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师传
源师,源彪之子,字践言。年轻时就很知名,聪明善辩,有学识、悟性强,尤其得意于自己处理政事的能力。齐时,被任命为尚书左外兵郎中,还负责祠部。有一年初夏,他因为龙星初现请求举办一次雩祭(求雨的祭祀仪式)。当时高阿那肱为录尚书事,还以为是真龙出现,十分惊喜,问龙在哪里,并问道“:龙出现时是什么情形?”源师满脸严肃地说道“:那只是星的初次出现,依照礼法应该在郊庙的神坛上举行雩祭,而不是所谓另有条真龙下降人间。”高阿那肱忿然翻脸道“:汉儿多事,牵强去解释星辰。”这次祭事就没有举行,源师出了官署,私下里叹息道“:国家大事,主要就是祭祀和军事,礼法既然已经废了,国运还能长久吗?齐亡国之日不远了。”不久周武帝灭齐,他被授为司赋上士。
  隋文帝接受禅让后,他升任为尚书右丞,以精明干练著称。当时蜀王杨秀经常违反国法约束,于是让源师出任为益州总管司马,不久秀被征召回京,秀怕回京后有变故,想推病不去。源师多次劝说他,不可违逆圣命。杨秀动怒道:“这是我的家事,和卿有什么相关?”源师流着泪苦谏,杨秀才应召回京。秀出事后,州中官员大多被牵连,只有源师因为这件事被敕免。后来又加官为仪同三司。
  隋炀帝即位后,源师官拜大理少卿。皇帝住在显仁宫,命令宫外的卫士,不准擅离职守。有一名主帅,私自命卫士外出,炀帝命交付大理寺审问定罪。源师按照法典奏称应将他发配。炀帝要将他问斩。源师奏道:“如果陛下当初就杀他,自然用不着浪费文墨,既然交给有关部门处理,就应当遵照法典行事,何况卫兵和近侍再有犯这种罪的,又将如何处置呢?”炀帝便不再坚持。源师任职虽然精明能干,有口才,却没有清廉公平的称誉,死时官至刑部侍郎。
猜你喜欢 卷二前赵录二·崔鸿 ●卷八十五·徐梦莘 卷第二百·胡三省 第五章 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十)·陈寅恪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六十五·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四十六·佚名 卷七十一·佚名 卷七十三·司马迁 卷五十六 蜀书十一 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第十一·陈寿 裴宣传·魏收 耿豪传·令狐德棻 寇俊传·李延寿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四·佚名 潘司空奏疏巻一·潘季驯 第一节 代宗之立·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