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苦阴经

失译人名今附后汉录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彼时诸比丘。中后聚论皆悉会。少有所因。彼时有诸异道异学。中后行彷徉。而行至彼诸比丘所。到已共诸比丘面相慰。面相慰已却坐一面。彼诸异道异学却坐一面已。语诸比丘曰。诸贤。沙门瞿昙智慧说淫。智慧说色痛。诸贤。我等亦以智慧说淫。智慧说色痛。此诸贤。有何差有何降有何若干。此沙门瞿昙及我等俱有智慧。彼时诸比丘闻诸道异学所说。亦不然可亦不呰蔑。不然可不呰蔑已。从座起而还。我今闻此所说。问世尊已当广知其义。便至世尊所。到已礼世尊足却坐一面。彼诸比丘却坐一面已。如共异道异学所论。尽广向世尊说。作如是向世尊说已。世尊告诸比丘曰。此诸比丘。彼时应向异道异学作如是说。云何淫气味。云何是败坏。云何是弃。云何色气味。云何是败坏。云何是弃。云何痛气味。云何败坏。云何弃。此诸比丘。应作是答。异道异学彼闻已。各各相视。外当更求论。必当嗔恚。恨恚已默然面不悦。身支节污背其面。不能答变其面。当默然从坐起便即还。何以故。我不见天及世间魔梵沙门婆罗门众天及人闻我所说。与我等者知其义。若从如来如来弟子。若彼闻此。此间闻已。云何淫气味。谓因五淫。若生乐若生喜。如是淫气味。此中多有败坏。云何淫败坏。此族姓子。或以功伎以自存命。若耕作若贩卖。若客书若学算。若学数若学作诗。若学首卢。若教书若应官募彼寒寒所逼。热热所逼。强忍饥渴为蚊虻蝇蚤所噬。彼忍此而求钱财。彼族姓子。作如是起。作如是行。作如是勤行。彼作如是。而不能得财物。便忧戚不乐。啼哭自椎自打。而愚痴作如是言。我为痴行为不得。彼族姓。不使起便勤修作行彼便得果。彼得钱财便守护之极藏举之。今我此财莫令王夺。我莫令贼盗。莫令火烧莫令腐坏。莫令出利失利。彼守护钱财而为王所夺。贼所盗火所烧而败坏。出利不得利。彼便忧戚不乐。啼哭自椎自打。增益愚痴。复次彼长夜所可爱喜。念恚败坏失此。今现身是苦阴。因淫故缘淫故增上淫故。是淫因缘。众生因淫缘淫增上淫。因淫故。母共子诤子共母诤。父共子诤子共父诤。兄共妹诤妹共兄诤。彼共斗诤。母说子非子说母非。父说子非子说父非。兄说妹非妹说兄非。况复人人耶。此是今现苦阴。因淫故缘淫故增上淫故。此众生因淫故缘淫故增上淫故。王王共诤。婆罗门婆罗门共诤。居士居士共诤。贱人工师贱人工师彼各各共斗诤。各各作种种斗具。或以拳或以石或以刀或以杖。于中死死苦。此是现苦阴。因淫故缘淫故增上淫故。此众生因淫故至增上淫故。使著铠便执弓箭。或著皮铠持极利刀。相围聚斗。彼于中或以象斗。或以马或以车。或以步兵。或以女人。或以士夫。于中或有死死苦。此是现苦阴。因淫故缘淫故增上淫故。此众生因淫故。至增上淫故。著铠至持极利刀。诣极高城而欲伐之。彼于中或吹贝或击鼓。或举声唤呼。或以椎或以戟或以戚。或以利轮。或以箭相射。或下乱石。或以弩。或以销铜注之。于中死死苦。是为现苦阴。因淫故至增上淫故。此众生因淫故至增上淫故。至王城邑。或穿墙破藏。或盗他物或截他道。坏他城破他村杀他人。被有司执之驱使。作种种苦行。或截其首或截手足。或截其耳或截其鼻或截耳鼻。或截其髻或截其发或截髻发。或著函中或衣戮杀。或著沙石上或著草上。或著铁驴口中。或著铁师子口中。或著铜釜中。或著铁釜中。或段段割之。或利叉刺之。或卧热铁床上以热油洒之。著臼中以铁杵捣之。若以龙噬。若以挝打若以卷卷。将至标下以刀枭首。是现身苦阴。因淫故至增上淫故。此众生因淫故至增上淫故。作身苦行口意苦行。彼时若得患病苦。卧在床上卧在座上或卧荫中。身有痛极苦极痛不乐命欲断。谓彼身。苦行口意苦行。彼终时倒悬向下。犹若冥时日欲没大山大山间。彼山影倒悬向下。如是彼身苦行口苦行意苦行。彼时命终倒悬向下。彼作是念。此身苦行口意苦行。倒悬向下。本不作行本不作福。我多作众恶。谓趣作恶作贪作凶暴。不作福行不作善行。亦不作有所归。我必堕其趣。此便有变悔。变悔已终亦不善生亦不善。此是现苦阴。因淫故至增上淫故。此众生因淫故。至增上淫故。作身苦行作口意苦行。彼作身至意苦行已。彼因彼缘身坏死时。生恶趣泥犁中。此是彼身苦阴。因淫故至增上淫故。是为淫败坏。云何弃淫。若有于淫有求欲。当止求欲当度淫欲。弃此淫欲是为弃淫。诸有沙门婆罗门。如是气味淫者。于中有败坏。弃舍不知如真。彼岂能自弃淫耶。复能止他耶。如与住俱岂能止淫。是事不然。诸有沙门婆罗门。如是气味淫。知是败坏。能弃舍知如真。后自能止淫。亦能止他。如与住俱能止淫者有是处。云何气味色。若刹利女婆罗门女工师女庶人女。若十四十五女。于此时容色具足。彼时形色有乐有喜。尔时气味色。此中多有败坏。云何色败坏。当如见妹老耄年过齿落发堕鲐背执杖申缩而行。于意云何。前好容色宁败坏不。唯然世尊。复次当如见妹病苦患。若卧床上若卧座上。若卧荫中痛悉著身。极苦极患不乐命欲断。于意云何。前好容色宁败坏不。唯然世尊。复次当如见妹若死。一日至七日。若乌啄若鸱啄。若狗食若狐食。若火烧若埋若虫。于意云何。前好容色宁败坏不。唯然世尊。复次如见妹死尸。若骨若青若虫若食若骨白。于意云何。前好容色宁败坏不。唯然世尊。复次若见如妹尸。无有皮肉但筋相连。于意云何。前好容色宁败坏不。唯然世尊。复次若见如妹死尸。骨节处处分解散在异处。脚骨在一处。髆骨髀骨腰骨脊骨肩骨项骨髑髅骨。各在一处。于意云何。前好容色宁败坏不。唯然世尊。复次若见如妹死尸。骨正白如贝。若青鸽色。若赤油润若腐碎。于意云何。前好容色宁败坏不。唯然世尊。是为色败坏。云何弃色。谓于色有求欲。当止求欲。度一切求欲弃此色。诸有沙门婆罗门。如是气味色于中败坏。无弃舍不知如真。岂能自止色耶。复能止他乎。而与住居岂能止色耶。是事不然。诸有沙门婆罗门。如是气味色知败坏弃舍离。知如真者。彼能自止色。亦能令他止。如所住能止色者。有是处。云何气味痛。此比丘于淫解脱。至住四禅正受。住于彼时。亦不自坏亦不坏他。此无坏已。于中便得乐。何以故。我说不恚得乐痛。是为痛气味。云何痛败坏。谓痛是无常苦尽法。是为痛败坏。云何痛弃。谓痛求欲止求欲度求欲。是弃痛。若沙门婆罗门。如是气味痛。不知败坏。不知弃舍。不知如真。彼岂能自止痛耶。复能止他乎。而与住居弃痛者。是事不然。诸有沙门婆罗门。如是气味痛。知是败坏弃舍。知如真者。彼能自止痛。亦能令他止。而与住居能止痛者。有是处。佛如是说。彼诸比丘闻世尊所说。欢喜而乐。

猜你喜欢
  大菩薩藏經卷第十九·欧阳竟无
  真现实论宗依论(中)·太虚
  佛 法 与 美·太虚
  卷第五十二·李通玄
  中四下·元照
  卷之一·佚名
  黔南会灯录目录·善一如纯
  北斗七星念诵仪轨·佚名
  卷十七·佚名
  咏梅诗序言·函昰
  续古尊宿语要目录·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一·澄观
  菩提道次第略论卷第一·宗喀巴
  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卷第一·佚名
  卷二·聂先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郑獬·唐圭璋

      獬字毅夫,安陆人。生于乾兴元年(1022)。皇祐五年(1053),举进士第一。知制诰。神宗朝,拜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王安石恶之,以侍读学士出知杭州,徙青州。熙宁五年(1072)卒,年五十一。有郧溪集。   失调名   玉环妾意无渝。

  • 卷二·宁调元

    楊廷樞血衣書吳縣楊維斗國變後避居光福山中,忽被縶繫之舟中,餓五日,不死,書血衣遺其孤云:「廷樞幼讀聖賢之書,長懷忠孝之志,為孝廉者一十五載,生世間者五十三年,做士林鄉黨之規模,肩綱常名教之重任,惜時命之不猶,未登朝而食祿。值

  • 卷八十五 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司马迁

    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秦昭王四十年,太子死。其四十二年,以其次子安国君为太子。安国君有子二十馀人。安国君有所甚爱姬,立以为正夫人,号曰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安国君中男名子楚,子楚母曰夏姬

  • 卷五十六 景德元年(甲辰,1004)·李焘

      起真宗景德元年正月盡是年七月   春正月丙戌朔,御朝元殿受朝。大赦,改元。   京東西、淮南先點集強壯未配諸軍者,並放歸農。川、峽、廣西路官自今聽攜家之任。   己丑,北面三路都部署王超等請募沿邊丁壯及發精

  • 东都事畧卷一百十一·王称

    忠义传九十四  傅察字公晦孟州济原人也从曾祖曰尧俞有傅察为人端重有特操举进士蔡京欲妻以子察力拒之为青州司法参军歴永平淄川丞乆之除太常博士迁吏部贠外郎宣和七年接伴金使时金人已渝盟察至燕山闻斡里雅布入侵或

  • ◎伪经济局长许江的“德政”·佚名

    当“老而好赌”的陈“后主”,把“上海特别市”“宝座”让给“出窠弟兄”周佛海时,周佛海拖来了四个“干部大员”,自称“我为疯狗”之罗君强其一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七·佚名

    万历六年七月庚戌朔 上亲享 太庙○辛亥升协理京营戎政都察院右都御史张学颜为户部尚书户部右侍郎王好问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提督军务兼巡抚福建地方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刘思问为本院左佥都御史回院管事○壬子 上视朝

  • 三十五 江宁织造曹寅奏以僧纪荫主持高(上日下文)寺摺·佚名

    康熙四十三年十二月初十日 江宁织造.郎中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高(上日下文)寺伏蒙皇上钦赐金佛,梵宇光隆,永垂不朽。但寺内无僧主持,臣寅到任后,访得马迹山有臣僧纪荫,避世焚修,可以胜任。臣寅会同臣李煦率扬州文武官员商民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五 后妃传五·纪昀

    后妃传宋 【一】○宋一太祖母昭宪杜太后太祖孝惠贺皇后孝明王皇后 孝章宋皇后太宗淑德尹皇后 懿德符皇后明德李皇后 元德李太后真宗章怀潘皇后 章穆郭皇后章献明肃刘皇后 章懿李太后杨淑妃 沈贵妃仁宗郭 皇后

  • 别集下卷三·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别集下卷三 宋 李幼武 纂集 张浚 魏国忠献公 字德远唐张九臯之後六世祖徙居绵竹中政和八年进士第调山南府士曹调褒城令辟熙河路察干调恭州録何?荐召为审察除太常簿光尧即位除密院编修改

  • 一五五 北大感旧录一·周作人

    我于民国六年(一九一七)初到北大,及至民国十六年暑假,已经十足十年了,恰巧张作霖称大元帅,将北大取消,改为京师大学,于是我们遂不得不与北京大学暂时脱离关系了。但是大元帅的寿命也不久长,不到一年光景,情形就很不像样,只能退回

  • 于由页传·刘昫

    于由页字允元,河南人,周太师燕文公于谨的子孙。最初因先人而得官任千牛,调授华阴县尉,黜陟使刘湾召他做判官。又以栎阳主簿之职代理监察御史,担任蕃使判官。再度升任司门员外郎、兼侍御史,赐紫服,担任西蕃计会使,传达诏令圣旨

  • 卷二 帝系二·龙文彬

    ◎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洪武元年正月,追尊高祖妣胡氏曰元皇后,曾祖妣侯氏曰恒皇后,祖妣王氏曰裕皇后,皇妣陈氏曰淳皇后。(元皇后、恒皇后姓氏,《据明政统宗》、《山集》明史及三编质实俱未载。证之太祖世德碑书之。 )

  • 卷二十五上·严虞惇

    <经部,诗类,读诗质疑> 钦定四库全书 读诗质疑卷二十五上 太仆寺少卿严虞惇撰 生民之什 生民尊祖也后稷生於姜嫄文武之功起於后稷故推以配天焉 孝经曰郊祀后稷以配天祭法曰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孔疏周公成

  • 昭公·昭公三十二年·左丘明

    【经】三十有二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取阚。夏,吴伐越。秋七月。冬,仲孙何忌会晋韩不信、齐高张、宋仲几、卫世叔申、郑国参、曹人、莒人、薛人、杞人、小邾人城成周。十有二月己未,公薨于乾侯。【传】三十二年春,王正月,公

  • 沙弥守戒自杀品第十六·佚名

    【古文】持戒之人。护禁戒。宁舍身命。终不毁犯。何以故。戒为入道之初基。尽漏之妙趣。涅槃安乐之平途。【白话】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在安陀国。当时世尊殷勤赞叹道:受持戒法的人,应当认真护持禁戒,宁可舍

  • 大乘起信论义疏下之下·慧远

    净影寺沙门慧远撰自下第二明对治邪执。于中两门分别。一者明种种邪执不同。显示正义。二者随文解释。就初中有三。一者就事识中对治邪执。显示正义。二者据妄识中对治邪执。显示正义。三者约真识中对治邪执。以显正义

  • 脉诀刊误·戴启宗

    又名 《脉诀刊误集解》。诊法著作。元戴起宗撰。二卷。起宗字同父,金陵(南京) 人。曾任龙兴路(今江西南昌)儒学教授。重视医学,潜心研究《内经》,撰有 《五运六气撰要》。此书上卷论寸关尺、三部九候,“七表八里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