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市/掌节
司市掌管听断市场的争讼、教道经营、[掌管有关的]政令、刑罚、度量单位和禁令。按照次和叙的设置来区分地段、划分市场,按照货物的不同来分类陈列店铺而使买卖公平,用政令禁止出售细巧侈靡的物品而使买卖合理,通过招致商贾而使货物丰盛、钱币流通,通过度量确定价格而招徕购买者,通过质剂结成买卖双方的信任而避免争讼,用胥师、贾师等小吏来禁止假货而杜绝欺诈,用刑罚来禁止暴乱而铲除盗贼,通过泉府的收购或赊予来体现与民同财货。大市在日过正午的时候开始交易,以百姓为主。朝市在早晨开始交易,以商贾为主。夕市在夕时开始交易,以男女小贩为主。
[凡进入市场[进行交易],胥手拿鞭杖守在肆门,市中群吏按货物分类划分行列,审视将成交的货物而估定价格,把旌旗悬挂到思次[的屋楼]丰以表示交易开始。司市来到思次,而听断大事和大的争讼;胥师,贾师来到介次,而听断小事和小的争讼。
凡民众相约到市上进行交易的,[其中有]争讼钱物的,想量度货物的,[或因违法]当受处罚的,都各在所交易之地的叙处进行处理。凡拾得货物或牲畜的,也放在叙处供认领,过三天[无人认领的]就没收归公。凡调剂市中的货物、牲畜和四季珍异的食物,没有的使之有,对民有利的使之多,对民有害的使之消失,侈靡细巧的使之减少。
凡[商贾]运输货物,凭印章出入。
国有大灾荒、大瘟疫,就不征收市场税,而多铸造钱币。凡市场禁止诈伪巧饰:对于民众有十二项,对于商人有十二项,对于贾人有十二项,对于工人有十二项,[总计四十八项诈伪巧饰]。市中的刑罚:小刑公布[违禁之状]以示罚,中刑游街以示罚,大刑鞭挞以示罚。其中有触犯刑律的,就交给司法官处置。
国君经过市场,当受刑的人就被赦免。国君夫人经过市场,就罚[当受刑的人]出一幕了事。太子经过市场,就罚[当受刑的人]出一帟了事。命夫经过市场,就罚[当受刑的人]出一盖了事。命妇经过市场,就罚[当受刑的人]出一帷了事。凡有会同、征伐、劳役等事,司市率贾师随行,治理临时市场的事务,掌管市场买卖的事。
质人掌管评定市场上的货物、奴婢、牛马、兵器、珍异之物的价格。凡从事买卖的授予质剂[做凭证]:大买卖用质[做凭证],小买卖用剂[做凭证]。掌管考察市场上[取予货物所用]的书契,统一度量标准,统一布匹的幅宽和匹长,巡行检查,有违犯规定的就没收货物并罚钱。凡处理有关券契的争讼,都城中[约定在]十天以内,四郊在二十天以内,甸、稍之地在三十天以内,小都、大都在三个月以内,诸侯国在一年以内。在约定的时期内[前来投诉]就受理,过期不受理。
廛人掌管收取市场的店铺税、货物税、质剂税、罚款、市宅税,而交入泉府。凡屠宰牲畜的,收取牲畜的皮角筋骨[以当税],交入玉府。凡珍异之物有滞销的,收购而交入膳夫之府。
胥师各自掌管本次的政令,而使[各肆]货物的价格公平,公布有关的刑罚和禁令。察觉那些欺诈作假、巧饰其行以兜售劣质货物的人而加以惩罚,受理小事和小的争讼而加以裁断。
贾师各自掌管对本次货物的管理,辨别本次的货物[使分类合理]而价格公平,审视将成交的货物而估定价格,然后使他们成交。凡有天灾,禁止高价贵卖,使价格稳定。对于四季珍异之物也禁止贵卖。凡国家出卖或购买[物资],就各自率领下属而按月相继轮流掌管买卖的事。凡征伐、劳役、会同,也这样为公家掌管买卖的事。
司暴掌管公布有关市场的禁令,禁止那些打斗吵闹的人和那些用暴力扰乱市场的人,禁止那些出入市场相互欺凌侵犯的人,禁止那些在市场上聚众游逛和吃喝的人。如果不可禁止,就抓捕而加以惩罚。
司稽掌管巡视市场,察觉违犯禁令的人以及那些奇装异服、窥探偷看和所拿的东西怪异的人而加以抓捕。负责抓捕市场上的盗贼游街示众,且处以刑罚。
胥各自掌管所治理的[二肆的]事务,拿着鞭杖巡视在肆门前,掌管肆中有关坐起、出入的禁令,掩捕那些违犯禁令的入。凡有罪的人,加以鞭打而且罚款。
肆长各自掌管本肆的政令,陈列肆中的货物,使名相近[而实不同的]相互远隔开来,使实相近[而名不同的]相互放在一起,而使分类正确、价格公平。收取本肆的货物税,掌管本肆的戒令。
泉府掌管用[所征收的]市场税款,收购市场上卖不动、滞销而又切于民用的货物,按原价收购,一件一件地加上标签标明价钱,以待急需的人购买。购买者各从他们的主管官那里采邑的人从他们的邑宰那里,国都的人和四郊的人从他们的有关官吏那里[开出证明],然后卖给他。凡赊取钱物的,为祭祀而赊取不超过十天归还,为丧事而赊取不超过三个月归还。凡民有贷取钱物的,就同他的主管官一起辨别钱物而授给他,按照国家规定的税率来收取利息。凡国事所需钱物都从泉府支取。[夏历]年终,计钱物的收支,而缴纳盈余[给职币]。
司门掌管授给[属吏]钥匙和锁,用以开关国都城门。检查那些奇装异服、窥探偷看和所拿的东西怪异的人,征收[进出的]货物税,凡[贩卖的]财物违犯禁令的加以没收。用国门的委积抚养为国事而死者的父母和孩子。祭祀用的牛牲拴系在这里,由监门负责喂养。凡一年四季对国门的祭祀,接受祭祀的余财[加以保管]。凡四方的宾客到来,就[向王]报告。
司关掌管[检查]国境上过往货物的玺节,以与司门、司市相联合。检查携带货物出入的人,掌管有关治理的禁令和征收货物税以及货物存放仓库的租金。凡货物不从关门出入的,就没收货物,惩罚货主。凡携带货物到来[而未经司市授予玺节]的,就授给玺节和传而放行。国家发生灾荒、瘟疫,就免除关税,但仍然要进行检查。凡四方的宾客前来见关人,就为他们[向王]报告。有境外或境内奉命传送[贡物或文书等]的,就授给旌节和传让他们通行。
掌节负责保管王国的节而分辨它们的用途,以辅助执行王的命令。诸侯[派遣使者出使于国内]用玉节,采邑主[派遣使者出使于采邑内]用角节。凡诸侯国的使者[出境]所用的节,山区之国用虎节,平地之国用人节,泽地之国用龙节,都是铜制的,用有画饰的函盛着。出入国都城门和关门用符节,运输货物用玺节,通行道路用旌节,[各种节的使用]都规定了有效日期以便按期归还。凡通行天下,必须持有节,用传辅助节。没有节的人,遇有检查就不得通行。
猜你喜欢 五行相勝第五十九·苏舆 胡子衡齐卷七·胡直 陶弘景的《真治》考·胡适 卷四·项安世 卷三十四·乾隆 正名第二十二·荀况 卷二十二·何楷 卷三百八十九·佚名 一乘品第三之二·佚名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三·佚名 禅苑蒙求卷之中·志明 佛说频婆娑罗王经·佚名 佛说尼拘陀梵志经卷下·佚名 诸菩萨求佛本业经·佚名 第五十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