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三节 论合群

自地球初有生物以迄今日,其间孳乳蕃殖,蠕者、泳者、飞者、走者、有觉者、无觉者、有情者、无情者、有魂者、无魂者,其种类、其数量何啻京垓亿兆。问今存者几何矣?自地球初有人类以迄今日,其间孳乳蕃殖,黄者、白者、黑者、棕者、有族者、无族者、有部者、无部者、有国者、无国者,其种类、其数量何啻京垓亿兆,问今存者几何矣?等是躯壳也,等是血气也,等是品汇结集也,而存焉者不过万亿中之一。余则皆萎然落澌然灭矣。岂有他哉?自然淘汰之结果,劣者不得不败,而让优者以独胜云尔。优劣之道不一端,而能群与不能群,实为其总原。

合群之义,今举国中稍有知识者,皆能言之矣。问有能举合群之实者乎?无有也。非惟国民全体之大群不能,即一部分之小群亦不能也,非惟顽固愚陋者不能,即号称贤达有志者亦不能也。呜呼!苟此不群之恶性而终不可以变也,则此蠕蠕芸芸之四百兆人遂不能逃劣败之数,遂必与前此之萎然落、澌然灭者同一命运,夫安得不痛!夫安得不惧!吾推原不群之故,有四因焉。

一曰公共现念之缺乏。凡人之所以不得不群者,以一身之所需求所欲望,非独力所能给也,以一身之所苦痛所急难,非独力所能捍也。于是乎必相引相倚,然后可以自存,若此者谓之公共观念。公共观念者,不学而知,不虑而能者也,而天演界之优劣,即视此观念之强弱以为差。夫既曰不学而知、不虑而能矣,然其间又有强弱者,何也?则以公观念与私观念常不能无矛盾,而私益之小者近者,往往为公益之大者远者之蟊贼也。故真有公共观念者,常不惜牺牲其私益之一部分,以拥护公益,其甚者或乃牺牲其现在私益之全部分以拥护未来公益,非拂性也。盖深知夫处此物竞天择界,欲以人治胜天行,舍此术末由也。昧者不察,反其道以行之,知私利之可歆,而不知公害之可惧。此杨朱哲学所以横流于天壤,而边沁之名理,所以为时诟病也。此为不能合群之第一病。

二曰对外之界说不分明。凡群之成,必以对待。苟对于外而无竞争,则群之精神与形式皆无所著,此人类之常情,无所容讳者也。故群也者,实以为我兼爱之两异性,相和合而结构之。有我见而自私焉,非必群之害也。虽然,一人与一人交涉,则内吾身而外他人,是之谓一身之我;此群与彼群交涉,则内吾群而外他群,是之谓一群之我。同是我也,而有大我、小我之别焉,有我则必有我之友与我之敌。既曰群矣,则群中皆吾友也,故善为群者,既认有一群外之公敌,则必不认有一群内之私敌。昔希腊列邦,干戈相寻,一遇波斯之来袭,则忽释甲而相与歃血焉,对外之我见使然也。昔英国保守、自由两党倾轧冲突,曾无宁岁。及格里迷亚战争起,虽反对党亦以全力助政府焉,对外之我见使然也。昔日本自由、进步两党,政纲各异,角立对峙,遇藩阀内阁之解散议会,则忽相提携结为一宪政党以抗之,对外之我见使然也。故凡结集一群者,必当先明其对外之界说,即与吾群竞争之公敌何在是也。今志士汲汲言合群者,非以爱国乎?非以利民乎?既以爱国也,则其环伺我而凭凌我者,国仇也,吾公敌也,舍是则无所为敌也。既以利民也,则其钳压我而朘削我者,民贼也,吾公敌也,舍是则无所为敌也。苟其内相敌焉,则其群未有不为外敌所摧陷而夷灭者也。而志士顾昧此焉,往往舍公敌、大敌于不问,而惟龂龂焉争小意见于本团,无他,知小我而不知大我,用对外之手段以对内,所以鹬蚌相持,而使渔人窃笑其后也。此为不能合群之第二病。

三曰无规则。凡一群之立也,少至二三人,多至千百兆,莫不赖有法律以维持之。其法律或起于命令,或生于契约。以学理言,则由契约出者谓之正、谓之善,由命令出者谓之不正、谓之不善;以事势言,则能有正且善之法律尚也。若其不能,则不正不善之法律,犹胜于无法律,此群学家、政学家所同认也。今志士之倡合群者,岂不以不正、不善之法律之病民弱国,而思所以易之耶?乃夷考其实,或反自陷于无法律之域,几何不为彼辈所藉口以相锄也?不宁惟是,而使本群中亦无所可恃以相团结,已集者望望然去,未来者裹足不前,旁观者引为大戒,则群力安得扩张?而目的何日能达也?吾观文明国人之善为群者,小而一地一事之法团,大而一国之议会,莫不行少数服从多数之律,而百事资以取决;乃今之为群者,或以一二人之意见武断梗议焉,其无规则者一也。善为群者,必委立一首长,使之代表全群执行事务,授以全权,听其指挥;乃今之为群者,只知有自由,不知有制裁,其无规则者二也。叩其故,则曰:“以少数服从多数,是为多数之奴隶也;以党员服从于代表人,只为代表人之奴隶也。”嘻!是岂奴隶之云乎?人不可以奴隶于人,顾不可以不奴隶于群。不奴隶于本群,势必至奴隶于他群。服从多数,服从职权(即代表人),正所以保护其群而勿使坠也。而不然者,人人对抗,不肯相下;人人孤立,无所统一,其势必相率为野蛮之自由,与未为群之前相等。虽无公敌,犹不足以自立,而况夫日有反对者之乘其后也?此为不能合群之第三病。

四曰忌嫉。吾昔读曾文正戒子书中《忮求》诗,而悚然焉。其言曰:“善莫大于恕,德莫凶于妒。妒者妾妇行,琐琐奚足数。己拙忌人能,己塞忌人遇。己若无事功,忌人得成务。己若无党援,忌人得多助。势位苟相敌,畏逼又相恶。己无好闻望,忌人文名著。己无贤子孙,忌人后嗣裕。争名日夜奔,争利东西骛。但期一身荣,不惜他人污。闻灾或欣幸,闻祸或悦豫。问渠何以然,不自知其故。”呜呼!此虽曰老生常谈乎,然以今日之误解边沁学说者,实当头一棒之言也。吾辈试夙夜一自省焉,其能悉免于如文正所诃乎?吾国人此等恶质,积之数千年,受诸种性之遗传,染诸社会之习惯,几深入于人人之脑中而不能自拔。以是而欲求合群,是何异磨砖以作镜,蒸沙以求饭也!夫宗旨苟不同,则昌言以攻之可也;地位苟不同,则分功以赴之可也。乃若宗旨同、地位同,则戮力同心以共大业,善莫大焉。夫所谓戮力同心者,非必强甲之事业而使合于乙也。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目的既共指于一处,其成也,则后此终必有握手一堂之日。即不然,或甲败而乙成,或乙败而甲成,而吾之所志,固已达矣。事苟有济,成之何必在我?仁人君子之用心,不当如是耶?又就令见不及此,而求竞胜于一时,专美于一己,则亦光明磊落,自出其聪明才力以立于天演界中。苟其优也,虽千万人与我竞,亦何患不胜?苟其劣也,虽无一人与我竞,亦何恃不败?天下之事业多矣,岂必排倒他人,而始容卿一席耶?呜呼!思之思之!外有国难,内有民钳,同胞半在酣梦之中,前途已入泥犁之境。吾力而能及也,则自拯之;独力不能也,则协力拯之;吾力而无济也,则望他人拯之;其尚忍摧萌拉蘖,为一国之仇雠效死力耶?愚不肖者,吾无望焉,无责焉,顾安得不为号称贤智者正告也?此为不能合群之第四病。

此其大略也,若详语之,则如傲慢、如执拗、如放荡、如迂愚、如嗜利、如寡情,皆足为合群之大蠹,有一于此,群终不成。吾闻孟德斯鸠之论政也,曰:专制之国,其元气在威力;立宪之国,其元气在名誉;共和之国,其元气在道德。夫道德者,无所往而可以弁髦者也。然在前此之中国,一人为刚,万夫为柔。其所以为群者,在强制而不在公意。则虽稍腐败,稍涣散,而犹足以存其鞟以迄今日。若今之君子,既明知此等现象,不足以战胜于天择,而别思所以易之,则非有完全之道德,其奚可哉?吾闻彼顽固者流,既聒有辞矣。曰:今日之中国,必不可以言共和,必不可以言议院,必不可以言自治;以是畀之,徒使混杂纷扰倾轧残杀,以犹太我中华,不如因仍数千年专制之治。长此束缚焉,驰骤焉,犹可以免滔天之祸。吾恶其言。虽然,吾且悲其言,吾且惭其言。呜呼!吾党其犹不自省不自戒乎?彼辈不幸言中,犹小焉者也。而坐是之故,以致自由、平等、权利、独立、进取等最美善、高尚之主义,将永为天下万世所诟病。天下万世相与谈虎色变曰:当二十世纪之初,中国所谓有新思想、新知识、新学术之人,如是如是,亡中国之罪,皆在彼辈焉。呜呼!呜呼!则吾侪虽万死其何能赎也。

猜你喜欢
  读书续録卷十·薛瑄
  卷一·程端学
  卷十六·夏僎
  卷九十三·卫湜
  卷七·段昌武
  卷十九·王昭禹
  卷二十三·王志长
  (二十九)朱子之文学·钱穆
  《仪礼》的流传与注本·佚名
  第十二章 阴阳家和先秦的宇宙发生论·冯友兰
  庄公·庄公三年·左丘明
  华严隆禅师·惠洪
  叹会品第二·佚名
  卷六十四·道世
  ○事理不二第八·玄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提要·魏庆之

      《诗人玉屑》二十卷,宋魏庆之撰。庆之字醇甫,号菊庄,建安人。是编前有淳佑甲辰黄昇序,(案昇字原本作易,盖偶从篆体,说在昇花庵词条下。)称其有才而不屑科第,惟种菊千丛,日与骚人逸士觞咏於其间。盖亦宋末江湖一派也。宋人喜

  • 御选金诗卷八·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金诗卷八七言古诗三元好问画马为邢将军赋大宛城下战骨满驽骀入汉龙种藏将军此纸何处得便觉房驷无光芒人中马中两勍敌天门鴈门皆战塲并州父老应相望早晚旌旗上太行南溪南溪酒熟清而醇北溪梅花发兴新前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三十一·佚名

    嘉靖三十五年正月辛酉朔 命成国公朱希忠代拜 天于 玄极宝殿 上不御朝文武群臣诣奉天门行五拜三叩头礼仍上表称贺 宁夏地震有声○壬戌 赐黔国公沐朝弼敕令其节制玉汉诸军抚按官不得擅调诸司白事及移文谒见礼仪俱先镇守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一 列传一百七十一·纪昀

    列传宋 【七十五】○宋七十五韩世忠【子彦直】 岳飞【子云】韩世忠岳飞△韩世忠韩世忠字良臣延安人风骨伟岸目瞬如电早年鸷勇绝人能骑生马驹家贫嗜酒尚气年十八以敢勇应募乡州隶赤籍挽强驰射勇冠 三军崇德四年西夏骚

  • 金佗稡编卷六·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稡编卷六宋 岳珂 撰行实编年三绍兴四年甲寅岁年三十二兼荆南鄂岳州复郢州斩京超刘楫复随州斩王嵩战襄江复襄阳府战新野市起营田败刘合贝勒降杨德胜复邓州擒高仲赐银合茶药复唐州复信阳军屯鄂州除清

  • ·檄查大湖崇爻山后余孽·丁曰健

    日者郑固就擒,逆谋溃败,南路余擘,将从此永清矣。据供王忠等有党千人在内山大湖崇爻山后;贼口譸张,虽未足据为凭信,然不可以不防也。其令千总何勉、把总康赐由罗汉门大武垄分道并入,直抵大湖,采探有无匪类踪迹,并

  • 卷四 文帝纪 第四·班固

    (汉文帝刘恒)【原文】孝文皇帝,高祖中子也,母曰薄姬。高祖十一年,诛陈-,定代地,立为代王,都中都。十七年秋,高后崩,诸吕谋为乱,欲危刘氏。丞相陈平、太尉周勃、朱虚侯刘章等共诛之,谋立代王。语在《高后纪》、《高五王传》。大臣

  • 罗喻义传·张廷玉

    罗喻义,字湘中,益阳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的进士。改任庶吉士,授职为检讨。请假回乡。天启初年返回朝廷,历任谕德,负责经筵讲席。天启六年(1626),提升为南京国子祭酒。诸生想替魏忠贤建造祠堂,罗喻义惩罚了倡议者,平息了此事

  • 卷二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夀盛典初集卷二十二典礼六【大酺】康熙五十二年二月二十九日丁丑上以直省臣民来京庆祝万夀者人数繁多谷值腾贵命吏部尚书管仓塲事富宁安等发京仓米石减价平粜自三月初一日至於三十日本年三月十八日恭遇

  • 第一章 明清之际·吕思勉

    “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以中国之大,岂其区区东北一个小部落所能吞并?金朝的兵力,不算不强,然而始终不能吞灭南宋,便是一个证据。然则明朝的灭亡,并非清之能灭明,还只是明朝人的自己亡罢了。北部沦陷之后,明朝的潞王常淓(fāng)

  • 第十五章 19·辜鸿铭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辜讲孔子说:“聪明而高尚的人如果没有作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业绩来,绝不会去自寻短见。” 一场。)">

  • 卷六十四·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六十四治道二财赋今欲行古制欲法三代煞隔霄壌今説为民减放防时放得到他元肌肤处且如转运使毎年发十万贯若大段轻减减至五万贯可谓大恩然未减放那五万贯尚是无名

  • 隐公·隐公七年·左丘明

    【经】七年春王三月,叔姬归于纪。滕侯卒。夏,城中丘。齐侯使其弟年来聘。秋,公伐邾。冬,天王使凡伯来聘。戎伐凡伯于楚丘以归。【传】七年春,滕侯卒。不书名,未同盟也。凡诸侯同盟,于是称名,故薨则赴以名,告终嗣也,以继好息民,谓

  • 卷三·王引之

    惟、唯、維、雖惟,發語詞也。《書&middot;皋陶謨》曰:「惟帝其難之。」《洪範》曰:「惟十有三祀。」哀六年《左傳》引《夏書》曰:「惟彼陶唐。」是也。字或作「唯」,或作「維」。家大人曰:亦作「雖」。文十七年《左傳》曰:「

  • 诸佛心陀罗尼经·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如来境众宝道场。诸佛所都诸佛所乐。智无疑滞菩萨妙宫。具诸微妙种种严饰常演法音大功德殿。与无央数大菩萨俱。皆是如来法身真子。从诸佛土而来集会。无量天人阿素洛等

  •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七·楚石梵琦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七 再住海盐州天宁永祚禅寺语录 侍者 良彦等 编 示众。祖师言句。无你[口*(一/巾)]啖处。如今兄弟行脚。傍人门户。吃他残羹馊饭。好不惺惺。只管横咬竖咬。不肯放。粪堆头蝇子一般。

  • 目录·寒松智操

    寒松操禅师语录目录像赞序开堂疏第一卷住松江青龙隆福禅寺语录第二卷再住松江青龙隆福寺语录第三卷再住松江青龙隆福寺语录第四卷住常州国山善权禅寺语录住安庆白云山香炉寺语录第五卷住安庆宝严山云际寺语录再住常

  • 犍椎梵赞·佚名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纯梵语,无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