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周官总义卷十八     宋 易袚 撰

小司马之职掌

下有阙文

凡小祭祀防同飨射师田丧纪掌其事如大司马之灋军司马

舆司马

行司马

已上官阙而列于司马之后者以序官知之也义见序官

司勲掌六乡赏地之灋以等其功

封国百里以至五百里非六乡之所能给是以六乡赏地不过与官田牛田收田并列而已以左传攷之昔郑伯赏入陈之功子展三命之服先八邑注谓八邑三十二井又讨卫疆戚田取卫西鄙懿氏与孙氏注谓取田六十井此赏田之明证即下经所谓参之一食

王功曰勲国功曰功民功曰庸事功曰劳治功曰力战功曰多凡有功者铭书于王之大常祭于大烝司勲诏之大功司勲藏其贰掌赏地之政令凡赏无常轻重眡功凡颁赏地参之一食唯加田无国正

赏之轻重眡其功此所以为赏地之政令

马质掌质马马量三物一曰戎马二曰田马三曰驽马皆有物贾

此言市马之政物云者国马之辀深四尺有七寸田马之辀深四尺驽马之辀深三尺有三寸其用各有等其材各有宜故皆以三物量之有物则有价故谓之质

纲恶马

此言养马之政

凡受马于有司者书其齿毛与其贾马死则旬之内更旬之外入马耳以其物更其外否马及行则以任齐其行若有马讼则听之禁原蚕者

听马讼则养马市马之政皆得其平

量人掌建国之灋以分国为九州营国城郭营后宫量市朝道巷门渠造都邑亦如之营军之垒舎量其市朝州凃军社之所里邦国之地与天下之涂数皆书而藏之凡祭祀飨賔制其从献脯燔之数量掌丧祭奠竁之俎实凡宰祭与郁人受斚歴而皆饮之

小子掌祭祀羞羊肆羊殽肉豆而掌珥于社稷祈于五祀乃沈辜侯禳饰其牲

饰其牲被之以文绣谓羊牲也

衅邦器及军器凡师田斩牲以左右狥阵祭祀賛羞受彻焉

军器甲胄戈矛之属

羊人掌羊牲凡祭祀饰羔祭祀割羊牲登其首凡祈珥共其羊牲賔客共其灋羊凡沈辜侯禳衅积共其羊牲若牧人无牲则受布于司马使其贾买牲而共之羊人之共羊牲如牛人共牛牲鸡人共鸡牲犬人共犬牲类也未为牲也数官择其纯者而取之于牧人然后命牧人卜其为牲者共之于充人至充人然后谓之牲此言共羊牲以其共而为牲

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季春出火民咸从之季秋内火民亦如之时则施火令凡祭祀则祭爟凡国失火野焚莱则有刑罚焉

施火令谓施四时变国火之令

掌固掌修城郭沟池树渠之固颁其士庶子及其众庶之守设其饰噐分其财用均其稍食任其万民用其材器

周人守御大槩以民为固以人心为本设其饰器所以耸动观听之具而又分其财用则随其地守之所当得均其稍食则计其功力之所当予凡此皆奋发人心于平时之素也若夫城郭之所以为固者亦不过任万民而用其材器使其地之人自为守而已材谓材木可为桢榦者器谓器械可僃任载者

凡守者受灋焉以通守政有移甲与其役财用唯是得通与国有司帅之以賛其不足者

与国有司帅之则非掌固之所敢专帅之于掌甲掌役掌财用之有司亦以賛其甲役财用之不足者

昼三廵之夜亦如之

此掌固所设之法非其自廵也昼三廵则察其部伍之失次者夜事尤谨故亦如之

夜三鼜以号戒若造都邑则治其固与其守灋凡国都之竟有沟树之固郊亦如之民皆有职焉若有山川则因之

每廵必鼓鼜鼜即鼓军事之鼖鼓也鼜其声也号则呼其所守者之名戒则警其所守者之事

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而达其道路设国之五沟五涂而树之林以为阻固皆有守禁而达其道路国有故则藩塞阻路而止行者以其属守之唯有节者达之

守以道路为急阻以道路而后险为可恃使内外无禁往来不察而奸伪者邪慝者物之犯禁者人之有辠奇衺者或得乗间而入虽险犹无险也故司险于国有故则藩塞阻路而止行者

掌疆

千里王畿畿之境谓之疆载师所言大都之田任疆地是已而邦国都鄙亦有畿疆之制大司徒所言制其畿疆而沟封之是已此官虽逸而以司险推之则掌王国之疆以及邦国都鄙之疆也审矣

人各掌其方之道治与其禁令以设人若有方治则帅而致于朝及归送之于竟

环人掌致师察军慝环四方之故廵邦国抟谍贼讼敌国扬军旅降围邑

察军慝则察其在我者环四方之故则环其在人者此六者非其徒十二人之所能及必环人簭之而后举此所以继于致师之后

挈壶氏掌挈壶以令军井挈辔以令舎挈畚以令粮饮食居处人之大欲存焉故因其令军井而兼以令之是三者皆挈于竿首而表之虽军众不齐莫不目击而心防郑氏所谓省烦趋疾是已

凡军事县壶以序聚凡丧县壶以代哭者皆以水火守之分以日夜及冬则以火防鼎水而沸之而沃之守之以水则均其晷刻之多少守之以火则知其漏箭之迁易

射人掌国之三公孤卿大夫之位三公北面孤东面卿大夫西面其挚三公执璧孤执皮帛卿执羔大夫鴈孤执皮帛以其有衣被文采之义卿执羔则羣而不失其类大夫鴈则夙夜奉上而不懈其义

诸侯在朝则皆北面诏相其灋若有国事则掌其戒令诏相其事掌其治达以射灋治射仪王以六耦射三侯三三容乐以驺虞九节五正诸侯以四耦射二侯二二容乐以貍首七节三正卿大夫以三耦射一侯一一容乐以采苹五节二正士以三耦射豻侯一一容乐以采蘩五节二正

大射则大司马合诸侯之六耦若賔射则诸侯与王射而合卿大夫以为六耦以至诸侯之四耦卿大夫士之三耦亦各以等杀而辨即数中之旌服不氏执之以待也容即蔽身之乏服不氏待而居乏也

若王大射则以貍步张三侯王射则令去侯立于后以矢行告卒令取矢祭侯则为位

梓人祭侯之礼其辞则欲诸侯之若宁侯也

与太史数射中佐司马治射正

于太史言与于司马言佐尊卑之序

祭祀则賛射牲相卿大夫之灋仪

祭祀之礼以牲为重视牲分牲养牲廵牲见于未祭之先将祭之时则夕牲展牲牵牲射牲割牲无非礼者射人所掌则射牲之礼而已国语曰禘郊之事天子必自射其牲此虽天子自为之方其迎牲于门则君执绋卿大夫从士执刍至于君亲射牲而孤卿大夫咸与焉此射人相孤卿大夫之法仪以其掌射法治射仪故也

防同朝觐作大夫介凡有爵者

射人则以法仪而作之

大师令有爵者乗王之倅车

大师王乗戎路其广阙苹轻之倅不可虚位故以有爵命士以上乗其倅

有大賔客则作卿大夫从戒大史及大夫介大丧与仆人迁尸作卿大夫掌事比其庐不敬者苛罸之

卿大夫掌朝位之事则射人作之

服不氏掌养猛兽而敎扰之凡祭祀共猛兽賔客之事则抗皮射则賛张侯以旌居乏而待

射鸟氏掌射鸟祭祀以弓矢乌鸢凡賔客防同军旅亦如之射则取矢矢在侯高则以并夹取之

罗氏掌罗乌鸟蜡则作罗襦中春罗春鸟献鸠以养国老行羽物

中春搜田非罗弊之时故以火弊而搜取其物之不字乳者此言罗春鸟何也以奉至尊为主而已其次则献鸠以养国老又其次则颁羣臣而谓之行羽物此外一毫不可以轻取

掌畜掌养鸟而阜蕃敎扰之祭祀共卵鸟岁时贡鸟物共膳献之鸟

司士掌羣臣之版以治其政令岁登下其损益之数辨其年岁与其贵贱周知邦国都家县鄙之数卿大夫士庶子之数以诏王治以德诏爵以功诏禄以能诏事以乆奠食

爵有高下皆以德诏禄有丰杀皆以功诏此为公卿大夫士之受命而为王臣者设也然当时之士亦有不命者焉郑氏谓府史为官长所自辟除又谓胥徒为民之给繇役者凡此皆服役于公上亦既因能而诏以事矣惟其不命故以久奠食而不言诏奠其食则未为禄也校人曰等驭夫之禄宫中之稍食宫中则师圉府史以及胥徒者所以言食驭夫则仆夫趣马等之为大夫士者所以言禄盖当时一命以上谓之禄庶人在官者稍食而已如宫正则月终防其稍食医师则岁终稽其医事而制其食槀人则乗其事试其弓弩而下上其食凡此皆奠其食于任事既久之后者也贾氏不曰据能者先试之以事事成乃定以稍食其能堪用乃后亦诏授之以正爵禄其序如此

唯赐无常

继于司士以诏王治之后则亦有可常者矣

正朝仪之位辨其贵贱之等王南乡三公北面东上孤东面北上卿大夫西面北上王族故士虎士在路门之右南面东上大仆大右大仆从者在路门之左南面西上

位着之次虽有贵贱而布置所向尊王之意已着见于左右前后之列朝仪之不茍如此王族故士大仆之等以其居王之后故不嫌于南面

司士摈孤卿特揖大夫以其等旅揖士旁三揖王还揖门左揖门右太仆前王入内朝皆退

王族故士虎士在路门之右大仆大右大仆从者在路门之左其位皆南乡而在王之后故还而揖之

掌国中之士治凡其戒令

国中之士治谓士之在国中者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非公卿大夫以下之总号欤

掌摈士者膳其挚

诸臣之六挚犹诸侯之五瑞五瑞用以享故三璧则受之而复之书所谓如五器卒乃复是也六挚不用享故三帛二生一死则受之而不复各适其宜而已三帛则共王之服二生一死则共王之膳以示纳用其德也

凡祭祀掌士之戒令诏相其灋事及赐爵呼昭穆而进之

祭祀之时羣臣羣有司与焉或助其礼或执其事此所谓士则同姓之士也掌士之戒令则卜日以后之戒令也诏相其法事则凡祼献之法事也

帅其属而割牲羞俎豆

此继宗庙祭祀而言当在赐爵之前今乃言于后重其事故特言之司士言割牲则割其牲之体诸子正六牲之体则正牲之全体礼之轻重不同而职之先后或异所谓聨事也

凡防同作士从賔客亦如之作士适四方使为介大丧作士掌事作六军之士执披

司士掌羣臣之版而总谓之士是以掌三者作士之事防同賔客作士从谓卿大夫之可使从于王者也作士适四方使为介谓天子使卿适四方则大夫为介使大夫适四方则元士为介也大丧作士掌事如奠遣之类

凡士之有守者令哭无去守

不以丧而废其职

国有故则致士而颁其守

亦不可以故而弛其防

凡邦国三岁则稽士任而进退其爵禄

上经言士者总公卿大夫士而言之此言邦国则诸侯之卿大夫士亦总曰士也

诸子掌国子之倅掌其戒令与其敎治辨其等正其位故书倅为卒郑氏以下文有游倅故改为倅职末言修德学道固游倅之事此主下文兵甲之事则卒之一字即有什伍之意

国有大事则帅国子而致于大子惟所用之若有兵甲之事则授之车甲合其卒伍置其有司以军灋治之司马弗正凡国正弗及

治之以军法与司马之所以用其民者同不以贵者而废乎法公其法也不正于司马之赋亦不与司徒之力役不以有司之法而律贵者重其事也

大祭祀正六牲之体凡乐事正舞位授舞器大丧正羣子之服位防同賔客作羣子从

乐事则舞有出入之位亦有文武之器大丧则有亲疎贵贱之服亦有亲疎贵贱之居授之正之皆诸子之责

凡国之政事国子存游倅使之修德学道春合诸学秋合诸射以攷其艺而进退之

使之修德即师氏所谓三德敎国子者使之学道即保氏所谓养国子以道而敎以六艺者德原于性故谓之修道公乎人故谓之学进者任以国事而退者亦有以勉其所未至

司右掌羣右之政令凡军旅防同合其车之卒伍而比其乘属其右凡国之勇力之士能用五兵者属焉掌其政令

虎贲氏掌先后王而趋以卒伍军旅防同亦如之舎则守王闲王在国则守王宫

入而在国则五寝次舎以为宫

国有大故则守王门大丧亦如之及葬从遣车而哭适四方使则从士大夫若道路不通有征事则奉书以使于四方

五门出入必几

旅贲氏掌执戈盾夹王车而趋左八人右八人车止而持轮凡祭祀防同賔客则服而趋丧纪则衰葛执戈盾军旅则介而趋

祭祀防同賔客丧纪军旅各以吉凶之服卫于王军国之容有足观者矣

节服氏掌祭祀朝觐衮冕六人维王之大常诸侯则四人其服亦如之郊祀裘冕二人执戈送逆尸从车王于郊祀服裘冕而节服氏之二人者亦服裘冕王于祭祀朝觐服衮冕而节服氏之六人者亦服衮冕若是何以为节曰是乃所以为节也春秋之法贵贱不嫌于同号以其有节存焉王眂治朝其位亦南乡王族故士虎士在路门之右大仆大右大仆从者在路门之左其位亦南乡则尊卑何以无辨位同乎南乡从王于后也服同乎衮冕裘冕从王于左右也既有前后左右之节矣则位序服饰乃卫至尊而崇威严亦何嫌于同

方相氏掌熊皮黄金四目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而时难以索室敺疫大丧先匶及墓入圹以戈击四隅敺方良

占梦季冬聘赠王梦遂令始难敺疫则令此而已

猜你喜欢
  卷五十六 孟子六·黎靖德
  卷四十七 论语二十九·黎靖德
  卷三十一 论语十三·黎靖德
  提要·陈模
  博与专的问题·孔子
  卷八·李廉
  卷三十九·黄伦
  卷九·林之奇
  卫献公出奔(1)·戴圣
  前言·佚名
  地理划分[宰制第三]·王夫之
  卷六 女/孙/伯叔父/侄·司马光
  白云端禅师·惠洪
  卷第四·佚名
  今日之中国佛教序·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陈衍

    一、桑溪为近郊最佳处,余数游无诗,只有一记,即同说诗社十数子往游所作。诸子诗佳者颇多,西园一律云:“一冬失计掩柴荆,如此溪光不出城。平野无花霜叶艳,远山有雨湿云横。稍添亭榭真堪画,便买田园欲退耕。尽兴晚归还纵酒,

  • 第十六出 神护·李渔

    〖北点绛唇〗(外扮平浪侯,副净扮判官,引神从上)力镇波涛,地穷杳渺,威灵到。靖世功高,奏不尽的澄清效。平浪雄威实副名,如山巨浪我能平。波涛只有人心险,神力难施见也惊。——小圣平浪侯晏公是也。分封水国,总理玄阴。

  • 自序·邵雍

    击壤集自序 击壤集伊川翁自乐之诗也非唯自乐又能乐时与万物之自得也伊川翁曰子夏谓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於中而形於言声成其文而谓之音是知怀其时则谓之志感其物则谓之情发其志则谓之言扬其情则谓之声

  • 提要·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七御制诗集总目      别集类六 【国朝】初集四十四卷二集九十卷三集一百卷【臣】等谨案御制诗集二百六十卷皆合古今体诗编年为次已刻者凡三集自乾隆元年丙辰至乾隆十二年丁卯计诗四

  • 巻二十四·袁表

    钦定四库全书闽中十子诗卷二十四   明 袁表马荧 编王检讨集三七言古诗长歌行有泪莫泣鲛人珠有足莫献荆山玉赤心徒使按剑猜至寳翻令笑鱼目千金蹈海称逹人五噫出关西去秦负刍不复遇知已空歌白石南山春楚卿弃相复何

  • 皇甫嵩朱俊列传第六十一·范晔

    皇甫嵩 朱儶皇甫嵩字义真,安定朝那人,度辽将军规之兄子也。父节,雁门太守。嵩少有文武志介,好《诗》、《书》,习弓马。初举孝廉、茂才。太尉陈蕃、大将军窦武连辟,并不到。灵帝公车征为议郎,迁北地太守。初,钜鹿张角自称「大

  • 吴越春秋(吴太伯传第一)·赵晔

      吴太伯传第一   吴之前君太伯者,后稷之苗裔也。后稷其母台氏之女姜嫄,为帝喾元妃。年少未孕,出游于野,见大人迹而观之,中心欢然,喜其形像,因履而践之。身动,意若为人所感。后妊娠。恐被淫泆之祸,遂祭祀以求,谓无子履上帝

  • 1932──中華民國二十一年壬申·郭廷以

      1﹐1(一一,二四)   甲、新任國民政府主席林森、行政院長孫科等就職。   乙、廣州中央黨部及國民政府宣佈撤銷,改設中央執行委員會西南執行部、西南政務委員會、西南軍事委員會。   丙、外交部長陳友仁發表東北問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徐乾学

    宋纪一百【起着雍阉茂正月尽上章困敦十二月凡三年】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徳宪慈显孝皇帝重和元年春正月甲申朔御大庆殿受定命寳百僚称贺 初金主用鐡州杨朴策即位改元矣朴又言自古英雄开国或受禅必先求大国封册

  • 卷之一千四百八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六十五·阿桂

    七月癸巳上谕军机大臣曰现在贼畨占据布朗郭宗底木达等寨其帛噶尔角克科多各处贼尚未退而大板昭亦有贼占恐贼众由别斯满山口潜出滋扰鄂克什资哩与巴朗拉一带粮台后路所闗不小昨已谕令阿桂富勒浑等酌派男干将领带兵驻守

  • 绎史卷五十三·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鲁栁下惠之贤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夏齐孝公伐我北鄙卫人伐齐洮之盟故也公使展喜犒师使受命于展禽齐侯未入竟展喜从之曰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齐侯曰鲁人恐乎对曰小人恐矣君子则否齐

  • 满洲里界约·佚名

    一九一一年十二月二十日,宣统三年十一月初一日,俄历一九一一年十二月七日,齐齐哈尔。中俄两国重定由塔尔巴干达呼第五十八界点起,至阿巴该图第六十三界点,并顺额尔古讷河,至该河与黑龙江(阿穆尔河)会流处止之国界总案。大清国

  • 第九章 养老院·梁启超

      一、凡年六十以上者,许入此院养之。公人为公家劳苦数十年,及其老也,宜有以报之。  一、此院以安人之年老,务穷极人生之乐,听人自由欢快,一切无禁。是时人经久化,自无干犯法纪之理;即有偶犯者,除杀人、伤人、堕胎仍科罪

  • 第五章 26·辜鸿铭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辜讲有人有一次听到孔子说:“唉!目前我还没有看到有人能观察到自己的过失,并愿意在自己的良知面前谴责自己。”

  • 凡例·智旭

    阅藏知津凡例义门但分五时,不分三藏。谓三藏小教,但属阿含一时也。然天台备明五时,各论通别;别则但约一类机缘,通则华严乃至涅槃,无不遍该一代。又从古判法,多分菩萨、声闻两藏。就两藏中,各具经、律、论三。若据《智度论》说

  • 第十一卷·知礼

    金光明经文句记 第十一卷宋四明沙门知礼述释授记品二。初解题二。初正解五初明。今是二种四种记者。首楞严三昧经。佛告坚意。记有四种。一者未发心记。或有流转六道生于人间。好乐佛法过百千万亿劫当发心。过

  • 诗学禁脔·范梈

    诗论。元范德机撰。一卷。德机有《木天禁语》已著录。此编为诗歌创作专论。分十五“格”,每格所举例证虽少名篇,而分析之中不无较好见解。终因作者纯以形式论诗,且欲总结“格”式以规范诗坛,故难以成功。宋释惠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