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学院院董会略史

一、十一年春间,太虚讲圆觉经于汉阳归元寺,集听者有武汉荆宜各居士,述及今欲弘法利生,应设佛学院,广培师范人才;草佛学院缘起及订佛学院章程,得李隐尘、王森甫、胡子笏、汤铸新、皮剑农、陈元白、萧止因、熊云程、萧觉天、赵子中、孙自平、王韵香,及长沙正信会周可均等三十余人,每年任经费四百元,自认为创办人。四月初,觅得黎君少屏住宅,可让为院址,遂于四月八日在汉口佛教会﹝即今正信会﹞具隆仪礼请太虚为院长。

二、院址既定,四月中旬由创办人于院内先立筹备处,李隐尘为处长,皮剑农为会计,赵南山等为庶务,王幼农(即后出家名大刚者)等为文牍。彼时由创办人须年捐四百元,故王幼农等但办事员而非创办人。而太虚所聘来之智信监院,董理修造工务。同时由创办人以章程呈请湖北军民长官及内教两部备案。发布招生通告,定于七月中旬开学。

三、七月初,由筹备处长邀集创办人至院报告,撤销筹备处,照章成立院董会。原创办人皆改称院董。适武昌中华大学请梁任公及太虚等作暑期讲演,梁公至院,欢喜加入,遂由各院董推为第一期院董长,辞之不获;委托陈元白代理之。并推李隐尘为院护,协护一切。而太虚亦聘教职员等按照预期,于七月十六在院开学。(初印章程及二年回顾等待寻检﹞

四、十一年至十四年,院董多从年捐四百元而继续加入者。以任公期满,改推汤铸新为院董长。院生亦于第一期毕业后,续办第二期。迨十五年秋围城后,院中员生星散,院屋十九为军占,仅由大敬、法舫等数人住守余屋,院董会亦无形停顿。至十八年,太虚欧美游归,议就院中设世界佛学苑研究部,遂由原院董王森甫、赵子中、熊云程、萧觉天等议院董年捐为二百元或一百元,征得钟益亭、王达五、罗奉僧、李子宽加入院董,遂再成立新院董会,推王森甫为院董长,及李子宽为院护。

五、由院员院护院董等历往交涉,至二十一年夏,院中驻军全部迁去,乃议就院中原有图书及将太虚藏书与暹罗、日本捐藏等,成立世苑图书馆,而集研究员于中研究。秋初开馆,各院董俱集,王森甫遂辞院董长,而推新加入之方院董为长。近年陆续有黄文植、王述曾、贺衡夫、陈经畬、刘觉生、张振远、萧怀先、张功九等加入院董。图书之赠购,院舍之修理,馆员之研究,乃日有起色!(海刊十五卷九期)


猜你喜欢
  第十四 布沙罗学童所问之义释·佚名
  妙法莲华经法师品第十·佚名
  上海佛法僧园法苑之新建设·太虚
  道行经泥犁品第五·佚名
  菩萨处胎经 第四卷·佚名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第二·法藏
  佛说佛地经·佚名
  原序·晁迥
  卷第三十九·佚名
  大菩薩藏經卷第十九·欧阳竟无
  卷之四·佚名
  卷二百七十五·佚名
  电贺虞洽卿寿辰·太虚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一·佚名
  卷五·水鉴慧海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七十九·彭定求

        卷79_1 【棹歌行】骆宾王   写月涂黄罢,凌波拾翠通。镜花摇芰日,衣麝入荷风。   叶密舟难荡,莲疏浦易空。凤媒羞自托,鸳翼恨难穷。   秋帐灯华翠,倡楼粉色红。相思无别曲,并在棹歌中。   卷79_2 【海曲书

  • 卷二十七·曹庭栋

    钦定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卷二十七嘉善曹庭栋编翠微南征録华岳字子西池州人初为武学生开禧元年上书忤韩侂冑系狱侂冑伏诛放还祷梅山得曾许英雄第一签之句嘉定十年果擢廷试第一人授殿前司官属郁不得志谋去丞相史弥逺事觉

  • 卷一百四十六·毕沅

      ◎宋纪一百四十六 ∷起强圉作噩十月,尽屠维大渊献四月,凡一年有奇。   ○孝宗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   淳熙四年金大定十七年   冬,十月,戊辰,金州副都统制李思齐请官军择有才略智勇人,不次升擢,帝

  • 第四十六回 夺禁军捕诛诸吕 迎代王废死故君·蔡东藩

      却说平阳侯曹窟,是前相国曹参嗣子,见四十三回。方代任敖为御史大夫,在朝办事,他正与相国吕产,同在朝房。适值郎中令贾寿,由齐国出使归来,报称灌婴屯留荥阳,与齐连和,且劝产赶紧入宫,为自卫计。产依了寿言,匆匆驰去。窟闻知

  • 石匮书后集卷第十一·张岱

    袁崇焕列传袁崇焕,广西藤县籍,东莞人。万历己未进士,为邵武县令。天启壬戌,升兵部职方司主事。时广宁失陷,王化贞与熊廷弼逃归,画山海关为守;京师各官言及辽事,皆缩朒不敢任。崇焕独攘臂请行,与阎鸣泰同出监军山海。巡抚刘策议

  • 通志卷三下·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三王纪第三下周弃曰后稷帝喾之子也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因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説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于隘巷牛羊过者皆避不践或腓字之徙

  • ·上孔兵备书·丁曰健

    姚莹顿首谨上言:阁下以先圣之哲孙、仪郑之令子,望倾中外,誉在九重!今兹按察台、澎,盖六月矣。清亮之节、严正之义,吏民无不悦服倾诚。是以政通人和,雨阳时若;而郡守以下暨诸厅县,亦能贤能着称,孜孜求治;遂使百年来

  • 张普惠传·李延寿

    张普惠,字洪账,常山九门人。身高八尺,相貌魁伟,对《周礼》、《仪礼》、《礼记》十分精通,还擅长于《春秋》和诸子百家的学说。太和十九年(495),任主书,兼管局监,很被孝文帝所赏识。转任尚书都令史,任城王元澄敬重他的学问,为他

  • 北洋海军章程第七·佚名

    恤赏阵亡病故恤银: 查光绪十三年六月兵部奏明:北洋兵船员弁病故恤赏,应查照前南洋大臣左宗棠奏定章程,除管驾官归奏案办理,兵勇每名给银八两外,其大副以下人等,遇有积劳在船身故者,按一月薪粮给发恤赏;其因病离船尚未开缺旋即

  • 卷二十二·戴锡章

    西夏称永安三年春正月,辽道宗洪基薨。孙延禧即位,是为天祚,改是年为乾统元年。(《辽史·道宗本纪》)夏五月,遣使如宋,进助山陵。宋葬钦圣宪肃皇太后、钦慈皇太后于永裕陵,干顺遣使献物助工。(《西夏书事》)六月,遣使如辽慰

  • 天方性理图传卷五·刘智

      概言  第五卷总大小两世界未尽详之义,而补说之,义倍精奥,不越一真。补说之中,寓扫抹之意。补之者,美之也;扫之者,补之也。补之愈精,扫之愈尽;扫之愈疾,补之愈神。理在若有若无之境;文在可解不可解之间。阅者量其力,尽其心。

  • 刘子遗书卷一·刘宗周

    (明)刘宗周撰○圣学宗要孔孟既没越千余载有宋诸大儒起而承之使孔孟之道焕然复明于世厥功伟焉三百余年而得阳眀子其杰者也夫周子其再生之仲尼乎明道不让颜子横渠紫阳亦曽思之亚而阳明见力直追孟子自有天地以来前有五子后

  • 不苟第三·荀况

    [题解]本篇阐述立身行事不能苟且,必须遵循礼义,所论与上篇类似。[原文]3.1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故怀负石而赴河,是行之难为者也,而申徒狄能之(1);然而君子不贵者,非礼义之中也(2)。山渊

  • ●又述二颂(有序)·张商英

      商英。及汾州西河宰李杰。同谒无业禅师塔。惜其摧腐。相与修完。既而塔放光。又梦无业从容接引。觉而阅其语。见无业问马祖西来心印。祖云。大德。正闹在。且去。无业去。祖唤云。大德。无业回首。祖云。是什么。

  • 羯磨仪式凡例(十则)·书玉

    是书大要。以佛僧作法为题。如律辨事为目。盖佛祖作辨於先。必有仪式垂后。奕叶相承。令法久住。今依律集仪。以资来学。喻海一滴。略被初机。  律中所明一百八十四种羯磨。各有成济之功。其出内兴废。作持详释。今

  • 卷第十五·呆翁行悦

    列祖提纲录卷第十五 武林十八涧理安禅寺住持娄东行悦集 檀越特请普说 大慧杲禅师钱计议请普说。僧问。昔日僧问杨岐和尚如何是佛。答云三脚驴子弄蹄行。未审意旨如何。师云天上天下没踪迹。进云只如威音王已前是甚么

  • 汉诗总说·费锡璜

    一卷。清费锡璜(生卒年不详)撰。锡璜,字滋衡,江苏吴江(今苏州市)人。其自署称成都,盖因其父燕峰山人费密知成都避乱流寓吴地,故费锡璜犹署其故里。原来,费锡璜与沈用济合撰《汉诗说》十卷,依冯惟讷《诗纪》、梅鼎祚《

  • 孙威敏征南录·滕元发

    亦名《征南录》。孙沔镇压侬智高起义记。一卷。北宋滕甫(字元发,一字达道,浙江东阳人)撰。皇祐四年(1052),侬智高起义军据邕州,宋朝派狄青、孙沔、余靖率宋军前往镇压。次年,事平。狄青率宋军归朝,孙沔继续追捕义军余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