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姚希得传

姚希得,字逢原,一字叔刚,潼川人。是嘉定十六年(1223)的进士。授与小溪县主簿,待次候职三年,每天从早到晚讨论《六经》、诸子百家的学说。调任盘石县令。恰逢巴蜀之地有兵灾,军需调度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就已调集完毕,更迁调升嘉定府司理参军。改任蒲江县知县。当地豪绅大户挟势不法,县邑号令不从、难治。姚希得抑强扶弱,名声闻名遐迩。同知枢密院事游似听到了姚希得的名声,召人核实审查观察,迁升为行在都进奏院,任太平州通判,改任福州,徒步步行到福州治邑候官,当地官吏都不知道他是通判。

姚希得被召任为国子监丞,迁升太府寺臣,当时暂书拟金部文字兼沂靖王府教授。当时理宗皇上斥逐当权的奸臣,收召有名望的道德之才,整个朝廷都为此庆贺。姚希得以为,从朝廷的外部观察其形状,好似清明的朝廷;从朝廷的内部观察其运行状况,有如危亡的国家。于是,上奏疏说:“尧、舜、夏、商、周三代的时候,没有危亡的事情,而人们常常喜好危亡的言论;秦、汉以来,有很多危亡的事情,而人们反而经常回避危亡的言论。然而,危亡的事情不应该有,而危亡的言论倒不应该忘记。后代的皇帝是踏在危险的地方却如走在平坦的地方,讳言危亡的事情像讳言病痛一样。”又说:“君子不是不收召,而意向还没有统一;小人不是不斥逐,而根本还没有断绝。大权假若操握手中,而不能没有旁边小路曲径的疑问;大势假若更改革新,而没有看到长治久安的途径。朝廷大臣们所上的讽议劝谏之言,密封上给皇帝的奏章陈词,并不是不激切,而陛下既不为此加罪,但又未见推行。从古代以来,甘心走危亡的道路,不仅仅是昏君,而且也有明智的君主,这也就是我所感到特别害怕的。朝廷,是千变万化的各种事情所出现的地方,实质上是根源于皇帝的心事。为什么明君有如大白天那么明亮,还有可以议论的呢?宫廷内小学之建,人们都知道陛下是打算建立皇储。然而,岁月年长日久,没有看见施行,人心疑惑,感到危急,没有什么依靠。自秦、汉以来,太子不早决定的,后来都仓促行事,有的是宫廷的命令,有的是宦官主持设立的,有的是奸臣首先提出来的,这些都足以使国家感到危险。陛下有什么担忧还不早定大计呢?邸第家族的盛况,人们都知道是因为大家特别相亲相爱。然而依靠的人很多,他们轻视国家的法律,贿赂、相互包庇的行为,影响很不好。杨干,晋侯的弟弟,在曲梁一带胡作非为,而魏绛杀了他的仆人,晋侯起初大怒,但最终后悔,结果,晋国取得了霸主。平原君,赵王的弟弟,不向国家交纳租税,而赵奢对其管事的人按法用刑,赵王以他为贤而重用他,结果,赵国强大起来。这些都足以使国家兴旺。陛下为什么不稍稍伸张国法?现在,女的为首领,众人指目不满;宦官宠幸小臣们,时常窃取权柄,作威作福。这些都是因为陛下一时明白,一时糊涂所造成的,难道还不感到危险吗?国家有好的人才,好比人有元气,有用的人才一时衰败,一时受损,好比人的元气一时患病,一时衰危。好的人才能有多少,哪能经受几次消耗磨损,受损到极点,国家也就随之危险了。陛下清楚地了解别人,公正地使用人才,本来没有再用权奸的打算。然而,不清楚的人们往往暗中议论,这是元..、绍圣时期将要分开的预兆。祸根还藏着没有除去,难道对此还心安理得而不觉得危险吗?”理宗皇上脸色都变了,说:“我决不用史嵩之。”姚希得迁知大宗正臣兼权金部郎官。李韶因病告辞,十次上疏想去职。姚希得说:“李韶有善德厚望,虽然因病告辞,何不把他留着侍奉内祠,奉侍经幄,也足以可见朝廷对他的重用。”又说:“朝廷财用很困难,民众痛苦不堪,移用不急需的费用,以充实军事储备,以添补民众的生活,尊敬上天没有什么大于这个,难道这是崇奉、修建宫宇,庄严地设置佛像能够相比的吗?”又上奏陈述救钱楮的三条策略,请求设置惠民局,皇上都认为可以付诸实施。

姚希得进升秘书丞,不久迁升著作郎,授命江西提举常平官。役法早已混乱废弛,临川县有富户贿赂官吏请求免去劳役负担,姚希得竟以此定了他的罪。于是,他被改职提点刑狱,加封直秘阁。不久,加升度支员外郎。稍后,升直宝章阁,移治赣州。盗贼中有冒充“崔太尉”的人,盘踞石壁,连结几个州郡。刘老龙等聚集众人焚烧、掠夺,一方因此骚动不安。姚希得指示授给计谋、策略,不到五十天就平定了他们。因此,姚希得升任直宝谟阁、广西转运判官、暂兼任静江府知府。不久,授任直徽猷阁、静江府知府,主管广西经略安抚司公事兼转运判官。因服母丧,免职。召为秘书少监兼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入朝应对,议论君子小人、邪恶正义的区别,又说:“君子敢于冒犯皇上劝谏直言,违背陛下的意愿,退职甘心家居而食,这是替国家打算,而不是为自己打算。小人好自结朋党,培植势力,排挤正人君子,心甘情愿地说一些假话,一切都顺从陛下的旨意,于是分取陛下的官职爵位,这是替自己打算,而不是为国家打算。”迁升宗正少卿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兼权给事中、暂理兼职刑部侍郎、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当时,西方用兵,有的为史嵩之复出而献计的人,说这事非史嵩之不能办。理宗皇上也有意再用他,知道姚希得一定不肯同意,下诏令告示这个意思,姚希得毅然上疏密奏,没有结果。又收回邓泳给予祠官的任命。右正言邵泽、监察御史吴衍、殿中侍御史朱熠相继因上书发表议论而罢免。

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姚希得以集英殿修撰提点千秋鸿禧观。不多久,恢复旧职两淮宣抚使司判官,不久,加升宝谟阁待制,移居京西南路、荆湖南路、荆湖北路与四川。诏令恢复原有官职。护卫江陵有功,诏命为户部侍郎。理宗皇上说“:姚希得的才能可担任京城的将帅。”于是,进升焕章阁待制、任庆元府知府、沿海制置使,接着,升任敷文阁待制。诏令增加沿海的船只水兵,姚希得为此广泛募集水军,建造战舰,蓄集粮食,蠲除米一万二千石、旧逋一百万。去官以后,官府库藏余羡全部代民众输纳。姚希得召为工部尚书兼侍读。入侍经筵,皇上详细地向他询问庆元之政。以华文阁直学士、沿江制置使任建康府知府、江东安抚使、行宫留守。姚希得巡行于长江之上,慰劳士卒,众人都觉欢乐喜悦。溧阳饥荒,打开仓库接济饥民,皇上多次降诏书奖励他。加升宝章阁学士,不久,加升刑部尚书,按照原职兼任淮西总领。

景定五年(1264),姚希得召任为兵部尚书兼侍读。于是,议论选用人才、修明政务、治理军事、爱惜财用四件事。拜任为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太子宾客。恰逢有彗星变动,上奏疏引咎自责,请求解除机务之要职。暂时兼任参知政事。度宗即位以后,授予他同知枢密院事兼代理参知政事,不久授予他参知政事职。因为言论而罢职,授任资政殿学士、提举洞霄宫。起用为潭州知州、湖南安抚使,因病得厉害,辞职,但仍以旧职奉祠禄官。请致仕,诏令不许,坚持请求,以资政殿大学士、金紫光禄大夫、依原来潼川郡公致仕。咸淳五年(1269),死了。遗表奏上,度宗停止上朝,赠赐少保。

姚希得忠诚,光明正大,平常实在,清廉俭朴,自重,喜好援引有才德的人,不喜欢虚荣美誉,有诵荐于朝廷为官而自己还不知道的。广西官署用丝锦作为幕帐,姚希得说:“我出身于一介书生,哪里能用这个!”指示用缯缬(即普通丝织品)代替锦帛。蜀地的亲戚族人依靠他的有几十家,姚希得一生接济他们,婚丧之事全部依靠自己的财力,晚年按人口数授给土地,各有不等。所著的书有《续言行录》、《奏稿》、《橘州文集》。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二十三·刘昫
  卷六十七·志第二十·五行五·脱脱
  卷二百三十六·列传第一百三十三·柯劭忞
  卷二百八十四 列传七十一·赵尔巽
  资治通鉴后编卷四十一·徐乾学
  卷四·陈继儒
  法军侵台档(六)·佚名
  卷一 大逆二十九案·丁耀亢
  卷之三百六十五·佚名
  卷之三百四十·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三·佚名
  一○六一 军机大臣奏查各书依限完竣议叙情形片·佚名
  陈详传·姚思廉
  一五〇、陈仲考·钱穆
  卷73·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八场:《赶坡》·佚名

    薛平贵 唱:西凉国辞别了女玳瓒,勒过了马头回首观。望不见为王银安殿,望不见藩国在那边。众将官待王十分好,玳瓒女待王十分贤。为王那日登银安,宾鸿大雁把信传。我手执金弓并玉弹,打下了半片血罗蓝。长随官捧上王观看,原是我

  • 黄庭坚诗全集四·黄庭坚

    次韵师厚食蟹海馔糖蟹肥,江醪白蚁醇。每恨腹未厌,夸说齿生津。三岁在河外,霜脐常食新。朝泥看郭索,暮鼎调酸辛。趋跄虽入笑,风味极可人。忆观淮南夜,火攻不及晨。横行葭苇中,不自贵其身。谁怜一网尽,大去河伯民。鼎司费万钱,玉

  • 御选元诗卷六十七·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六十七五言絶句二宋无墙头杏花红杏西邻树过墙无数花相烦问春色端的属谁家萍风波长不定浪迹在天涯莫怨身轻薄前生是栁花渊明心寄羲皇上生逢晋宋时风流千古意只有杜防知苏堤汉苑花何处唐陵柏已空

  • 御选宋诗卷五十七·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五十七五言长律一赵普雪中驾幸敝庐恭纪贞元重数荚滕六剧霏葩漠漠初濡砌皑皑欲聚沙闾阎银作界宫阙玉为家调鼎慙盐撒沾温觉絮加瑞凝三殿瓦欣动五云车氷柱撑茅屋琼枝拥翠华微行停跸警冷漏静街哗具

  • 读礼通考卷五十八·徐乾学

    丧仪节二十一讣礼杂记凡讣于其君曰君之臣某死父母妻长子曰君之臣某之某死君讣于他国之君曰寡君不禄敢告于执事夫人曰寡小君不禄太子之丧曰寡君之适子某死【注君夫人不称薨告他国君谦也 疏不敢指斥邻国君身故云敢告于

  • 读礼通考卷十一·徐乾学

    丧期十一齐衰三月丧服寄公为所寓【注寓亦寄也为所寄之国君服】丧服传寄公者何也失地之君也何以为所寓服齐衰三月也言与民同也【注诸侯五月而葬而服齐衰三月者三月而藏其服至葬又更服之既葬而除之 防失地之君者谓若诗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五十九·佚名

    万历三十七年六月庚戌朔 上谕法司如今天气暄热两法司并锦衣卫见监罪囚笞罪无干证的放了徒流以下便减等拟审发落重囚情可矜疑并枷号的都写来看○升河南右布政蔡逢时为四川左布政使○予故工部尚书姚继可赠太子少保荫一

  • 后集卷十三·宋名臣言行录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後集卷十三 宋 朱子 纂集 范祖禹 字淳甫成都人中进士第事神宗哲宗先尝为太史着唐监官至内翰 公未生河南郡太君梦一伟丈夫披金甲而至寝室曰吾故汉将

  • 第七章 在苏联 一 疑惧和幻想·溥仪

    飞机飞到赤塔,天差不多快黑了。我们是第一批到苏联的伪满战犯,和我同来的有溥杰、两个妹夫、三个侄子、一个医生和一个佣人。我们这一家人乘坐苏军预备好的小汽车,离开了机场。从车中向外瞭望,好像是走在原野里,两边黑忽

  • 景公问君子常行曷若晏子对以三者第十六·晏婴

    景公问晏子曰:“君子常行曷若?”晏子对曰:“衣冠不中,不敢以入朝;所言不义,不敢以要君;行已不顺,治事不公,不敢以莅众。衣冠无不中,故朝无奇僻之服;所言无不义,故下无伪上之报;身行顺,治事公,故国无阿党之义。三者,君子之常行者也。”

  • 卷三十一·孙瑴

    钦定四库全书古微书卷三十一明 孙防 编孝经内事图贲居子曰古人之学图居左书居右图植物也书动物也书为经而图为纬也互相质也纬书之有图惟易次则春秋盖皆有仪物可记列耳孝经无仪物安得有图盖天象非图莫着而终以其

  • 论语正义卷十八·刘宝楠

    卫灵公第十五集解凡四十九章正义曰:《释文》于君子不可小知章后,有「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十字。又郑注曰:「古皆无此章。」今皇、邢本无此章,则集解本与郑本异也。但皇、邢本祇四十二章,《释文》亦止四十三章。

  • 卷七 出处·张伯行

    此卷论出处之道,盖身既修,家既齐,则可以仕矣。然去就取舍,惟义之从。仕止久速,各当其可,所亟宜审处也。朱子曰:君子量而后入,不入而后量。朱子曰:观圣人出处,须看他至诚恳切处,及洒然无累处。朱子曰:士有学有德,而后其言行有可观。

  • 百年一梦·佚名

    金山昙颖禅师,浙江人,俗姓丘,号达观,十三岁归投到龙兴寺出家,十八岁时游京师,住在李端愿太尉花园里。有一天,太尉问他道:&ldquo;请问禅师,人们常说的地狱,毕竟是有呢?抑是无呢?&rdquo;昙颖禅师回答道:&ldquo;诸佛如来

  • 云卧庵主书·晓莹

    十一月七日。丰城曲江感山云卧庵主晓莹上状问讯径山遁庵无言首座禅师友兄。日者。禋兄居上蓝。时蒙以函翰附其递至。展绎真旨。开慰之深。何啻执热而濯清风。第以相望阔远。殊乏雅便。无繇略具禀报。可胜媿怍。唐顾况

  • 卷八·野竹福慧

    嘉兴大藏经 嵩山野竹禅师录嵩山野竹禅师语录卷八鄂 州参同门人宗宏 录鄂 州龙光门人宗上 潞南州兜率门人宗坚 同编法语示竹眉书记三峰宏公楚人也遇余于梁城时余说法慈云因来席下请益先佛先祖下手工夫作何方便山

  • 游思集·泰戈尔

    泰戈尔的《游思集》是一本散文诗集。这本诗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选诗十三篇,第二部分选诗二十六篇,第三部分选诗二十七篇,共收集散文诗六十六篇。这些散文诗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数序也不连贯,均为诗人一时即兴之作,是诗人平

  • 民国野史·佚名

    从来天下愈乱,人才愈多,行出来的事迹也愈离奇。诸君不信,但看《三国志》同《战国策》这两部书便是先例。五花八门,处处引人入胜。盖中国自上古以来,帝王相传,唐虞以降,由传贤改为传子,由揖让变为征诛,都靠着武力取得天下。所以