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一

<经部,书类,尚书纂传

钦定四库全书

尚书纂传卷四十一   元 王天与 撰

君牙第二十七       周书

穆王命君牙爲周大司徒作君牙

【汉孔氏曰穆王康王孙昭王子君牙臣名唐陆氏曰穆王名满君牙或作君雅唐孔氏曰命君牙为大司徒之卿吕氏曰舜命契才一语而君牙命书至一篇世降文胜也然周家典刑文献多在焉唐孔氏曰史录其册书作君牙篇】

君牙

【唐孔氏曰君牙亦命也苏氏曰今文无古文有】

王若曰呜呼君牙惟乃祖乃父世笃忠贞服劳王家厥有成绩纪于太常惟予小子嗣守文武成康遗绪亦惟先王之臣克左右乱四方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渉于春氷今命尔予翼作股肱心膂纉乃旧服无忝祖考敷五典式和民则尔身克正防敢弗正民心防中惟尔之中夏暑雨小民惟曰怨咨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咨厥惟艰哉思其艰以图其易民乃宁

【陈氏曰此首以祖父之劳告君牙而勉以尽职○汉孔氏曰称其名而命之○汉孔氏曰言汝父祖世厚忠贞服事勤劳王家其有成功见纪録书于王之太常以表显之王之旌旂画日月曰太常郑氏曰纪载也吕氏曰世臣与国升降者也重光奕休之世必有世笃忠贞之族同休共戚功名隐然为社稷之镇其后嗣王亦再三叹颂之而不忘是非隆门阀进膏粱也念旧纪功忠厚之泽所以长苟喜新厌故则典刑坠地而国从之此栾郤胥原降为皂叔向所以忧晋之将亡也观穆王惓惓君牙之祖父周厯其未艾乎○汉孔氏曰惟我小子继守先王遗业亦惟父祖之臣能佐助我治四方言已无所能张氏曰嗣之欲其不絶守之欲其不失○汉孔氏曰言祖业之大已才之弱故心怀危惧虎尾畏噬春氷畏防危惧之甚陈氏曰蹈履也○汉孔氏曰今命汝为我辅翼股肱心体之臣言委任陈氏曰膂脊骨也张氏曰作股肱膂者欲外竭其力作心者欲内竭其谋○汉孔氏曰继汝先祖故所服忠勤无辱累祖考之道蔡氏曰旧服忠贞服劳之事也林氏曰君牙祖考其累世为司徒若郑武公父子欤吕氏曰穆王守文武成康之绪君牙亦守祖父之绪者也穆王方自惧不克承故亦勉君牙无忝祖考各欲保其世业君臣盖一体也○汉孔氏曰大布五常之敎用和民令有法则蔡氏曰敷者大而布之也式和者敬而和之也则有物有则之则君臣之义父子之仁夫妇之别长幼之序朋友之信是也典以设敎言故曰敷则以民彝言故曰式和此司徒之敎○汉孔氏曰言汝身能正则下无敢不正民心无中从汝取中必当正身示民以中正蔡氏曰正也中也民则之体而人之所同然也正以身言欲其所处无邪行也中以心言欲其所存无邪思也孔子曰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周公曰率自中此告君牙以司徒之职也陈氏曰于身先言尔于心先言民互文也】

【按中正字义已见大禹谟详此处意谓端化率民者固在其身践履之正又须即心体认就正而求其中自危防精一十六字传心之后有德无常师一十六字又有此十六字说身心中正至为端的然帝舜已以罔干于正民协于中对言其渊源粹矣】

【○汉孔氏曰夏月暑雨天之常道小民惟曰怨叹咨嗟及冬大寒亦天之常道民犹怨咨天不可怨民犹怨嗟治民其惟艰哉当思虑其难以图其易民乃宁蔡氏曰祁大也苏氏曰方周之盛越裳氏来朝曰久矣天之无疾风暴雨也中国其有圣人乎方是时四夷之民莫不戴王虽风雨天事非人力者亦归德于王及其衰也一寒一暑亦惟王之怨故圣人以民心为存亡一失其心无动而非怨者吕氏曰此穆王深知民之艰难也时方暑雨小民之沾体涂足者殆其怨咨乎不以处广厦而忘之也时方祁寒小民之裂面堕指者殆其怨咨乎不以处温室而忘之也穆王一遇寒暑深轸民瘼如此司徒兼敎养之职故又以养民之难告之】

【按司徒掌五典亦大纲耳以周礼考之如以乡三物敎民颁职事十有二登万民本俗六安万民之类不一则岂惟敎五典其敎以安养之事亦多有节目知此则思艰图易亦是敎中道理】

呜呼丕显哉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啓佑我后人咸以正罔缺尔惟敬明乃训用奉若于先王对文武之光命追配于前人

【陈氏曰此继以文武之训告君牙而勉以明其敎○汉孔氏曰叹文王所谋大显明武王业美大可承奉文武之谋业大明可承奉开助我后嗣皆以正道无邪缺夏氏曰文王之谟非以隂谋取天下如后世谋人国家者乃显然着见但知积行累功而天下自归之故曰丕显武王之功乃承文王之意亦惟积行累功而天命人心自有不可却者初非计其功之至此故曰丕承由其谟非隂谋而出于丕显烈非邀功而出于丕承是以其道粹然一出于正若一有隂谋邀功之私介其间则必有不正者矣安得而无缺○汉孔氏曰汝惟当敬明汝五敎用奉顺于先王之道当荅文武先明之命君臣各追配于前令名之人吕氏曰敬明云者以君牙生长典刑之内惧其或玩故欲其提起而发挥之张氏曰先王指成康而言文武光命卽谟烈也前人指君牙父祖也陈氏曰追者继于后而及之也】

王若曰君牙乃惟由先正旧典时式民之治乱在兹率乃祖考之攸行昭乃辟之有乂

【夏氏曰申结一篇之意○汉孔氏曰汝惟当奉用先正之臣所行故事旧典文籍是法民之治乱在此而已用之则民治废之则民乱○汉孔氏曰言当循汝父祖之所行明汝君之有治功吕氏曰穆王谆谆告君牙家法夫岂狭以专门之学乎盖名臣之后要必先识其祖考之规模风烈近而祖考之法犹不之省于逺者何有○蔡氏曰此篇专以君牙祖父为言曰纉旧服曰由旧典曰无忝曰追配曰由先正旧典曰率祖考攸行然则君牙之祖父尝任司徒之职而其贤可知矣惜载籍之无传也陈氏云康王时芮伯为司徒君牙岂其后乎】

尚书纂传卷四十一

猜你喜欢
  岩幽栖事·陈继儒
  卷三十七·李明复
  卷二十二·沈廷芳
  卷六十八·乾隆
  难岁篇第七三·王充
  卷十四·王安石
  第29章&nbsp;孔子闲居·戴圣
  (五)·钱穆
  卷三百六十·佚名
  大菩薩藏經卷第十九·欧阳竟无
  中阿含经卷第六·佚名
  卷一·佚名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六·佚名
  观察诸法行经卷第二·佚名
  禅林宝训序·净善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提要·吕诚

    来鹤亭诗 元 吕诚钦定四库全书集部五来鹤亭诗别集类四元提要(臣)等谨案来鹤亭诗九卷补遗一卷元吕诚撰诚字敬夫崑山人工於吟咏诗格清丽与同里郭翼陆仁袁华相唱和尝於园林蓄一鹤後有鹤自来为伍因筑来鹤亭并以名其诗集考集

  • 卷二百八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八十八陆贽陆贽字敬舆嘉兴人登进士第中博学宏词调郑尉罢归复以书判拔萃补渭南尉德宗立由监察御史召为翰林学士贞元八年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裴延龄构之贬忠州别驾顺宗立召还诏未至卒赠兵部

  •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四·杨士奇

    宣德二年春正月庚寅朔立春顺天府官进春 上御正朝受贺文武群臣命妇朝 皇太后 皇后○晓刻有流星大如杯色赤尾迹有光起正南云中东南行至云中○辛卯敕谕文武群臣曰朕祗承 天命统御天下亦惟文武群臣相与协恭用臻至理夫所治

  • 第三一三清单光绪二十年十月(二十八日)一二一○四--二·佚名

    考棚修葺工料银之估计清单谨将考棚各处,修葺大小泥工、木工、砖瓦、灰、杠桷、枋料列明,核察。令开:一、奎楼后路壁,补草衫砖,厅换破砖,加三合土附基脚,泥工料的银三十元。一、奎楼砖棚,换枋栏杆椅,及大堂

  • 第一三四比单(堂谕)光绪十年四月十八日一一三一四—九·佚名

    税差叶仁欠缴契税事件之提比,及堂谕原本比单 私记 承税总差皂总计开:在押税差叶仁〔堂谕〕既据纪永、许能、陈镛等,具限月底先缴五十元,准如所请。如到期不缴,惟该役等是问。叶仁仍管押。此谕。〔光绪

  • 关礼传·脱脱

    关礼是高宗朝的宦官。淳熙末年,官至亲卫大夫、保信军承宣使。孝宗十分倚重他,后来任命他为提举重华宫。孝宗去世,光宗有病不能主持丧礼,枢密赵汝愚等请求立太子以安定人心,光宗御批又有“想要退位”的话,丞相留正恐惧,辞官,人

  • 255.雅克萨的胜利·林汉达

    沙皇俄国是怎样侵略我国东北的呢?原来在明朝末年,清朝正忙着进关,把北方边境的防备放松了。沙皇俄国趁机向我国黑龙江地区进犯。他们在我国掠夺财物,杀害人民,遭到我国各族居民的反抗。清朝进关后,派兵打击沙俄侵略军,收复了

  • 142.李渊太原起兵·林汉达

    李渊本来是隋王朝的贵族,靠继承祖上的爵位,当上了唐国公。公元617年,隋炀帝派他到太原去当留守(官名),镇压农民起义,开始他也打过几个胜仗,后来看到起义军越打越强,越打越多,他也感到紧张起来了。李渊有四个儿子。第二个儿子李

  • 三十六年·佚名

    (辛丑)三十六年大明嘉靖二十年春正月1月1日○戊子朔,上行望闕禮。王世子隨班。上御勤政殿,世子率百官,進箋陳賀,還大內,行曲宴。傳曰:「今日宗宰供饋時,承旨等,各傳宣醞盃。」○憲府啓曰:「元日宗宰賜酒樂,雖有舊例,但近日災變疊見

  • 卷六十二 射义第四十六·郑玄

    (陆曰:“郑云:‘《射义》者,以其记燕射、大射之礼,观德行取其士之义也。《别录》属《吉礼》。’”)[疏]正义曰:案郑《目录》云:“名曰《射义》者,以其记燕射、大射之礼,观德行取于士之义。此于《别录》属《吉事》。”案此篇中有

  • 指瑞篇第五十一·王充

    儒者说凤皇、骐驎为圣王来,以为凤皇、骐仁圣禽也,思虑深,避害远,中国有道则来,无道则隐。称凤皇、骐驎之仁知者,欲以褒圣人也,非圣人之德不能致凤皇、骐驎。此言妄也。夫凤皇、骐驎圣,圣人亦圣。圣人恓恓忧世,凤皇、骐驎亦宜率

  • 为政篇·王夫之

    一北辰之说,唯程氏复心之言为精当。朱子轮藏心、射糖盘子之喻,俱不似,其云&ldquo;极似一物横亘于中&rdquo;,尤为疏矣。 使天之有枢,如车之有轴,毂动而轴不动,则自南极至北极,中闲有一贯串不动的物事在。其为物也,气耶?抑形耶?气,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六十九章 掩饰·林语堂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 ,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 ,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故抗兵相若,哀者 胜矣。语译兵家曾说:“我不敢先挑起战端以兵伐人,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起而应战;在作战

  • 翻译名义序·法云

    宋唯心居士荆溪周敦义述余阅大藏。尝有意效崇文总目。撮取诸经要义。以为内典总目。见诸经中每用梵语。必搜检经教。具所译音义表而出之。别为一编然未及竟而显亲深老。示余平江景德寺普润大师法云所编翻译名义。余一

  • 自序·圆瑛

    夫群生莫不有心,而真心难悟;修行莫不有定,而性定难明;指真心,而示性定者,其唯首楞严经欤!何谓真心?即众生所具,不生灭之根性,名为如来藏,个个圆成。何谓性定?即自性天真,不动摇之定体,号曰首楞严,人人具足。良由众生,迷真起妄,认识为心

  • 独秀文存·陈独秀

    陈独秀著。陈氏系安徽怀宁人。《新青年》的创办者,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之一。《独秀文存》收录陈独秀1915年到1922年之间的文章,共三卷,分为论文、随感录、通信三部分。从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

  • 涑水记闻·司马光

    笔记。北宋司马光撰。十卷。今通行本作十六卷。司马光为夏县涑水乡人,人称涑水先生,书名本此。此书杂录宋代旧事,起于宋太祖,迄于神宗,每条之下皆注其述之人,故名《记闻》,据传本书为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后记》收集

  •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

    欧阳渐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佛学思想家和教育家。 作为思想家, 他终生治学求道、 讲经说法,把学问与生命体验、与医民救国结合在一起。作为教育家, 他通过办学以培养整理佛经和阐释佛学思想的人才。他的学术观点主要体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