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源师传

源师,源彪之子,字践言。年轻时就很知名,聪明善辩,有学识、悟性强,尤其得意于自己处理政事的能力。齐时,被任命为尚书左外兵郎中,还负责祠部。有一年初夏,他因为龙星初现请求举办一次雩祭(求雨的祭祀仪式)。当时高阿那肱为录尚书事,还以为是真龙出现,十分惊喜,问龙在哪里,并问道“:龙出现时是什么情形?”源师满脸严肃地说道“:那只是星的初次出现,依照礼法应该在郊庙的神坛上举行雩祭,而不是所谓另有条真龙下降人间。”高阿那肱忿然翻脸道“:汉儿多事,牵强去解释星辰。”这次祭事就没有举行,源师出了官署,私下里叹息道“:国家大事,主要就是祭祀和军事,礼法既然已经废了,国运还能长久吗?齐亡国之日不远了。”不久周武帝灭齐,他被授为司赋上士。

  隋文帝接受禅让后,他升任为尚书右丞,以精明干练著称。当时蜀王杨秀经常违反国法约束,于是让源师出任为益州总管司马,不久秀被征召回京,秀怕回京后有变故,想推病不去。源师多次劝说他,不可违逆圣命。杨秀动怒道:“这是我的家事,和卿有什么相关?”源师流着泪苦谏,杨秀才应召回京。秀出事后,州中官员大多被牵连,只有源师因为这件事被敕免。后来又加官为仪同三司。

  隋炀帝即位后,源师官拜大理少卿。皇帝住在显仁宫,命令宫外的卫士,不准擅离职守。有一名主帅,私自命卫士外出,炀帝命交付大理寺审问定罪。源师按照法典奏称应将他发配。炀帝要将他问斩。源师奏道:“如果陛下当初就杀他,自然用不着浪费文墨,既然交给有关部门处理,就应当遵照法典行事,何况卫兵和近侍再有犯这种罪的,又将如何处置呢?”炀帝便不再坚持。源师任职虽然精明能干,有口才,却没有清廉公平的称誉,死时官至刑部侍郎。

猜你喜欢
  卷二前赵录二·崔鸿
  ●卷八十五·徐梦莘
  卷第二百·胡三省
  第五章 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十)·陈寅恪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六十五·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四十六·佚名
  卷七十一·佚名
  卷七十三·司马迁
  卷五十六 蜀书十一 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第十一·陈寿
  裴宣传·魏收
  耿豪传·令狐德棻
  寇俊传·李延寿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四·佚名
  潘司空奏疏巻一·潘季驯
  第一节 代宗之立·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昊天塔孟良盗骨·臧懋循

    昊天塔孟良盗骨杂剧(元)无名氏撰●昊天塔孟良盗骨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瓦桥关令公显神 正名 昊天塔孟良盗骨第一折〔冲末扮杨景领卒子上诗云〕雄镇三关几

  • 卷七·吕本中

    钦定四库全书 东莱诗集卷七     宋 吕本中 撰汴上作 不使西风便解维且留残暑震余威累累野水循河下摄摄榆虫扑面飞五斗漫随王绩隐一裘聊待晏婴归平生事业新诗在送与江南旧钓矶 初抵曹南四首 未办归山计【一作

  • 卷三十九 【妓女】·陈衍

    ●元诗纪事卷三十九 【 妓女】侯官陈衍辑徐氏罗爱卿暨氏◆徐氏座上题诗○座上题诗平康巷里掌中身,翠舞珠歌玉树春。不得籍除今义死,天教娼妇愧降臣。元史类编:徐娼妇不知何许人,红巾寇常州,有叛将召妇佐饮,妇愤懑不听指使,题

  • 卷四百一十四·列传第一百七十三·脱脱

        史弥远 郑清之 史嵩之 董槐 叶梦鼎 马廷鸾   史弥远,字同叔,浩之子也。淳熙六年,补承事郎。八年,转宣义郎,铨试第一,调建康府粮料院,改沿海制置司干办公事。十四年,举进士。绍熙元年,授大理司直。二年,迁太社

  • 卷八十·志第四十七·柯劭忞

      ○食货十三   △赈恤下 入粟补官内外诸仓 惠民药局   灾赈:   中统元年,平阳旱,赈之。   二年转懿州米万石,赈亲王塔齐尔部饥民。赈桓州饥民。   三年,甘州饥,给银赈之。发粟三十万石,赈济南饥民。   

  • 雍正上谕 二、朕到底是不是谋父、逼母、弑兄、屠弟、·雍正

      二、朕到底是不是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氵㸒色、诛忠、好谀、奸佞的皇帝?  【原文】  上谕:朕荷上天眷佑,受圣祖仁皇帝付托之重,君临天下。自御极以来,夙夜孜孜,勤求治理,虽不敢比于古之圣君哲

  • 卷之一千四百七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孙睠传·姚思廉

    孙..字德琏,吴郡吴县人。祖父孙文惠,齐越骑校尉、清远太守。父孙循道,梁中散大夫,以德操淡泊而闻名。孙..少时卓异不凡,好使谋虑智略,博览经史典籍,尤其擅长文书。初仕为梁轻车临川嗣王行参军,累迁为安西邵陵王水曹中兵参军事

  • 卷一百二十七·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二十七 朱批高其位奏摺 雍正元年四月二十七日江南提督【臣】高其位谨 奏为?请 圣安仰慰 睿怀事钦惟我 皇上纯孝性成哀思笃切自 圣祖仁皇

  • 职官三四·徐松

    合门通事舍人题下原批:「下行录『故事云云』,在第四页第十行。」政和六年天头原批:「此条移下第三页,夹注在『政和六年八月二日』条下。」,诏以合门通事舍人名行鄙俗,可改为宣赞舍人【宋会要】合门通事舍人。太祖干德五年四

  • 卷十五 召诰第十四·孔颖达

    成王在丰,欲宅洛邑,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欲以为都,故成王居焉。使召公先相宅,相所居而卜之,遂以陈戒。○召,诗照反。相,息亮反,下注同。作《召诰》召诰召公以成王新即政,因相宅以作诰。[疏]“成王”至“召诰”○正义曰:成王于时

  • 读书录卷四·薛瑄

    自一身言之耳有耳之理目有目之理口鼻有口鼻之理手足有手足之理以身之所接而言父子有父子之理君臣有君臣之理夫妇长幼朋友有夫妇长幼朋友之理以至万物有万物之理凡此众理莫不穷而通之所谓穷理也既知其理于一身之理必有

  • 卷三十三·佚名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之二十三善现,汝复观何义言:即佛十力若有愿若无愿增语非菩萨摩诃萨。即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十八佛不共法若有愿若无愿增语非菩萨摩诃萨耶。世尊,若佛十力有愿无愿。若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十八佛不共法有愿

  • 卷十八·赜藏主

      ○云门(文偃)匡真禅师广录下(门人明识大师赐紫守坚集)   △勘辨师见新到云:“雪峰和尚道。开却路达磨来也。我问你作么生?”僧云:“筑着和尚鼻孔?”师云:“地神恶发。把须弥山一掴。勃跳上梵天。拶破帝释鼻孔。你为什么

  • 佛说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卷第二(第三同卷)·佚名

        宋西天三藏银青光禄大夫试光禄卿普明慈觉传梵大师法护奉 诏译  行品第六  尔时佛告金刚藏菩萨言。我今复说最上到彼岸行。于此先行毕竟成办。由是成就金刚空智。彼修观者当如是行。谓顶想宝轮耳带宝镮。

  • 祖庭事苑卷第七·睦庵善卿

      睦庵 (善卿) 编正●莲华峰语录莲华峰。即天台之别山。韶国师示寂之地。国师生处州龙泉。俗姓陈氏。年十五。有梵僧见而异之。因劝出家。具戒於信州。至后唐同光中。游方。谒投子大同.龙牙居遁.踈山本仁。凡五十四

  • 太上洞玄灵宝天地运度自然妙经·佚名

    道言天地日月大小、人之生成、自然运度、阳九百六,劝人求无为之道以求升度。经中颂扬张陵、李弘(弓口十八子),又称祭酒等,当出于六朝。

  • 亚细亚的孤儿·吴浊流

    。吴浊流著。1943至1945年用日文写成。1946年以《胡志明》为书名在台北出版,1959年6月杨召憩以《孤帆》为书名首次将作品译成中文。1962年台北华南出版社出版了傅恩荣的中译本《亚细亚的孤儿》。作者在《回顾日据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