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自满的危险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语译]
若是自满自夸,不如适时而止,因为水满自溢,过于自满的人,必会跌倒。若常显露锋芒,这种锐势总不能长久保住;因为过于刚强则易折,惯于遥人,必易遭打击。
金玉满堂的人虽然富有,但却不能永久保住他的财富;而那持富而骄的人,最后必自取其祸。只有功成身退,含藏收敛不自满、不自骄的人,才合乎自然之道。
一、自鸣得意,偷安和驼背
世上有自以为是的人,有偷安自喜的人,有身体佝偻的人。
所谓自以为是的人,便是只学习了一位老师的学说,就洋洋得意地说自己已经很充实了,却不知道宇宙开始时是什么都不存在的。
偷安自喜的人,在猪毛稀少的地方为居,便以为是广大的宫室,宽阔的庭院了。他们藏身在猪的两股、乳腋、脚肘和胸怀间,自以为找到了安全的处所,却不知一旦屠夫举起手臂,放火烧猪的时候,自己便和猪一起葬身火海。这是和环境同进,又和环境同亡的一类。
至于驼背的人,就是舜了。羊肉不喜欢蚂蚁,蚂蚁却非常爱慕羊肉,这是因为羊肉有膻味的缘故。舜就像羊有膻味,因此百姓爱慕他就好像蚂蚁喜爱羊肉一般,所以他三次迁都,百姓都跟随其后。他所治理的现在已经有十万多户人家了。
尧听到舜的贤能,便把他派到没有开发的地方,希望他替百姓带来恩泽。舜被派到那个地方的时候,年纪已经老大,耳目也已衰退,但是他却不能退休归养。所以说,舜就是身躯佝偻的人。(《庄子》杂篇第二十四章《徐无鬼》)
二、积财之险
满苟得说:"无耻的人大多富有,言过其实的人大多显达。"(《庄子》杂篇第二十九章《盗跖》)
三、儒教不足学
儒者为了研究诗书礼乐而去掘古墓。
大儒传话下来说:"天快亮啦!事情办得如何?"
小儒说:"还没有把死者的裙子短袄脱下来。不过我们在他嘴里看到一颗珠子。古诗上面记载说:'青翠的麦子,生在土坡上面。'这个人活着不周济别人,死后含颗珠干什么?"
于是,捏着死尸的鬓发,按着尸体的胡鬓,用铁锤敲着他的下颚,慢慢分开两腮。他们的动作非常谨慎,惟恐损坏尸体口中的珠子。(《庄子》杂篇第二十六章《外物》)
四、谦卑
正考父(孔子十代祖)一任士职,就曲着背;再升大夫,就弯着腰;最后担任卿职时,就俯身顺着墙走路了。他这样的谦卑,那里还有人敢侮辱他?
如果是一般的凡夫俗子,一上任士职,就开始自命不凡;再任大夫,便在车上轻狂起来;一旦担任卿职,便自称长者了。(《庄子》杂篇第三十二章《列御寇》)
五、屠羊说的故事
楚昭王弃国逃亡,屠羊说也跟着昭王出走。昭王返国,要奖赏跟从他的人。但是等到找到屠羊说的时候,屠羊说却说:"大王失国的时候,我放弃了屠宰的工作。现在大王回国,我的工作已经恢复,又何必说什么奖赏呢?"昭王坚持要他接受。
屠羊说又说:"大王失国,不是我的罪过,所以我不该接受诛罚;大王返国,也不是我的功劳,所以我也不敢接受奖赏。"昭王便宣召他进宫相见。
但是,屠羊说拒绝了,并且说道:"楚国的法律是必定要有特殊功劳的人才得晋见大王的,现在我的才智不足以保卫国家,勇力又不足以消灭敌人,怎敢妄自晋见大王呢?而且,当吴国军队入侵郢都的时候,我因为害怕而逃避他乡,并不是有意追随大王的。如今大王要废置法律召见我,实在是很不合理的啊!"(《庄子》杂篇第二十八章《让王》)
这篇文章是选自《让王》二十八章,一般人都认为这是杜撰的。
猜你喜欢 卷一·李世民 劝忍百箴·许名奎 论语集注考证卷三·金履祥 春秋管窥卷三·徐庭垣 卷六十九·卫湜 卷十四·毛奇龄 卷四·张廷玉 仪礼识误卷二·张淳 卷三十四·朱熹 第四章 西洋中国印度三方哲学之比观·梁漱溟 卷四·僧祐 无盖法门品第三·佚名 贤愚经卷第六·佚名 禅关策进·祩宏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八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