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尸子·处道》白话译文

原文:

孔子曰:欲知则问,欲能则学,欲给则豫,欲善则肄。国乱,则择其邪人而去之,则国治矣。胸中乱,则择其邪欲而去之,则德正矣。天下非无盲者也,美人之贵,明目者众也;天下非无聋者也,辨士之贵,聪耳者众也;天下非无乱人也,尧舜之贵,可教者众也。孔子曰:君者,盂也。民者,水也。盂方则水方,盂圆则水圆。上何好而民不从?昔者勾践好勇而民轻死,灵王好细腰而民多饿。夫死与饿,民之所恶也,君诚好之,百姓自然,而况仁义乎?桀纣之有天下也,四海之内皆乱,而关龙逢、王子比干不与焉,而谓之皆乱,其乱者众也。尧舜之有天下也,四海之内皆治,而丹朱、商均不与焉,而谓之皆治,其治者众也。故曰:君诚服之,百姓自然;卿大夫服之,百姓若逸;官长服之,百姓若流。夫民之可教者众,故曰犹水也。

德者,天地万物得也。义者,天地万物宜也。礼者,天地万物体也。使天地万物皆得其宜,当其体者,谓之大仁。食所以为肥也,壹饭而问人曰奚若,则皆笑之。夫治天下,大事也,今人皆壹饭而问奚若者也。善人以治天地则可矣,我奚为而人善?仲尼曰:得之身者得之民,失之身者失之民。不出於户而知天下,不下其堂而治四方,知反之於己者也。以是观之,治己则人治矣。

译文:

孔子说:“想知道就得请教,想会就得学,想富足就得预先准备,想有善德就得修习。”国家昏乱,就选择那些奸邪之人把他们抛弃;胸中杂乱就选择那些邪恶的欲望把它们抛弃。天下不是没有瞎子,漂亮的人之所以受人崇爱,那是因为眼睛亮的人多;天下也不是没有聋子,辨士之所以受人尊崇,那是因为耳朵好使的人多;天下不是没有淫乱之人,尧、舜之所以受人尊敬,那是因为能够教化的人多。孔子说:“君王就像盂,民众就像是水。盂是方的水也就方了,盂是圆的,水也就圆了。君上有什么喜好民众不模仿趋从呢?”往昔,越王勾践喜欢勇武,他的民众就不怕死;楚灵王喜欢腰身纤细的美人,楚国民众就多有为减肥而饥饿。死与饿,是民众所憎恶的,君上真地喜欢,民众尚且能够不需倡导干预就趋从,更何况是仁义呢?桀与纣拥有天下,四海之内皆乱,但关龙逢、王子比干不在其中,但称为“皆乱”,是因为乱的人多;尧与舜拥有天下,四海之内皆治,丹朱、商均却不在其中,但称为“皆治”,是因为治的人多。所以说君上果真能躬行仁义,百姓就会自然趋从,卿大夫能躬行它,百姓就会急着追赶;官长们躬行它,百姓们就会像水流就下一样地追随。民众中可以教化的人多,所以说,民众就像水一样。

德,就是天地万物都有所得;义,就是天地万物都适宜;体,就是天地万物都合事体。天地万物都能适宜合体就是大仁。吃饭是为了吃胖。吃一顿饭就问人:“怎么样了?”听者都会觉得他可笑。治理天下是大事,当今的人们都是吃一顿饭就急着问人怎么样了的急躁之徒。治理好人去治天下就可以了,我怎么做人们就善良了?孔子说:“自身先做好,民众也就做好了;自身过失了民众也就有所失误了。”不出家门却能知天下,不下堂屋却能治理四方,那是因为返身及物,推已及人。由此来看,治好自己,别人也就能治好了。

猜你喜欢
  卷六 六之一·孔颖达
  卷一 梁惠王章句上·朱熹
  卷一二三·邱濬
  孟子精义卷五·朱熹
  ●卷下·袁袠
  卷九·朱鹤龄
  卷六·鄂尔泰
  卷六·董鼎
  卷十·胡广
  卷一百八十一·佚名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译文·佚名
  佛说护国尊者所问大乘经卷第四·佚名
  说无垢称经卷第二·佚名
  第四十卷·佚名
  示念佛方法·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提要·苏轼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十东坡词词曲类一【词集之属】【臣】等谨案东坡词一巻宋苏轼撰轼有易传诸书别着録宋史艺文志载轼词一巻马端临经籍考则称东坡词二巻此本乃毛晋所刻旧有晋跋云得金陵刋本凡附入苏黄秦栁之作俱经删去

  • 三集卷三十四·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三十四古今体一百二十四首【癸未八】八月朔日作岂有秋朝仍喜雨更兼雨足此欣晴晩田果见苏生意老圃亦应酬望情晨雾犹然恋湿润午曦遂大放光晶节临仲月占时若伫待穰穰万宝成再题玉岑精舍构舍初看

  • 第七出 侵边 (北仙吕调家麻韵)·丁耀亢

    【北点绛唇】(鸣角掌号净扮番王上)势压中华,威倾方夏。驱鹰马,醉拥琵琶,直取明朝驾。十万貔貅夜渡河,贺兰山外黑风多。自从夺却阴山地,笑杀南朝日讲和。俺乃西番小王子帐下俺答是也。大元蒙古之后,世居西塞之边

  • 卷十八 外戚恩泽侯表第六·班固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必兴灭继绝,修废举逸,然后天下归仁,四方之政行焉。传称武王克殷,追存贤圣,至乎不及下车。世代虽殊,其揆一也。高帝拨乱诛暴,庶事草创,日不暇给,然犹修祀六国,求聘四皓,过魏则宠无忌之墓,适赵则封乐毅之后。及其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二·佚名

    正统十一年六月丁酉朔给赐贵州会诵心经并法华经及能作瑜伽法事者土僧童四十九名度牒○内使阮恺盗启宝藏库锁事觉 上命戮之于市毋覆奏○戊戌颁赐开平怀来龙门三卫学性理大全等书从山东布政司左参议尹聪奏请也○亦力把

  • 卷之一千二百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皇王大纪卷十二·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武王大雅首篇曰文王七章章八句文王受命作周也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亹亹文王令闻不已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世之不显厥

  • 姚希得传·脱脱

    姚希得,字逢原,一字叔刚,潼川人。是嘉定十六年(1223)的进士。授与小溪县主簿,待次候职三年,每天从早到晚讨论《六经》、诸子百家的学说。调任盘石县令。恰逢巴蜀之地有兵灾,军需调度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就已调集完毕,更迁调升嘉

  • 卷二十九·程公说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二十九   宋 程公说 撰书十一疆理书第五郑地緫説周宣王初封其母弟友于宗周畿内是为郑桓公今华州郑县也号曰先郑为幽王大司徒甚得周众与东北之人问扵史伯曰王室多故余安逃死史伯曰其济洛河

  • 十一  尚同上·墨子

    子墨子言曰: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时,盖其语,人异义。是以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其人兹众(2),其所谓义者亦兹众。是以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故交相非也。是以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天下

  • 二  修身·墨子

    君子战虽有陈(2),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丰末;近者不亲,无务求远;亲戚不附,无务外交;事无终始,无务多业;举物而暗,无务博闻。是故先王之治天下也,必察迩来远,君子察

  • 定公·定公十二年·左丘明

    【经】十有二年春,薛伯定卒。夏,葬薛襄公。叔孙州仇帅师堕郈。卫公孟彄帅师伐曹。季孙斯、仲孙何忌帅师堕费。秋,大雩。冬十月癸亥,公会齐侯盟于黄。十有一月丙寅朔,日有食之。公至自黄。十有二月,公围成。公至自侯成。【传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七·佚名

    (一名中印度那兰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    唐天竺沙门般剌蜜谛译  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阿难如是四事

  • 第七十五則 烏臼屈棒·胡兰成

    第七十五則烏臼屈棒舉:僧從定州石藏禪師會裏,來到烏臼。烏臼禪師問定州法道如何?僧答:不別。烏臼云:若不別,更轉彼中去。便打。僧云:棒頭有眼,不得草草打人。烏臼云:今日打看一個也。又打三下。僧便出去。烏臼云:屈棒元來有人喫

  • 那先比丘经卷下·佚名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王复问那先言。人欲作善当前作之。须后作之。那先言。当居前作之。在后作者不益人。那先言。王渴时乃掘地作井。能趣渴不。王言。不能趣渴。当居前作井耳。那先言。以是故所作当居前。那先问王。饥时

  • 卷第十五·雷庵正受

    嘉泰普灯录卷第十五 平江府报恩光孝禅寺(臣)僧 (正受) 编 南岳第十五世(临济十一世杨岐四世) 天宁佛果圆悟克勤禅师法嗣(卷下) 临安府径山大慧普觉宗杲禅师 宣城人。族奚氏。夙有英气。年十三。试入乡校。一日。偶

  • 书传辑录纂注·董鼎

    六卷。元董鼎撰。鼎私淑黄干、董铢,黄、董皆朱熹门人,故其自序称“得朱子再传”,其学宗主朱熹。《书传辑录纂注》又称《书集传辑录纂注》、《尚书辑录纂注》。鼎至大戊申(1308)自序称:“释经诸论,多出朱子,乃取订定《集传》

  • 游心安乐道·元晓

    全一卷。新罗僧元晓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及净土宗全书第六卷。内容阐明净土之安乐及往生净土之因缘等。共分七门:(一)述教起之宗致,(二)定彼土之所在,(三)明疑惑患难,(四)明往生之因缘,(五)出往生之品数,(六)论往生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