幕次鼓至夜分乃罢尝言吾非好琴人主心无所住则营建征伐田猎宠嬖何所不有吾以琴系着吾心耳一侍从鼓琴东宫衣着华丽上以轻浮勅不得入宫至显宗又妙于琴事者也三四十年之间此道大行而彦实出于其时近臣有荐于章庙者因得待诏翰林居京师未久而声誉籍甚至废举业不就南渡后日从杨赵防闲闲尝有诗推敬故诗人止以高士目之公艺既专又渐于敦朴之化习与性成其分别古今操弄孰雅孰郑犹数一二而辨黑白也常选古人所传操弄百余篇有古意者纂集之将传于世危急存亡之秋良未暇也长子名某字君瑞尝仕为省郎闲居燕中悼雅道之将废而先意之不究将锓木以传请予题端且以卜当传与否也予为君瑞言子第传之山谷有云枯木嵌空微暗淡古器虽在无古弦袖中正有南风手谁为聴之谁为传东坡有云琴里若能知贺若诗中定合爱陶潜予窃谓南风手不可得而今世爱陶潜者防人果如坡谷所言惟当破此琴为烹鹤之具耳夫八音与政通为难审音以知政居今而行古又为难合是二难始有此书乃启藏之名山以待其人乎司空表圣最为通论云四海之广岂无赏音固应不待五百年耳请以此为之引岁丁已秋八月初吉遗山诗老引

凌虚堂

木暗苍烟合池荒碧草深高台平竹杪幽径入花隂奔走成何事登临慰此心晚凉山更好风处一披襟

兴庆夜月絶句

花萼楼倾有故基行人空读火余碑可怜兴庆池边月曾伴寜王玉笛吹

翠贞庵访晦之不遇

飞锡南逰久未归北蓝清胜与谁期明牕但见横经处静坐还思酌茗时独诵隔林机杼句漫题渴井辘轳诗翠贞庵外千竿竹啸月吟风待阿师

刘左司昻【一十一首 补一首】

昻字之昻兴州人大定十九年进士曾高而下以科名相踵者七世矣昻天资警悟律赋自成一家轻便巧丽为场屋捷法作诗得晚唐体尤工絶句往往脍炙人口张秦娥者颇能小诗其赋逺山云秋水一抹碧残霞防缕红水穷霞尽处隠隠两三峯其后流落之昻赠诗云逺山句好画难成柳眼多才总是情今日哀顔人不识倚炉空听煮茶声又云二顷山田半欲芜子孙零落一身孤寒牕昨夜萧萧雨红日花梢入梦无娥为之泣下屏山故人外传记之昻早得仕年三十三省掾考满授平凉路转运副使人谓卿相可坐致矣术士有言之昻官止五品者之昻自望者甚厚不信也俄丁母忧为当涂者所忌连蹇十年卜居洛阳有终焉之志有荐其才于道陵者泰和初自国子司业擢左司郎中将大用矣防辽阳人大中欲揺执政贾铉为言者所劾辞连之昻道陵震怒一时闻人如史肃李着王宇宗室从郁皆谴逐之铉寻亦罢政之昻降上京留守判官道卒竟如术者之言

醉后

禅僧劝读传灯録道士教行进火功今日兴来俱破戒黄花篱落醉西风

山中雨

嵩高山下逢秋雨破繖遮头过野桥此景此时谁防得清如窓下听芭蕉

都门观别

买酒消闲愁剪刀剪流水闲愁不可消流水无穷已悠悠牕下断肠波总是行人堕泪多门外马嘶思逺道小嚬犹唱渭城歌歌声未断征鞍发望断垂杨人影灭斜阳照影却归来两地相望今夜月阅人多矣主人翁离别都归一笑中陌上行人终不悟年年杨栁怨春风

客亭

折尽官桥杨柳枝春风依旧緑丝丝啼莺为向行人道离别何时是尽时

山堂

山雨溪边过山堂夜独吟悠悠松上月照见壁间琴

吊张维翰维中兄弟

莲幕清曹粉署仙福兮祸倚岂其天座隅异物鵩来止地底佳城马不前万里青云今已矣两枝丹桂竟徒然阿奴莫爱声名好碌碌持家亦自贤【维翰名甫第一人擢第维中名庸此榜乙科阿奴谓冉冉字维贤后以省元登科兄弟科名如此近世所未有也】

即事二首

雨洗明河画扇收胡牀露冷药阑秋墙隂未得中庭月一防萤光草际流

山花山雨相兼落溪水溪云一様闲野店无人问春事酒旗风外鸟闗闗

歌风台

刘项兴亡转烛过乱蝉吟破汉山河长陵卧老咸阳月沛上犹传撃筑歌

吊李仲坦【仲坦物故后省试魁始有特恩之命】

文章巧与世相违身从新恩事已非不及萋萋原上草一畨春雨緑如衣

王官谷

潜溪时照尘埃客微雨不遮天柱峯斜日落花人去尽淡烟楼阁数声钟

一峰凝碧倚晴空一水萦纡一径通中有幽人曽说古谁知高兴与今同

附尧山堂外纪刘之昻山中雨诗曰嵩高山下逢秋雨破伞遮头水没腰【中州集作过野桥】此时比景谁会得清如牕下听芭蕉祝枝山诵此诗尝哂其上下淋漓清在何处

魏内翰抟霄【三首】

抟霄字飞卿初用防补以荐书从事史馆明昌中宏词中选授应奉翰林文字未防卒飞卿诗以富艳称如张公子席间赋嵩山笔力豪逸党承防许其在刘无党之上云

送河南府尹张寿甫赴阙

夜半恩纶出汉宫朝家虚席待燕公春风已徧湖山外元气还归鼎鼐中侍从定谁陪白凤低囘空自惜防鸿洛川万顷蒲桃碧长与清愁日夜东

田若虚逰龙门宝应用天随子体赋诗因次其韵二首

少室右臂禹所断开排清伊来高寒土肉养石自古秀山腰流泉无时干佛髻滴滴染湿翠松风飕飕鸣惊湍白傅已矣不可见予谁从之投归鞍

阙塞若廐马奔腾多奇厐慤尔不可沮西来何悾悾骏足忽勒破英才如拘尨有客善体物新诗留僧牕晏軰岂足道微澜生盆缸径续杞菊意来浮玻璃江吏部昔窜谪犹能题临泷况此六大寺磓堂时鸣桩紫翠出万瓦天风旋珠幢兴寄百斛鼎无才谁其扛防听项籍约吾将从之降

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二十四

猜你喜欢
  徐□·唐圭璋
  赌棋山庄词话卷三·谢章铤
  第二折·罗贯中
  ◆项处士炯(可立集)·顾嗣立
  赵岩·隋树森
  第二折·王实甫
  都孔目风雨还牢末·臧懋循
  《哀江南赋》译文及注释·庾信
  卷五十八·王奕清
  卷406 ·佚名
  卷二百二十二·陈思
  春光·闻一多
  巻八·元好问
  卷一百七十三·陈廷敬
  卷五十二·徐倬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六十七·彭定求

        卷867_1 【浑家门客联句】   自与浑家邻,馨香遂满身。无心好清静,人用去灰尘。--麻大   终朝每去依烟火,春至还归养子孙。--和且耶   曾向苻王笔端坐,尔来求食浑家门。--和且耶   卷867_2 【长须国驸马

  • 贾少卿·唐圭璋

      待考。   临江仙   月寺星轺尘梦断。如今平地仙人。烟霞卷起旧精神。香焚金鸑鷟,书奏玉麒麟。   闻道枫宸求侍从,看庆命重新。且将负月剩酬身。樽中长有酒,花下不辜春。

  • 卷四·杨慎

      ○竹笋江鱼  杜子美《送人迎养》诗:“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江鱼入馔来。”用孟宗姜诗事。韦苏州《送人省觐》亦云:“沃野收红稻,长江钓白鱼。”又云:“洞庭摘硃果,松江献白鳞。”然杜不

  • 卷五十四·志第六·历三·宋濂

        ◎历三   ○授时历经上   步气朔第一   至元十八年岁次辛巳为元。   日周,一万。   岁实,三百六十五万二千四百二十五分。   通余,五万二千四百二十五分。   朔实,二十九万五千三百五分九十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二·佚名

    万历十年三月己未朔孝肃皇后忌辰祀于 奉先殿遣候吴继爵祭 裕陵○行皇女百日命名礼成赐三辅臣金币有差○升南京光禄寺卿郑钦为应天府府尹○勒福建副使谭启致仕坐久病故○革浙江贪都司吴宪职仍下巡按御史问○以大同指

  • 卷之一百·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尚史卷八十五·李锴

    系五孔子弟子传颛孙师陈人字子张少孔子四十八嵗【史记】为人有容貌资质寛冲博接从容自务居不务立于仁义之行孔子门人友之而弗敬【家语 孟子注琴张子张也为人踸踔谲诡论语曰师也辟故不能甚善而称狂又善鼓琴号曰琴张

  • ·补授台湾道谢恩摺·丁曰健

    奏为恭谢天恩,仰祈圣监事。窃臣于本年八月初四日接奉抚臣徐宗干行知:奉上谕:“台湾道员缺,着丁曰健补授。钦此”;恭录转行到臣。当即恭设香案,望阙叩头谢恩。伏念臣庸愚下士,知识毫无;由顺天举人于道

  • 卷六十六 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 第三十六·班固

    (公孙贺,刘屈牦,田千秋,王?,杨敞,蔡义,陈万年,郑弘)【原文】公孙贺字子叔,北地义渠人也。贺祖父昆邪,景帝时为陇西守,以将军击吴、楚有功,封平曲侯,著书十余篇。贺少为骑士,从军数有功。自武帝为太子时,贺为舍人,及武帝即位,迁至太仆。贺

  • 陈拟传·姚思廉

    陈拟字公正,是高祖的远族。年少时丧父贫困,性格正直,记忆力强。高祖向南征讨交..,陈拟跟随前往。后又前去讨伐侯景,抵达豫章,任命陈拟为罗州刺史,与胡颖共同主管后方事宜,并负责接应军粮。高祖前去镇守朱方时,陈拟任步兵校尉、

  • 石抹明安传·宋濂

    石抹明安,桓州人。性宽厚,不拘小节,年青时就曾叹息说:“人生于世,当立功名,著书立说,传于后代,不能碌碌无为,与草木同腐!”太祖七年(1212),太祖率大军攻破金之抚州,向南进军,金卫绍王命招讨纥石烈九斤抵御。当时明安在九斤军中,派他

  • 自纪篇第八十五·王充

    王充者,会稽上虞人也,字仲任。其先本魏郡元城一姓。孙一几世尝从军有功,封会稽阳亭。一岁仓卒国绝,因家焉。以农桑为业。世祖勇任气,卒咸不揆于人。岁凶,横道伤杀,怨仇众多。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祖父泛举家檐载,就安会稽,留钱

  • 提要·陈祥道

    臣等謹案論語全解十卷宋陳祥道撰祥道字用之福州人元祐中為太常博士秘書省正字李廌師友談記載其本末甚詳晁公武讀書志云王介甫論語注子雱口義其徒陳用之解紹聖後皆行於場屋為當時所重又引或人言謂用之書乃鄒浩所著托之

  • 宋儒言性误点·李宗吾

    战国是我国学术最发达时代,其时游说之风最盛,往往立谈而取卿相之荣,其游说各国之君,颇似后世人主临轩策士,不过是口试,不是笔试罢了。一般策士,习于揣摹之术,先用一番工夫,把事理研究透彻了,出而游说,总是把真理蒙着半面,只说

  • 第十二卦:《否卦》·佚名

    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白话】《否卦》象征闭塞:一个卦闭的社会,人们之间的来往是不通畅的,天下没有便利之处,君子必须坚守正道;这时强大者离去,弱小者到来。《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

  • 阎浮提树荫品第十·马鸣

    菩萨於是时,心怀惨然还。过到游观园,德曜犹天帝。诸仙圣之王,不以女色惑。时见农田夫,兴功耕犁作。践截蠕动虫,即起悲痛心。如亲伤赤子,恺然而长叹。去其树不远,伏藏忽出现。辟方一由旬,七宝光盈满。将从喜踊跃,取金画宝器。铭

  • 劝全国佛教青年组护国团·太虚

    ──二十二年五月作──这里头所谓的“佛教青年”,读者先勿要误会为专指僧尼以言。固然、以大悲心秉持佛法而救人救众生的大乘僧尼,确为护国的佛教青年主干;但我们的佛教青年,是遍在农、工、商、学、军、警、政、法各界中

  • 百千印陀罗尼经·佚名

    全一卷。唐代实叉难陀译。又作百千印。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属杂密经,内容包括根本陀罗尼、陀罗尼心咒、随心咒等。行者若书写此经,且供奉于塔中,其功德同于造立百千之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